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想道德課程教案
『壹』 寫一份完整的思想品德教案包括哪些
是幾年級的呢?
這邊有初一的你可以參考下: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
杭州市三墩中學 王彬
第一單元 笑迎新生活
第一部分 單元分析
u 設計依據:
1、 初中是學生生活的一個新轉折點。
學生跨入初中,跨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這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個轉折。在面對新的學校、新的同學和老師、新的班級以及新的學習任務時,學生的反應可能是復雜的,心理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設計本單元,是為了引導學生把升入初中看成是值得高興和祝賀的事情,從而使學生對新的學習階段充滿好奇和熱情,編織新的夢想和期待,並能夠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這個新的階段有新的發展。因此,把這一單元的名稱定為「笑迎新生活」,以「笑迎」引導學生用樂觀、積極、主動的態度迎接新生活,它完全不同於消極、被動適應。「笑」表達了樂觀、積極、主動,還表示了有信心。這里用「迎」而不用「應」,因為「迎」表達了主動、積極的心態,而「應」是「適應」、「應對」,含消極、被動的意思。
2、學生進入一個新的教育生活場所,面對一個新生活的起點。
初中生活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新的學校和班級是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面對的環境。如何引導學生盡快融入新的大環境和小環境,對新的學校、新的班級產生熱愛與歸屬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以後的生活,是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
2、 學習生活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
學習是學生各種活動中的主導活動,所以對學習問題專門設立一課。在新的學習階段,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與難度的增大,學生在學習方面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可能會由小學時代的優秀生成為初中時代的後進生。因此,如何認識新階段學習的新特點,保持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初中學習的特點和方法,是學生能否在以後的學習中有信心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斷爭取進步的基礎,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本單元單獨設計了「把握學習新節奏」一 課。
u 本單元設計的課程標准依據:
在課程標准中,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初中生活的內容,但是,對初中生身心發展的多方面要求都與這一新的起點有關。所以在初中生活開始時就設計這一單元,進行有關內容的初步引導。
本單元的設計依據是課標中的以下要求:
Ø 養成團結、樂於助人的品質。
Ø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Ø 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
Ø 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Ø 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增進與老師的感情。
Ø 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u 內容結構分析: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七年級上學期是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生活的開始,初中的學習生活與小學的生活有很大的差異。
從學生群體而言,對農村的學生來說,升入初中,意味著他們開始走出村落,開始與更廣泛范圍內的同齡人接觸,共同度過初中的學習生活;對於城市的學生而言,同樣也意味著一次同齡群體的重新組合。
從學習內容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習難度增加了,范圍擴展了,學科的門類增加了,要求更適合的方法與策略,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
這些問題是學生進入初中生活後馬上面臨的問題。依據課標「成長中的我」中「認識自我」部分「增強承受困難和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形成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的目標要求和內容標准中的有關規定,我們設計了第一單元,引導學生「笑迎新生活」,在這個新的環境與集體中愉快地生活與成長,以積極的心態融入新的環境。做新生活的主人,是這一單元的核心設計意圖。
本單元設計了兩課來達到以上目標。首先從學習生活的新環境的角度來引導學生積極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包括新學校、新同學和新集體等方面。然後從新的學習生活的角度引導學生盡快把握新的學習生活的特點。
第一課《珍惜新起點》,從初中生面臨的新的學習生活開始,談到新的同學關系,談到如何創建新的集體,這是從面上落實七年級的教育主題。重點是在於引導學生面對新的學習環境,以愉快的心情生活在這個新的環境中,並對新集體開始產生歸屬感與主人公意識。
第二課《把握學習新節奏》,是從點上落實七年級的教育主題——適應問題。這一課主要圍繞著學習問題,設立了「學習新天地」和「享受學習」兩框內容。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初中階段的學習特點,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珍惜學習的機會。
第二部分 課的內容結構分析
第一課 珍惜新起點
[內容結構]:
從小學到初中,意味著學生從一個小學生成為了一個初中生,是學生發展中的新階段,學習的環境,學習的任務都有了變化;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對學生一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將在這個階段認識新的朋友,度過自己的青春期,為今後的升學或就業奠定基礎。因此,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新起點的重要意義,並進而珍惜這個新起點,是本課設計的意圖所在。
第一框中,首先了解學生對新學校、新生活的感覺,因為有可能學生所就讀的學校並不是自己所喜歡或理想中的學校,因此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學生發現新生活中的樂趣是很重要的。而班級中學生之間關系的融洽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以後生活的小環境的好壞,從大環境和小環境兩個方面著手,學生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孤獨感就會慢慢減弱,學生之間的融洽程度也將提高。
第二框中,首先讓學生共同生成一個集體的美好遠景即集體建設的目標,在有了目標之後就要解決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問題。一方面,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集體中找到 自己的位置,各展所長;另一方面,要求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層層深入,使學生對如何建設一個優秀的集體有一定的認識。
