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起點是什麼

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起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03 21:56:19

A. 課程的起點是什麼課程的目的是什麼

你能問到來這個問題,說明你非常的源棒,同時也非常有進取心。
課程的起點是什麼,起因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課程。
你知道我們大學所編輯的教材都是怎麼來的么? 都是各方學者根據多年社會發展觀,所整理出來系統的學習的總匯。
簡單來講,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整理方法,發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就形成了一個系統,形成了課程這種體系。
現在社會的結構化越來越清晰,我們在看一個課程的時候,需要去了解它的現在,它的過去,它的未來,這樣有助於我們在社會上更好的「玩耍」
課程這個體系就是填鴨式,你可以說它好,也可以說它壞,因為你沒有碰到問題,永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提前學習了,只是給你心中種一個種子,它在慢慢的生根發芽,可能你一輩子都用不到,但是當你用到的那一天,這就是財富。

B. 課程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課程是高等學校教學建設的基礎,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版容之一。

課程建權設的主要內容就是課程模式和教學模式建設。

課程模式建設,主要是研究:教什麼的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論開發課程,目前比較先進的課程開發思想和理論就是「基於工作過程」;

二是考慮專業特性和學生特點,按照能力培養循序漸進的原則序化課程;

三是編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框架計劃,即建立課程標准

拓展資料
加強課程建設是學校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它涉及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學管理等教學基本建設工作的諸多方面,是一項整體性教學改革和建設工作。因此,必須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院、系(部)二級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院級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由教學委員會成員組成)。

課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全院的課程建設規劃、方案,組織開展新上專業合格課程的驗收和精品課程的評選,對各類課程進行檢查、指導

C. 幼兒園課程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
本課程的建設與推進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熱點,目前很多幼兒園都立足本園實際構建園本課程,以便在課程建設中體現自我特色。但是,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持續、動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崇尚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中,我們是否把原來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為追求個性的前提呢?也許,基礎打得更扎實,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適合本園的課程。

D. 什麼是課程建設

課程是高等學校教學建設的基礎,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就是課程模式和教學模式建設。

課程模式建設,主要是研究:教什麼的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論開發課程,目前比較先進的課程開發思想和理論就是「基於工作過程」;

二是考慮專業特性和學生特點,按照能力培養循序漸進的原則序化課程;

三是編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框架計劃,即建立課程標准。

拓展資料

加強課程建設是學校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它涉及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學管理等教學基本建設工作的諸多方面,是一項整體性教學改革和建設工作。因此,必須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院、系(部)二級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院級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由教學委員會成員組成)。

課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全院的課程建設規劃、方案,組織開展新上專業合格課程的驗收和精品課程的評選,對各類課程進行檢查、指導和評估等工作;院、系(部)課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單位的課程建設規劃、方案,開展合格課程的建設、指導、驗收和檢查,組織申報精品課程等工作;從而為課程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組織保證。

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雙高」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課程建設質量,實現課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在職教師進行短期進修和申請攻讀博士、碩士學位,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充分開發利用校內教學資源,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鞏固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取得的成果,在教師中開辦現代教育技術高級培訓班,全面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方法、手段的能力;提高外聘教師的質量,努力聘請國內外知名教授來校任教。

E. 課程建設的要素是什麼

課程建設的抄要素有兩個:
一是:規劃設計, 二是:實施過程 。課程的規劃設計,主要是解決設置什麼課程、課程如何排序、課程標準是什麼等問題, 這一系列工作實際就是課程規劃模式建設 ;
二是:課程的實施過程,就是教學過程, 主要是解決怎樣教才能實現培養目標等問題, 這一系列工作實際就是教學模式建設 。
因此,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就是課程模式和教學模式建設。
課程模式建設,主要是研究:教什麼 的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論開發課程, 目前比較先進的課程開發思想和理論就是「基於工作過程」; 二是考慮專業特性和學生特點, 按照能力培養循序漸進的原則序化課程; 三是編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框架計劃, 即建立課程標准。
教學模式建設,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目標及教學理論指導下, 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手段方法、教學評價等因素進行簡約概括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指導教學實踐的教學行為系統。

F. 簡述幼兒園課程的概念

閱讀 1354 收藏 45 點贊 2 分享 13

幼兒園
課程與實施
二、幼兒園課程是什麼
幼兒園課程定義
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和實施並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經驗,這種經驗是幼兒園施加教育影響的一種中介,以引導和促進幼兒朝著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方向發展。這一定義既反映了一般課程的基本特徵,如目的性、計劃性、結構性等,也反映了幼兒園教育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獨特性意味著某些教育任務和要求(身體保育)是幼兒教育階段所特有的,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是必需的;不可替代性意味著其他任何年齡階段的教育功能、目標、內容及方法都不能直接移植到幼兒園教育上。

幼兒園課程的特質
首先,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全面性、啟蒙性。

學前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學前兒童全面發展目標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實現學前兒童在身體、認知、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目標。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與其他年齡段的學習者相比有特殊之處。在學前兒童發展的諸方面中,身體的發展是首要的目標,因此,幼兒園課程應充分遵循學前教育和保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教育目標和保育目標的融合。

