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活

幼兒園課程活

發布時間: 2020-11-29 02:14:14

①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為什麼更具靈活性。求簡答。謝謝

課程是為教育目標服務的,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受認知能力和限制相對比較簡單,版所以課程沒有做權具體的規范,相對中小學來說靈活性更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我國學前教育的目標是:
1、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發展小兒的基本動作,進行適當的體格鍛煉,增強兒童的抵抗力,提高嬰幼兒的健康水平,促進身心正常發展。
3、發展小兒模仿、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通過語言及認識周圍環境事物,使小兒智力得到發展,並獲得簡單知識。
4、進行友愛、禮貌、誠實、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5、培養小兒的飲食、睡眠、衣著、盥洗、與人交往等各個方面的文明衛生習慣及美學的觀念。

② 幼兒園有什麼好玩又簡單的游戲能活躍一下課堂氣氛

現在慣用手指游戲,不需要藉助教具,還能管住孩子的手和嘴,和幼兒進行互動。可去幼兒手指游戲大全裡面找

③ 幼兒園老師為讓孩子們更好的與人溝通,自主開創活躍課堂,這體現了老師的什麼行為

幼兒園老師為讓孩子們更好的與人溝通,自主開創活躍課堂,這體現了老師的(自主創新)行為

④ 幼兒園組織六一活的重要性

六一系列活動之一集體生日及募捐活動通過組織五月份師幼集體生日會,讓孩子學習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忘桂城貧困孩子之危,以讓紅絲帶飄起來的募捐活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1、分級教職員工和孩子共同為桂城貧困學子捐款2、活動地點:中、大班級:升旗台,小班級:一樓大堂5月28---31日下午4:30六一系列活動之二快樂·優雅----六一劇場1、通過奧爾夫劇場表演,培養幼兒從小做一個自信、優雅的人;2、加強家園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在音樂的氛圍里感受節日的快樂。1、中、小班家長參加,幼兒穿上夏季唐裝,大班幼兒做觀眾2、活動地點:幼兒園一樓音樂廳3、場次安排5月28日:大大、大a、中a、小a、小h5月29日:大b、大c、中b、小b、小g5月30日:大d、中c、小c、小d5月31日:大e、中d、小e、小f6月1日六一系列活動之三玩轉科學游園會1、以科學啟蒙游戲,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2、使幼兒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感受科學實驗的成功與快樂。3、進一步感受節日和幼兒園生活的快樂,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1、小班:玩轉科學親子游園會;(下午3:30,幼兒園一樓、一二大堂、音樂廳)中大班:玩轉科學幼兒游園(上午9:30)2、各級提前制定級組游園會方案,做好游園會物品、器械、材料的准備工作6月1日上午11:20---12:00六一系列活動之四快樂六一開心餐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體驗自助餐的休閑自在2、享受節日的快樂1、由幼兒園廚師製作具有中國傳統飲食特點的點心,結合時尚健康飲食結構,開展快樂『六一』開心餐。

⑤ 如何理解陳鶴琴「活教育」理論

陳鶴琴「活教育」理論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啟示
(一)「做人教育」是幼兒園教育追求的目標
「活教育」理論蘊含了做人教育、情感教育、養成教育的理念。陳鶴琴的「做人教育」是「活教育」目的論的宗旨,與當今幼兒園重視幼兒社會性發展所提出的目標相吻合的。幼兒個體的健康和諧的發展與其將來學會做人而必須具備的做人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健康的情感和興趣、學習的方法、人生的技能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活教育」目的論的「做人教育」是當今深化幼兒教育教學改革所應追求的目標和理念。
(二)幼兒園課程以幼兒生活為基礎
陳鶴琴提倡「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那麼課程和教材就應該源於生活,而幼兒園課程自然應當以幼兒生活作為基礎設置。將教育建立在幼兒的實際生活之上,讓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是擁護終身教育理念的體現。
教育者應該積極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獲得認識與發展,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啟發幼兒對生活目的、意義的思考,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其實,生活是完整的。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不難發現,在生活中自然融合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從生活入手,從幼兒身邊入手,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游戲
兒童期被確定為游戲期。兒童在游戲中生長,在游戲中發展自我生命的力量。陳鶴琴曾明確指出:游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戲。兒童除了睡眠和飲食之外的所有活動幾乎都是游戲,兒童通過游戲活動發展肢體動作、學習經驗和發展技能。
游戲對於幼兒來說,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發展,精神愉悅放鬆,還能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兒童良好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游戲能夠開發兒童的智力。在游戲中,需要敏銳的觀察力,正確的判斷力,豐富的想像力,迅速的執行力。所以在陳鶴琴看來,游戲就是孩子的生命。
重溫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反思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現狀,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研究應立足於社會的最前沿,以我國傳統教育為基礎,吸收國內外優秀的教育研究理論,秉承在借鑒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積極探索中尋求幼教改革的發展之路。

