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走進新課程叢書

走進新課程叢書

發布時間: 2021-02-04 03:14:38

㈠ 走進新課程《英語課課練》 (七年級第二學期NJ版)答案

什麼意思啊??要什麼的答案啊?

㈡ 求文檔: 馮克勤 走進數學新課程叢書:初等數論及其應用

㈢ 六年級《走進新課程》答案

六年級英語學科校本教研的實踐與反思
一、校本教研的理論依據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長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小學英語「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我校六年級校本教研的實驗背景
我校位處河北區與紅橋區交界的席廠下坡,全年級120名學生、3個教學班。絕大部分學生來自小王莊、東於庄一帶,近2/3以上學生是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從學生的家庭環境、經濟條件、父母的文化程度,到學生的智力水平、學前教育、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與其他學校存在很大差距。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就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狀況進行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
⒈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
⒉大部分學生課後不聽錄音、不讀課文,個別學生甚至不完成作業。
⒊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學生不能用英語進行實際交流,即使是能夠背誦下來的簡單口語也不能熟練地運用。
針對發現的問題,我們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鑽研各年級教材,在整體規劃一至六年級各學段的教學整體框架和教學指導思想的前提下,積極進行校本教研,探索新形勢下更為有效的英語教學之路。本文將以《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英語(新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校本教研為例進行介紹。
三、校本教研的預期目標
本單元的話題是Whats your hobby?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應達到以下目標:
言語技能目標
1.能夠用英語向別人簡單介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2.能夠詢問和簡單介紹他人的興趣和愛好。
語言知識目標
1.能夠正確聽、說、認讀以下詞語:collect, toy, stamp, card, table tennis, fishing, tool, raising, I'll, first, then, get, house, cut
2.能夠正確地聽、說、讀、寫以下單詞:hobby, football, basketball, grandpa, enjoy, farming, flower, paint, yellow, green, blue, red
3.能夠正確地聽、說、認讀以下句子:I'm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stamps.My grandpa's hobby is fishing.I'll show you how to do it.
4.能夠正確地聽、說、讀、寫以下句子: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My grandpa enjoys farming.My hobby is painting.
5.能夠正確熟練地說唱3個chants,了解字母組合au, ar和ow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對/ au /,/ : /,/ : / 三個音素的發音準確、清晰。
情感態度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幫助他們形成更加穩固的學習興趣。
2.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口,主動模仿。
3.培養有益健康的興趣和愛好。
學習策略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的途徑學習語言,以解決問題的愉悅促進學習熱情。
2.培養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
文化意識目標
通過不同的愛好,如集郵、收集火花、收集錢幣等,了解世界各國不同的風土人情。
四、具體做法
(一)整體設計教學思路
我校英語教師對去年使用該教材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改變逐課進行教學的模式,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整體教學思路:
⒈以教材為藍本,突出單元話題功能,重新進行結構和內容的組合,將13課對話和14課句型編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將15課對話和16課句型也編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內容做到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⒉跳出舊的教學模式——學對話背對話,學句型默句型,總在應試教育的包袱下逼著學生死記硬背,而違背了外語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著聽說領先的原則,突出語言的實用性。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景中,從聽、理解、說、認讀新單詞、新短語,到實踐運用Whats your hobby?以及所引出的I like…. I enjoy…. I am interested in….I am good at…. My hobby is….等句型以及各種人稱的變化、名詞所有格的運用、以及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反意疑問句、選擇疑問句、特殊疑問句。
