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學地方課程教案
Ⅰ [山東省地方課程小學二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我也需要哦 哈哈哈哈
Ⅱ 求小學地方課程教案。。。。
課題:2、觸電的預防與急救
教學目標:
1、知道電壓與安全電壓的基礎知識,了解造成觸電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觸電的方法。
2、學會一些基本的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
3、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安全用電的基本原則。
教學准備:
課前要求學生調查本地區觸電事故情況。
教學過程:
一、 教師提問:觸電是怎麼回事?怎樣預防觸電?當有人觸電時,又該怎麼辦?
二、 學生讀課文第2、3、4自然段,說說:觸電是怎麼回事?家庭照明用電壓和電器電壓一般為多少伏?工業用電電壓為多少伏?高壓輸電電壓在多少伏以上?人體安全電壓為多少伏?觸電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三、 說一說:哪些行為、哪些地方容易發生觸電事故?請你告訴大家一個觸電事故的案例。
四、 看課文插圖,說說怎樣預防觸電?
五、 演一演,有人觸電時該怎麼做的情景。師生評議。
六、 讀一讀兒歌,說說觸電急救的基本步驟。
七、 課外延伸:
回家與父母一起做個小調查,調查家裡用電的做法。預防觸電,養成安全用電的自覺行為。
課題:3、火災可預防
教學目標:
1、知道火災的危害。
2、能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火災隱患,知道基本的預防活災的措施和方法。
3、積極參加消防活動,增強消防意識。
教學准備:
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火災的案例,熟悉一些消防知識。
教學過程:
一、了解火災危害: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提供的材料,向大家介紹一下浙江省及本地發生的火災案例。說說火災灰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怎樣的損失?
二、知道火災怎樣引起:引導學生看插圖,讀課文,說說引發火災的一些原因。
三、怎樣預防火災?讓學生結合插圖讀懂課文內容,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預防火災的方法?你還有哪些預防火災的辦法?(先同桌互說,再指名交流)最後,教師歸納並向學生具體介紹預防電器起火和燃氣起火的方法及家庭防火措施。
四、認一認,連一連課文中的消防安全標志——禁止標志。
五、課後實踐活動:
與家長一起進行家庭防火大檢查,消除家庭火災隱患。
課題: 4、火災發生時
教學目標:
1、知道發生火災時的一些基本應變措施。
2、會火災中自救與逃生的一些基本技能。
3、察學校與家庭的火災逃生線路,提高消防意識。
教學准備:
1、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消防知識的資料或搜索消防網站。
2、查本地區發生火災的案例。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不幸面臨火災時該怎麼辦呢?你是怎樣理解「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的?告訴大家你所了解到的火災案例。
二、 討論問題:
1、習課本中的短文,說說小江是怎樣逃生的?
2、從這個案例中明白了哪些逃生方法?(留意逃生出口,記住逃生路線,運用正確的火災逃生方法。)
三、 認一認消防標志:
1、請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各個消防提示標志,說說各個圖表示什麼意思?
2、說說這些標志分別會在哪些公共場所出現?
