小學中高段青春期教育課程
A.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
最好不要進行青春期教育,解決問題可以從別的方面入手,順便把這個問題解決。針對這種情況,最好進行立志教育。男孩應該樹立遠大理想,有雄偉的抱負,努力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B. 如何做好小學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
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健康而愉快地度過即將到來的回人生答最美好的青春時代,培育高尚人格和健康體魄,開設了面向全體六年級女生的「女孩青春期健康教育大課堂」活動, 為六年級女生們揭開了青春期神秘的面紗。活動通過多媒體教學演示和老師結合實際的精彩講解,向女生們解答了青春期的生理特點、生理變化、心理衛生和自我保護等常見問題,解除同學們關於青春期的不安與疑惑。通過活動,同學們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識,掌握最基本的青春期健康衛生常識,學會了青春期自我保護等方面的知識。
C. 小學生青春期教育
小學生青春期教育
一、教學要求:
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識,掌握最基本的青春期健康衛生常識,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
二、教學重點:青春期的健康生理、心理和道德觀念。
三、教學過程:
導語:同學們想一想,進入四年級以來,我們的身體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心裡想的又和過去有什麼不一樣?(可讓學生討論,教師按照生理和心理兩大類進行分類)
1、什麼是青春期?
師:人的一生如同我們家裡養的花草一樣,春天發芽,夏天茂盛,秋天結果,冬天衰敗。同學們現在正是春天的季節,如同池塘里的的荷花,才露出尖尖的角來,是個非常美麗的時期。但是這個的發展變化很快,所以我們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下我們自身的發展--青春期。師:什麼叫青春期呢?青春期就是由兒童發育到成年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一般為10年左右,即從10歲到20歲。其中,10到15歲這五年發展速度最快。
2、青春期有什麼特徵呢?
師:青春期有兩大特徵:一是身體和心理發展變化迅猛,二是男女第二性別特徵開始出現。
那麼第二性特徵都有哪些呢?
第二性特徵:男:胡須-聲音-喉結-肌肉;女:聲音-喉結-乳房-骨盆-皮膚脂肪。
3、青春期的男女發展差異:
師:青春期的生理發育一般是女學生比男學生提前兩年左右,所以我們經常發現小學生中女孩子比男孩子個子高,這是因為女學生發育提前的緣故,一般是到了初中,男孩子的發育速度就加快了。
4、青春期的生理衛生要求
剛才我們講了青春期第二性特徵的發展,那麼作為進入青春期的標志是什麼呢?今天我們重點來認識女孩子的月經和男孩子的遺精。
講解:
月經和遺精的生理原理:男女學生進入青春期後,身體發育速度加快,其中,女性月經初潮是女性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標志,男性遺精是男性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標志。女孩子第一次月經在13-15歲之間,男孩子首次遺精一般在14-16歲之間。月經的生理原理:女性在人類繁衍中擔負著生育的任務。女性內生殖器--子宮就是生育子女的一個重要器官,子宮內有一層薄膜,如果沒有精子和卵子在子宮里著落,子宮的這一層薄膜就會脫落,排出體外就是月經。女孩子有月經了,就表明逐漸成為大女孩子了,生理上是可以懷孕了,但如果懷孕年齡太小,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女孩子尤其要注意保護自己,防止有壞人侵犯。 遺精的原理: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睾丸開始產生精子,精子的形狀想個小蝌蚪,但很小,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精子產生後就存在精囊里,若儲存過多就會溢出體外。遺精是男性性成熟過程的一個標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總結:
搞好青春期的衛生是確保青春期健康發育的一個十分必要的條件,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青春期得以健康的發展。
5、青春期的心理發展和道德要求
剛才我們講了青春期的身體發育現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生理發育的同時, 我們的心裡也在快速地發生變化。那麼,在青春期心裡都有哪些變化呢?
