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紙藝課程內容
Ⅰ 有趣的紙藝製作是哪個版本的小學美術課程
繪畫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興趣盎然、體味美感、激發想像、創新作品,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是每一位美術老師面臨的嚴峻課題。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任務,它同素質教育中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關系,提高審美教育會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動地達到心靈境界的轉化,可以提高學生對科學美的感知能力,達到培養學生個性、創造力的目的。一、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重要性首先,小學階段是每個孩子美感啟蒙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美術教學必須承擔這一啟蒙重任。與以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相比,現今的美術教育拋棄了「填鴨式」的僵硬方式,更加註重學生全方面的均衡發展。在帶領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技能之餘,更加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其次,小學美術教育通過營造一個開放性的大課堂,運用美術語言手段去感受、理解和創造美,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情趣,並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最終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最後,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契合了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是小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現階段,小學美術教育必須緊密貼合素質教育的背景,充分彰顯其在教育進程中的顯著作用。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對策1.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適當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情境,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適當運用游戲於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遨遊太空》一課中,筆者先作這樣的引導:你們喜歡動畫片中的外星人嗎?然後找幾名同學戴著動畫片中外星人的頭飾出場,把自己想像成在太空中,乘著自己喜歡的飛船在飛來飛去。學生在這種游戲活動中了生動的想像,彷彿已經置身於太空的游樂之中。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或做或畫,把自己心裡所想表現出來,效果很不錯。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小學生富於想像的天性,要用兒童特有的語言,毫無保留地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的鼓勵,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做到我手畫我心。正是由於小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使小學生的作品多姿多樣。小學生的想像力是在通過觀察、記憶的基礎上形成的,如果沒有大量觀察、記憶的積累,就談不上想像力,因為想像力是學生對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產物。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想像力,尊重學生對美的感受、理解能力。他們的想像畫是不求科學的「真」只求感受的「真」,並不以「像」為標准。創造力是人類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觀察與想像之後的靈感狀態。以形象思維為引線,在生動有趣的作畫中牽動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動作思維、靈感思維的自由發展,引導小學生進行某些相似的改進、相似的綜合而後創造,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引領小學生走進自由自在的藝術天地和理想彼岸。培養創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創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聯想。創造力的來源是心靈,學會運用自己那顆美妙智慧的心,才會有創造性思維的閃光。培養孩子靈活機動而不死板,善於聯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給學生手套的形狀,讓他們根據手套的外形,用填添的方式,在手套上增加一些東西,使它變成另外一種東西,如樹、樓房,表現出孩子想像的求異和創造的新意。美術課教學以發展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根本出發點,鼓勵他們敞開理想的心扉,理想的翅膀。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點燃他們的創造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潛在探索欲、創造力的機會,調動他們內在動力,使其創造力不斷發展。3.注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需要我們去培養。繪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豐富的藝術修養。那麼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憑借教材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陶冶美好心靈同步發展呢?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發學生去了解我們祖先創造的藝術文明,用審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賞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藝術文化遺產,為我們的祖先驕傲和自豪。教育德為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把明理寓於美的形式中,藉助美育的形式,來提高德育的質量,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筆者在教學中曾做一番嘗試,就是把美術課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在描繪祖國美麗的河山,家鄉的名勝古跡……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育。4.運用鼓勵性的評價,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不論是在學生的創作過程中,還是面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都應給予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感到獲得成功的快樂,使他們更富有創作勇氣和熱情。即使學生的創作與現實不符,也不要急於批評,要耐心地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時,要站在學生的觀點上去認識、了解他們的作品,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創造。另外,及時給學生鼓勵性評價,可以鞏固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使學生的美術興趣在情感中凝聚起來,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要給予及時而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和鼓舞,建立自信心。總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去教學,讓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進行講解、示範、提示,並且要加強課堂的趣味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多方位、多側面接受藝術熏陶,得到藝術享受,提高藝術水平。
Ⅱ 紙藝花手抄報內容有什麼
資料
選擇紙張的顏色時,可以選擇顏色稍微接近一些的,這樣會使得花回朵看起來答更加自然一些。
接下來進入到製作階段:
首先將紙張剪成合適大小的花瓣形,可以將紙疊在一起剪,而形狀方面不必要太在意,一般剪4到5個瓣就可以了,然後使得鮮艷一些的顏色放到中間的位置,也就是剪得盡量小一些,同時還需要剪出一些槽來。
皺紙紙藝花製作教程
然後將他們疊放在一起,注意疊放的順序,同時簡單的將花瓣都錯開,注意位置一定要合適,否則就不會很好看。讓試管刷(或者你准備其他東西)穿過紙張,然後固定好,如果用工藝鐵絲,就可以將頭部彎曲然後固定。
皺紙紙藝花製作教程
最後的處理就要看個人的情況了!你需要用巧力的搓揉你製作好的花朵,揉的要非常細致,但是同時又不能顯得太多做作而失去了自然之美。
皺紙紙藝花製作教程
簡單的修整之後,美麗的皺紙紙藝花就製作完成啦!
