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課程說明書
1. 小學三年級語文新課程標准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2. 請教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法~
我雖然不是教師,但是有一個很好的老師在教我。
第一;課前讓學生先把全專文預習(包括有生字組詞屬,全文讀熟,文中的生字找出)
第二;課上先問同學們有那個字不會,一一告訴了之後。開始講課文(就按正常順序,分段,段意,情感........)文中的重點短做練習(就是把課堂作業的一部分較難的先和同學們一起學了)最後再講生字,讓他們說組詞課文要講的有詳有略
第三;再發本做練習(由於提前講過做起來就省事多了),做完後收上來,在檢查作業,干一些雜事。
這是我們老師的教學方式,而且每次都是剛把事干清就打零下課了。也不知能不能幫到你,湊合著用吧
3.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方法
談話法(親切,自然)
朗讀法(培養學生語感,在朗讀中學文)
討論法(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探究性學習,鍛煉其團隊合作精神,傾聽和表達能力)
講授法(對不懂的問題,定義等,要進行細心講解)
這是比較常用的。
4. 小學三年級語文主要教什麼
1、抓預習. 表面看來,預習並不屬於課堂教學.其實不然,如果沒有預習,或者預習不好,課堂教學便難以搞好.正因如此,在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搞好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的內容:一是讓學生藉助字典,自行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二是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通過預習,要求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或是認為好的地方,從而在上課時專心聽講,大膽提問,對學習當然也就會更有興趣了. 2、抓教學. 抓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⑴、進行理解詞和句的訓練. 詞句訓練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理解詞句,是讀懂全文的基礎.三年級是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起始階段.教學中我結合課文"讀"的重要教學教授生字,同時把一些意義較深,與課文主題關系緊密的句子拿出來和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課文大意,從而也就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詞句的能力.⑵、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讀課文,如教師范讀、學生齊讀、互讀、提讀、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讀讀講講、講講讀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弄清作者意圖.我認為,這樣"以讀代講"是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 ⑶、練習通過閱讀,了解課文大意. 多讀、多想、多提問、多探討是我認為教學理解課文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找重點詞句.重點詞句通常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是理解課文的"文眼".在語文教學中,找准並理解了重點詞句,也就相應理解了課文大意. 語文教學離不開板書.板書要簡明扼要、條分縷析、語約義豐、易學易記,能迅速有效地把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一看就懂.板書主要用文字,必要時,還得做些簡筆畫表示,以期圖文並茂、更為生動. 3、課外作業的布置與評改 語文教學還要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作業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抓住課文教學要求組織練習,分量和難易程度要適當.作業題應該是精選的,應具有代表性.布置作業時,教師對作業的要求應交待得清清楚楚,並對如何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作業的批改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和鞏固程度的反饋環節.批改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由教師批改,也可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我批改或相互批改.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做為教師,我在批改作業時,努力做到以下幾點:①、按時收取,及時批改,盡快發放.②、嚴格要求,認真批改.③、對學生課外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進行分析並找出對策.④、做好講評工作. 4、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語文教學中,往往由於學生的認知差異、個性發展參差、想像力各異等,會在課後留有不少的疑問.