學前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啟蒙的階段,學前教育的目標應使幼兒在原有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鍛煉和啟迪,使幼兒在享有快樂童年的同時,身心得到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發展和提高。所以,幼兒園課程的目標應是啟蒙性的,不宜追求過高的目標,尤其不應追求過高的認知目標。

其次,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生活性、淺顯性。

幼兒園課程是為學前兒童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學前兒童處在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他們的思維是感性的直觀的。對學前兒童來說,最有效的學習就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習,最有效的學習內容就是他們可以感知的、具體形象的內容。這種學習內容主要源自兒童周圍的現實生活。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越近,越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的學習也就越有效。當然,現實生活是多層次的,復雜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經驗,也有無益的或有害的經驗。因此,必須對生活進行過濾,才能使之成為課程內容,且這些內容不應是以知識的邏輯組織起來的嚴格的學科,而應是以生活的邏輯組織起來的多樣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動。幼兒園課程的生活性還意味著幼兒園課程的內容並不是嚴格的學科知識的再現,課程內容是隨著生活情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幼兒的興趣是確定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

再次,幼兒園課程結構的整體性、綜合性。

既然幼兒園課程是以生活的邏輯加以組織的,是以幼兒的興趣為引導的,那麼,幼兒園課程就不應以至少不應只以成人確定的系統的學科加以組織。生活是整體的,不可能只反映人類知識體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蘊藏了多方面的發展機遇和可能。所以,幼兒園課程不應追求將現實生活割裂的或與現實生活不一致的知識系統;從幼兒的方面看,多個發展領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它們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發展整體,所謂發展領域只是一種人為的劃分,在現實的課程實施中,兒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現的。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內容應是綜合的,應盡可能使不同的課程內容產生聯系,以促進學習遷移。我們主張,讓幼兒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對完整的生活、有機的經驗,不要把學科、領域這種人類劃分知識的方式用以劃分幼兒的經驗,並以單一的經驗作為學前兒童活動的起點。

最後,幼兒園課程實施的活動性、經驗性。

幼兒園課程實施的特點是由學前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學習的特點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特點所決定的。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尤其是學前兒童學習的特點決定了學前兒童學習的內容應是直觀的、形象的,因此,學前兒童的學習一定要藉助具體的情境、具體的事物,在參與、探索和交往的過程中學習。教師的語言傳遞不是學前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書本化的系統知識也不是學前兒童學習的主要內容,端坐靜聽是有悖學前兒童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的。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關鍵在於創設豐富的活動情境,創設有利於幼兒自發主動活動的氛圍,為幼兒提供各種互動的機會,為幼兒提供與其發展相應的幫助。

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還決定了幼兒園課程的實施經常需要利用游戲的手段,游戲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由於幼兒園課程是與學前兒童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參與性的,與現實的一日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幼兒在現實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究,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獲得知識、體驗。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真誠對話、有效溝通是幼兒園課程實施所不可缺少的。

延伸閱讀: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一、課程到底是什麼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二、幼兒園課程是什麼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三、幼兒園課程的多元化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四、幼兒園課程的選擇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五、幼兒園課程的實施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六、關於鄉土特色課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 一、總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 二、教育內容與要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 三、組織與實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 四、教育評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相關文章: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四、幼兒園課程的選擇

2017-10-3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本閱讀

2020-08-11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三、幼兒園課程的多元化

2017-10-31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五、幼兒園課程的實施

2017-10-31
虞永平:如何使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真正落地?

2016-01-25
名家視角 | 朱繼文:課程,就是激發兒童做事

2019-03-25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一、課程到底是什麼

2017-10-31
幼師必讀 | 虞永平教授:課程在兒童的生活和行動里

2019-03-14
《疫情時期學前兒童家庭游戲指南》來了!

2020-02-13
幼兒園課程與實施 | 六、關於鄉土特色課程

2017-10-31

G. 課程建設的基礎是什麼

課程資源

H. 幼兒園課程建設包括園本課程建設嗎

包括 本課程的建設與推進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熱點,目前很多幼兒園都立足本園實際構建園本課程,以便在課程建設中體現自我特色。但是,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持續、動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崇尚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中,我們是否把原來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為追求個性的前提呢?也許,基礎打得更扎實,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適合本園的課程。 一直以來,課程建設是一個更新觀念,並轉化為行為的探索過程。課程改革後,幼兒園教師懂得了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想法,但是,新名詞、新概念並不自動帶來教育實踐的結果,新的理解並不等同於行為模式新形成,我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中,讓自己接受到的新觀念轉化為教學行為,還是有一些困難的。當然,幼兒園課程的建設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工作,應樹立全員參與的意識。幼兒園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整合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育要整合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教育資源,要求教師圍繞幼兒,結合家長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教師是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行動人,因此,《綱要》對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須引導教師轉變觀念,轉換教師的角色,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逐漸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