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上玩創新課程

上玩創新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29 03:28:11

1. mind lab創新思維課程好嗎

Mind Lab
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在把策略游戲作為一種高效能的教育工具的基礎上。
策略游戲有助於改善認知能力並建立一種完善的思維過程,
還能幫助孩子更好的處理各種情
緒反應和社會狀況。
Mind Lab
認為:最有效的學習途徑是通過最直接最真實的經歷引發孩
子對知識的渴求,玩游戲就是最完美的體現—這種體驗令人愉悅,著迷和興奮,娛樂性強、
參與性強,
生動刺激,因此能激發孩子強烈的參與慾望,
更大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
這是
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此外,游戲還是培養和運用思維能力及生活技能的沃土。換句話說,
Mind Lab
既刺激學習又影射真實的生活。

2. 公司想在商業模式上創新一下,值得專門去上課程嗎

上課程只是一種渠道,除了上課之外要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商業模式一定要是雙閉環式的,才能更好的實現引流與變現

3. 如何進行課堂創新性教學

一、追求高效課堂要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
1、了解學生個性。大多學生的個性是在學習中他們最愛得到老師的誇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前行。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學習、競爭已擴展到人的一生,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參與競爭,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可增強學生的參與精神,克服學生的膽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還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競爭中產生成功感。競爭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看到集體的力量、群眾的智慧,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通過競爭學習能增強學生的自主自強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採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工作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有事實表明,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尤其值得我們重視。補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家庭作業拖拉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給他們板演的機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三是課堂作業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四是不能讓他們有拖拉家庭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並嚴格處理。
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2、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應用於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3、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有針對性的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搞好提優補差工作。
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傾聽這一行為,是讓學習成為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為。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的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導學生在發言之前,要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不是聽學生發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著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

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准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種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反思自己的教學,課堂上不失激情,但太過關注過程的設計和結構的完整,對於那些投偏了的球,通常是一帶而過或置之不理,按照早已制定好的教學目標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地前進,學生在我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走進預想的「領地」,作為教師的我有時更甚至替學生思考,代學生言論,無形中,控制著教學,操縱著學生。學生的思想的渴求和學習的需要被我置之腦後,無形中的一支指揮棒束縛住了自己的教學,也把學生們困在了一個固定的圈子裡畫地為牢。失去了傾聽的課堂永遠是沒有生命力的課堂。
葉瀾教授說:「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於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是的,只有學會傾聽,才能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參與教育活動,才能與學生形成平等與友好,理解與尊重,信任與接納,關心與幫助的師生關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樣,在平等、和諧、快樂、安全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展現出他們的才華和智慧,學生表現出他們的天性和聰穎。因此,有人說:「課堂因差錯而精彩」!
三、充分的課前准備
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五分鍾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准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於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新《標准》)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准》,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准》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此外還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重點加以突破;合理地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

4. 老師上創新課如何達到最好效果 急急 考試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課堂創新教學案例