講解:由於青春期的身體上的明顯變化,我們心理上就越來越明顯地顯示出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的性格特徵。比如說:男孩子小時候哭,別人不會說什麼,但是進入青春期了,男孩子動不動就哭,別人就會說不堅強,想個女孩子。女孩子也有很明顯的變化,比如說穿衣服喜歡挑挑揀揀了,自己覺得不好看的衣服不喜歡穿了。這就是說,男女同學都意識到自己的性別特徵,並且都希望自己的言行舉止越來越符合自己的性別。再比如說,男女同學都希望在家裡能有一個自己的小抽屜,好專門放置哪些不希望別人看到的東西,比如說自己的日記等等。這些變化說明我們已經再慢慢長大。感覺出自己長大的一個標志是什麼呢?就是意識到:男女有別。所以我們應該明確認識到男女同學應該怎樣交往。
討論:
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男女同學應該如何交往的問題,想一想我們平時有沒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教師隨著學生的討論給予總結,主要內容如下:
1、男女同學存在差異,所以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
2、男女是我們的世界和社會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所以要互相尊重;
3、應為男女有別,所以男女同學想處的時候要大方、得體;
總結: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時期,是我們以後的發展的一個基礎,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做好兩方面的准備:一是關心自己的健康;二是學會正確與別人相處。
D. 如何正確引導小學高段孩子們度過青春期論文
青春期是孩子走過幼稚、邁向成熟的過渡期。這段時期孩子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逆反心理,也就是「青春期綜合征」, 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正處於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希望能擺脫成人的監護和束縛。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任何事情容易持批判態度。當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自我表現慾望受到妨礙時,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二是社會因素,如老師、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等。
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青春期是令人煩惱的過渡年齡段。父母若指導不當,會嚴重影響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其實,孩子在這個年齡只是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格而已,只要父母指導得法,是完全可以順利地度過這一危險期的。所以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要擺家長威風,以力服人。要因勢利導,做孩子的朋友。要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還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不私拆孩子的信件,不偷看孩子的日記等。
2、與孩子多溝通,注意與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多用尊重、商量的語氣而不是用教訓、命令的語氣;多與孩子溝通,特別是孩子遇到緊急事件或者煩惱時,父母更應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並進行疏導。對孩子提的要求,要幫助分析,對的鼓勵,錯的開導,切記惡意中傷。
3、學習心理學和生理學方面的知識,尤其是青春期的心理衛生知識,了解孩子在生長發育期的心理變化等,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人生和學習。
4、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培養孩子積極進取的精神,城市公正的品格,堅忍不拔的性格,寬容待人的態度,自信、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的精神,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參與意識和發揮主人翁的精神。
對於孩子本身而言,在青春期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遇到要多和父母溝通,不能一味地頂撞父母,尤其是情感上的問題,這個時期對於異性有愛慕之心是正常的,關鍵是自己怎麼去處理,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告訴親友或父母,聽聽他們的意見,畢竟他們都是過來人,對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有經驗。
2、對男生來說,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自然地、坦率地、友好地與女性同學進行正常交往,滿足對異性的心理需要。還要發展業余興趣愛好。積極參加有益身心發展的文藝、科技、體育等活動,把青春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努力學習、發展興趣特長、追求進步上。
3、青春期對女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心態,自信、樂觀、還有多微笑。不要一有事就慌張的不知所挫,還有主要的一點就是要自尊自愛,和男孩子保持正常的關系,友情,異性哥們,如果早戀了也不必害怕,保護好自己,別讓一次失誤築成你以後眼淚的根源,清白是最重要的!學習上,加油,平和對待,記住要必須保持一顆平常心, 用真心去和別人交流。
E. 你認為對青春期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性教育
首先讓他們正確認識性行為,然後再去明白過早發生性行為對自己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等方面進行性教育。
F. 小學六年級青春期教育課件,急需!!!!太熱