Ⅲ 小班紙藝課程中發現形式不夠豐富怎麼解決
折紙是一項民間傳統藝術,也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製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服裝,建築,花卉等。它造型簡潔誇張,富有情趣,是啟迪幼兒智慧的-項有意活動。通過折紙可以促進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群的發育、手指手腕的配合和手、眼、腦的協調,並能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使幼兒學會幾何形體的名稱,建立初步的幾何圖形,並懂得一點計算、目測知識,不僅如此,幼兒還可以通過折紙這一媒體來了解我國古老文化,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和教育。在幼兒折紙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的作品中有一定想像的成分,面對自己的成果,孩子可以用簡單的話來進行描述。可是在對示意圖的探索和技能技巧上還很生疏。如需要大量講解示範,以至於每次進行折紙活動都要費很大的功夫,到最後往往還是達不到預期效果。孩子們也會漸漸失去自信心,從而削弱了對折紙的興趣,更談不上什麼主動探索了。
幼兒園的折紙教育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探究慾望,並不是要教會幼兒多少數量的作品。因此我認為幼兒學習折紙的過程應該是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因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並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勸和成功的樂趣。瑞吉歐.愛米里亞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是兒童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長。其中主動性、創造性被視為愉快、幸福、健康的前提與核心。
《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該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而素質教育也提出了培養幼兒具有一定的折紙能力,提高幼兒表達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目標。我們以往教小朋友折紙,往往都是老師折一步,小朋友學一步。小朋友只是機械地、被動地模仿,缺乏參與活動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本學期,我班的特色是紙藝活動,我就從折紙開始入手。
一、給幼兒創設寬松、適宜的教育環境。
環境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大資源。蒙台梭力曾大力提倡環境帶給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有許多教育家都說過:環境即教育的思想。而古代的孟母三遷也正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所以,在環境上我想分兩方面來嘗試一下:
1、物質環境:
(1)、給幼兒提供欣賞空間:
讓幼兒參觀一些折紙作品,從而對折紙的特點、色彩之間的美感、造型的互動和蘊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有所熏陶。以此來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2)、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
當孩子對折紙有了一定認識以後就要自己動手去做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材料,這不僅能美化他們的作品,滿足他們的需要,更有利於孩子們在探索中獲得知識經驗。
2、精神環境
心情好了,作什麼事就等於先成功了一半。所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創作空間就很重要了。我想,自己首先要解放自己。從心理上就應該是以一顆很放鬆的心來對待孩子們,不給他們施加各種壓力,不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去折你所想的東西,而是邊看邊教邊容入邊體會邊引導。而孩子呢?也要做到四個解放,即解放他們的手、眼、腦、嘴。讓他們用眼睛來隨意觀察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事物,充分的展開自己的大腦去想自己想要的形象,與夥伴們進行無拘無束的體驗交流,並用自己的小手來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創造。同時老師要用賞識的教育來肯定孩子的創作中所蘊涵的價值,使他們在獲得經驗的同時更加有創作的慾望和熱情。在中班下學期開始,我們便系統地開展了看圖例折紙教學活動。有一次我折出了幾個小動物讓幼兒欣賞,小朋友紛紛提出要學折這些小動物。於是,我拿出了折小動物的圖例,告訴他們說:老師是看著這些圖例折出這些小動物的。小朋友如果學會了看圖例,一定也能折,而且還能折出更好更多的東西!幼兒興奮不已,在濃郁的興趣的驅使之下,學會了一些折疊符號,如:正折,反折,剪開等符號。我還給他們提供了貓頭,狗頭、娃娃頭等簡單的圖例,讓幼兒進行探索。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幼兒選擇了一些符合其折疊水平的物體,並為他們提供造型好看,折疊工整的成品,讓他們拆拆折折。在材料上,為幼兒提供各種形狀,色彩鮮艷的紙和圖例。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學習看圖例折紙的機會。