學習中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人,然而在很多時候,「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是一句口號,走進課堂,我們看到的還是老師在前面講得津津有味,而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學生怎麼會有濃厚的興趣呢?愛因斯坦有一句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說明,興趣對於一個人的學習有多麼的重要。我們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設計一些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環節,讓他們自覺得加入到學習中,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體驗,一種創新。
我們班的學生普遍對網路比較感興趣,信息課是他們最愛上的課,尤其是男生,下課時更是三句不離網路,然而他們更多的談論的是網路游戲,這讓女生非常的反感,她們會經常跑到我這里來說,李老師,你看他們幾個又在廁所里聊游戲了。一開始呢我實行各個擊破的戰略,控制幾個帶頭的,效果還不錯,但是一段時間以後,他們又死灰復燃了,尤其是我教受傷的這段時間,一夜回到解放前啊,男生幾乎人人都談網路游戲,不是跑跑卡丁車就是地下城,這讓我非常的頭疼。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給了我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平台。在學習完《把握自己》這一演講稿之後我突發奇想,針對男女生之間存在的對網路問題不同的看法的問題,提議展開一次「辯論會」,這下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
師:為了更好地認識「網路利與弊」,我們安排了這個「辯論會」。大家先用三分鍾分組討論一下網路的利於弊。我現在把男生組規定為正方,辯題是「網路利大與弊」;女生組為反方,辯題是「網路利大與弊。辯手由同學們自己推薦,規則: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語言流暢,不搞人身攻擊。
生1(正方一辯陳述觀點):我方認為網路利大於弊,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幾乎離不開了網路。
生2(反方一辯):我不否認網路的作用,但是網路對於小學生是弊大於利,許多小學生經常沉溺於網路,荒廢了學業,還有的孩子背著家長偷偷去網吧。所以相關文件規定:除了節假日,網吧禁止未成年人擅自進入。
生3(正方二辯):上網查資料,搜集有用信息。打字,寫文章,發電子郵件等。網路是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辦公必不可少的現代工具。
生4(反方二辯):但是,對於我們小學生則另當別論。其實許多學生上網並不是查資料,而是在玩游戲、聊天、甚至在瀏覽垃圾網頁,像我們班男生大多就是在玩游戲。
生5(正方三辯):那是個別現象,如果網路弊大,我們現在信息課干什麼?(鼓掌)
生6(反方三辯):開信息課是為了將來,等我們長大成人有了自控力再合理上網。
生7(正方四辯):運用高科技怎麼能等呢?我們使用電腦已經落後發達國家許多。等,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上網無非要遵守規則,正確利用網路。
生8(反方四辯):高科技傷人,就是不能用。比如,原子彈就不能亂生產、亂用,要不怎麼有「朝核會談」呢?網路是把「雙刃劍」,傷了多少人?輟學、出走、自殺……我們學校畢業的某男生小學時候學習非常優秀,後來因沉溺於網路游戲,今年高考才考了二百多分。無獨有偶,去年我姐姐班上一女生由於會網友而輟學……(反方「拉拉隊鼓掌——」)
生1(正方一辯):凡事都有利、有弊,趨利避害,不能以偏概全,就像汽車一樣,它給我們交通運輸帶來極大便利,但偶爾也會發生車禍,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放棄使用汽車呢?世界首富蓋茨創下了微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中國的青年丁磊創造了東方網路神話,躋身於億萬富翁的行列……(鼓掌)
生2(反方二辯):總之……
生8(反方四辯):青少年上網就是害處大,我們查到的許多案例中,「問題青少年」多與上網有關——
……
師:時間過得真快,二十分鍾的辯論會接近了尾聲,今天大家辯論的非常好,不僅展示了雄辯的口才,而且也澄清了許多模糊認識。不足是無論正方,還是反方案例搜集的少,思維的嚴密性及語言的簡練程度還有待提高。另外辯論時底氣不足,氣氛最好再激烈一些。其實無論正方還是反方,平時都要注重培養應變能力、能言善辯的能力,向我們學過的晏子學習,讓對方理屈辭窮、進退兩難就算是贏家。和大家的積極參與、思考、體驗、探究比,和我們能正確認識網路比,誰勝誰負已經顯得並不重要了,所以今天大家都是贏家,希望大家以後可以對網路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全班學生鼓掌)
經過這次辯論會之後,學生們普遍反映對網路有了一個更好的認識,女生們也不在以為的抵觸網路,而男生們更是意識到了沉迷網路所帶來的危害,紛紛跑來向我保證:李老師,我們會合理利用網路的。我也俏皮的對他們說,等到暑假了李老師跟你們一起玩。顯然,這次辯論會通過學生比較關心的話題,通過他們的切身體會,激發了他們的興趣點,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遠比我在那裡空擺一大堆的例子來得有效。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激發了孩子那學習中的興趣,讓他們成為了主人,老師很好的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以後的教學中還可以多採取這些教學方法,如我們班的孩子喜歡表演,在學習一些故事類的課文時,可以叫學生進行劇本寫作並表演等。總之,我們的課是上給孩子聽的,而不是上給自己聽的,激發孩子的興趣非常重要。

