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生水粉課程安排

小學生水粉課程安排

發布時間: 2021-02-07 08:12:57

『壹』 如何給少兒美術班學生上課課程該怎樣安排

讓畫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親自把著手教他們上色,開發他們的想像,引導他們的思維擴散。

課程我會根據學生學習的類型和工藝來安排。

『貳』 小學生報業余學習班學習水粉多少課時小有感覺,就可進入國畫的學習了呢

看來你不是很內行,小學生如果想學國畫的話,直接就可以學,不用素描水粉等做基礎。因為這兩個門類對於孩子來說,都只能先學簡單一些的,沒有什麼特別的聯系

『叄』 少兒美術培訓班課程一般是怎麼安排的

我在少兒美術培訓班待過,是個小老師,那個培訓班分四個班,分別是小班,提回高班,精英班,國答畫班,針對不同的年齡段每天在黑板上畫上對應程度的畫,然後其他靠小朋友自己,然後在旁邊多加指導就行,半天畫一張畫差不多

『肆』 兒童美術課程教學如何合理安排

一、同課變換不同內容

同樣的課,可以選擇不同的內容來施教。如,線描畫可以教兒童花昆蟲、動物、交通工具等,同時還可以嘗試用不同的筆畫線描,如,簽字筆、水彩筆、熒光筆等。這樣做使兒童始終會有新鮮感。

二、同繪畫變換不同畫種

十歲以前的兒童,天真爛漫,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比較適合畫兒童畫,如,線描畫、水彩筆畫、油畫棒畫、卡通畫、水粉畫、手工等。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變換這些內容,採用適合兒童的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兒童畫出充滿兒童想法的作品,使兒童在興趣中學習並提高繪畫能力。

三、同欣賞變換不同角度

在對少年兒童美術培訓中,給兒童欣賞一些大師的經典作品,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還可以提高兒童審美能力,及創作想像能力。如,欣賞大師的作品時,教師給兒童講解大師作品中的內容、色彩運用、構圖形式、作畫工具、時代背景等。在此基礎上,讓兒童借鑒大師作品中的構圖形式,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創作自己的作品。 還可以借鑒大師的作品內容,按照自己的構圖創作畫面,另外也可以模仿大師作品中的色彩搭配來畫自己的作品。

『伍』 我第一次教學生(小學2年級)美術課(水粉課),不知道怎麼上,沒頭緒,希望誰能能夠指點一下~謝謝!

小孩子么。一定要把課堂氛圍搞起來,這樣孩子們才會喜歡你,美術課,小孩子還是十分喜歡的。一定要讓他們開心。美術的課時很少,要勾引她們的興趣,讓他們期待下一堂美術課。最好呢,在40分鍾的課堂里穿插一下小游戲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做點PPT文件,給他們放,帶點可愛的,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呵呵,本人就是個學生,現在學美術專業,小的時候期待每周一次的美術課。這是以我學生的觀點來說的,小的時候就喜歡美術,也算是建議了。望採納。

『陸』 怎樣安排少兒美術課程

少兒美術專業班 10-16歲 素描 更加專業的素描訓練,如靜物和空間感的塑造
水粉 水粉畫的系統訓練,初級的水彩單個物體和簡單組合的色彩訓練
國畫 適合有一定國畫基礎,更進一步的專業國畫,山水,花鳥畫的習作練習
書法 針對書法有一定書法基礎,加強更專業的書法作品的習作訓練
少兒美術動漫班 10-16歲 卡通畫 卡通動物畫,卡通人物畫,卡通景物畫,針對對卡通畫有特殊興趣的孩子
漫畫 對動漫形象有特殊感知和興趣,對時下流行的動漫設計方向進行的專業系統培訓

