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為什麼幼兒園小學課程

為什麼幼兒園小學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05 23:33:50

①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小學課程的差異

一、幼兒園課程的界定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內容體系,是構成學校教育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教育是多層次的,從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一直到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每一階段的教育都是針對特定年齡的教育對象而實施的,這些教育對象的發展和學習都有相應的特點和規律,面臨相應的發展任務,因此,特定教育階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規律和任務,且都有相應的課程,這些課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義上的課程定義及相應的研究能說明各類課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說明相異的方面。因此,課程研究還必須關注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程及其特質,關注其設計、實施和評價方面的特定問題。 學前課程是專為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開發和設計的。學前課程的學習者是0~6、7歲的兒童。其中,0歲課程也稱胎教課程;由於l~3歲的兒童主要在托兒所生活和學習,與之相應的課程經常被稱為托兒所課程或嬰兒課程;3~6、7歲的兒童主要在幼兒園中生活,與之相應的課程被稱為幼兒園課程。此外,在經濟較落後或人口較稀少的地區為學前階段兒童開設的學前班課程或混合班課程也是學前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學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與之相應的課程也是我國學校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與其他教育階段的課程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與小學教育課程緊密相關。本文主要討論幼兒園課程。我們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地選擇、組織和提供的綜合性的、有益的經驗。這些經驗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題、單元、學科、領域等,但它們最終都將轉化為經驗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體的、活動的形式對幼兒的身心產生作用。

② 為什麼幼兒園沒有設置小學的課程

幼兒園的寶寶就是玩,如果你想孩子從小就累的話,家裡開課啊!

③ 為什麼幼兒園里不讓添加小學的簡單課程呢

其實挺過分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小學的課程拿到幼兒園里做是有弊端的專,如果真的沒有問題那屬國內那麼多教育學家為什麼不建議幼兒園里放小學的課程呢!
光譜幼兒園針對幼兒時期的特點要求郝和平博士主持編寫了《領航學習與發展課程》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游戲中學習,訓練能力為主。
而且過早學習小學課程導致孩子會誤以為學習很簡單,到了三年級還是無法真正認識到學習的本質,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成績比較差的結果。

④ 談談為什麼幼兒園課程不能小學化

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要數瑞士的皮亞傑了。他是發生認識論的創立者,他從認識的發生和發展的角度對兒童心理學進行了系統研究,告訴我們兒童是怎樣認識世界的。他提出了著名的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的理論。要點是:0~2歲,感知運動階段。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圖式功能,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對物體認識具有客體永恆性的概念;2~7歲,前運算階段。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全面認識事物;7~11歲,具體運算階段。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能理解守恆的道理,"自我中心"程度下降,提高了與他人溝通的能力;11~15歲,形式運算階段。能抽象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考問題。如果上幼兒園的時候學小學課程,違背了幼兒的認知規律,後果相當於"拔苗助長"。其危害表現為: 1、影響生長發育。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兒童的認識發展是有階段的,不同的年齡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特點,認知結構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建構過程,每一階段都是前面階段的發展,又為下一階段發展打下基礎。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的內容區別很大,上課時間的長短、室內外活動的要求、休息和運動的時間都有差別,人為地逾越某個階段,等於叫一個適合挑五斤擔子的兒童挑十斤擔子,表面上比同齡兒童強,實際上傷害了膝關節,傷害了骨骼。相當於造大樓打基礎時把用於打基礎的磚頭抽掉幾塊砌到牆上,表面上看還比別人砌得快,但大樓高了,就發現基礎出問題了,再要彌補,已經回天乏力了。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可能"再來一次",特定階段缺失的東西,很難"後補"。 2、影響學習興趣。 幼兒園的兒童心理發展處於"前運算階段",應該以游戲為中心,在玩中學,在玩中鍛煉身體,發展智力,培養想像力。小學生心理發展則處於"具體運算階段",讓處於前一階段的學生學後一階段學生學的知識,他們會感到很難,因為難,就可能不喜歡,沒興趣。一旦失去興趣,後果不堪設想。幼兒6~9歲進入文化敏感期,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所以世界各國都確定6周歲讀一年級。幼兒園提前學的拼音、寫字、算術、英語,到了小學還得再學一次,其他同學興趣盎然,提前學過並已掌握的會感到"沒勁",提前學過還沒有掌握的,本來就"沒勁"了,再學非常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這對兒童的後續學習非常不利。 3、影響綜合素質。 人的學習和工作,能否有所成就,關鍵看綜合素質。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看,就是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就是強調智商和情商。有學者分析說,一個人的成功,智商佔20%,情商佔80%。而事實上,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智商和情商結合的典範。那麼,智商和情商形成的關鍵期是哪個階段呢?當然是童年期。人腦中有140多億個細胞,70~80%的腦細胞是在3歲前形成的。新生兒腦重約390克,相當於成人腦重的三分之一,7歲時腦重約1230克,相當於成人腦重的十分之九。腦的發育需要各種信息的刺激,單調、貧乏的刺激必然影響其智商。所以學前教育專家都不主張對兒童進行過於專業化的教育。 科學研究和實際情況都表明,6歲前是人的行為習慣、情感、態度、性格雛形等基本形成的時期,是兒童養成禮貌、友愛、幫助、分享、謙讓、合作、責任感、活潑開朗等良好社會性行為和人格品質的重要時期,其影響並決定著兒童日後人格的發展方向、性質和水平。所以幼兒園教育必須遵循兒童成長規律,為兒童未來發展打好基礎,家長和幼兒園應該形成共識:打基礎是重中之重的工程,千萬不能急於求成,千萬不能偷工減料。否則,欲速則不達。 望子成龍沒錯,拔苗助長危險!

⑤ 您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小學課程有必要嗎為什麼

幼兒園是不應該學習小學課程的,幼兒園要去小學化,因為在幼兒園階段,孩子主要就是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和學習的方法,沒有必要去學習小學階段的知識。

⑥ 幼兒園應不應該學習小學課程

孩子很聰明,不過還是太小了,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吧,我倒時認為一切還是順其自然最好了.那些提早上學的所謂的神童,哪一個不是靠著大人的輔助來成長的,在外人看來是很優秀,不過孩子有多苦只有當家長的自己知道,為什麼我們不留給孩子一個健全的童年呢?孩子如果愛學習,我倒是建議親可以多教孩子認字,講故事,喝歌,做游戲之類的,應該屬於他現在年齡的知識,不要跳高,還是一步一步的腳踏實地為好.這樣孩子既學到了知識,還開心快樂的玩了,也沒有浪費光陰!你說呢,親,你一定也希望孩子非常開心快樂的成長吧!

⑦ 幼兒園和中、小學課程區別

不知你具體指那方面的區別。他們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都有區別。

⑧ 為何幼兒園能有多種課程,而小中學卻沒有了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很多課程也不斷的在擴展擴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幼兒園有多種課程,但是到了中小學卻沒有了,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這就是幼兒園有多種課程,到了小學,中學就沒有了的具體原因,在每個年齡段要做每個年齡段的事情,現在的課程也注重科學的去劃分這些事情。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