5. 如何講好創新課

創新沒有固定模式。為了學生發展,我們就應當大膽改造我們課堂,發揮教師的智慧,打破陳規,突破框框,產生出新的或有意義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教育希望每節課都是創新課,因此,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應當精心設計創新支點,每堂課中都要立足於培育學生創新素質。具體到創新課比賽來說,我認為:一、教師功力是課堂教學的力量創新教育是以繼承為基礎,以發展為目的,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因此,放棄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一味求新求奇,顯然是對創新課的誤讀和歪曲。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是師生。在創新課比賽中,您也許會發現,最後比拼的還是教師個人功力。這是因為,參賽教師十分重視,都進行了精心准備,有些老師的課還是集體備課並進行了試講,在課堂教學設計和進行內容的把握上都不會有較大出入,而教師個人功力是自己的真功夫,「教得曲唱不得」,尤其是在課堂細節和生成問題的處理上會明顯的顯現出來,所以,有人說:課堂教學比賽比到最後是個人功力的角逐,這是有道理的。 什麼是教師的功力呢?它至少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日常基本功。教師的基本功隨著時代的發展應有新的內涵,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粉筆字、普通話」外,多媒體等電子教學用具和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教師的教態、目光、聲調及肢體語言等自身素質也應屬於基本功的內容。二是教師的學識水平。學識應包括「知識」和「能力」兩層含義,對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專業知識的掌握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課堂教學水平提高的基礎。在這次創新課比賽中,我們發現部分青年教師教學設計新穎、教學觀念先進,但對教材的運用和挖掘方面明顯不足,讓人產生華而不實的感覺,這實際上就是自我知識內涵不足的表現,所以,我還是再三建議:青年教師要少浮躁多讀書,只有首先把自己武裝起來,才能靈活駕馭教材,指導學生發展。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多方面的,我這里只強調一點課堂調控能力。在這次比賽中,我發現不少教師或對學生(小學)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猶豫不決,或對學生(初中)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束手無策,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教學預設不足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教學經驗和機智不夠造成的,如果採取輪流發言、小組代表發言、指定發言等方式可以適當降低課堂「過熱」現象,而降低問題難度、聯系生活實際和結合學生興趣又可以使課堂「增溫」,所以,課堂調控能力是教師日常反思的體現。三是教師個人教學風格和特長。教學風格和特長是教師個人所獨有的不同於其他人之處,這些因素不是課堂比賽前備課能「備」出的。教師利用自身的特長去創新,是一種揚長避短的聰明比賽方式。比如本次比賽中,有兩位教師解讀了《鄉愁》這首詩,一位被我評價為「這首詩是為她特有的朗讀而譜寫的,是該首詩歌朗讀的絕唱」,另一位顯然讀這種「憂郁」情調的文體不適合。如果這位老師認識到讀不適合「我」的特點,那麼就應該選擇發揮學生的水平,讓學生或用錄音來范讀,然後根據自己的特長,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教師和學生本身都是課程資源,善於挖掘的利用是教師功力的另一方面。教師的特長和獨特見解,是教師的自身素質。因此要上好一堂課,教師必須要「知己」。 二、教學激情課堂教學的神韻無論怎樣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我始終認為:課堂教學沒有激情是讓人無法忍受的,我也從未看到一節平淡的似白開水的課能夠獲得好的比賽成績。贊可夫說:「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里進行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著高昂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知識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什麼是課堂教學激情呢?我認為:教學激情首先是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師全身心地沉浸於教材內容之中,全身心地融入和學生的交流之中,實現了「倆耳不聞窗外事」的忘我程度,就會達到課堂教學的情感高峰,就會吸引全體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精力。任何心不在焉的神情和言行,都會分散或降低學生的注意力,削弱課堂教學的效果。其次,教學激情是教師飽滿的情緒。人們常說,睏倦的情緒傳染人,高昂的情緒感染人。教師從跨進教室那一刻起,其精神狀態就影響著教室的氣氛,並為此節課確定了情感基調。教師在課堂上感情抑揚起伏,學生情感就會隨之而波動,或奔騰似江水,或抒緩如清流,從而體驗到師生共同暢游知識海洋的愉悅。一節沒有感情激盪、沒有體驗幸福的課,必然是沒有情緒、沒有收獲。第三,教學激情必須有學生的課堂共鳴。沒有激發起學生激情,無論教師多麼有激情,課堂都是無效甚至是可笑的。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就不能出現教師在台上盡情表演,學生在台下的睜眼觀看,創新課堂拒絕出現聽眾,教師應盡力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使課堂成為師生情感和諧互動的大舞台。山東省創新教育課題組齊健教授認為:課堂應當是一個「情感場」,它應當有利於學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不斷得以發展與完善——這一方面需要教師最大限度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科課程內容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本身必須要全副身心的融入其中,以情動情,以自己的激情去點燃學生的激情——也就是要努力營造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激情的課堂。