⑥ 幼兒園的生活老師一般做什麼工作

崗位職責: 1、關心、耐心、細心、熱心對待幼兒,配合主班教師,全面、細致地照顧幼兒每日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 2、負責本班房舍、設備、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 3、指導、督促幼兒餐前、便後洗手;負責幼兒進餐時的清潔與收拾;保持班內環境和設備的清潔、整齊; 4、按消毒制度的規定,認真做好幼兒物品的消毒工作; 5、每天要及時沖洗廁所,做到廁所槽內無污垢,保持廁所內清潔無臭味; 6、嚴格執行各項安全制度,做好幼兒的生活管理和衛生保健及安全工作; 7、細心觀察幼兒情緒、食慾、睡眠及大小便情況,發現情況及時報告校醫;發現有傳染病要及時對玩具、被褥、用具進行消毒; 8、幼兒起床後整理清潔好休息室,每天下午幫助整理好幼兒離園的衣服和背包

⑦ 不會上課怎麼辦課堂很生硬死板,我是教幼兒園,怎樣才能讓課堂活躍起來呢

我在幼兒園待了七年,告訴你,跟孩子上課就是玩,唱著玩走著玩說著玩拍手玩……總之,他們只要有玩就好,玩了後給點獎勵效果更好!

⑧ 幼兒園里有的活字印刷課程嗎

科瑞兔幼兒創客教室的雕刻印刷主要包涵了活字印刷、木版畫、雕刻印刷、生肖印章等游戲內容,帶領幼兒體驗傳統印刷術的魅力。

⑨ 幼兒園開展的活幼應該怎麼做

每個家長都很疼愛的自己的孩子,幼兒學前大班入小學,既是一個從學前期進入學齡期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他們要從以游戲為主的活動內容進入以學習為主的生活。為了讓孩子們更能適應學校的生活。我們從大班開始,提前為孩子們做好了各種准備工作。首先在第一學期:重點以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初步的知識經驗准備為主。其次第二學期:以入學的心理准備、模擬課堂、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社會和生活適應力的培養為主。 小幼銜接我們做了以下重點工作,同時和家長分享這些經驗 一、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上了小學,學習就成為他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與在幼兒園更多的以玩為主的活動形式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沒有在入學前做好這方面的必要准備就會對今後的學校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多年從事小學低年級教學的老師常向我們反饋這樣一些情況:有些孩子不知道要回家及時完成老師留的各種口頭、書面或是實際行動類的作業;還有些孩子在學校不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任務……針對這些孩子的問題,目前我們幼兒園很重視對大班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比如,升入大班後,幼兒教師會常常有意識地布置一些口頭作業。這些口頭作業由易到難,是孩子能做到和感興趣的事情,不一定是書面作業,可以包括各種形式的任務,比如周一來幼兒園時帶一個易拉罐;帶一幅和爸爸媽媽合作的畫;說一段自己的所見所聞;有時老師會請小朋友把今天學習的兒歌背誦給爸爸媽媽聽,然後由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由孩子轉交給老師……這時家長要注意及時配合教師的要求,明白老師這樣是為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教育目的。在具體的做法上可以採取有意識地提醒和及時鼓勵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師剛才留的任務是什麼?」「你打算怎樣做?」在快到上幼兒園之時,如果孩子能夠主動和積極地完成任務,家長要及時給與肯定和贊揚,強化孩子的意識;如果孩子忘記了還有沒完成任務,或堅持性不夠還沒有完成、不想完成時,家長應該給與及時的提醒、幫助和鼓勵,而不是在老師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輕易地錯過培養孩子任務意識的機會。 二、培養准小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 適齡兒童在進入小學以後,會感到與幼兒園的生活相比有著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個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在小學里,許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顧自己, 在幼兒園我們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游戲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比如整理小書包比賽、穿脫衣服比賽、對錯問答游戲等,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識和能力。 孩子上了小學必須能自己管理自己,比如管理自己的學慣用品,整理書包, 自己安排課間的時間 ( 喝水、入廁、游戲等 )。在培養這類自我管理的能力時,家長應注意及時配合幼兒園在家裡進行培養和加強。比如,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可以供孩子自己管理的學習與生活的小天地,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訓練,要多提供讓孩子動手自我服務的機會,凡是孩子應該自己去做的事都讓他自己去做,減少孩子對於家長的依賴,這時家長千萬不要因溺愛而包辦代替,我們還是常常看到挺大的孩子了,上學時從不自己背書包、書本都是家長給收拾、鞋帶開了要堅持到家裡讓家長系,這些既反映了孩子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的缺乏,同時更反映出家長認識上的欠妥和偏差,應引起家長的重視。同時家長應記住,在培養孩子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的過程中要堅持使用正面引導和鼓勵的方法,切忌用批評、挖苦和簡單比較的方法。

