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上課流程
1. 幼兒園大班五大領域課程每周應該怎麼安排
健康 (一)身體健康,能較好地適應環境。 (二)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積極主動、愉快。 (三)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逐步形成自我保護盒安全的意識,知道一些避免危險和意外傷害的方法,能主動遵守必要的規則。 (五)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動作靈活。 語言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 (二)能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他人講話,理解講話內容。 (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四)喜歡欣賞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誦和講述並樂意創編,對書籍、閱讀和書寫感興趣。 (五)會說普通話。 科學 (一)能積極、主動、較長時間地參加科學活動,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二)能主動運用各種感官探究問題,尋求答案。 (三)能用適當地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四)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五)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和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社會 (一)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二)能積極與人交往,學習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習慣。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 (五)熱愛和尊敬周圍的人,有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藝術 (一)對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愛並有初步的感受力。 (二)積極主動地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三)能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活動。
2. 幼師上課的步驟是怎樣的
由於個人上課習慣和教學方式不同,上課步驟也存在差異,但是幼師上課的步驟基本步驟為打招呼,課前復習,談話導入,課中互動,課後總結等。
一、打招呼
上課之前從問候開始,幼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幼兒:老師早上好!
二、課前復習
在上課之前老師和小朋友們先玩一個手指游戲,然後再復習上一節課所學內容。
三、談話導入
以《新年禮物》為教學例子:小朋友們知道下一個節日是什麼節嗎?這時讓孩子們各自發揮,有些孩子會回答正確,如果孩子們都不知道,由幼師告訴孩子們:下一個節日是「春節」。
四、課中互動
接下來請小朋友們分享一下自己在過年(春節)的時候會收到什麼樣的禮物?請孩子們說出自己收到的新年禮物並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五、課後總結
今天老師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小朋友們,請小朋友們回去以後跟爸爸媽媽分享新年禮物,還可以與爸爸媽媽討論新年還有哪些禮物。
注意事項:
一、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容易為興趣所左右。所以,教師要用生動、形象、具有兒童情趣的語言來描述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才會吸引他們的注意,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二、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處理好輕重、停頓、兒化、變調,做到抑揚頓挫,同時還可採用形容詞疊用、摹聲等修辭手段,以求達到娓娓動聽的效果。
3. 幼兒園五大領域各上課模式是什麼
我國幼兒園一般根據五大領域創設主題課程,該五大領域包括:藝術、健康、社會、科學、語言。一般以主題課的方法展開,以集體授課的形成進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思考、探索,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圍繞這五大領域。藝術就有:繪畫、手工、音樂、舞蹈、韻律、手偶、積木、話劇。還有科學課、快樂閱讀、故事等等。除此之外,...部分雙語幼兒園開設幼兒英語課程,有的採取英語外教和英語中教交替上課的模式,有的則是在為孩子創造雙語環境,培養語感。 在社會領域,老師會與孩子進行情景表演,讓孩子在環境中學習知識。 此外還有一些特色課,比如奧爾夫音樂、水粉畫、彩陶、輪滑,這在私立幼兒園比較常見。 至於現在流行的蒙特梭利課程,在私立幼兒園中也有開展,與主題課交叉起來,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為了開發孩子的智力,有些幼兒園還開設了邏輯狗課程和傑立卡。
4. 幼兒園五大領域課怎麼講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5.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內容一般劃分為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6. 幼兒園上課的流程是什麼
上課流程 :
一. 課前組織: 老師要用歌曲,古詩,手指操等形式,讓幼兒快快坐好,進入活動的狀態;
二. 課前問好: 可多種形式問好,授課教師要站著,保持優美的姿態向幼兒鞠躬;
三、回顧上節課的內容:授課教師帶領幼兒復習上節課的知識,簡單總結
四. 課程導入:可多種導入形式,故事,歌曲,謎語等等
五. 知識新授:學習新的知識
六. 重點練習:把學習的知識點練習一邊
七. 課程總結: 總結今天所學的知識點
八. 課程延伸:將今天學習知識點延伸復習,加以鞏固。
7. 怎樣上好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急用阿…