為了調動學生情感,教師應當把握「激」情藝術,善於運用活潑、生動、富於啟發性的語言,藉助多媒體演示、朗誦配樂、角色表演等,充分調動起學生飽滿的學習情緒。 三、善於創新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我們不提倡教師為創新而創新,創新應是每位教師的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應體現在教師的言談舉止和日常行為中。創新課如果沒有創新就失去了生命,創新是一種改進,是一種完善,是一種優化,是一種發展。從創新教育的理念來看,課堂教學創新應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因學定教。就是依據學生身心特徵、內在需要和學生基礎水平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教學。「以學定教」 要求教師,一是具有創新教育的課程理念,教學觀念決定行為方式;二是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洞察學生學習的動向,找到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機和理想切入點;三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具有把學生表現與創新教育理念進行快速結合的教學機智。因此,教師不能憑空想像設計教案,應注重了解學情,敏捷捕捉教學信息,靈活地開發課堂,生成資源,創設開放的、動態的、發展的,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 第二、生活重建。齊健教授認為:課堂應當是一個「生活場」,而生活是離不開活動的,活動的主角又是學生,因此,在我們的課堂里,就必須要改變過去那種沉悶、呆滯的局面,要讓學生這個主體真正「動」起來。——當然,這個「動」,主要是指學生內心世界的「動」,思維的「動」,情感的「動」。換言之,也就是要努力創設一個「生活化的課堂」,一個「活動化的課堂」。重建課堂生活,需要關注學生基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空間,要通過發現式、創新式的認知,展開智力技能和認知態度學習與體驗;課堂教學取材於實際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從而認清自身與知識的價值,可以獲得學習的動力。重建課堂生活,還需要拓展課堂教學的物理空間和精神空間,要根據實際需要打破傳統課堂「秧田式」「教堂式」的空間布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的思維、想像和創造的空間,通過體驗現實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來賦予課堂教學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 第三,多維互動。教師要提供多因素、多形式、全方位的活動,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以及學生與教學中介(教材、教法、媒體等)互動,以調動起每一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去主動地建構新知,從而培養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一要善於創設學生質疑的情境,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實踐探究的慾望;二要為學生創設自主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啟發,相互借鑒,共同提高;三要積極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程序,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教學重心由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第四,活動建構。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的智慧來源於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把一些教學內容變為活動的形式,就會牽動學生的心靈,形成強大的引力,給課堂教學注入清新鮮活的空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活動實際上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認識成果的一種動態發展過程。「教師式學生」「學生式教師」都會自然地存在於課堂情景中。教師不能僅僅把自己當作教材的施教者,而是要注意到課堂中有許多新的教學資源,並充分利用這些資源。 第五,動態生成。動態生成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開發和適時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因此我們應當從關注生命的高度,用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觀點來看待課堂教學。由於教師和每個學生的解讀方式不同,獲得的體驗和感悟也不同。因而,課堂教學不應視教材為聖經,應把課堂教學活動所依託的教材看作是師生對話的「話題」,一個引子,或者一個案例。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智慧來重組、優化、豐富教材,可以將相關的教材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學生的差異和教學的開放,使課堂呈現出多變性和復雜性。教學活動的發展有時和教學預設相吻合,而更多時候則與預設有差異。當教學不再按照預設展開,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整合乃至放棄教學預設,機智生成新的教學方案,使教學富有靈性,彰顯智慧。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對教學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學生和有效地開發課程資源,預設才能富有成效。同時,也只有在實施預設時不拘泥於預設並能智慧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生成才會更加精彩。