⑩ 如何利用鄉土資源活化幼兒園的課程

一、發現鄉土資源的美,積累班級課程資源
我們緊密結合實際,決定以鄉土資源為切入點,開發並活化我們自己的班級課程,使我園的課程更鄉土化、個性化、多樣化。因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內,為了使班級課程進一步貼近社會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作為課程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課程的延伸,我們試圖與幼兒共同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營造出帶有本土文化氣息的班級環境,具體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注重環境教育中的鄉土氣息
我們將班級環境創設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在帶有鄉土氣息的特色環境中,我們把布條、麻繩等纏到水管上,從不同角度營造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讓幼兒在環境中真正欣賞到美、體驗到美。布置班級主題牆和家園欄時,我們變廢為寶,利用聰明才智,將一些帶有鄉土氣息的材料用在幼兒園環境布置中,呈現出特有的鄉土風味。
2.推廣鄉土器材的廣泛使用
很多鄉土器材都能成為很好的班級課程資源。趣味積竹是幼兒非常喜愛的建構材料,他們經常搭建出不同的造型;鄉土音樂器具在音樂活動中使用廣泛,其實在區域活動中也能成為幼兒的好夥伴;在家長的協助下,用廢舊物品製作出來的作品也能成為環境裝飾的重要部分;此外,很多生活中的材料還能成為很好的鍛煉器材,比如短繩、長繩和繩圈等。
二、將鄉土資源與班級課程有機融合,並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活動可以劃分為語言、科學、健康、社會與藝術五大領域,各領域可以相對獨立,又可以相互融合。在課程實施中,我們圍繞同一內容,探索一些利用鄉土資源活化活動設計的策略,並為主題活動的生成奠定基礎。比如,圍繞「葡萄」這一內容,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在美術活動中設計小班的瓶蓋印畫《葡萄》、中班的添畫《葡萄》、大班的意願畫《葡萄豐收啦》。
三、班級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通過班級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幼兒更加關注身邊的事物並形成了善於觀察、樂於提問、主動探究的好習慣,同時提供了更多讓孩子與生活、社會、自然接觸的機會和環境,激發了他們的探索熱情,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主動探索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和動力。各種五金小工具、螺絲、螺帽、滑板車、保溫杯等,這方面資源是我們特有的,於是老師們充分利用家長送來的各種操作材料與工具,開展各種探索活動,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使活動更豐富,並長期深入下去。在《裝配滑板車》的活動中,孩子們想把車架和踏板固定好,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這時,只聽得幼兒甲說:「要先把踏板和車架上的螺絲孔對齊,否則螺絲就轉不進去了。」接著,他就認真擺弄車架和踏板,直到每個螺絲孔對齊,幼兒乙拿起一個螺絲插在踏板與車架的螺絲孔上,「不行,這個螺絲太細了,要粗一點的。」於是,孩子們便在工具盒裡找螺絲釘,幼兒乙說:「我們先用細一點的螺絲釘插進去擰緊,看看行不行。」幾個孩子同意了,幼兒乙就插上一個螺絲釘,擰緊,結果發現車架與踏板不能堅實地固定在一起。孩子們就說:「這樣不安全吧?會不會摔跟頭啊?」於是,孩子就又開始尋找合適的螺絲釘……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