二、掌握基本的折疊方法。
《規程》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在實踐中,我們始終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有易到難的原則。剛開始幼兒先學習對邊折、對角折,然後學習四角中心折,以及雙三角、雙正方形折等。在幼兒學習某個基本折法時,我們常提供一些與這一折法相關的多種圖例。如:學習折雙三角時,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寶塔,皮球、兔子等圖例,使幼兒得以鞏固。
三、面向全體幼兒,因人施教。
陳鶴琴老先生對於幼兒的繪畫等教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了面向全體幼兒,因人施教的原則。由於每個幼兒的折紙水平不同。在目標、方法、及其使用上靈活對待。如:在折紙《茶壺》一活動中,我們確立了三個發展目標:(1)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折紙。(2)幼兒學看範例,在拆拆折折的過程中,進行折紙。(3)幼兒獨立看圖例折紙。在方法上,我們也採用了集中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如:在學習新的折紙方法時,我們就採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區域活動中,對於能力強的幼兒要求他們獨立克服困難完成作品,而且作品要工整、美觀。對於能力較差的幼兒,可以由其他小朋友互相幫助,或由教師引導、示範、個別指導,或取一範例,讓其拆開再學折等方法。逐步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作品的能力。
大班幼兒已具有看圖譜折紙的能力,每次上折紙課,當老師剛出示圖譜時,幼兒便躍躍欲試,而此時此刻,按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還沒有進行自己的教學程序,怎麼會放心讓幼兒自己嘗試呢?教學才剛開始,孩子們和老師的想法就不能達成-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瑞吉歐教育理念中的兒童與教師》一文中寫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自己成長的主人。兒童不僅有學習的需要,而且有學習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讓他們獨立嘗試。我在《鋼琴》一課中,因為考慮到已折過同系列的作品,一開始我就採用了自然習得的方法,我對孩子們說:勇敢的試一試,看誰能第一次就成功?孩子們很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看見大部分孩子已經在邊看邊試了,對於他們來說,我想這是-種挑戰,不管成功與否,他們很喜歡老師這么相信他們,此時此刻,我似乎也融合在他們之中,雖然我只講了一句話,但他們接納了我,他們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紙過程中,幼兒一改以前的我不會,我不行--的懶惰思想,認真的嘗試起來。
兒童對學習有著天然的興趣,有著內在的求知慾望,兒童的興趣必須得到承認和支持。這種內在動力更能夠促進兒童的學習。由此我想:我們教師要善於研究兒童的思想,在觀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兒童的需要,知道他們是怎樣學習的。那麼,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讓幼兒獨立嘗試,不僅能使孩子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其主動探索的慾望,而且也有利於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從而想要解決問題。
四、注重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陳老先生指出:要開發兒童的智力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探索事物的奧妙,豐富知識,發展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自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如:在折五角星時,小朋友按照圖例折出了五隻角,但不知道怎樣插完整。為了調動幼兒的思維能力,我們運用了啟發性的語言:你想個辦法將其它的角藏起來,留下五隻角。幼兒在反復的擺弄中,終於完成了作品。除此之外,我們還注重引導幼兒將折好的物體變成另一物體,如:將折好的衣服變成褲子、桌子等,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五、正確的評價是關鍵。
