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新課程改革的文件
Ⅰ 2002年8月教育部新頒布的,<< >>文件是新時期高校體育課改革的基本依據
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兩次2001年一次,今年一次
Ⅲ 06年高中課程改革的文件有哪些
遼寧省從復2006年秋季開始將進制行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2月28日,省教育廳推出了《遼寧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今後省內高中的課程將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並啟用學分制。目前,省教育廳將成立小組廣泛調研,盡快出台與課程改革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2006年的遼寧、天津、安徽、浙江、福建,開始新課程改革.
浙教基〔2006〕135號文件:各市、縣(市、區)教育局: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第一階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積極、規范、有效地開展全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我廳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第一階段課程設置意見》(以下簡稱《課程設置意見》)、《浙江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意見(試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學分認定辦法(試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校新課程實驗工作指導意見》等文件。現將這些文件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並及時轉發至所轄普通高中學校。
Ⅳ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Ⅳ 2000年後國家關於高等教育的文件和法規有哪些
1、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2、行政法規
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問題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教師資格條例
教學成果獎勵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幼兒園管理條例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
掃除文盲工作條例
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
3、政策規章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管理暫行規定
全國學生體育競賽管理規定
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
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
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工作規程
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辦法
中小學校電化教育規程
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
特級教師評選規定
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工作規程
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
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教育委員會督學聘任暫行辦法
縣級掃除青壯年文盲單位檢查評估辦法(試行)
高等學校培養第二學士學位生的試行辦法
Ⅵ 新課程改革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我國新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於1999年正式啟動,2000年1月至6月通過申報、評審,成立了各學科課程標准研製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製組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課程標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9個地區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徵求意見,對各學科課程標准進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6)2000年新課程改革的文件擴展閱讀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體現時代的要求。學生應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創新精神和求實精神。
實踐能力、科學人文素養和環境意識;適應終身學習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人文化和紀律的全面發展。
Ⅶ 新課程改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03年開始組織新高中課程的實驗推廣工作. 2005年,中小學階段各起始年級原則上都將進入新課程。
Ⅷ 新課程改革的內容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1、國際上日趨激烈的競爭。
2、世界范圍內大規模基礎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動。
(1)日本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參與社會和國際的意識b、獨立思考的能力c、為學生掌握基本內容創造一流的教育環境d、鼓勵每處學校辦出特色和標新立異.
(2)英國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於精神發展,道德發展,社會發展、文化發展,培養交往能力,數的處理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進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國內基教課程體系不適應素質教育發展需要。
原課程存在的不足:(1)課程目標注重的是知識目標;(2)教學內容多雜,知識多、難度大,存在難繁偏舊的問題;(3)學生主體地位沒能充分體現,自主學習量偏小;(4)教學過程過於強調學科體量,違背學生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
(二)課程改革的目標與思路
1、總體目標: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為指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2、具體目標: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氛圍,科目過多傾向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依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傾向
(4)改變課程設施過於強調接愛學習、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現狀。
(5)改變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區別和造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
(三)課程改革的進展和成果
1、醞釀准備階段:99年始 已結束
2、實驗階段 :現在到2004年
3、推廣階段:2004年始
Ⅸ 請問 新課程改革是哪一年提出的
它的答案錯的,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於1999年正式啟動,2000年1月至6月通過申報評審,成立研製組;7月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9月1日起進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區。
Ⅹ 新課程改革十年,課程標准做了幾次修改
總共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