⒊在學生能夠真正理解、並自然運用本單元的詞彙、句型等語言知識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單詞的拼寫和讀音規律、學習短語的拼寫並進行歸納和擴展、總結本單元句型及變化規則。
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喜歡英語、感受英語的魅力,在教師創設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體驗到學英語有用又有趣。我們將Fun story作為學生自學材料,讓學生編排課本劇,鼓勵學生在課本基礎上進行再創造。
⒌加強學科整合,通過動手實踐習得語言,並展現學生的不同愛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⒍加強教師間的合作。採用教師全體參與教學,輪流作主講的形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更強,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展,發揮過程評價及多元評價的作用。
⒏通過本單元的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
(二)教學安排
本單元的教學採取教師合作教學形式。本單元的教學分七講進行。一至四講中的每一個部分由一位教師做主講,其餘教師做助教,到各教學班授課。五至七講,由各班任課教師自己進行教學。具體教學內容及安排如下:
第一講:Lesson13、14語言學習實踐課 (沈英梅主講)
第二講:Lesson15、16語言學習實踐課 (劉錚主講)
第三講:語音、詞彙、句型總結課 (李文鴻主講)
第四講:Lesson17、18動手操作及過程展示課 (羅生喜主講)
第五講:作業指導課——重點進行本單元四會內容和認讀內容的鞏固、檢查,及時查缺補漏。(任課教師指導自己教學班)
第六講:課本劇排練及表演——可在Fun story 基礎上進行擴展(任課教師指導自己教學班)
第七講:作業指導課——指導學生完成質量監測解決學生存在問題(任課教師指導自己教學班)
(三)教學中生成的新方法
1. 校本教材的編寫
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結合六年級所用教材進行了結構和內容上的重組,並製成多媒體課件,形成了圖文並茂的有聲教材。
如:根據13和14課改編的第一講校本教材:
Everybody has hobbies. Collecting stamps, picture cards,listening to music, playing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volleyball, football…, these are all hobbies.
Peters hobby is collecting toy cards. He likes toy cards. Theres a toy shop near his home. He often goes there. Theres a new type of toy car in the shop. Hes going to buy one.
Bob is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stamps. He collects many stamps.
Yang Ming has an interesting hobby. He enjoys collecting candy paper. Look, this is a book of candy paper. Its super! There are so many types of candy paper in it. They are so colourful and so nice.
My name is Mary. I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 and Im good at singing. But my brother Gao Wei doesnt like it. Hes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ll games. He enjoys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
Whats your hobby? Can you tell me?
此校本教材的編寫意圖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13、14課的語言項目,並在多媒體課件(每一句話都有一幅畫面)的輔助下,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作用下,使學生自然聯想語言的意義,促使學生對新語言項目的理解。
2.思維導圖的運用
思維導圖的原理來自高雲的圖憶原理,直觀地表現了課文內容,使學生無需用大量時間刻意記憶課文結構,可以在圖中直觀地看到圖和key words,從而達到快速而深刻的記憶目的。
本單元第一講和第二講中設計了思維導圖。
如:第一講思維導圖(見附頁)
3.話題活動的擴展
①回答問題
如:根據以上校本教材,在教學中設計許多問題,句型包括一般疑問句、選擇疑問句、反意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回答這些問題避免了學生不理解地死背書,因為教學內容是老師自編的這些問題學生無法預先准備。由此,問題是新鮮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語言運用也是有實際意義的。同時,這些問題也包含在多媒體課件中,點擊問題後將出現相關的畫面和文字提示,以便學生驗證答案是否正確。
②自由提問
如:讓學生根據以上校本教材進行自由提問和回答。主講教師及助教參與學生的活動,並解決課堂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更好地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因此,不但完成了13課出現的對話,而且將13、14課中的語言知識進行了全面的聽說、認讀和大量的實踐運用。在此過程中,還自然地把以前學習的各種句型與本單元句型相結合,這一環節促進了書面語言的准確性。比起以前單講每一課,學生詞、短語、句型,枯燥地講解句型變換規則、做大量的筆頭練習的效率更高。
③話題運用
如:第一講中,讓每一個學生運用I like…. I enjoy…. I am interested in…. I am good at….等句型表達自己的愛好,與其他同學或老師進行有實際意義的交流,使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本講所學重點內容。
④運用新知完成任務
如:第一講中,讓學生進行調查,教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調查表。
Name Hobby

