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根柏小學課程表
㈠ 北京西城四根柏小學現狀如何
答: 北京西城四根柏小學還可以的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㈡ 北京西城區四根柏小學現在是什麼樣子
只說重點:
西城區四根柏小學,
現在也是不錯。
歡迎前來學校參觀。
立馬就知道了。
㈢ 北京四中將在通州承辦優質校
北海幼兒園和黃城根小學也將「進駐」 具體選址和建成時間待定
昨天,記者從西城區兩會上獲悉,今年西城區將在行政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主辦三所優質學校,並由北海幼兒園、黃城根小學和北京四中等三所西城區優質學校分別承辦。同時,西城區還將支持通州區張家灣中學的發展。
提升已有分校辦學水平
西城區副區長陳寧介紹,今年,西城區將與通州區在教育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一方面,西城區將在行政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主辦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分別由北海幼兒園、黃城根小學和北京四中承辦。目前,西城區正在與三所學校洽談承辦事宜。陳寧表示,具體選址和建成時間將根據行政副中心規劃而定。
目前,通州區有三所西城的名校分校,分別是育才學校、實驗二小、北京小學的通州分校。今年,提升這些通州分校的辦學水平也是西城區教育工作的重點,三所學校「一校一策」,各有不同側重。育才學校將通過教師交流培養、學生互訪互學等活動,提高分校的教育質量;實驗二小將通過課程一體化、活動一體化等方式,保持分校較好的教育水平;北京小學則將在管理水平、教師培訓、學生培養等方面提供資源,逐步把分校打造為優質教育資源。
除了新建學校,今年西城區還將支持通州區一所農村中學的發展,目前支持學校已確定為張家灣中學。
學前教育再增上千學位
2015年,西城區完成了中學學區調整,形成了每個學區都有優質校、教育集團校、特色學校的教育新布局,每個學區優質率均達到80%。通過撤並重組、委託承辦等方式,調整合並中學11所,新增初中優質學位1100個。
陳寧介紹,今年,西城區將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新增中華路小學、四根柏小學兩所小學為北京三十五中直升校。學前教育也在2015年增加790個學位的基礎上,今年再增加1000個。
在師資和教學方面,除了引進高校資源支持小學教育,今年新學期還有33位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將走進西城區33所中學擔任為期半年的校長助理一職,幫助學校教師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西城區教委主任丁大偉表示,今年,在與北師大合作開展校長助理項目的同時,西城區將進一步加大教師培訓力度,著眼教師的育人能力,增強培訓針對性,確保按需施訓。同時,優化績效工資分配方案,通過更加科學的考核形式以及多樣化的激勵,把教師工作質量和數量體現出來。
不再擴國際項目班規模
此前有傳言,西城中學的國際項目班要外遷變為民辦學校。昨天,西城區教委主任丁大偉表示,目前,市級層面並沒有將國際項目班外遷的計劃,不過,根據市教委的要求,國際項目班的現有規模不再擴大,「國際項目班以住宿為主,如果將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在高中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或許會有外遷的可能。」
丁大偉介紹,西城區現在已經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國際組織介紹」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不止是能到國外讀大學,更能進入國際組織,在國際組織中發出屬於中國的聲音。
學生家長將獲專業指導
另據介紹,西城區將組織學校進行貫通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加強幼兒園到小學、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各學段教育教學銜接。組織編寫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高中一年級新生入學指導手冊及相關學科的學法指導,強化實踐研究和應用。目前,西城區正以中學附小和直升校為試點,試行學段貫通培養,「十三五」期間在西城區逐步推開。
去年,為打造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西城區每個街道都成立了社區家長學校,推出了家長手冊,並通過主題講座、家教論壇、親子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開展家庭教育,使1.7萬名家長受益。
今年,西城區將推進社區家長學校和社區教育學校建設,編寫《學前教育家長讀本》,幫助家長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其他看點
養老服務商違規將摘牌
京華時報訊(記者文靜通訊員劉辰)成為政府認定的居家養老服務商,不再是一勞永逸。記者昨天從西城區兩會獲悉,今年,西城區將出台管理辦法,引入第三方監督評估服務商的質量。
西城區政府副區長杜黎彬介紹說,該辦法中明確提出要將全區養老服務商的名錄、服務項目、服務價格全公開,並引入第三方開展監督評估。針對企業,政府部門將研究出台相關扶持辦法和送餐服務補貼辦法,降低企業服務成本;同時,違規或群眾滿意度低的企業將面臨摘牌。
今年,針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西城區財政局、民政等部門將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的補貼制度。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昨天介紹說,本月剛剛對全區3500名失能老人進行了評估調查,按照失能程度不同等,對於這些老人的補助也不盡相同:最高的每月補500元,最低的也有100元。這些補貼將打入老人的養老助殘卡中,可以通過電話、網路預約服務商上門。服務不到位的地方,可以向民政部門投訴。
