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漢代的小學課程

漢代的小學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05 15:46:28

① 兩漢時期的童蒙教材有哪些。

漢代的幼童主要讀《篇章》等「小學」
「小學」的書目,有《史籀》、《蒼頡》、《凡內將》、《急就》、《訓纂》等容,都是基本文化知識的教材。
《篇章》包括《六甲》、《九九》、《急就》之屬;其中《急就》、《三倉》等字書,應當學會書寫,這都是秦代和漢初編纂的
《九九》是算術表
《六甲》是學習天乾地支記年月日的

——————
《四民月令》中有關於鄉村學校的內容:「(正月)農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學,學《五經》,師法求備,勿讀書傳。研凍釋,命幼童入小學,學書《篇章》。」「(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學,如正月焉。」「十一月,研冰凍,命幼童讀《孝經》、《論語》、《篇章》、『小學』。」「幼童」是指九歲至十四歲的孩子。漢代教育制度,八九歲的小孩入小學識字和計數;十二、三歲的大小孩進一步學《孝經》、《論語》,仍在小學;成童以上則入太學學五經。」

② 如果你是漢朝的學生,你可能上的學校有哪些

1. 最高學府——太學和國子監
漢代特別重視發展官學,重點是太學。自漢武帝專元朔五年(公無前124)創太屬學設置博士弟子50名,至成帝時增至3000人,質帝時太學生增至3萬餘人。漢代太學規模之宏大,世界罕見。隋文帝設國子寺,煬帝時改名國子監,是中國設立專門教育管理機構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太學和國子監是封建王朝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在辦學育人、繁榮學術、發展科舉取士等方面,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 專科學校
東漢末年創立的鴻都門學,南朝的史學、儒學、玄學,唐宋明三代分別創辦的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都屬於培養某種專門人才而設立的專門學校。此外,還有研究科學、玄學,如唐朝咒禁學、崇玄學等,都屬於特殊的專門學校。
3. 貴族學校
東漢的四姓小候學,唐朝的弘文館,宋代的宗學、諸王宮學及內小學,明代的宗學,清代的旗學、宗學等等,都屬於以貴族子弟為教育對象的貴族學校。
4.私塾

③ 漢代最早的小學是指什麼

小學 二字最早復並不專指學校。西漢時稱制「文字學」為「小學」,唐宋以後又稱「小學」為字學。讀書必先識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學會使用。周朝兒童入學,首先學六甲六書(六甲指兒童練字用的筆畫較簡單的六組以甲起頭的干支。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所以從前把「文字學」稱「小學」,「小學」之名即由此而得。

④ 漢代小學指什麼

東漢時期成書的《四民月令》,被看作反映洛陽地區農耕生活的論著。《四民月令》中有關於鄉村學校的內容:「(正月)農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學,學《五經》,師法求備,勿讀書傳。研凍釋,命幼童入小學,學書《篇章》。」「(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學,如正月焉。」「十一月,研冰凍,命幼童讀《孝經》、《論語》、《篇章》、『小學』。」根據原書本注,「幼童」是指九歲至十四歲的孩子。有的學者分析《四民月令》提供的信息,指出,「漢代教育制度,八九歲的小孩入小學識字和計數;十二、三歲的大小孩進一步學《孝經》、《論語》,仍在小學;成童以上則入太學學五經。」有的學者總結說,「蒙養教育在秦漢以後便進入有教材有組織形式的階段。」
漢代童蒙教育的進步,是當時文化成就的突出內容之一。漢代童蒙教育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也有特別值得重視的地位。
《漢書·藝文志》中「小學」專為一種,列於《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之後。「小學」一種中的書目,有《史籀》、《蒼頡》、《凡將》、《急就》、《訓纂》等,都是基本文化知識的教材。漢代的初級教育「小學」,其實可以和近代教育之「小學」相類比。王國維說,「劉向父子作《七略》,『六藝』一百三家,於《易》、《書》、《詩》、《禮》、《樂》、《春秋》之後,附以《論語》、《孝經》、『小學』三目,『六藝』與此三者,皆漢時學校誦習之書。以後世之制明之:『小學』諸書者,漢小學之科目;《論語》、《孝經》者,漢中學之科目,而『六藝』則大學之科目也。」
「小學」起初是與「大學」對應的概念,指初級教育。大致正是在西漢時期,「小學」又專門指稱文字學。有學者指出,「以『小學』指稱文字學,始於西漢,具體說,始於劉向、劉歆父子。他們在那部可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圖書分類目錄的《七略》里,第一次把周秦以來的字書及『六書』之學,稱為『小學』。小學的創始人,便是揚雄、杜林、許慎、鄭玄。」
《漢書·平帝紀》記錄了漢平帝元始五年(5)宣布的最後一道政令:「征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歷算、鍾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據說響應徵召前來長安的學者多達數千人。李約瑟說,這是在王莽的倡議下召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科學專家會議」。當時,「小學」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學科專業了。後來人們正式將文字、音韻、訓詁之學統稱為「小學」,則是宋代的事情了。

⑤ 我國漢代的 小學 指的是

貌似是六年級以下吧``````本人不清楚`````

⑥ 漢朝的學校叫什麼名字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066年)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里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到離現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不但明確了整個學校教育制度,還規定了各級學校的課程。《奏定學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學課程是我國第一套正式的小學課程。

⑦ 漢代太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什麼如果你來為當時的學校設置課程,可以開設哪些學科為什麼

漢代太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什麼?——儒家經典,如《詩》、《書》、《禮》、《易》、《春秋》
如果你來為當時的學校設置課程,可以開設哪些學科?——我會設五經、算數、騎射、禮儀、音樂(古代不是這樣稱呼,但我忘了怎麼稱呼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 ——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⑧ 漢朝時期,蒙學相當於現在的小學,那麼蒙學結束後繼續學習上什麼學

只說重點:
漢朝的蒙學,
相當於現在的小學一~三年級。
上完蒙學,
有些人就到私人辦的書院學習;
少數人到縣、郡官府辦的學堂。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