教師告訴學生,如果你不能用文字形式表達Hobby一欄中要填寫的內容,可以用繪畫形式來表達。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完成任務,促使學生應用英語,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解決啞巴英語的問題。此時,課堂氣氛形成高潮,主講及助教老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活動,並且在活動中充當熱心的幫助者,及時解決學生交流中出現的問題,真正體現出新課程理念提出的教師角色的轉變,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和促進者。
4.注重動手實踐與語言實踐相結合
本單元的第四講,在動手實踐過程中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愛好、介紹樹葉畫、手指畫的製作步驟。教師還讓學生利用本講所學到的技能創作一幅以Beautiful Autumn為主題的圖畫。學生在合作小組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和「小記者」進行現場采訪;創作結束後,各小組展示作品並用英語介紹。這一講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形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生的英語表達積極性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5.課堂評價的完善
我們在教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課堂評價表,更有效地發揮過程評價和多元評價的作用,使評價不流於形式。我們根據每講內容制定了學生評價表,包括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和教師評價表。並將它們匯入學生的學習成長記錄袋。
如:第三單元第一講評價表
⒈學生自評表 學生姓名_____
評價項目 A(優秀) B(良好) C(繼續努力)
我對今天英語課的喜歡程度和學習熱情
我對教師說的英語和錄音內容的理解
我能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今天的課文
我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愛好了
我已經會詢問別人的愛好了
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程度
⒉學生互評表 被評價學生姓名______
評價人_____
評價項目 A(優秀) B(良好) C(繼續努力)
他對今天英語課的喜歡程度和學習熱情
他對教師說的英語和錄音內容的理解
他能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今天的課文
他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愛好了
他已經會詢問別人的愛好了
他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程度
( 學生互評可以在每個小組中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進行,也就是每個學生給下一個學生進行評價,而不是按照學生間的友好程度和親疏去自由結對子,盡量做到評價的公正合理。)
⒊教師評價表 被評價學生姓名_____
教師_____
評價項目 A(優秀) B(良好) C(繼續努力)
學生喜歡本節課的程度
學生能根據思維導圖復述課文
學生理解課文並回答有關問題
學生根據課文自由提問並回答他人問題
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為了給每個學生做好日常的學習情況記錄,並作為資料保存,我們把以上三個表放在一張紙上。)
五、校本教研後的教學反饋及反思
(一)教學反饋
通過對本單元進行校本教研,在教學思想、授課形式、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認真的研討和實踐。並且進行了如下反饋:
⒈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
2.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變化情況進行反饋
3.對學生合作意識和行為表現進行反饋
4.對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進行反饋
5.對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情況進行反饋
(二)反饋結果
從學生層面看:
1.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明顯的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參與課堂活動的狀態有了明顯的改善。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會使用本單元語言知識進行交流,改變了啞巴英語現象。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閱讀能力也有所提高。
六年級英語綜合測評情況一覽表
班級 第一單元班平 第二單元班平 第三單元班平
六年一班 68 72 80
六年二班 70 72.5 82
六年三班 70 73 80.5
3.在新的教學模式下,促進了師生的互動。從以往小范圍擴展到大范圍。以前通常是教師一人與少數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好的學生的互動,不能有足夠的時間與更多學生乃至全班學生進行互動。那麼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情況、掌握情況、和對學生的評價都是模糊的。本單元一至四講的授課均有一名主講,三名助教。教學互動中師生的比例是1:10,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及時地指導,促進學生學會新的語言項目、教師還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態、積極程度觀察得更仔細,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也就更有說服力。
4.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從教師層面看:
1.校本教研促使教師深入鑽研業務、真正使教師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動腦筋,探尋科學的、高效的英語教學方法。
2.加強了教師間的學習與合作,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效能,使整體教學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平台。
3.培養了教師的研究意識,教師學會了調研、帶著問題去想辦法、改變學生的現狀,提高教學效益。
4.校本教研促進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落實,使得教師自覺自願地學,而不是應付領導檢查,加快了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高。
(三)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本單元結束後,教師自身進行本單元教學反思並徵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覺得有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
1.如何使本單元的整體教學思路更廣泛地運用到其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記憶效果,使得學生能把抽象的文字與形象的圖像或符號建立聯系,構建學生自己的記憶單詞、短語、語法和語篇的學習策略。
2.能否在其它單元的教學上也採取本單元的教學模式,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進一步推動我校的校本教研,加快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如何構建新穎、獨特的評價體系,使其始終給學生以新鮮感,從而科學地運用評價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效能,使評價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4.如何進一步研究、落實我校低、中、高各學段的校本教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益,並形成我校的特色。
5.如何利用我們的校本教研,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六、結束語
校本教研是新課程對教育、對學校、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今後需要長期研究的。我們將以新課程標准為導向,以解決教師們課堂教學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繼續探索校本教研的最佳途徑,努力實現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 教育部基教司組織編寫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英語課程標准》 李力教授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英語(新版)(六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圖憶世界 http://www.tooe.org/