此外,西城還將在年內增建一批養老照料中心;支持養老照料中心和養老機構強化輻射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區域內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料、助醫等10項居家養老服務,擴大服務覆蓋面;建立養老照料中心輻射居家養老服務評價體系,依託養老照料中心推進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京華時報記者 文靜 通訊員 曹蕾 張海濤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1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㈣ 孩子戶口是北京西城區冠英園小區的,問上哪家小學好呢這個片屬於四根柏小學,可是據說這家小學一般。
黃城根小學
㈤ 印度首都的作文大全
我常居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從來沒有去過印度,更沒有去過新德里,新德里在我心中是一個遙遠的城市,是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今之所以關注新德里,也許因為在新德里有個我曾經見過面的中國小朋友馬莉婭·阿布杜拉。這篇文章以「我眼中的城市印度首都新德里」為標題其實不是游記,我目前沒有去過新德里,那麼自然無法描述作為城市的新德里。提到新德里是與在新德里的一個中國人有關,這個中國人叫馬莉婭·阿布杜拉。
馬莉婭·阿布杜拉漢語名叫馬宇歌,女,回族,籍貫北京市人,回族全名為馬莉婭·阿布杜拉,1987年5月23日馬宇歌的母親在雲南玉溪臨產生下馬宇歌,馬宇歌的家人說馬宇歌出生沒幾天便被抱回北京,馬宇歌從小在北京長大。馬宇歌童年時代曾擔任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小記者,在北京先後讀完小學、中學、大學,先後就讀於北京市西城區官園小學、北京市西城區後廣平小學(現四根柏小學)、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大學時代曾擔任清華大學電視台播音員和主持人,2009年6月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雙學士學位。2009年7月底離開北京出國留學深造。現旅居印度新德里,系印度尼赫魯大學地理學碩士研究生。
我認識馬宇歌同學很多年了,初識時她剛上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念初一,那時她才12歲。當時我在中國境內的一所大學讀書並擔任大學團委機關刊物主編兼總策劃,那時我19歲。馬宇歌同學當屬於我青少年時代的一個有過印象的友人。
雖然早在1998年和1999年我在寫有關中國少年成長的文學作品中曾經在廣播電台播出的節目中推薦介紹過馬宇歌的成才案例,但在我眼中馬宇歌僅僅屬於一個小妹妹,因此在我2001年以後所有公開發表的文字裡面僅僅二次提到馬宇歌同學。
第一次提到馬宇歌是在一篇《祝賀馬宇歌出國留學深造》的文章里,寫那篇文章緣於她身處異國他鄉,新德里與上海二座城市的距離非常遙遠,我們的空間距離越來越遠,我出於一個大哥哥對她的祝福而已,在金久皓的一生中肯定會祝福很多人,祝福一個10多年前認識的人出國深造早日學業有成絕對沒有錯。還有一個原因在於2009年4月我們在電話里聊了半個多小時,當時她說她准備出國但是具體的國家和大學以及時間都還沒有定,當時我告訴馬宇歌說我有可能於2009年6月中旬去清華講授企業文化課程,屆時邀請她聽我的課時順便抽空聚聚,但是很遺憾的由於那個以「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名譽邀請我到清華演講的「清華總裁班」不講信用而臨時更改了2009年6月中旬的邀定,我在電話里邀請馬宇歌與我在清華園聽我講課並舉行聚會的約定也只好不了了之了。當馬宇歌遠離中國後,我發現2009年6月相聚清華園的約定沒有實現而也沒有向她做過任何解釋。因此寫了一篇《祝賀馬宇歌出國留學深造》的文章,我想她當時在異國他鄉肯定會通過國際互聯網進入我的博客,讀了《祝賀馬宇歌出國留學深造》的文章也算是我對她說過的事情有個委婉的解釋。
第二次提到馬宇歌是在《印度尼赫魯大學的中國少女作家馬宇歌》里,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在我的文章里出現馬宇歌的名字後有年輕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通過我了解馬宇歌的情況,我不想浪費大量時間一一回復而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印度尼赫魯大學的中國少女作家馬宇歌》推介一下馬宇歌。
今天我第三次提到馬宇歌,是想做二點說明:
第一,我在《印度尼赫魯大學的中國少女作家馬宇歌》里說「馬宇歌,22歲,1987年5月23日出生於雲南省玉溪市,後遷居北京,現旅居印度新德里,系印度尼赫魯大學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屬於出現筆誤,馬宇歌1998年寄給我的不少媒體報道復印件中當時寫道「馬宇歌1987年5月23日出生於雲南省玉溪市,後遷居北京」,我在寫《印度尼赫魯大學的中國少女作家馬宇歌》一文時由於時間緊而引用1998年的資料時沒有進行修正。文章在博客發表後她的父親指出「馬宇歌出生沒幾天便被抱回北京,馬宇歌是北京人,馬宇歌從小在北京長大」,因此今天在這里採用她父親的說法正式進行修正:馬宇歌屬於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987年5月23日馬宇歌的母親在雲南玉溪臨產生下馬宇歌,馬宇歌出生沒幾天便被抱回北京,馬宇歌從小在北京長大而非遷居北京。
第二,馬宇歌是個人才,在我心目中還停留在10多年前的那個小妹妹的記憶之中,我們有必要愛護她,希望她成為對祖國有重要貢獻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