『貳』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 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可以是單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綁在一起行走,體驗肢殘人生活的困難;蒙上眼睛走路,體會盲人走路的困難;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比如把那本書遞給我,體驗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我讓學生在小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對殘疾人要尊重、友愛的情感,並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為殘疾人讓座,讓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窗口,這難道不正體現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嗎?
又如《心中有規則》一課的教學,我在學生了解了規則是由人們共同制定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同學體驗制定規則的過程。我一再強調,班級的規則與每個同學都有關系,因此,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我先讓學生討論他們認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級規則,然後大家提出具體的條目。如果在討論中對某項規定有爭論,應自由爭論,最後舉手錶決通過。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要有半數的人同意才算通過。學生通過一定的程序終於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級規則,這時,我提醒學生大家制定的規則要靠大家遵守。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條規則不太合適,還可以討論修改,再次舉手錶決。學生通過直接體驗班規的制定,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改正,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經調查,88.2%的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活動課。活動課以多彩的課程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活動化、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活動課、情景劇的形式引入到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們不喜歡反復出現的老面孔,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使之不斷更新呢?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高手」、「芝麻開門」、「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識銀行」、「我來當老師」「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還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頭、工廠、社區等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學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種種表現,表演遵守交通規則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設施、愛護班集體等等情景。在舉行「圓桌會議」時,可改變原有的橫平豎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就在學生當中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零距離互動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審判那些不道德、不講誠信、破壞環境、獵殺動物、審判那些因無錢到網吧上網而勒索他人錢財的人,他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詮釋小學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頭當一次交警,走到田間第一回農民,走回家庭當一天家庭主婦…我相信這樣的課收效一定很大。老師們,「參與是開心的,體驗是開心的,成功更是開心的!」這是小學生發出肺腑的感嘆。
三、具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課程標准》也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法規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叄』 如何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案
①要不斷加強科學文化修養,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職業技能,提高為人民回服務的本領。(3分答)
②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為社會造福。否則,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難免人格缺失,不為社會接受。(3分)
③該大學生專業雖好,但不夠誠實,導致失敗,說明大學生順利實現就業,既需要良好的科掌文化修養,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2分)
『肆』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教案
這有哦!你找吧內:容http://www.7139.com/jxja/xxja/sxpd/snsx/
『伍』 求 小學人教版 思想品德 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180
人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上冊全冊)[二年品德與生活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學期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案)人教版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案我升上了二年級我們班裡故事多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好書大家看秋天在哪裡秋天的收獲秋遊去秋天的節日你真棒我也棒學做「小雄鷹」做個「快樂鳥」我升上了二年級(1)【教學目標】1、在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2、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並願意朝著新...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98
人教版三年級下《品德與社會》教案[三年品德與社會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下《品德與社會》教案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第一課家人的愛一、主題目標: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二、教學重點:強調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情感。三、課前准備:教師引導學生事先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所做事,並作為觀察記錄,學生自己小時候...