青春期是指個體的性機能從還沒有成熟到成熟的階段,在生物學上是指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就是一個男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個性性發育成熟,已經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為標准而劃分出來的一個階段,它與從心理或社會方面劃分出的人生階段有重迭。在人體生長發育階段,青春期佔一半或更多一些時間。青春期目前在各國並沒有一致的年齡范圍,一般指13、14歲-17、18歲這個階段,在心理學上,它又稱為青年初期,相當於教育學上的中學階段,以身體的急速成長為特徵。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還將延續至25-30歲。由於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齡范圍確定為14-18歲。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屬正常現象。人們通常把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稱為少男,而同樣年齡階段的女性稱為少女。在青春期不僅身體上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以性成熟為主要內容的生理成長,對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會方面有著重大的影響,形成這一時期的幾個重要特徵: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時期
青春期是個體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通常人們把青春期與兒童期加以明顯區分,區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對於男性來說,性成熟的標志是射精,(通常在夜間睡眠時射精,即遺精,但也有手淫射精的);女性是月經初潮,即第一次來月經。以性成熟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發展,使少年具有了與兒童明顯不同的社會、心理特徵。個體在兒童期依賴成人,成人約束並決定兒童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方面;兒童對自己的行為不承擔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和活動內容逐漸復雜化,使少年具有了與兒童不同的特點。他們逐漸有了一定的特定意向和責任感並自己決定某些活動如何進行。對自己的行為,尤其是部分犯罪行為要負一定的刑事責任。但少年也不同於成人。他們雖有一定的獨立性,但還沒有完全獨立;在許多方面,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方面還要依賴父母;他們還沒有成為完全責任能力人,並不是對自己的所有行為都要負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這種介於兒童和成人的過渡階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為社會學上所說的邊緣人,他們地位的不確定性和社會向他們提出的要求的不確定性,使他們產生了許多特殊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發展時期
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育完成的時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體生長迅速、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產生顯著變化的階段有兩個,一個是在產前期與出生後的最初半年,另一個則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長發育,被稱之為青春期急速成長現象。事實上,這種現象開始於性成熟之前或與性成熟同時開始,終止於性成熟後的半年到一年。男性的急速成長從10.5-14.5歲開始,在14.5-15.5歲左右達到頂峰期,以後逐漸減慢,到18歲左右時身高便達到充分發育水平,體重、肌肉力量、肩寬、骨盆寬等也都得到增加,與此同時性機能和第二性徵也發育成熟。如女性在月經及第二性徵這些外部變化的同時生殖器官也逐漸成熟,外陰開始出現了陰毛,陰道內分泌物開始增多,子宮發育變大,卵巢皮質中的卵泡開始有了不同階段的發育變化。一切都表明已開始向性成熟期過渡。由於身體及性的發育,對少年的心理特徵及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變化時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男性從兒童的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徵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使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衛生問題,甚至產生不良行為。因此,青春期是一個既可以預測、又不可預測的時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中,人從兒童向成人發展是可預測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情況或問題則不可預測。
青春期是一個反抗時期
在很早一起,著名的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稱之為「消極反抗期」。以後這一名稱一直被使用。由於身心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採取消極反抗的態度,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本質。這種反抗傾向,會引起少年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要求、規范的抗拒態度和行為,從而會引起一些不利於他們的社會適應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時期
