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2017版解讀心得
1. 2017年版的課程方案學科課程標准有什麼新變化
●明確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強化課程有效實施制度建設
進一步明確課程實施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要求,從課程規劃、課程標准、教材、教學管理以及評價、資源建設等方面,對國家、省、學校分別提出了要求。增設「條件保障」部分,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施和經費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增設「管理與監督」部分,強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的責任。
2.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2017年版是針對2017級新高一的嗎
英語周報高二課標2016-2017學年第2期Book5Unit1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參考答案1-5BAABC6-10CBBCA11-15BCACA16-20BABCC21-25DCABB26-30DCDDC31-35BADDA36-40FCAGE41-45DADBC46-50CBABD51-55CDBBC56-60ABACC61.where62
3. 如何適應2017年開始的新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
1、高中應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好相關教學及評價工作,為高校選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 任何一項改革的推行,觀念的轉變是首要前提。對於一線教師、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要轉變那種高考不改革,新課程改革就無法推動的錯誤觀念。要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的精神,自覺接受新課改的理念,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課程實施方案組織教學工作。摒棄那種高考考什麼就教什麼,高考不考的就不教或不認真教的思想。作為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與掌握,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他們今後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為高校輸送優秀人才只是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之一,畢竟並非所有的高中畢業生將來都能進入大學繼續深造,相當一部分人將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因此,應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落實各學科課程目標。
3、 有一種觀點認為,並不是中學不想按照課程標准組織教學,而是受現實所迫,很難真正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這里所說的現實,實際上是指那種只以高考升學率作為評價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思想。當前,個別地方領導更多的是關注眼前利益,看重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本地區的錄取人數,甚至用高考升學率作為衡量地區、學校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受這種價值導向的影響,學校便出現了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學校的課程設置圍繞高考,教師的課堂教學針對高考,學生的學習、訓練為了高考。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地方領導要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應以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唯一指標,而是應以素質教育為准繩,檢查、監督一個地區、一所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唯有如此,才可以為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
4、 此外,為了確保課程目標的實現,學校要建立多元化的、多樣性的評價體系,尤其要運用好成長記錄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這些新型的評價方法。當前大家關心的問題是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高校錄取中如何使用。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對大多數學校而言,如果高校錄取沒有實質性地採用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他們將不重視甚至應付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沒有弄清楚為何要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實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初衷並不是為了高校選才的需要,而是為了素質教育的需要,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