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宋詞鑒賞課程

小學宋詞鑒賞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07 02:10:46

『壹』 怎麼教小學六年級的古詩詞鑒賞

第一步: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是深入學習古詩詞的前提條件,有助於了解詩歌傳達的感情,有助於理解詩歌表現的意境,有助於更深層次分析詩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讀古詩詞的起點。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為詩人自我形象,或間接地、或多或少地帶有詩人的影子。在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應將知人論世作為解讀古詩詞的起點,以引導學生准確領悟和把握詩情詩境。
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利用工具書,讀准每一個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二,利用學生現有的圖書資料或到學校圖書室借閱相關圖書資料了解相關寫作背景;第三,利用網路資源或向大人們詢問;第四,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的卡片資料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詞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第二步:激趣導入
首先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學習慾望,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順利進行。古詩詞教學,激趣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巧妙使用,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其思維,就會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魅力無窮!筆者在多年來的古詩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古詩詞素養的方法。
一、揭題激趣法:引導學生找准題眼,弄清題目的意思。由學生介紹自己搜集來的資料,「把話語權交給學生」,既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為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准備,效果會更佳,這樣的教學將為高效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音樂激趣法:通過音樂創造場景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誘發思考,克服學習中的緊張、枯燥,而感到學習的樂趣。
三、講故事激趣法:在古詩教學中適當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或傳說,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故事或傳說,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易於在學生的心中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和感悟。
四、表演激趣法: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想方設法讓畫面「動」起來,「活」起來,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教師在教學時,可在疏通詞句之後,啟發引導學生想像詩中人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然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利用簡單的道具表演,教師最後加以點撥評價,效果頗佳。
第三步:初讀質疑
小學古詩詞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學每一首古詩詞都應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文,注意讀准每一個字的字音。用同桌互讀、老師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抽查學生讀准字音沒有。這一環節,教師可相機適當范讀。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這樣讀起來。因為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最直截的方法也是「薰習」而已。
同時在這個環節中,教給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培養合作精神。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後,再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多讓學生交流、評議。整首詩重點字詞的理解到整首詩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出來的。而教師只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幫助學生總結出理解重點字詞的幾種方法:查字典、聯系詩句、看課後注釋、看插圖、問別人……總之通過由學生質疑討論達到初步理解古詩詞之目的。
第四步:吟誦明理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要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盪起「誦讀和感悟」的雙槳,盡情遨遊在詩海中,必將拾到許多美麗的珍珠。
一、學習詩歌,誦讀是關鍵,更是感悟的基礎。
二、在朗讀中體驗情感。
三、在情境中加深情感。
第五步:拓展延伸
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打開課外閱讀的新視窗。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後,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在古典文學中,自己所知僅是蒼海一粟,從而激起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慾望。在教學古詩文時應抓住時機適當延伸,拓展誦讀面,擴大儲存量。詩中有詩,詩外有詩,以詩帶詩,把相關的詩詞優化組合,既加深對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豐富拓展學習內容,這是經典古詩文教學的共同特色。所謂詩中有詩,並不是簡單的一篇帶多篇,以量多取勝。而是在深入研讀文本,挖掘其意境、情感及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搜集、精選有關詩句、詩篇,有機地融合在學詩過程中,相互引證,相得益彰。
一、延伸同主題的作品
二、延伸同題材的作品
三、延伸同詩人的作品
四、拓寬題材
五、揮筆作畫,再現意境

『貳』 小學拓展課古詩詞鑒賞要准備什麼東西

1、美讀、美學、美賞.
2、學生參與度.
3、符合新課標.
4、教學手段先進.
5、師生同鑒賞.