從青春期男性所負擔的各種義務、責任, 從他們所要應付的各種問題來看,青春期也是一個負擔很重的時期。青春期是過渡時期,少年要逐漸擔負一部分由成人擔負的工作,環境可能不斷把一些由成人來辦理的事項交給他們去辦理,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但這些負擔是他們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負擔,日後不可能成熟。青春期是一個發展的時期,這決定了他們要應付由身高、體重、肌肉力量等的發育成熟,特別是性的發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種變化及問題,心理壓力相對增大過速。青春期是變化的時期,這決定了他們必須在拋棄各種孩子氣、幼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的同時逐步建立起較為成熟、更加符合社會規范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青春期是個反抗的時期,這決定了在應付自己的反抗傾向的同時,還要極力維持和保護與社會的正常關系。此外,異性興趣、異性交往、繁重的學習任務等也給他們的身心造成極大負擔,有時候還成為主要矛盾。
女性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對於女性,青春期是指從月經來潮到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的時期。一般從13歲到18歲左右。
這個時期的生理特點是身體及生殖器官發育很快,第二性徵形成,開始出現月經。①全身發育: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全身成長迅速,逐步向成熟過度。②生殖器官的發育:隨著卵巢發育與性激素分泌的逐步增加,生殖器各部也有明顯的變化,稱為第一性徵。外生殖器從幼稚型變為成人型,陰阜隆起,大陰唇變肥厚,小陰唇變大且有色素沉著,陰道的長度及寬度增加,陰道粘膜變厚,出現皺襞;子宮增大,尤其子宮體明顯增大,使子宮體占子宮全長的2/3;輸卵管變粗,彎曲度減少;卵巢增大,皮質內有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使表面稍有不平。③第二性徵:是指除生殖器官以外,女性所特有的徵象。此時女孩的音調變高,乳房豐滿而隆起,出現腋毛及陰毛,骨盆橫徑的發育大於前後徑的發育,胸、肩部的皮下脂肪更多,顯現了女性特有的體態。④月經來潮:月經初潮是青春期開始的一個重要標志。由於卵巢功能尚不健全,故初潮後月經周期也無一定規律,須經逐步調整才接近正常。
青春期生理變化很大,思想情緒也常不穩定,家庭和學校應注意其身心健康。
男性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從兒童過渡到青年的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誕生」,心理學家稱這一時期為「第二次危機」。如果說人生的第一次危機——「斷乳危機」是在溫暖的襁褓中度過的,幼兒的反抗充其量也不過是無力的掙扎、無望的哭鬧。那麼,人生的第二次危機——從精神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卻來勢迅猛,銳不可擋。此時身體將發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生理變化,這個時期是男子成長發育的最佳時期。無論在形態上,還是生理上,都有較大的改變。除身高、體重猛增外,主要是第二性徵發育,如聲音變粗,胡須和腋毛開始長出,生殖器官也逐漸向成熟的方面發展,長出陰毛,睾丸和陰莖增大,性腺發育成熟,並開始有遺精現象。性格上也變得成熟、老練、穩重和自信起來,不再像小孩那樣幼稚和無知了。
那麼,青春期是怎樣啟動的?近幾年的研究表明,是由人體內一種叫做促性腺激素的生理活性物質所調控的,它影響著發育,並使其分泌性激素,以維持第二性徵的發育及生殖功能和性功能。男子青春期開始時,促性腺激素PSH水平升高,促使睾丸逐漸發育,曲細精管發育完善,生精細胞發育成熟,產出精子。與此同時,促性腺激素CH水平也升高,促使睾丸內的間質細胞發育,並產生男性激素——睾丸酮,促進男子生殖器官進一步發育和第二性徵的發育。
青春期的到來,標志著男子發育至成年時期的開始,將是一個成熟的、具有繁殖後代延續種族生命的個體。這是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它與社會、家庭教育、個人的生活成長及精神心理狀態有極為密切的關系。男子到了青春期,由於性育成熟,在雄性激素作用下,會有性要求,對女方產生愛慕之情,這完全是青春發育過程中伴隨著生理發育所產生的一種心理變化,屬正常現象。但處理不好,缺乏應有的性知識,不講究性道德,就容易犯錯誤。所以有人又把這一時期稱為「青春危險期」。
青春期又是決定一生的體質、心理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雖然這時身體抵抗力比童年時期增強了,但一些傳染病、常見病如結核、肝炎、腎炎、心肌炎等並不少見,而植物神經(管理各種器官的平滑肌、心肌以及腺體活動的神經)功能紊亂,散發性甲狀腺腫,甲狀腺亢進,神經官能症等明顯比童年期增多。所以青春期衛生是不容忽視的,要注意營養、休息,還要努力學習,鍛煉身體,為一生的健康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G. 如何應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叛逆心理
五六年級是小學重要的階段,此時,越來越多的孩子步入了青春期,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極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作為教師應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青春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並正確認識叛逆心理,採取適當的方法真誠關愛學生,幫助他們改變自己,培養健康心理。
自從進入五年級以後,感覺學生們個個都變了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不聽話。上課講話、傳紙條、甚至打鬧。對於老師的批評教育,再也不像原來那樣虛心接受,而表現出滿面不屑,比如翻白眼、抖腿、嗤之以鼻、充耳不聞,甚至有個別學生行為過激,如頂嘴狡辯、暴跳如雷、背道而馳。而有些女生變得愛慕虛榮,講究穿著發式。對於學生們的這些行為,我在感到無奈、遺憾的同時開始靜心思考。學生們這些言行的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它們都源自於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這種心理狀態是處於青春期階段青少年的一個突出的心理特點,這些孩子是極其敏感、脆弱的,那麼該如何應對他們的叛逆心理及行為呢?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叛逆心理。《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是:「叛逆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也就是說,所謂叛逆心理是指人們的需要與客觀環境不符合,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叛逆心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大要素構成的。