『柒』 小學生水粉應該教些什麼

如何培養小學生水粉畫的色彩能力
古往今來,「天才出自勤奮」似乎是一條永恆不變的真理,但是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為後盾,學習就是被動而枯燥的,從而也造就不了什麼人才。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美術的核心在於創造。由線、形、色、圖組成的美術的基本要素,是美術教育的核心。色是審美信息之一。因此必須培養兒童對色彩性質的了解。在美術教育中,發展兒童認識顏色的能力,通過美術活動提示以顏色的規律性為基礎的色彩學規律,有助於兒童審美趣味的培養。就培養孩子的色彩能力來說,我認為在水粉畫活動中,對孩子在色彩上的認知,感覺有較大的幫助。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在水粉畫上的色彩能力。
首先,教師自身要有豐富的水粉色彩知識,讓學生在水粉活動中產生對色彩的濃厚探索興趣。
了解色彩的規律性對小學教師至關重要。教師本人要對色彩有深切的認知,具備一定的色彩素養。色彩就是具有鮮艷的顏色,這是盲目的色彩認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間色、復色、明度、色相、飽和度等,明色、色相、飽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小學教學中,學生主要學習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間色,也可以有幾種復色,如棕色、紫紅色及無彩色,進而學習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飽和度。對色彩的辨別認識有助於兒童更有意識對色彩加以使用。當然,在美術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學生自發本能的感情沖動,讓全心全意自由選擇色彩的使用。使他們獲得豐富的色彩經驗和充分表現潛力的機會。
興趣是入門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師。培養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先導,而好奇又是興趣的先導,沒有好奇的心理活動,就不會產生興趣。對孩子興趣的轉移要正確對待。兒童興趣廣泛,有好奇心,什麼都想摸一摸,試一試,這是健康兒童正常表現。盡量去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是明智的,如果他本來喜歡畫畫,忽然不喜歡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成人指導不當,打擊了他的興趣,這可以補救;也可能遇到更有吸引力的事情,轉移了也不是壞事。大部分孩子對色彩非常喜好,這對為色彩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前提。為了引導他們對色彩的追求,發展他們的色彩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我從水粉畫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他們逐步提高。
一、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追求認知色彩
比如說:有些孩子的小坐墊色澤鮮艷,色彩和諧,甚是好看,在孩子們上課前,我有意識地叫嚷,讓孩子們發現:「呀!同學們的坐墊真好看,有黃色和藍色在一起好看極了,你們的媽媽真有眼光!」「嘩!這個坐墊也不錯,在紅顏色里印上黃顏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在我故作聲張中,孩子們一個一個地被吸引來了,都象模象樣地欣賞起來。有些孩子還不甘落後道:「黃老師,我的坐墊也好看啊!你看,有這么漂亮的顏色,我最喜歡了!」於是,孩子們紛紛去發現自己的坐墊並急於介紹自己的坐墊漂亮。趁此機會,我設計了水粉畫——《漂亮的小坐墊》,引導孩子以組畫形式,用自己喜歡的鮮艷顏色去表現。於是,就產生了漂亮的裙子、小毛巾、節**的裝飾等等好的題材。我隨機地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發現五彩的顏色,並用心設計活動,在孩子好奇、感興趣中慢慢使他們對色彩有了濃厚的興趣。
二、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水粉活動中追求色彩的魅力
根據水粉的特性,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亂塗亂畫中發現水粉顏料的魔力,主動去探索色彩。首先,我讓孩子認識各種水粉顏色,孩子看到這些已躍躍欲試了,我還鼓勵他們說:「在白紙上用它們來玩游戲,會有新發現。」於是,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把這些顏色在畫紙上瘋狂地塗呀、玩呀,他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的顏色不見了,卻變出了很多種見過和沒見過的顏色,但有的卻很灰暗。就這樣,孩子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喜歡上了水粉活動。
其次,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色彩能力,增強他們的審美情感。
美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為了全方面地提高他們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較強的審美情感,我從水粉畫的色彩規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引導,逐步提高他們的色彩能力。
﹝一﹞、引導學生從水粉游戲中學習色彩知識。