㈣ 走進新課程六年級下英語11頁到12頁答案,急!!

departure
passport
tag
dried
passengers
trolley
CAEBD

㈤ 《走進新課程》六年級第一學期答案

六年級英語學科校本教研的實踐與反思
一、校本教研的理論依據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長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小學英語「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我校六年級校本教研的實驗背景
我校位處河北區與紅橋區交界的席廠下坡,全年級120名學生、3個教學班。絕大部分學生來自小王莊、東於庄一帶,近2/3以上學生是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從學生的家庭環境、經濟條件、父母的文化程度,到學生的智力水平、學前教育、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與其他學校存在很大差距。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就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狀況進行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
⒈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
⒉大部分學生課後不聽錄音、不讀課文,個別學生甚至不完成作業。
⒊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學生不能用英語進行實際交流,即使是能夠背誦下來的簡單口語也不能熟練地運用。
針對發現的問題,我們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鑽研各年級教材,在整體規劃一至六年級各學段的教學整體框架和教學指導思想的前提下,積極進行校本教研,探索新形勢下更為有效的英語教學之路。本文將以《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英語(新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校本教研為例進行介紹。
三、校本教研的預期目標
本單元的話題是Whats your hobby?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應達到以下目標:
言語技能目標
1.能夠用英語向別人簡單介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2.能夠詢問和簡單介紹他人的興趣和愛好。
語言知識目標
1.能夠正確聽、說、認讀以下詞語:collect, toy, stamp, card, table tennis, fishing, tool, raising, I'll, first, then, get, house, cut
2.能夠正確地聽、說、讀、寫以下單詞:hobby, football, basketball, grandpa, enjoy, farming, flower, paint, yellow, green, blue, red
3.能夠正確地聽、說、認讀以下句子:I'm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stamps.My grandpa's hobby is fishing.I'll show you how to do it.
4.能夠正確地聽、說、讀、寫以下句子: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My grandpa enjoys farming.My hobby is painting.
5.能夠正確熟練地說唱3個chants,了解字母組合au, ar和ow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對/ au /,/ : /,/ : / 三個音素的發音準確、清晰。
情感態度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幫助他們形成更加穩固的學習興趣。
2.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口,主動模仿。
3.培養有益健康的興趣和愛好。
學習策略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的途徑學習語言,以解決問題的愉悅促進學習熱情。
2.培養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
文化意識目標
通過不同的愛好,如集郵、收集火花、收集錢幣等,了解世界各國不同的風土人情。
四、具體做法
(一)整體設計教學思路
我校英語教師對去年使用該教材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改變逐課進行教學的模式,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整體教學思路:
⒈以教材為藍本,突出單元話題功能,重新進行結構和內容的組合,將13課對話和14課句型編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將15課對話和16課句型也編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內容做到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⒉跳出舊的教學模式——學對話背對話,學句型默句型,總在應試教育的包袱下逼著學生死記硬背,而違背了外語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著聽說領先的原則,突出語言的實用性。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景中,從聽、理解、說、認讀新單詞、新短語,到實踐運用Whats your hobby?以及所引出的I like…. I enjoy…. I am interested in….I am good at…. My hobby is….等句型以及各種人稱的變化、名詞所有格的運用、以及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反意疑問句、選擇疑問句、特殊疑問句。
⒊在學生能夠真正理解、並自然運用本單元的詞彙、句型等語言知識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單詞的拼寫和讀音規律、學習短語的拼寫並進行歸納和擴展、總結本單元句型及變化規則。
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喜歡英語、感受英語的魅力,在教師創設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體驗到學英語有用又有趣。我們將Fun story作為學生自學材料,讓學生編排課本劇,鼓勵學生在課本基礎上進行再創造。
⒌加強學科整合,通過動手實踐習得語言,並展現學生的不同愛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⒍加強教師間的合作。採用教師全體參與教學,輪流作主講的形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更強,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展,發揮過程評價及多元評價的作用。
⒏通過本單元的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
(二)教學安排
本單元的教學採取教師合作教學形式。本單元的教學分七講進行。一至四講中的每一個部分由一位教師做主講,其餘教師做助教,到各教學班授課。五至七講,由各班任課教師自己進行教學。具體教學內容及安排如下:
第一講:Lesson13、14語言學習實踐課 (沈英梅主講)
第二講:Lesson15、16語言學習實踐課 (劉錚主講)
第三講:語音、詞彙、句型總結課 (李文鴻主講)
第四講:Lesson17、18動手操作及過程展示課 (羅生喜主講)
第五講:作業指導課——重點進行本單元四會內容和認讀內容的鞏固、檢查,及時查缺補漏。(任課教師指導自己教學班)
第六講:課本劇排練及表演——可在Fun story 基礎上進行擴展(任課教師指導自己教學班)
第七講:作業指導課——指導學生完成質量監測解決學生存在問題(任課教師指導自己教學班)
(三)教學中生成的新方法
1. 校本教材的編寫
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結合六年級所用教材進行了結構和內容上的重組,並製成多媒體課件,形成了圖文並茂的有聲教材。
如:根據13和14課改編的第一講校本教材:
Everybody has hobbies. Collecting stamps, picture cards,listening to music, playing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volleyball, football…, these are all hobbies.
Peters hobby is collecting toy cards. He likes toy cards. Theres a toy shop near his home. He often goes there. Theres a new type of toy car in the shop. Hes going to buy one.
Bob is interested in collecting stamps. He collects many stamps.
Yang Ming has an interesting hobby. He enjoys collecting candy paper. Look, this is a book of candy paper. Its super! There are so many types of candy paper in it. They are so colourful and so nice.
My name is Mary. I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 and Im good at singing. But my brother Gao Wei doesnt like it. Hes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ll games. He enjoys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
Whats your hobby? Can you tell me?
此校本教材的編寫意圖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13、14課的語言項目,並在多媒體課件(每一句話都有一幅畫面)的輔助下,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作用下,使學生自然聯想語言的意義,促使學生對新語言項目的理解。
2.思維導圖的運用
思維導圖的原理來自高雲的圖憶原理,直觀地表現了課文內容,使學生無需用大量時間刻意記憶課文結構,可以在圖中直觀地看到圖和key words,從而達到快速而深刻的記憶目的。
本單元第一講和第二講中設計了思維導圖。
如:第一講思維導圖(見附頁)
3.話題活動的擴展
①回答問題
如:根據以上校本教材,在教學中設計許多問題,句型包括一般疑問句、選擇疑問句、反意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回答這些問題避免了學生不理解地死背書,因為教學內容是老師自編的這些問題學生無法預先准備。由此,問題是新鮮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語言運用也是有實際意義的。同時,這些問題也包含在多媒體課件中,點擊問題後將出現相關的畫面和文字提示,以便學生驗證答案是否正確。
②自由提問
如:讓學生根據以上校本教材進行自由提問和回答。主講教師及助教參與學生的活動,並解決課堂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更好地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因此,不但完成了13課出現的對話,而且將13、14課中的語言知識進行了全面的聽說、認讀和大量的實踐運用。在此過程中,還自然地把以前學習的各種句型與本單元句型相結合,這一環節促進了書面語言的准確性。比起以前單講每一課,學生詞、短語、句型,枯燥地講解句型變換規則、做大量的筆頭練習的效率更高。
③話題運用
如:第一講中,讓每一個學生運用I like…. I enjoy…. I am interested in…. I am good at….等句型表達自己的愛好,與其他同學或老師進行有實際意義的交流,使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本講所學重點內容。
④運用新知完成任務
如:第一講中,讓學生進行調查,教師發給每位學生一張調查表。
Name Hobby