一定要做個有心的老師 首先要關注幼兒需要,抓好教育契機 ★抓住幼兒興趣,開展主題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有興趣的活動是教育的最好內容,教師一定不要放過。如:天上飛舞的蝴蝶、孩子們的寵物恐龍、幼兒喜愛看的一本圖書、一個好聽的故事(西遊記)等都是開展主題活動的好素材。 ★抓住突發事件,開...展主題活動。突發事件往往孩子們都會給予格外的關注和好奇,最容易引起幼兒主動探索的慾望,是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絕好契機。如:一名幼兒掉牙了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我的牙齒主題誕生了;最近孩子們總是生病——怎樣做個健康的好寶寶主題誕生了。這些主題非常有研究價值。 ★抓住熱點問題,開展主題活動。社會上、幼兒園里、班級中的主要事件都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重要資源。如: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召開------我們開展「爭做奧運小主人」的主題;幼兒園要開運動會------我們開展「小小運動員」主題;班內的教師懷孕了成為孩子們議論的重要話題------「大肚子趙老師」的主題應運而生;電視上「選紅樓」——紅樓進我班的主題就有了。在這樣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更加關注周圍的事物,更加熱愛生活,擴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抓住節日慶祝,開展主題活動。節日是孩子們都喜歡而熱衷的事情,利用節日開展主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中秋節、教師節、新年、六一兒童節、生日等都是我們開展主題活動的好時機。如「我和爸媽過中秋」、「我的節日我做主」、「我為教師來過節」「生日聚會」等主題都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好內容。 ★抓住地方資源,開展主題活動。幼兒生活的地方是他們最熟悉的場所,也最容易調動幼兒的情感。如「走進長城」、「家鄉民俗」「我們的社區」等主題活動,孩子們在走進家園過程中,感受家園的美麗,激發愛家園的情感。 ★抓住關鍵經驗,開展主題活動。《綱要》中明確規定了各年齡班各領域發展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教師有重點選取適宜內容開展主題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預設)。如:有趣的數字(大班);我和圖書交朋友(中大班);標記大搜集;我要上學了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主題活動內容。 (二)對照《綱要》和幼兒需要,整合領域目標 一般可採取這樣一種路徑:結合主題自定目標-----對照《綱要》各領域整合目標------對照重點領域提升重點目標——結合幼兒經驗確定核心目標。這樣做使主題活動目標清晰准確,重點突出又實現了領域目標的整合。 (三)制定主題計劃,預設主要活動, ★分解課程步驟,理清課程思路。把大主題分成若干小主題或幾個階段,每一階段有機聯系,循序漸進,保證主題活動順利有節奏的進行。(小班可以簡單些) ★預設主要活動,找准活動載體。為保證每個階段活動的實效性,要進行預設主要活動。這些預設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對幼兒經驗的了解之上,是結合幼兒特點,體現不同年齡班適宜的學習方式,體現「活動性」。(不用過於詳細,否則特別容易造成教師主觀臆斷,只關注活動的進程而忽視幼兒的現狀) ★尊重學習特點,引領主動活動。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雖然有了最初的預設階段和主要活動,但不是一成不變的。主題活動的開展應順從幼兒發展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主題活動的進程。幾個階段可以交叉或同時推進,也可以根據幼兒的現狀,調整活動的先後順序,或者根據幼兒的需要,適當刪減獲增加新的內容。把幼兒的需要與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 (四)生成預成結合,實施彈性課程 ★觀察教學現場,反思幼兒需要。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要關注幼兒教學現場,敏感發現幼兒的需要,調整教育策略。每次教學活動後的反思都是為下一次活動提供有力依據,每一個活動之間都是彼此有機聯系的,是不斷的延伸與發展。(活動的形式決不僅僅是就集體教學或者僅僅是游戲活動,要根據需要確定) ★調整教育策略,生成教育活動。生成的活動我們一般不主張馬上倉促實施課程,而是作為教師下一次活動的重點內容,要經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准備在第二天或更長一點時間來完成,以保證活動的實效性。教師隨時把生成的活動添加到預定的教學計劃中,使主題活動不斷完善和豐富。 五)貫穿一日生活,實現教育整合 ★課程與環境同步,展示提升活動進程。三個「原則」即:環境與課程同步的原則;環境是主題課程重要階段的展現原則;環境是幼兒各種學習經驗的再現和提升原則。 ★課程與游戲相容,拓展豐富幼兒經驗。主題活動實施的重要途徑除了必要的教育活動課程外,更多的內容都要在游戲中完成。強調根據主題設置區角活動,根據主題更換調整區域材料,根據主題開展適宜的游戲活動,較好實現教育的整合,拓展豐富幼兒的各種經驗和能力。(往往我們比較容易忽視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才更有價值,這是由幼兒學習特點決定的) (六)合理利用資源,提高教育實效 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各種教育資源的挖掘利用更是至關重要。幼兒園內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幼兒園附近社區中工作人員、社會中與主題相關的機關單位、孩子們的家長親戚、電腦網路媒體等都是我們開展主題課程的重要教育資源。我們應因地制宜,從孩子的實際需要出發,有效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開展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大柏老:剝玉米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主題。大的開展可以從播種開始——生長——收割;小的切入就可以圍繞玉米的收割——工具的選擇——收獲的過程——勞動的體驗等入手開展系列活動。語言、社會、科學探究、健康等各領域目標自然在其中得以實現。) (七)收藏活動資料,延伸活動價值 每個主題活動在向家長或同伴交流後,教師們和孩子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主題活動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歸類。有的裝訂成書籍放到活動區供孩子們翻閱,有的發給孩子們留作紀念,有的張貼到家長園地請家長朋友們共享等等。活動的開展自始至終孩子們都是活動的主人,在收集整理資料的同時,孩子們的歸類能力、再學習的能力以及好的學習習慣、做事習慣自然建立。 (八)整理提升經驗,交流學習共享 保留主題活動,建立主題活動冊。同時製作主題課件,在全園教師中進行經驗交流。整理課程信息和資料歸類的過程,就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課件交流的過程就是教師之間學習共享過程。
8.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