『叄』 想問下跟誰學上張鎮老師的課講的怎麼樣有小學的文言文和詩詞鑒賞內容嗎

內容挺全的,古詩古文都有,我給孩子報的無憂古詩文這期,還不錯,推薦

『肆』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古詩詞欣賞能力

一、反復誦讀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古詩詞教學要注重情景意象,但是要達到讓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與作者心靈相通需要一個過程。 「三分詩,七分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誦讀對閱讀古詩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學生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必須加強朗讀。由讀正確、讀通順到讀流利,由讀得有節奏、有韻味到讀得情意濃濃、浮想聯翩。意象的感知與體悟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學生的自讀自悟,不光要讓學生邊看詞語的注釋邊輕聲讀讀,還要邊想想詩詞的基本意思,自己能讀懂多少,難點在哪裡。誦讀古詩詞,對於深刻地理解作品,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都顯得至關重要。

二、感受作者寫作的背景
在要求學生對古詩詞反復誦讀的同時,老師要適時講講作者寫作的心情或時代背景,如《江雪》這首詩寫於作者柳宗元被流放期間,意境蒼涼,語氣冷峻,表現自己的孤高和不屈。《登高》要讓學生感受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思想感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可以引導學生想像詩人佇立江邊,目送友人漸漸遠去,直到友人的船隻消失在水天一線之處;寄託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感情,令人回味無窮。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這首七絕,如果不了解寫作背景,只當一般描寫三峽風景的詩來理解,就不易領會詩中舟輕水急,輕捷歡快的節奏和由此傳達出的詩人無限喜悅、急切的心情。

三、抓「詩眼」
古詩詞中一個字或一個詞往往就是一幅畫、一個生活的場景,裡面充盈著多少說不清道不完的意蘊!欣賞古詩詞詞語的最佳途徑,就是把想像畫面與體味含義統一起來。一首詞值得欣賞的詞語很多,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選擇,不可字字求解。如何選擇重點欣賞的詞語呢?宜在學生想像全詩的畫面以後,選擇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的詞語,就是我們常說的「詩眼」。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抓住「憶」字,讓學生說出詩人「憶」什麼,本詩主要寫什麼,並請學生從詩句中找出與「憶」有關的字來。這樣還可以聯繫到詩中的「思」字和「知」字,從而感悟詩人思鄉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綠」字使全詩的境界全出,因為其妙在形象,妙在意味上。引導學生反復推敲研磨,可讓學生領悟到詩人用字之妙和詩中所蘊含的意境。

總之,古詩詞教學在不同學段有不同的學習要求和培養目標,培養小學生初步賞析古詩詞的能力,既不能單純直譯背誦詩意,也不能人為的拔高對學生賞析古詩詞的要求。

『伍』 如何上好小學的古詩鑒賞

一、作者背景。包括作者此時的人生跡遇,是窮困潦倒還是心花怒放,是壯志難酬還是躊躇滿志,是剛被罷黜還是新官上任。不同的時間作者的心境也會不同,就說杜甫,雖然一直走的憂國憂民的悲情路線,但總有幾首透露著歡快,像那「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那時他在杜甫草堂過著安定的生活,所以詩中也流露著喜悅祥和。
二、時代背景。國家的安定與否,是否昌盛,關系著作者寫詩是的心態。怎麼說古代的詩人也是些知識分子,總會牽掛著自己的祖國,自己的人民,會為自己的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了解詩詞的所在的年代,是欣賞古詩文的必要前提,知道了自作背景,才能對整首詩有一個大體的把握,明白這首詩的精魂所在。
三、表現手法。古詩文在創作的時候,經常運用一些修辭手法或者表現手法,像現在依舊常用的比喻、擬人、借代、對比,以小見大、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揚先抑,等等。不要小看這些,這些手法是使詩文變得優美含蓄的法寶,也是鑒賞古詩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如果說前面的背景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深度,那麼這些表現手法則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學造詣,這也是所謂的文採的一方面。
四、音韻之美。我國古代的詩歌都講究押韻,一首詩的韻腳一般都要相同。押韻不僅指韻腳,還包括平仄的區分,一首律詩或者絕句,前一句是怎樣的平仄,後一句是怎樣的對應,都有嚴格的規定,我們老師說,連教授也搞不清楚到底古代的詩歌是怎樣的的寫作要求。中國的古詩讀起來都朗朗上口,就是因為講究押韻的緣故,像兒歌一樣易讀,又像散文一樣深刻。所以說,音韻之美也是鑒賞的一個方面。
五、遣詞造句。其實。這是比較現代的一種說法,放在古詩鑒賞里有點不倫不類,但我暫時也想不出什麼更恰當的詞了,⊙﹏⊙汗…簡單點說就是看看他的用詞,有時一字之差,詩的意境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們熟悉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再比如「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並由此而來的「推敲」的典故。這樣富有新奇意味的,或者運用的十分恰當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字就是我們所說的詩眼。
六、詩的結構。《詩經》中賦比興的手法,也是欣賞的一個方面,像《孔雀東南飛》的開篇就運用了興的手法。有時作者還會獨出心裁,來個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情寫樂景,對比突出鮮明。比如《紅樓夢》里林妹妹慘死時暴雨那邊歡天喜地的娶媳婦。
七、整體意境。每首詩都有自己獨到的風格,李白的大多是瀟灑飄逸,杜甫的通常是沉鬱頓挫,王維的多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的經常是豪放灑脫,等等。找到了詩自己的風格,你再鑒賞它就不困難了。

