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課程表應遵循的原則

課程表應遵循的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1-31 12:07:29

⑴ 給學生排課表應按什麼原則該如何對課時進行統籌安排!能者多言啊

盡可能從上課老師喜歡的角度統籌安排。比如有哪些老師需要集中排課,有哪些老師喜歡分散排課。如果領導要上課,當然還要考慮領導的時間安排。

⑵ 什麼是教學原則,教學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版。它既指教師的教,也指權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它反映了人們對教學活動本質性特點和內在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教學工作有效進行的指導性原理和行為准則。教學原則在教學活動中的正確和靈活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發揮著一種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教學原則對教學規律的反映不同於教學原理。這種反映不是對教學客觀規律的直接反映,這種反映取決於人們對教學客觀規律主觀認識的深刻程度,從而對教學原則的研究表現出了一種「眾說紛紜」的現象:
第一,在同樣的教學規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學原則。
第二,由於對同一客觀的教學規律認識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學原則也不相同。
第三,教學原則與教學規律彼此之間不一定是單義的聯系。

【參考資料:網路「教學原則」】

⑶ 簡述現代課堂學習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一) 了解學生的需要。 課堂學習管理不是簡單的監督和控制可以達到目的的。 了解學生的各方面特別是心理需要, 是課堂學習管理的重要依據。 雖然教師在建立有效的、 有啟發性的、 促進學習的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 但是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因此, 只有了解學生的各種需要特別是心理需要, 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教學的目標、 內容和方法也只有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 才能更好地啟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才能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 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鳴的過程。 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 愉快、 和諧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理性的教師權威, 不僅有助於教師傳授知識, 而且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 教師與學生之間具有較大的相容性, 相互接觸產生積極主動的促進作用, 學生主動地接納老師的指導, 接納各項教育措施,教師的行為可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才能高效地順利開展。 學生群體, 不論是正式的班集體, 還是非正式的友伴群體, 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 態度及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影響。 良好的學生群體, 可以為教與學創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群體氣氛, 對於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形成良好品德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所以課堂學習管理,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 以滿足學生各方面特別是心理的需求。
(三) 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 促進最佳學習。 採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把學生的行為引導到教學活動中來, 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只有這樣, 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就會增多, 問題行為就會減少。為此, 教師要有明確的適合學生心理需要、學業程度的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 教師還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使用難度適當的教材和教學方法, 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感興趣。 這樣, 學生才會迅速地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四) 建立教學常規。 教學常規是保證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行為准則。 例如,上課鈴響停止以後, 必須准備好文具書本, 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備上課;上課時有問題, 發言之前要先舉手, 等老師同意後, 才開始發言。 規則是維持課堂秩序的准則, 也是課堂學習管理的依據。 因此, 從學生入學開始, 就應當建立教學常規, 使全體學生認識到, 這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
(五) 學校管理者對班級規模的控制。 班集體的大小, 對課堂學習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般來說, 班集體太大, 情感紐帶弱, 師生之間、 同學之間交 往的頻率低, 相互了解少, 建立集體規范就比較困難, 容易形成各種非正式的小群體, 增加管理的難度。 而且, 往往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少數同學甚至會感受到冷落;

⑷ 教學設計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簡答題

(1)應闡明學習行為的主體;
(2)要用行為動詞和動賓結構短語表達教學目標;
(3)要說回明達到該目標的條答件;
(4)對於和目標相關的行為狀況要有一定的判別標准。
注意事項
1:正確定位目標對象 教學目標分析與設計的對象是學習者,因此教學目標闡述的是學習者學習的結果,是指他們在教師與同伴的幫助下,利用資源和工具學會了什麼,而不是指教師應該做什麼,或者通過該課教給學生什麼。 默認行為主語是「學生」
2:目標的編寫應盡可能明確、具體 p應力求具體、明確、可以觀察和測量 。
3:教學/學習目標的描述要可評價,便於教師和學生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了解是否已達到目標,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學習的策略

⑸ 課堂管理遵循哪些原則

(一)目標導向性原則
良好的課堂教學管理目標可使師生的心理同步、思維回定向,使師生的活動有共答同的指向,成為教學中的行為方向。
(二)規范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常規化、過程化、和科學化,有利於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完成課堂活動計劃。
(三)整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和環境共同組成的小型社會,課堂是學習活動的大環境,任何課堂活動都應該以謀求課堂整體發展為導向,無論是課堂教學環境的設置、課堂教學時空的安排、課堂事務的處理、課堂活動的進行,都要顧及課堂的整體效應,追求課堂管理的質量。
(四)靈活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應根據學生條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進行必要的調整。要把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真實性,多樣性與有效性有機結合。
(五)發展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教學質量提高。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立足於引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索。