6. 創新課程怎麼寫

1、明白知識就在身邊,從生活中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在備課時根據給出的例題,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進行改編,然後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自己學習的數學都是生活中常見、熟悉的事物,學習後又能把這些知識拿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們很快會明白學數學知識是很有價值的。 生活中的事情有絕大部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做過,大腦中可以很快呈現出這種印象,不抽象。所以舉手回答的學生明顯比以前多了,大家都很願意去思考,回答也非常流利。這樣不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完課本中的知識,明白學習數學就是幫助自己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同時營造了一個活躍、和諧的良好課堂教學氛圍。本文來源於,網路一下「」你就能找到本站。 2、融洽師生感情,促進學習的興趣。 根據我平日的教學觀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由於喜歡某個老師而對她所任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某個教師而對她所任學科毫無興趣,學生這方面的表現特別明顯。我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同樣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在兩個班教學,其中一個班我用微笑的臉、表揚、肯定的語言進行教學,這堂課在輕松、愉快、和諧中順利完成;而另外一個班,我板著臉孔,粗聲粗氣地對他們說話,這堂課在沉悶、壓抑中進行,到最後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師一個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一個肯定表揚的手勢,都能使學生萌生積極愉快的感覺。相反,教師過分嚴厲的批評,兇狠的目光,斥責的聲調會使學生望而生畏,產生一種壓抑,甚至恐懼、害怕的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善於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和不良心境,用積極姿態,滿腔熱情地進行教學,用自己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以飽滿的熱情去學習數學。 3、課堂用賞識的語言激勵學生,激發自主探究的動機。 在教學中,運用賞識、表揚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暗示,看到學生的閃光點,一一加以肯定,學生可能會因為教師的一句話而使陰霾的心情雲收雨霽,使平淡無奇的日子絢爛繽紛,甚至可以發跡他的一生,所以教師不要吝嗇表揚贊美之詞,因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地位是神聖的,教師即使說一句:「回答正確」「你真棒」「真愛思考」「好口才」等一句簡單的話而產生對老師、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主動、積極地去探究知識。

7. 通過上創新創業課學到了什麼

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我認為,創新就是根據人們的需求,然後你去做了去完成了,那就是一種創新。通過學習創新創業一課,令我對大學生創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們要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動手和實戰能力! 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創業的道路是充滿艱難和挑戰的。在創業和就業過程中要敢於競爭,面對失敗,總結經驗,逐漸成熟。陸向謙的創業創新課使人受益匪淺,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大學生可以在參加活動中來了解社會、了解市場,並鍛煉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實踐,那就是紙上談兵,並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體現價值。上了這節課之後讓我明白,創業是艱辛的,並沒有自己想的那樣簡單,要有思想准備,目標不能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為選錯行業而是因為中途放棄。所以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最後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