小學生處於不定向、不規則的狀態中,他們對顏色的偏愛,雖然和個性、氣質及興趣有關,特別是和年齡有關,但多數情況下,是下意識的選擇,我們不能用成人繪畫作品的標准要求學生。教師要從孩子的繪畫心理著手,設計有趣的課題,滲透理性的指導,讓孩子們在玩、塗中學習到色彩的知識。
1.原色練習。
讓孩子在以深色為底色的畫紙上運用各種顏色畫花朵、畫煙花等,他們發現把鮮艷的顏色放在黑色上,畫面效果棒極了。
2.選擇與物體相似的顏色。
隨著小學生感知顏色能力的逐步提高,他們辨色的能力也從粗糙到逐步精細。在開始引導小學生選色時,可啟發他們選出最突出最單純的顏色。他們選色時,教師應注意不要把顏色說得很絕對,調動他們的觀察力,讓學生在觀察中得出結論並表現出來。如:《樹》,我組織他們到操場上觀察:樹乾的顏色、樹葉的顏色,並讓他們把發現到的顏色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來。於是有些學生畫樹桿時除了用咖啡色外,還用了綠色、黑色、甚至白色。有些學生畫樹葉時,有綠色、黃色、藍色,甚至黑色調配出不同的綠色來畫出葉子的嫩、老、綠、臟。
3.配色。
配色是學生在更多地感知顏色的基礎上,依賴直覺感受進行創造,它從學生對顏色的審美觀出發,表現了個人對顏色的愛好。小學生基本上是運用深淺之間的明顯對比的方法,探索原色與原色之間,原色與間色之間,同種色深淺之間對比,使畫面色彩鮮明。如:引導他們畫《花瓶》時,很多小學生都喜歡把紅色和黃色、黃色和紫色進行相配,於是我對他們說:「其實,藍色、黑色、咖啡色都想來打扮你們的花瓶,讓它們和別的顏色配在一起,也會很好看的!」孩子創造性地把這些顏色還有其它的顏色相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步提高他們的色感和配色的意識,切忌教學生一種固有的配色方法,妨礙他們的創造。
4.色調。
從局部的配色逐步發展到整體配色,表現出色彩和內容的聯系。如引導學生用暖色調表現節**氣氛,用冷色調表現夜晚、冬天等。在配色時不受配色規律的限制,而是受直覺制約,用色就會十分大膽。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自己的直覺去選多種配色方案,等量齊觀他們的色彩感覺。如:引導孩子畫《下雨了》,組織學生觀察下雨天空的顏色,雨中行人衣服的顏色、雨傘的顏色,於是,孩子用了灰色調表現天空的顏色,裡面有五顏六色的雨傘、雨衣,畫面效果就會好很多。
二. 尊重學生個人的色彩風格
有些學生比較喜歡一些較暗、灰的顏色,這時,教師不能強求孩子硬是用鮮明的顏色,更不能用言語打擊幼兒的色彩意識:「怎麼這么難看?黑乎乎一片。」教師應了解孩子的心理:「為什麼用這些顏色?」並進行適當的引導,在黑暗中尋求光明,使孩子的作品光明、開朗。如:有一次畫《地球》時,張詩雨小朋友把地球上的樓房畫得臟兮兮的,地面用上了黑色,問她才知道:地球受污染了,人類都生病了。於是,我馬上引導張詩雨小朋友說:你的作品很有表現力,可是人類都生病了,那多傷心啊。我們都想在綠色的地球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快樂的生活。你看,我們柳河縣的一統河,幾年來多方面的保護、改建、加固。水多藍、多清啊,那些魚兒多快活啊!後來,我和她一起用了白色、藍色,還有其它亮麗的顏色把作品拯救了過來。現在,學生辨別色彩的明度、飽和度的能力逐漸提高。在用色彩表現自己的情感能力的同時,隨著其認識能力發展,孩子能按照物體的固有色來著色,畫面色彩的種類多,色彩鮮明、豐富,有時能有主調表現畫面。
三 引導小學生在美術欣賞中提高色彩能力
美術欣賞是小學生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美感經驗產生於個體與作品的交互作用。對視覺藝術的知覺不僅有賴於一般知覺能力,而且還需要欣賞藝術形式的技巧。德國教育家斯克沃茲1965年在實驗研究後得出結論:學生的藝術品味和創造性受周圍環境中的藝術作品的影響。名畫作品豐富多樣、色彩等都較為完美。在引導他們欣賞時我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語言引導孩子,結合他們已有的色彩知識,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時,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體驗充分表達自己對畫的感受,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提供材料,讓孩子結合自己的感受與理解進行模仿。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色彩能力,獲得豐富的美感體驗。努力營造感知美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引導他們自覺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激發他們的藝術情感,形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強烈氛圍。
綜上所述,教師要把握好孩子的繪畫心理特徵及年齡特徵,運用各種手段、形式,為孩子提供有豐富色彩的環境與條件,尊重孩子個人的審美傾向,及時鼓勵,不斷提高孩子的色彩能力,增強孩子的審美情趣,使其有獨特的個人色彩風格,創造性地表現美。所以我們應該大膽地讓學生用畫筆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並給予恰當的輔導,我們的藝術教育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捌』 怎樣給少兒美術班學生上課,課程怎樣安排安排

給小孩子上課的話 就只能提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可以融合一些關於要上的這一課的圖片 笑話內和漫畫人物 來源 傳說之類的 提起他們的興趣來 要有耐心 不要太凶了 課程安排 可以前10分鍾導入 介紹 還有就是說這一課的來源傳容說 然後可以找一些畫畫比較好的(或者老師自己簡單的在黑板上畫一下)一邊畫一邊就可以傳閱圖片 說說笑話 活躍起氣氛 然後讓學生自己來畫 老師就游盪一下 看看孩子們的作品 畫不好的幫他們改下 教教訣竅 然後最後幫他們打分 布置作業 一節課結束~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