⑹ 課件製作中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製作多媒體課件需注意:
1、確定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運用多媒體教學,有一版個明確的權教學目標,顯得尤為重要。它對創設教學環境,選擇多媒體教學功能,調控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學資源諸要素的搜集、整理。課件的製作需要的教學資源往往比較零散,不成系統,這就需要我們對包括文本、視圖、音像等教學媒體資源的合理組合設計,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課堂多媒體教學系統,儲存到資源庫中,以備教學時調用。
3、要符合科學原則,圖要清晰易辨。文字用語要符合教學的要求。不要與教材相背離。同時,做課件不要做得大華麗、花哨。
4、應該簡潔明了。製作出來的課件要有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的特點。同時,做課件時不要一下子把目標定得太大,范圍可以小一點。可參照速課網上的課件模板

⑺ 編寫教材應遵循的幾條基本原則

1、准確性原則。有人稱科學性原則。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不管編寫什麼教材,都必須版遵循這一原則。因為如權果教材失去了准確性,也就沒有正確性。如果教材的內容不正確也就失 去了作教材的資格。    2、成熟性原則。選入基礎教材的內容,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等等,原則上要求是在當前研究得相對成熟的,人們的看法比較一致的東西才適宜進入教材。如果某個人剛提出一個新的觀點或理論,還沒有得到實踐的檢驗和人們的認同,那就不宜馬上寫入教材。

⑻ 教科書的編寫應遵循哪些原則

教科書的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1、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供幫助:教科書編寫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內容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於學生探究,並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的建議。

2、具有良好的普適性與選擇性:教科書編寫要考慮到社會發展的現實水平和教育狀況,注意教科書對大多數學生和大多數學校的適用性。尤其是,內容的選擇應符合課程標准的要求,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需求。

3、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教科書內容選擇體現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反映各學科的發展趨勢,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同時,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更新教科書的內容。

4、強調內容的基礎性:基礎性是教科書的突出特點,可不能因此丟失內容的時代性和發展性。注意貼近社會生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適當滲透先進的科學思想和研究成果,為學生今後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5、協調學科知識結構與學生心理結構之間的平衡:教科書要合理體現各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學習的心理順序。

除此之外,教科書在編排形式上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符合衛生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的要求。教科書的內容闡述,要層次分明,文字表達要簡練、精確、生動、流暢,篇幅要詳略得當。

標題和結論要用不同的字體或符號標出,使之鮮明、醒目。封面、圖表、插圖等要力求清晰、美觀。字體大小要適宜,裝訂要堅固,規格大小、薄厚要合適,便於攜帶。

(8)課程表應遵循的原則擴展閱讀:

任何教科書的編寫,在著手之前,第一位的工作就是確定編寫的標准。它是指導編寫工作的指針,具有方向和原則的意義,對於語文教材這樣的方向性、選擇性極強的教材來說,確定編寫標准,一向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由於國家性質和社會制度的不同,也由於編寫者的政治傾向和語文教材觀的不同,人們可以制定出種種不同的編寫標准,其不同甚至可能是對立性的。在我國,中小學教材審定的權威機構對各種教材編寫提出的普遍性標准,一向為各科教材編寫者所首肯和遵行。

對語文教材的選文來說,下列五項標准已成為各種版本的編寫者所共同認定和遵循的標准。它們是:思想性標准、科學性標准、啟發性標准、趣味性標准和藝術性標准。以語文為例:

1、思想性標准:語文科是最富有思想性的學科。統觀古今中外的語文教科書,從未發現有不注重思想性的,它們無一不是深刻地滲透著思想性的內涵,包括樹立勞動觀點、群眾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等等。

2、科學性標准 :科學性的內涵包括表述的事物真實、解釋的觀點正確等。真實性的要求不僅是衡量理科和政史等科教科書的標准,對包括文學作品的語文教科書也同樣適用。

3、啟發性標准:啟發性這一標准,首先意味著語文教科書的課文不但要具有語言的典範價值,而且要具有思考的啟迪價值,編者編寫的文字,諸如導語、提示語言訓練材料等,都應力求給學生思考的餘地。

4、趣味性標准:語文教科書應是所有教材中最有趣味的教材。一部語文教科書不管其思想性多高、科學性多強啟發性多大,如不符合學生的心理,激不起學習興趣,就不會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

5、藝術性標准:語文教科書的藝術性標準是指課本中的圖像系統健全,做到文圖並茂、字體美觀、裝幀完美等。這雖然是語文教科書的物質外形,卻也是判斷語文教科書優劣的一個標准。

⑼ 課程表的安排要遵循的原則中,遷移性原則是什麼意思。說的具體點。

遷移性原則:充分考慮各門學科之間相互影響的性質和特點,利用心理學上的遷移規律,促使課程之間正遷移,防止負遷移現象的發生。

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一、來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擇源應緊緊圍繞幼兒教育的目標;

二、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緊緊立足於幼兒發展;

三、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基於幼兒的真實生活。

幼兒園課程是根據3~5歲兒童的學習特點、發展特點來設計並編輯成教學活動的內容。幼兒園課程結構是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四個要素組成。

從教育體制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