教師告訴學生,如果你不能用文字形式表達Hobby一欄中要填寫的內容,可以用繪畫形式來表達。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完成任務,促使學生應用英語,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解決啞巴英語的問題。此時,課堂氣氛形成高潮,主講及助教老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活動,並且在活動中充當熱心的幫助者,及時解決學生交流中出現的問題,真正體現出新課程理念提出的教師角色的轉變,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和促進者。
4.注重動手實踐與語言實踐相結合
本單元的第四講,在動手實踐過程中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愛好、介紹樹葉畫、手指畫的製作步驟。教師還讓學生利用本講所學到的技能創作一幅以Beautiful Autumn為主題的圖畫。學生在合作小組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和「小記者」進行現場采訪;創作結束後,各小組展示作品並用英語介紹。這一講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形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生的英語表達積極性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5.課堂評價的完善
我們在教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課堂評價表,更有效地發揮過程評價和多元評價的作用,使評價不流於形式。我們根據每講內容制定了學生評價表,包括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和教師評價表。並將它們匯入學生的學習成長記錄袋。
如:第三單元第一講評價表
⒈學生自評表 學生姓名_____
評價項目 A(優秀) B(良好) C(繼續努力)
我對今天英語課的喜歡程度和學習熱情
我對教師說的英語和錄音內容的理解
我能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今天的課文
我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愛好了
我已經會詢問別人的愛好了
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程度
⒉學生互評表 被評價學生姓名______
評價人_____
評價項目 A(優秀) B(良好) C(繼續努力)
他對今天英語課的喜歡程度和學習熱情
他對教師說的英語和錄音內容的理解
他能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今天的課文
他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愛好了
他已經會詢問別人的愛好了
他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程度
( 學生互評可以在每個小組中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進行,也就是每個學生給下一個學生進行評價,而不是按照學生間的友好程度和親疏去自由結對子,盡量做到評價的公正合理。)
⒊教師評價表 被評價學生姓名_____
教師_____
評價項目 A(優秀) B(良好) C(繼續努力)
學生喜歡本節課的程度
學生能根據思維導圖復述課文
學生理解課文並回答有關問題
學生根據課文自由提問並回答他人問題
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為了給每個學生做好日常的學習情況記錄,並作為資料保存,我們把以上三個表放在一張紙上。)
五、校本教研後的教學反饋及反思
(一)教學反饋
通過對本單元進行校本教研,在教學思想、授課形式、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認真的研討和實踐。並且進行了如下反饋:
⒈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
2.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變化情況進行反饋
3.對學生合作意識和行為表現進行反饋
4.對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進行反饋
5.對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情況進行反饋
(二)反饋結果
從學生層面看:
1.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明顯的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參與課堂活動的狀態有了明顯的改善。
2.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會使用本單元語言知識進行交流,改變了啞巴英語現象。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閱讀能力也有所提高。
六年級英語綜合測評情況一覽表
班級 第一單元班平 第二單元班平 第三單元班平
六年一班 68 72 80
六年二班 70 72.5 82
六年三班 70 73 80.5
3.在新的教學模式下,促進了師生的互動。從以往小范圍擴展到大范圍。以前通常是教師一人與少數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好的學生的互動,不能有足夠的時間與更多學生乃至全班學生進行互動。那麼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情況、掌握情況、和對學生的評價都是模糊的。本單元一至四講的授課均有一名主講,三名助教。教學互動中師生的比例是1:10,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及時地指導,促進學生學會新的語言項目、教師還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態、積極程度觀察得更仔細,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也就更有說服力。
4.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從教師層面看:
1.校本教研促使教師深入鑽研業務、真正使教師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動腦筋,探尋科學的、高效的英語教學方法。
2.加強了教師間的學習與合作,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效能,使整體教學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平台。
3.培養了教師的研究意識,教師學會了調研、帶著問題去想辦法、改變學生的現狀,提高教學效益。
4.校本教研促進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落實,使得教師自覺自願地學,而不是應付領導檢查,加快了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高。
(三)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本單元結束後,教師自身進行本單元教學反思並徵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覺得有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
1.如何使本單元的整體教學思路更廣泛地運用到其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記憶效果,使得學生能把抽象的文字與形象的圖像或符號建立聯系,構建學生自己的記憶單詞、短語、語法和語篇的學習策略。
2.能否在其它單元的教學上也採取本單元的教學模式,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進一步推動我校的校本教研,加快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3.如何構建新穎、獨特的評價體系,使其始終給學生以新鮮感,從而科學地運用評價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效能,使評價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4.如何進一步研究、落實我校低、中、高各學段的校本教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益,並形成我校的特色。
5.如何利用我們的校本教研,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六、結束語
校本教研是新課程對教育、對學校、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今後需要長期研究的。我們將以新課程標准為導向,以解決教師們課堂教學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繼續探索校本教研的最佳途徑,努力實現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 教育部基教司組織編寫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英語課程標准》 李力教授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英語(新版)(六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圖憶世界