8. 創新與專利課程對我有什麼幫助

1、知識產權專業培養通曉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商業秘密法、國際知識產權法的知識和技術,以教授知識產權專門知識和技術方法為主,以教授普通高校一般法律技術為輔,同時將提高學生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作為業務培養要求之一。2、知識產權專業包含以下課程: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私法、國際法、著作權法(版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專利文獻檢索、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原理、網路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反不正當競爭法、知識產權代理實務等。3、知識產權專業學習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具備知識產權專業各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兼具普通法學各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掌握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法學一般分析方法和技術;(3)了解知識產權發展的前沿和知識產權發展的趨勢;(4)熟悉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相關政策體系及普通法律體系和政策;(5)運用知識產權知識解決和處理知識產權代訴訟和管理問題的能力;(6)掌握專利和商標檢索、資料查詢的技能和方法,同時具有一般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盡快解決文獻檢索和查詢的問題。培養要求本專業培養通曉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商業秘密法、國際知識產權法的知識和技術,以教授知識產權專門知識和技術方法為主,以教授普通高校一般法律技術為輔,同時將提高學生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作為業務培養要求之一。

9. 急求班會課上的小游戲!!!!(最好能創新智力,不要整人,有老師在)

成語接龍

成語接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字游戲。它已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是老少皆宜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成語接龍作為一種廣泛開展的群眾性競爭游戲,它必須有一個權威、嚴密的規范方法,以體現公平、公正,使佼佼者脫穎而出。
方法
1、用四個字成語的最後一個字與下一句成語的第一個相同的字,首尾相接不斷延伸,形成長龍。
2、在成語接龍中,第一句成語稱為龍頭句,該成語的第一個字則稱為龍頭字。同時把首尾相接的這個字,稱為關節字。
3、若數龍組合,則每個龍頭字組成一個主題詞。
規則
1、龍頭字必須是主題詞中的任意一個字,體現鮮明的活動主題。
2、前後兩句相接成語的關節字必須是同一漢字。
3、成語必須由四個字組成。
4、在同一龍頭字下的成語不得有重復。
5、所選用的成語必須是一般成語詞典上能查到的成語。
6、 允許每個參賽者,不斷突破自我、刷新記錄、角逐冠軍;
7、允許對競爭對手,注銷不錯誤成語,減去不會理的競爭分。
接龍的方法很多,並在不斷創新之中。根據接的內容不同,大致可分為成語、詩詞兩種基本類型,這兩種類型又可以組合,比如詩詞成語雙飛。接龍最好不用諧音,但難度大的一般都允許用諧音。
常見的成接龍方法有:順接,逆接,雙飛,接二連三(老版),1234,比翼雙飛,烏龍擺尾,浪子回頭(連環扣),庖丁解牛, 雙飛1+1, 234 順(反)接 ,埋龍,接二連三(提高版), 1234、4321,順雙飛。
順接:下一個成語的字頭接上一個成語的字尾,例如:一心一意===意氣風發。
逆接:下一個成語的字尾接上一個成語的字頭,例如:意氣風發===一心一意。
雙飛:兩個成語,第一個成語的字頭和第二個成語的字尾一致,接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 例如:一成一旅,百不當一===成王敗寇,一事無成
接二連三:三個成語,前兩個雙飛,第三個成語從前兩個成語中分別選字組成一個成語,但不得選雙飛的那個字,接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例如:衣食無憂,量體裁衣,體無完膚===食不甘味,豐衣足食,足不出戶