叛逆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叛逆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感成分是指對叛逆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叛逆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情感;行為傾向是指對叛逆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叛逆行為的准備狀態。三者中,叛逆心理的認知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叛逆心理形成之後,只要叛逆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通過理論的分析研究我清楚地認識了叛逆心理的構成及其作用,這對我們尋找應對對策並有效地預防學生叛逆心理的產生有很大的意義。
那麼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叛逆的心理及行為,我們作為教師應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正視青春期叛逆,相信學生們能夠改正。雖然叛逆心理、行為,有很大危害,但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叛逆的種子才剛剛開始萌芽,此時的學生可塑性極強,是進行引導、矯正的最佳時期。當學生出現這些心理、行為時,教師不能灰心,要知道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是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人都可能產生的。要積極應對,正面引導學生。
其次,要學會用真誠的愛喚醒學生。要想搞好師生關系,首先就得懂得學生、真心關愛學生,和學生交朋友,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對於那些有缺點、犯錯誤的學生,不能一味的訓斥和挖苦,這樣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叛逆心理。我們要做的是耐心聽取他們的心裡話,用真誠的語言作疏導他們。當然,會碰到一些不說心裡話的學生,比如,班上有位男同學在我上課的時候故意搗亂,讀書的聲音忽大忽小,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我批評他,他卻嗤之以鼻,這引得我非常不滿,但是我沒有立即追問,而是繼續講課。等到下課,我問他原因,他不說,邊上有位同學說:「老師,因為他舉手回答問題,你卻沒喊他。」我突然想起來,這堂課他好幾次舉手,我都沒有注意,而叫了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我頓時明白了,站在他的位置想想,估計我也有點不好受吧。於是,把他叫到辦公室,表示我注意到他了,因為下節課有個更難的問題准備讓他解答,所以把前面回答的問題機會給了別人。果然,第二節課,他表現得非常認真,而回答問題也很精彩。看,簡單的換位思考,也能有效地化解學生的叛逆情緒。除了換位思考,還要和學生打成一片,要有一顆童心,關心學生的興趣愛好,讀一讀學生們讀的書,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用長者或命令的語氣和學生們講話,而應用平等的語氣來交流,讓學生們覺得老師親切,並且是關愛他們的。如果我們能融入我們的學生,看他們看的書,玩他們玩的游戲,聊他們感興趣的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是能有效避免學生叛逆心理的。
再次,要找到方法,對症下葯。有些學生從小就有較強的優越感,個性自私、心胸狹隘,佔有欲和支配欲強,自以為是,對於這樣的叛逆學生,要加強對類學生的挫折教育,增強其受挫力、耐磨力,使其學會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學會尊重欣賞他人。而對於優柔寡斷、自製力差的學生,要不斷地引導和教育他們全面地認識紛繁復雜的社會,不斷促進增情其識別判斷、審視分析的能力,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這類學生容易遇到挫折就走極端,應該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幫助學生真確認識自己,找到自信。還有一類學生因為受到挫折、打擊、或者因受到不尊重,而整天煩惱、痛苦,對生活學習都失去信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和敵視。對他們,首先我們要善於追本窮源,先找到他們的「傷處」,再一點一點撫平其創傷,其次要以激勵的方式喚醒其信心,鼓勵他們追求上進。
總之,面對充滿著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小學高年級學生,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責任心和實干精神,還需要極大的智慧。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青春期叛逆心理,真心關愛學生,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一定能幫助學生走出叛逆的陰影,走向蓬勃健康的青春。
H. 如何對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
踏入青春期的學生們開懵懵懂懂地懂得男女兩性之間的情感關系,他們認為男女同學之間專過於友好就是「愛」屬的表現,因此很容易製造一些「誰跟誰好」、「誰愛誰」的緋聞,作談笑之料,搞得「被害者」如同身處劍叢而惶恐不安,不敢與他人正常交往而鬱郁寡歡,心緒不寧而無心學習。而且這種不良風氣一旦蔓延開去,會加大男女同學之間的鴻溝,影響集體凝聚力,不利於開展各種活潑、生動的班隊活動。我在課余時間單獨把幾個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孩子找來,真誠地和他們進行交流,讓他們認識到隨意開同學的玩笑是不尊重同學的行為,讓他們明白男女同學之間是可以正常交往的,還應該換位思考,如果自己被其他同學誤會怎麼辦?並且利用集體討論等方法進行正面教育,設計一些活動來增進男女生之間的友好交往、團結合作,使他們淡化對男女性別的敏感度,勇於大方地逾越這條無形的鴻溝,依然無憂無慮地接觸、交往、遞增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