㈥ 重讀張志公 走進新課標

卓越來網正版書《重讀張志公走進新課源標》特價

重讀張志公走進新課標(語文教育現代化)/新課標語文教育理論與實踐叢書王本華編
湖北教育出版社

市場價:¥15.00 元
卓越價:¥10.30 元折扣:69折節省:4.70元

㈦ 教師應該如何走進新課程

新課程體系的實施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較之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新課程體系給教學實施帶來了新的挑戰,賦予教學實施新的理念。教學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這里的「溝通」,「合作」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不應充當「領導者」「權威者」的角色支配課堂教學,而應當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夥伴,是溝通與合作過程中兩個主體之一。
新課程體系的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此次課程改革所帶來的深刻變化,將反映在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的改變。任何一項課程改革的設想,最終都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實現和完善。然而任何一次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的一種變革。此次課程改革,不僅需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需要改變他們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

㈧ 走進新課程

1.-(-y)(2x+y)是下列哪個多相似的分解結果?( C )
a.4x²-y² b.4x²+y² c.-4x²+y² d.-4x²-y²
2. 81a^4-16b四次方因式分解為 ( C )
A.(9a²-4b²)(9a²+4b²) B.(3a-2b)(3a+2b)³
C.(3a-2b)(3a+2b)(9a²+4b²)D.(3a-2b)²(3a+2b)²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要過程)
(3)a-a² =a(1-a) (4)20a³x³-45axy²=5ax(4a²x²-9y²)=5ax(2ax-3y)(2ax+3y)
(5)(a+b)²-4a²=(a+b-2a)(a+b+2a)=(b-a)(3a+b)
(6)4(a+2)²-9(a+3)²
=[2(a+2)-3(a+3)][2(a+2)+3(a+3)]
=(2a+4-3a-9)(2a+4+3a+9)
=-(a+5)(5a+13)

(7)a四次方-b四次方=(a²-b²)(a²+b²)=(a-b)(a+b)(a²+b²)

(8)3(x²-27)-(3/4)²=3(x²-27-1/4) =3(x²-109/4)

(9)(x+y)四次方-(x-y)四次方
=[(x+y)²-(x-y)²][(x+y)²+(x-y)²]
=(x+y+x-y)(x+y-x+y)(x²+2xy+y²+x²-2xy+y²)
=2x*2y(2x²+2y²)
=8xy(x²+y²)

(10)(7x+8y)²-25z²
=(7x+8y+5z)(7x+8y-5z)