5. 小學三年級語文如何上課教學
要擺正教與學的關系,首先做到尊重學生。教師要放下「師」架子,視已為普通一員置身於「主體」之中。教師還要具有科學的態度,從實際出發,按著學生認知規律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快樂。教師還要照顧好後進生,課堂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學中要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結構為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講教師聽和學生之間交流的三向結構;再次做到環境寬松。教師在課堂上要交換角色,使學生產生平和心理,從而形成一個無拘無束、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最佳氛圍語文教師 是語言文字的傳播者.那麼怎樣用心去培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怎樣用語文中蘊涵的豐富情感打動學生,使他們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這些都是新課程為教師提出的新的課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 轉變語文備課觀念.1. 備課不等於備教案.什麼是備課 顧名思義,備課就是為上課做准備.它有兩層意思:從廣義上講,是學習,生活,閱讀,積累,理論學習等.從狹義來講是設置預案,設定程序……預設.而在教學實踐中,備課往往被曲解成了備教案.在很多學校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把教師的備課緊盯在寫教案上.誰的教案寫得詳細,項目填得齊全,那誰的就被認為是好的;相反誰的教案沒有寫,一旦被發現,那幾被認定是沒備課,可能不僅要受到批評,還會有一系列的處分.因此,寫教案就成了備課的全部.即使通常所寫的教案也只能算作狹義的語文備課,其基本要求是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而廣義的語文備課則是大備課,終生備課,它以語文教學為核心,涉及到師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寫在備課筆記上的有形教案,更指融入教師心田的無形教案.正如特級教師於永正在上了一堂令人嘆服的公開可後表示,他這節課沒有準備教案.但卻是他一生的准備.寫教案決不等於就是備課,備課也決不等於就是寫教案.因此在課程改革下的語文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更重要的是備理論,備生活.對語文老師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把課備進自己 的心靈深處.那麼,語文教師是否就不再需要寫教案呢 我認為,對於初出茅廬的新教師而言,寫教案不僅有助於其調控課堂教學進程,還有利於新教師把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所以,不僅要寫教案,還要寫詳案.而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來說,年年重復寫新教案,這有點重復勞動了.是否可以在老教案上作出修改,實行老戲新唱,或者在語文上圈圈點點,實現教案形式的多樣化.我校現在正在進行"集體備課,教案共享"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開闊了教師的視野,也大大調動了教師們集思廣益,認真學習的積極性.2,備教案不再是一味的備師案.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的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叫,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教師的教,即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互顛倒.這種教案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教案里記錄的只有教師與教材.這種教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單向度的信息傳遞,即由教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在這樣的教案中,只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學生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這顯然是與課程改革背道而馳的.所以,必須改變傳統教案的設計理念,對傳統教案來一個洗心革面,變教案為學案,變師案為生案,使教案成為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案,使教案為學生而備,使教案為學生而服務,使教案去適應學生,變"以教論學"為"以學論教".教師要重新考慮學生的角色,把學生真正作為主體來看待,認識到學生不是大容器.在教案設計的基本理念上,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學生怎樣學",要知道自己的引導,啟發,點撥知識服務於學生的語文學習,這樣就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認知方式,信息處理方式等等.只有在對學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這樣才是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案上加以落實二, 落實語文備課的內容.備課不是對課堂情景進行面面俱到的預設,它只是描述大體的輪廓,它給各種不確定性的出現留下了足夠的空間——並把這些不可預測的事件作為課堂進一步展開的契機.備課的主 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制訂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備課需要確定的重要內容,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會影響整節課的方向,具有導學,導教和導評的功能.備課中目標的制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基於有效性的考慮,制訂教學目標.2. 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備課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方法設計教學效果必然是不同的.如:在三年級古詩《山行》和《楓橋夜泊》的教學中,如能利用學生對繪畫的興趣,讓他們邊理解古詩的意思邊想像著把它的內容畫出來,那麼這堂課的效果一定很好.3. 合理利用教材資源新課程環境下,我們要重新理解教材,教學參考書等資源,基於教師的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在備課時,我們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挖掘等個性化的工作.比如,可以考慮在原有教材中,搜集更多的背景素材提供給學生,幫助理解課文內容;可以考慮學生的情況,提供與教材不同的學習內容等.4. 嘗試多樣的書寫形式備課過程是教師綜合課堂各要素,在腦海中對實際教學情景的設想過程,是教與學活動的構思,預演過程,帶有鮮明的個性化.三, 探索科學的備課方式及技巧.語文教學備課工作的改進,還體現在備課方式上.當前,小學教師工作繁忙,尤其是語文教師,基本上擔任班主任工作,更加顯得忙碌.如何保障備課的有效性,是需要探討的現實問題. 現在 我們學校實行的 " 集體備課"與 "共享教案"想結合的備課形式就值得肯定:首先組織同一年級的教師對一單元內容進行討論,然後根據討論情況分工進行備課,再把教案復印給其他教師,最後每位教師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對教案進行調整成稿.這樣的備課既有利於教師之間取長補短,又有利於優秀教師對年輕教師的傳,幫,帶,發揮了教師的群體智慧;既有普遍性的規律,又有個性特色.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它不僅關注,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讓我們走進新課程,樹立學生多方面主動發展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著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
6.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程安排
2個單元前面大概2個星期,後面1個星期
7. 小學三年級語文怎麼才能學好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
8. 小學三年級語文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什麼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