『陸』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200字
一、學習禮貌用語
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知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日常禮貌用語。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導入 課題。1.師:小朋友們每天米上學,是怎樣跟爸爸媽媽道別的呢?2.即興表演:上學的情景,(老師扮家長,學生與家長告別)3.師:去上學時,對爸爸媽媽說「再見」,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4.導入 新課:會使用禮貌用語的孩子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那麼除了「再見」還有哪些常用的禮貌用語呢?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第一課《學習禮貌用語》二、自學課文,初步明理。1.生自由看課文中的插圖。2.提問:通過看圖,你知道r還有哪些常用的禮貌用語?
(生: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三、聯系實際,加深明理。(一)出示幻燈:學習第一幅插圖。1.畫山的小朋友使用了什麼禮貌用語?(板書:您好、你好)2.他們是在什麼時候使用「您好」的?(板書:見面)3.你過去在什麼時候用過「你好、您好」?4.教師小結:每天與老師、同學、朋友、客人等第一次見面時嬰主動打招呼,問候對方。(二)出示幻燈:學習第二幅插圖1.畫中的小朋友使用什麼禮貌用語?(板書:再見)2.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再見」的?(板書:分別)3.你過去在什麼時候用過,「再見」?4.教師小結:每大上學與家人分別時,放學與老師、同學分別時,與客人道別時都要說「再見」。(三)出示幻燈,學習第三幅圖1.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麼?2.他們使用了什麼禮貌用語?(板書:請、謝謝)3.什麼時候用「請」?什麼時候用「謝謝」?(板書:有求別人,得到幫助)4.小表演: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清、謝謝」這兩個禮貌用語。a.向同學借鉛筆;b.邀請同學參加生日晚會。5.教師小結:在要求別人或請求別人時,要說「請」,在受到別人關心,得到別人幫助,接受獎勵或禮物時,都要說「謝謝」。(四)出示幻燈:學習第四幅圖1.圖中發生了什麼事?小朋友們使用什麼禮貌用語?(板書:對不起、沒關系)2.什麼時候使用「對不起」和「沒關系」呢?(板:打擾別人,別人道歉)3.你過去用過「對不起」和「沒關系」嗎?4.教師小結:給別人添了麻煩的時候,如妨礙丁別人,打擾了別人或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都要誠懇地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當別人道歉時,應該說聲「沒關系」,表示原涼。四、聯系實際,導之以行。1. 想一想。(見課後練習)2. 演一演。①小玲有—·道數學題不會做,她去辦公室清教老師。②小剛被評為班上的「三好學生」,他很高興,他打電話把這事告訴外地工作的姑媽。3. 玩一玩。(見課後練習)五、總結全文,提出要求。1. 學習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禮貌用浯記心裡;你拍二、我拍二,得到幫助說「謝謝」;你拍三、我拍三,提出要求「請」在先;你拍四、我拍四,打擾別人賠不是;你拍五、我拍五,見面問好真和睦;你拍六、我拍六,分別說聲「再見」了;你拍七、我拍七,禮貌孩子笑嘻嘻。2.今天我們學習了「你好、您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這幾個禮貌用語,並且知道了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禮貌語言,希望同學們從今以後,把禮貌語言記在心裡,掛在嘴邊,做一個講禮貌的孩子。板書設計 一 學習禮貌用語
見面:「您好!」「你好!」
分別:「再見」
有求別人:「請」
得到幫助:「謝謝」
打擾別人:「對不起」
別人道歉:「沒關系」
教學後記:
本課旨在教育學生學會「請、您好、謝謝、再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教材選用了「與人見面」 「與人分別」 「借書」「踢球」這四個生活場景,深入淺出地教育了學生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禮貌用語。我在上課時對教材作了兩處修補。第一,我認為即興表演「上學的情景」比教材上《大山的迴音》更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切入課題。第二,本課道理淺顯,重點應放在導行上,我另增設了借鉛筆、打電話等即興表演,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禮貌用語恰當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