㈨ 《走進新課程》《陋室銘》的答案

【年代及作者】

唐·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詞人,洛陽人。畢生從政,曾官至監察御史,後貶官為多處刺史,雖其時其宦途不順,然這段時間的經歷,卻為他後來的文字,打下了廣博的基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劉禹錫返回洛陽,宦途始告平穩。晚年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加檢校禮部尚書。有《劉夢得文集》四十卷。

劉禹錫自幼好學,攻讀經典之外,於九流百氏,乃至書法、天文、醫學,亦廣泛涉獵。其文學創作,以詩歌最著,白居易說他「文之神妙,莫先於詩」(《劉白唱和集解》)。在古文運動中,他佔有重要地位,當時李翱、韓愈主盟文壇,引之以為倫輩。劉說自己「長在論」,他的論文條分理析,論證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則思路清晰,簡潔曉暢。(此節引自於劉禹錫小傳)。

劉禹錫生活在唐代中後期,由於安史之亂,唐朝形成了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局面。他對於這樣的社會現實頗為不滿,曾參與了王叔父領導的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貶。但是,他沒有屈服於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和對達官顯貴的蔑視態度。本文可以說是作者對當時世風的辛辣嘲諷與心態的自明。

【內容及注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③,往來無白丁④。可以調素琴⑤,閱金經⑥。無絲竹之亂耳⑦,無案牘⑨之勞形。南陽⑩諸葛廬,西蜀子雲〔11〕亭。孔子雲:「何陋之有?」〔12〕

【注釋】
(1)斯、是:均為指示代詞斯,這。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
(2)惟:同介詞「以」,起強調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潔。馨,能散布到遠方的香氣。
(3)鴻儒:這里泛指博學之士。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這里借指沒有什麼學問之人。
(5)素琴:不加雕繪裝飾的琴。
(6)金經:即《金剛經》(《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唐代《金剛經》流傳甚廣。
(7)絲竹:弦樂、管樂,這里指的是奏樂的聲音。此處泛指樂器。亂耳,使聽力紊亂。
(8)案牘:官府人員日常處理的文件。
(9)南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縣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
(10)子雲:漢代的揚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稱「揚子宅」,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雲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雲山、子雲城。
(11)何陋之有: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說:「那地方非常簡陋,怎麼好住?」孔子說:「有君子去住,就不簡陋了。」
(12)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出處】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華書局1983年版)。

【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居住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作品主題】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和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立意】
從立意看,《陋室銘》以襯托手法托物言志。並以反向立意的方式,隻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

【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
從表達方式看,《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陋室銘》的寫作技法運用繁雜,在區區八十一字內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借代等手法,而且壓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餘音繞梁,讓人回味無窮。

從句式看,《陋室銘》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齊整之美。但《陋室銘》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銘》是駢散結合,使文章節奏明快、語言錯落有致,讀來抑揚頓挫,和諧悅耳,在聽覺上給人音樂的美感。同時,文章又重在五言,間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參差,文章一韻到底。

從線索看,《陋室銘》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文的始終:開頭引出"惟吾德馨",而後又以居室環境、往來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後又以"諸葛廬","子雲亭"的"何陋之有"映襯"惟吾德馨"。這都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文章藉助陋室說理,以抒情的筆調表明作者高潔的品格,事中見理,景中顯情,誠可謂「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這樣就把作者的閑情逸事,居室美景寫得含蓄生動而意韻悠遠。

文章巧於用典。如借「諸葛廬」、「子雲亭」以自況,且引孔子之語——「何陋之有?」 說明陋室「不陋」,從而增強了文章說理的可信性和說服力。

總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標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業律已,表現為一種對人生失意與仕途坎坷的超然豁達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惟其如此,我們與其視其為一篇闡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說這是一首贊頌陋室以顯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詩。

【作品賞析】

根據文章的內容,我們可以將這篇短文分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引入正題,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後的陋室歌功頌德埋下了伏筆。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淺,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之技,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似有些突兀,但回頭一看,卻又渾然一體,因為上面的對比句恰好為這句的引論鋪下了基礎。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復思考的,絕不是一時的靈感沖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與反復推敲了。

二、(4—7句):
這幾句寫陋室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完全是作者對於道德品質高尚之士的生活總結。在前面幾句的生花妙筆明了作者的志趣後,讀者的思緒也進入了佳境,此時明理,讀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階綠的淡雅之色,隱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馬上以青色入簾青的生機盎然點明恬淡中充滿生機的仙活生活狀態,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交朋識友,皆是同道高潔之士,撫琴研經,生活從容多滋味。遠離嘈雜的音樂,遠離傷神的公務,這種閑暇的生活實在讓人羨慕。這種既像隱士,又存在塵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羨慕的,也是凡夫俗子們嚮往的。通過這幾句的描寫,我們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畫卷,表達了陋室主人雅緻澹泊的生活情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作者借這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舊居來對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諸葛亮與揚雄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這二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閑居隆中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劉禹錫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吧。這結合劉禹錫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三、(8—9句):
結句引用「孔子雲: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說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范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這樣的結句,不說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准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可以說,這篇短文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甘於淡泊、不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清峻的品格。

