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精品課程
⑴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教學目標包括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教學過程就是你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你沒提供具體內容,我也不好分析,你可以在網上看看,參考一下。
⑵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步驟
1.活動主題
2.活動時間
3.活動目的
4.活動對象
5.活動內容
活動准備
活動步驟等
6.活動注意事項
總結
⑶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設計方案:
一、提高兒童的多元文化生活。
1、通過分享不同的文化背景,如家庭習俗、語言、食物、音樂、價值觀、家庭關系、生活方式、文化慶典和國家遺產。
2、可以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識,培養他們對自己的良好接受和對他人的積極理解,了解快速變化、復雜和獨立的社會中生活的豐富性和合作性。
二、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願意與他人共同游戲、活動並友好相處。
2、善於與人交往,懂得問候、交談、與人合作及參與活動的技巧,掌握幾種交往策略。
3、能主動幫助弱小同伴,樂於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老人和殘疾人,經常自願的與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規要求,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養成按規則進行活動的習慣。
2、感受生活中規則的重要,能圍繞自己的生活、學習、游戲制定簡單的規則。
四、認真傾聽並理解任務性的語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1、有困難或需求幫助時會用適當的方式向成人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盡可能自己解決。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終地做完一件事。
4、了解自己周圍環境的關系,能較快地適應變化的環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五、愛父母長輩、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1、知道自己的成長與家人的關系,感激父母長輩的辛勤養育之恩。
2、了解周圍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及與自己生活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勞動。
3、了解祖國傳統的民俗節日,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
⑷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內容 雲彩 活動目標 1 理解散文詩的內容,了解「雲彩」在「風兒」吹動下不斷發生變化的有趣自然現象,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2學習跟念散文詩。 3學習創編散文詩。 活動准備 一、 1、圖片 2、多媒體課件。 二、知識准備:課前觀察雲彩,討論天上的雲彩像什麼。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教師:剛才我們觀察了天上的雲彩,你看到的雲彩像什麼? 活動展開 教師: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散文詩,題目是《雲彩與風兒》,先來看視頻,看看雲彩變成了什麼? 觀看視頻 一,引起幼兒興趣,感受意境。 提描述性問題: (1)雲彩變成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圖片「小白船」、「大獅子」、「胖娃娃」) (2)小白船怎麼樣了,大獅子是怎麼做的,胖娃娃是怎麼樣的?(幼兒如不能完全回答出來,則在第二次欣賞散文詩時解決問題) 再次欣賞散文詩。 (1)小白船怎麼樣了(豎起桅桿,揚起風帆,小白船飄呀飄,飄到遠處看不見)? (2)大獅子怎麼做的,嚇跑了誰(躬起身子,張開大嘴,獅子吼呀吼,嚇得羊群都逃散)? (3)胖娃娃是怎麼樣的,和誰玩(頭戴金帽子,身穿花裙子,跑來跑去,跟著太陽公公鬧著玩)? (4)這首散文詩的題目是什麼(雲彩與風兒)? 4、跟念散文詩。 教師:跟著老師一句一句來念這首散文詩。 逐句跟念散文詩 在音樂伴奏下跟念散文詩,體會詩歌意境。 提問:我們在音樂的伴奏下念散文詩,你有什麼感覺? 提思考性問題 (1)為什麼說天上的雲彩有趣? (2)為什麼說天上的風兒能幹? (3)是誰讓雲彩有這么多的變化? 創編散文詩。 教師:我們來看看風兒又把雲彩吹成了什麼樣子? (1)觀看視頻 二,引導幼兒發揮想像。 (2)教師:如果你是風兒,你想把雲彩吹成什麼樣?(幼兒創編) 教師:我想把雲彩吹成「小燕子」,小燕子會干什麼?(教師引導幼兒發揮想像進行創編) (3)念一念自己創編的散文詩。 小結:天上的風兒真能幹,它吹呀吹,把雲彩吹出了各種樣子。 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天上的雲彩,看看風兒又把雲彩吹成了什麼樣子。 反思 正面 通過這次集體備課,教師找出了活動的重難點是要讓幼兒了解「雲彩」在「風兒」吹動下不斷發生變化的有趣自然現象,使幼兒更好地感受散文的意境。 結合視頻教學,使幼兒更加直觀形象感受「風兒」的吹動、「雲彩」不斷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我加入優美的音樂,使幼兒感受到散文詩的美感,體會意境。 反面 自己適當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