1234:四個成語,第一個成語的第一個字,第二個成語的第二個字,第三個成語的第三個字,第四個成語的第四個字相一致,接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例如:成人之美,一成不變,坐觀成敗,一事無成===人定勝天,高人一等,物在人亡,盛氣凌人
比翼雙飛:四個成語,第一個成語的字頭和第二個成語的字尾一致,第二個成語的字頭和第三個成語的字尾一致,第三個成語的字頭和第四個成語的字尾一致,接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例如:成人之美,一事無成,百不當一,殺一儆百===人定勝天,盛氣凌人,春秋鼎盛,枯木逢春
烏龍擺尾:四個成語,前三個互為雙飛,第四個成語從前三個成語中分別選字組成一個成語,但不得選雙飛的那兩字,接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例如:得心應手 一無所得 百不隨一 隨心所欲===心馳神往 口不對心 飯來張口 老死不相往來
浪子回頭又叫連環扣,四個成語,第一個成語的字尾和第二個成語的字頭一致,第二個成語的字尾和第三個成語的字頭一致,第三個成語的字尾和第四個成語的字頭一致,第四個成語的字尾和第一個成語的字頭一致,接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例如,一分為二,二龍戲珠,珠聯璧合,合二為一===分秒必爭,爭鋒相對,對事不對人,人以群分。
庖丁解牛,四個成語相接,以第一個成語為主,進行逐字分解。接者從最後一個字起接。例如:A(分解字在首) 一馬當先 馬不停蹄 當仁不讓 先聲奪人===人仰馬翻 仰天長嘆 馬到成功 翻雲覆雨
B (分解字在尾)一馬當先 千軍萬馬 大而無當 敢為人先===先聲奪人 泣不成聲 巧取豪奪 百年樹人
雙飛1+1 三個成語相接,其中1與2成雙飛模式,第三個成語必須以第一個成語的第2個字結尾,且不能出現雙飛的字。接者從第一個成語的第3個字起接。例如:一馬當先 心口不一 千軍萬馬===當仁不讓 大而無當 為富不仁
234 四個成語相接,其中2、3以第一個成語的第2個字起飛,且成雙飛模式,第四個成語必須以第一個成語的首字收尾。接者從第一個成語的第3個字起接。例如:心照不宣 照貓畫虎 肝膽相照 赤膽忠心===不謀而合 謀事在人 有勇無謀 進可替不
順接(逆接) 兩個成語相接,意思相近(相反)。接著從第一個成語的尾字起接。 例如:學富五車 才高八斗===車水馬龍 門庭若市
埋龍:埋龍就是隱去成語最後的那個字 對方接出以隱去的那個字開頭的成語。例如:意在筆===先聲奪===人歡馬
接二連三(提高版):前兩個成語還是一組雙飛,成語三則必須取第一個成語的第二個字與第二個成語的第三個字組成,雙飛了的字除外。接一個成語的第三個字。例如:別來無恙 內外有別 有來有往===無事生非 互通有無 事出有因
1234、4321:其實就是接兩個1234。用這種方法比接1234容易分出勝負來。例如:成人之美,一成不變,坐觀成敗,一事無成,一氣呵成,下筆成文,功成名就,成竹在胸===人定勝天,高人一等,物在人亡,盛氣凌人,絕世佳人,膾炙人口,引人注目,人才出眾。
順雙飛:雙飛本身的兩個成語順接。例如:二話不說 說一不二===話里有話 話中有話
其它常見的接龍方法有:詩詞成語雙飛、詩詞雙飛、非四、非四雙飛
詩詞成語雙飛:詩詞成語雙飛 也是成語的尾字 和詩詞的首字相同 不同的是 我們所接的詩詞和成語 需要有 相同的意境。例如: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目不暇接===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栽 別有洞天
詩詞雙飛:接詩詞的 第二個字。例如:門外鞦韆,牆頭紅粉,深院誰家?//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外侮需人御 將軍賦採薇//徘徊沿石尋 照出高峰外
非四:指非四個字的成語,也可以用非四個字的詩句,歇後語等。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最美夕陽紅===紅花還需綠葉扶
非四雙飛:雙飛的兩個都是非四。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翁天見,不倒翁===天有不測風雲,送佛到西天===有過之無不及,寧可信其有
新的接法:四兩拔千斤
四兩搏千斤,具體而言就是用四個字的成語來解釋不是四個字的成語:可以一個人只出非四,一個人只接四個字
比如說:甲: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乙:死去活來
甲:來無影,去無蹤
乙;神出鬼沒
以此類推,盡量解釋的比較合理,能夠服眾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