思想內容
全文81字,可說是字字寫陋,又字字透著不陋。開篇16字,為全文寫不陋奠定了基調。「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從表面看來,「仙」與「龍」是為山、水增色彩,實則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卻那般富有充實:「鴻儒」、「金經」、「素琴」,不單從交往、學習、愉悅幾方面描寫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鴻、金、素」三字內涵之豐富,也是與陋無緣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氣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祿(無案牘之勞形),也不是榮華富貴(無絲竹之亂耳),而是心之潔,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將其陋室比作「諸葛廬」、「子雲亭」,我們說這不但不過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貧樂道」之心,所以說「何陋之有」。

不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寫陋室的詞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也讓人體會不到一點「陋」意,給人更多的則是鬱郁蔥蔥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滿了勃勃生機。真是陋室不陋。

【寫作背景】

劉禹錫的《陋室銘》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名文」,但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氣」出來的。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觸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文體介紹】

銘本是古代刻於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敘述生平事跡的一些贊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與昭申鑒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由於這種文體獨特的歷史淵源,使這種文體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簡約、寓意深刻等特點。 根據古文體的分類, "銘"是應用文。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進行歌頌,內接內容,即對陋室內的人的高尚品德進行歌頌。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闡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這一點與《愛蓮說》頗為相似。

【劉禹錫的「陋室」】

《陋室銘》流傳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聞天下。如今,劉禹錫當年的陋室位於安徽和縣城中,3幢9間呈品字狀的房屋,斗拱飛檐,白牆黑瓦,典雅古樸,靜謐靈秀。石鋪小院綠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蘊秀,令人似乎嗅到濃郁的翰墨馨香。院內東側小巧精緻的亭內,立有「《陋室銘》碑石」,上刻流傳千年的《陋室銘》全文,字為書法家孟繁青所書,風骨端凝,清秀悅目。主室正中,有劉禹錫立像一尊,瀟灑莊重,上懸「政擢賢良」匾額。陋室佔地不廣,踱步其間,似覺人與自然在此得到凈化。

陋室銘
〔唐〕劉禹錫
【作者小傳】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號賓客,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唐德宗貞元九年(793)進士,同年登博學宏詞科。貞元十一年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後歷任監察御史、屯田員外郎。順宗永貞元年(805),王叔文集團的革新運動失敗,劉受牽連被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赴任途中再貶為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馬。憲宗元和十年(815)應召回長安,旋又貶出,歷任連州,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文宗大和元年(827)返回洛陽,宦途始告平穩。晚年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加檢校禮部尚書。有《劉夢得文集》四十卷。
劉禹錫自幼好學,攻讀經典之外,於九流百氏,乃至書法、天文、醫學,亦廣泛涉獵。其文學創作,以詩歌最著,白居易說他「文之神妙,莫先於詩」(《劉白唱和集解》)。在古文運動中,他佔有重要地位,當時李翱、韓愈主盟文壇,引之以為倫輩。劉說自己「長在論」,他的論文條分理析,論證周密,文彩沛然。散文則思路清晰,簡潔曉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1〕,惟吾德馨〔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3〕,往來無白丁〔4〕。可以調素琴〔5〕,閱金經〔6〕。無絲竹之亂耳〔7〕,無案牘之勞形〔8〕。南陽諸葛廬〔9〕,西蜀子雲亭〔10〕,孔子雲:「何陋之有〔11〕?」
——選自《全唐文》卷六0八
【注釋】
〔1〕斯、是:均為指示代詞。陋室: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2〕惟:同介詞「以」,2起強調原因的作用。德馨(xīn新):意指品行高潔。馨:能散布到遠方的香氣。〔3〕鴻儒:這里泛指博學之士。〔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這里借指不學無術之人。〔5〕素琴:不加雕繪裝飾的琴。〔6〕金經:即《金剛經》(《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略稱),唐代《金剛經》流傳甚廣。〔7〕絲竹:弦樂、管樂。此處泛指樂器。亂耳:使聽力紊亂。〔8〕案牘:官府人員日常處理的文件。〔9〕南陽:地名,今湖北省襄陽縣西。諸葛亮出山之前,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10〕子雲:漢代揚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稱「揚子宅」,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太玄經》,故又稱「草玄堂」。文中子雲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雲山、子雲城。〔11〕何陋之2有: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為「有何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