『陸』 如何教小學生賞析古詩

在詩歌教學中,很容易出現的課堂現象就是師生糾纏於字里行間的意思,為了一個詞語、一句話的解釋,討論不休,導致全詩意境的支離破碎。引導小學生進行詩歌鑒賞,要注意意境的導入與營造,淡化對詩歌本身的解釋,從詩境入手,抓住重要的意象,整體感悟。一首優秀的詩歌,給讀者提供的是個多層次的結構:在確定的框架外,還有許多不確定的點;在有形的內容之外,還有許多無形的暗示。在鑒賞過程中,讀者僅僅知覺有形的內容和確定的框架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想像,對無形的暗示予以發掘。可以把審美對象的某些特徵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從而對頭腦中浮現的審美意象有所改造,使之變得更加豐滿,更為親切。

要鑒賞詩歌,理解詩意,走近詩人,從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經驗,教師勢必要引導學生鑒賞、評點詩歌的語言。可以這樣說,詩人所用的每一個詞都是有深意的,詞語之於詩歌的重要性,就決定了詩歌語言的凝練、柔軟、多義、情感、心靈化,並且富有彈性。詞語自身有很多特性,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我們可以提醒學生對詞義輕重、使用范圍、使用對象、語體色彩、文化色彩、感情色彩進行辨析與區分。除此,我們要重點關注的是一些詞彙的超常搭配,即那些比較特殊的語言現象,包括詞性活用、大詞小用,小詞大用,以及詞語的擺放位置。在詩歌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這樣的詞性變異:「春風又綠江南岸」,「啊,紅了荔枝,黃了菠蘿,綠了檳榔/啊,熟了生活,甜了感情,美了願望」,詩人把形容詞「紅」「黃」「綠」 「熟」「甜」「美」活用為動詞,再把這些詞置於句首,這不僅渲染出一個斑斕的、多彩的、豐收的季節,而且寫出了自然的變化帶來的人心的變化,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和詩人喜悅美好的情緒皆躍然紙上。如果漠視詞語的超常搭配,我們就可能無法理解詩歌的主旨。

詩歌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發展學生鑒賞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我們在進行詩歌鑒賞時,要把一些與本能和行動緊密聯系的感官反應,經過藝術符號的轉化,從實用中解放出來,它們作為想像的材料。有了這些材料,有了鑒賞對象的制約,讀者的想像也不至於無邊無際,而是一種有所依傍的想像,讀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產生新的信息。

對於詩歌鑒賞而言,特別是針對小學生的詩歌鑒賞,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有這樣一個意識:教師和學生都是讀者,所不同的是,教師往往先於學生讀到這首詩。明確了這樣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就不會是滿堂灌或教師一人的獨角戲。詩歌是一種美,而美的傳遞方式應該是一種熏染而不是一種解析。因此,教師的作用應該是釋放自己的詩情去召喚學生的詩情。那麼,教師的詩情從何而來?教師就要動用詩歌鑒賞方面的知識多讀好詩,詩歌常讀常新,唯有教師把詩內化為自己的生命感悟,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學生,打動學生。

『柒』 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課外書籍有哪些

王力的《詩詞格律》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唐詩宋詞鑒賞》等都可使初期小朋友們了解古詩詞,從而對古詩詞有更深的熱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