隨著折紙活動的深入開展,為了培養幼兒勤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能力,我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性的評價活動。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1、有快樂的事要與大家分享嗎?折紙活動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快樂和滿足。有快樂的事要與大家分享嗎,這一話題,滿足了幼兒交流表達的願望,充分調動了幼兒自主評價的積極性。孩子們聽了同伴的好方法,激起幼兒嘗試的慾望。2、發現了什麼問題?當幼兒掌握一定活動規則時,他們很願意對自己和同伴的活動做出評價。有時,還要來告狀。這時要善於抓住引導幼兒掌握良好的活動規則的好時機。於是我就設計了你發現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問題,你不滿意,說來大家評一評。對幼兒所提出的問題,我總是讓幼兒展開討論,在思考、分析、的過程中來提高規則意識。3、你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的嗎?幼兒在活動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我首先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由於幼兒生活經驗淺薄,我也讓幼兒在評價時提出自己的困難。並鼓勵幼兒共同商量,從多方面探討解決的辦法。4、為了以後玩的更好,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折紙活動的評價是最後一個環節,為下次活動出謀劃策。鼓勵幼兒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幼兒協作創新,為下次活動做出明智的導向,發揮折紙活動的魅力。總之,為了幼兒園的課程改革,我們應該不斷吸取一切有益的經驗和理論,讓我們重溫和借鑒這些理論,它們將會幫助我們進一步打開幼兒教育課程改革的窗戶,讓更多的春風吹進幼兒教育之室,讓更溫暖的陽光照進幼兒教育的殿堂。
我覺得,幼兒通過折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折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幼兒的終身學習,今後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改革創新的今天,誰才是活動的主人?我覺得我在組織折紙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考慮自己的目標意識,任務意識,更多的應該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去觀察,去傾聽,去了解他們關注什麼、他們需要什麼,他們願意先接受什麼,徹底地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孩子觀念,以廣博的知識,熟練的教育技巧贏得孩子們的喜愛。
Ⅳ 針對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老師設計一個在職培訓實施方案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廣大教師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全面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理念,掌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策略與方法,初步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能力。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示範作用,促進我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培訓對象
年齡45歲以下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專、兼職骨幹教師。
三、培訓內容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1天)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三大領域的實施與教師指導策略。(1天)
3、勞動與技術專項訓練。紙藝、泥塑、編織、裁剪、科技製作等。(3天)
4、教學觀摩。聽評課、實地參觀。(1天)
5、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方案設計與交流。(1天)
四、培訓時間
培訓共計150學時,其中集中培訓70學時,分散實踐80學時。
五、培訓方式及要求
培訓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研修相結合,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相結合,專家講授與一線優秀教師傳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集中培訓安排7天,主要以專題報告、優秀課觀摩、參與式討論、現場考察等形式進行;分散研修採取個人自修、崗位實踐、反思性教學、校本培訓等方式進行。學員要根據教學要求完成方案設計、手工製作等作業,自覺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並輻射帶動本教研組、本校同科目教師共同提高。
Ⅳ 麻煩各位推薦些製作紙藝的書籍
推薦折紙網站
紙天堂:
http://www.lusiya.com/
特別是論壇里有很多教程
http://www.lusiya.com/ofstar/index.php
這個也不錯
http://oriman.topcities.com/dia-s.htm
這里的折紙電子書也不錯
http://www.52ebook.com/makeAuthorBooksList.aspx?makeAuthor=bloodoooo
Ⅵ 小學手工紙藝特色班,想取個特別一點的名字,XX班,這樣的
放飛夢想
舞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