四、學習、文中火災逃生自救的4種方法,談談你的理解。再說說自己所知道的火災逃生的方法。
五、設置情景,開展火災逃生自救演習。
六、畫一畫學校或家裡的火災逃生線路圖,挑選優秀的展示在黑板上。
七、教師總結談話,提出希望。
八、課外延伸題:
考察家裡和學校的消防設施,提出你的合理建議。
Ⅲ 山東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級第六單元第4課
緊 急 救 助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和討論引導學生了解緊急情況下應該如何進行自我救助。
2、學會更多的應急知識和技巧用於救助自己和別人。
【教學方式】
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分析討論溝通、思維訓練等
【教學設計】
一、通過「中國驕傲」(課件)導入課題:
上課,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一位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的「中國驕傲」 稱號小英雄。(欣賞課件1)袁媛的父母到底得救了嗎?袁媛又是採取了什麼樣的方法使他的父母得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在緊急情況下的救助。(板書:緊急救助)
二、分析案例一
同學們一定想知道袁援是怎樣解救父母的。老師先不告訴你們,通過下面兩個案例的分析,我相信同學們自己會找到答案。我們來看一段木偶劇。(播放課件2)
案例一:一天傍晚,五年級三班的小帥哥正在回家的路上,一名歹徒不知從那裡竄了出來,手裡還拿著小刀,「身上帶錢了沒有?有錢趕快那出來,饒你小命!不然的話,嘿嘿……」在歹徒的威逼恐嚇面前,小帥哥的腦子嗡嗡作響,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你是這位小帥哥該怎樣辦呢?下面小組進行討論。好停。有那位同學替小帥哥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好你說。生:要鎮靜看準時機就逃跑。師:逃的了嗎?如果逃不了,你會受到更大的傷害。不過這位同學說的要鎮靜是對的,(板書:鎮靜)在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首先要保持鎮靜的心態。誰再說?生:咬他的手,奪他的刀。大聲呼喊救命,嚇跑他。師:這些方法與前面同學的方法是一樣的,在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盲目的反抗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同學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呢?生:佯裝害怕屈服,先答應歹徒一些條件,把他要的東西拋遠點,等他跑遠去揀錢時,及時逃跑。(板書:佯裝)佯裝害怕會使歹徒以為你真的害怕他,而放鬆警惕,答應一些條件可以巧妙的與歹徒周旋(板書:周旋)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在歹徒去揀錢的時候及時逃跑,並報警。老師提供了六種巧妙實用的方法,供你們遇到類似緊急情況參考,但是也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機動靈活應變(課件展示3)
①、周旋法。佯裝服從,穩住對方,分散其注意力,尋機脫身報警。
②、耍賴法。突然倒地打滾喊叫嚎哭,引來圍觀者,趁機報警。
③、呼叫法。在有人經過的時候,大吼「救命啊……」引來旁觀者,伺機脫身。
④、認親法。當不遠處有大人時可佯裝認識,直呼「二叔」 「三嬸」。
⑤、放線法。佯裝害怕,暫時答應對方條件,約定時間、地點交錢物,待對方離開後報警。
⑥、拋物法。把書包或身上值錢的物品向遠處拋去,當歹徒忙於撿錢物時,快速脫身報警。
剛才我們已經初步了解遇到歹徒的急救辦法,下面再來看一個案例,我請三位同學用小品方法表演再現當時的情景。
三、分析案例二
案例2:河邊,小華和明明正在附近看書,聽到水面上傳來的呼救聲,小華和明明飛快地跑到出事地點,一起商量救助辦法。
師問:小華、明明你們想出什麼好辦法了沒有。
生:找木塊丟給落水者,或者找個樹枝、竹竿把他拖上來。師:小華、明明想出一種辦法,很好!但是現場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又該怎麼辦呢?其他同學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生:呼喊救命,打電話報警。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呀!(板書:多方求救、運用常識)
但有一點老師要告訴你們,當發現有人落水時,應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採取適當的方法救助他人。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展示課件4)
1、首先應向有人的地方高聲呼叫,同時盡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飄浮物拋給落水者,如救生圈、木塊等。
2、救助者也可迅速脫下自己的長褲在水中浸濕,扎緊褲管充氣後再扎緊褲腰,拋給落水者。並告訴落水者不要試圖爬上去,因為褲子里的浮力是有限的,只能用手抓住,藉以將頭浮出水面呼吸,耐心等到救援人員到來。
3、救助者也可找到竹竿、長繩或將腰帶圍巾連接後拋給落水者拉他上岸。
四、學生自己解決導語中的懸念
通過兩個案例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緊急救助的知識,而且方法巧妙實用。那麼我們現在回到本課開始的危險中,看看同學們是否也能運用常識來巧妙的解決袁媛的問題。小組先討論一下,並把結果記錄在80頁備忘錄中。好停,看屏幕,看看你們的方法是否也象袁媛一樣巧妙實用。(展示課件5)
袁媛不經意的推、關、捅、撥挽救了自己父母的生命,而她的這一舉動也被公安部授予為「中國驕傲」消防英雄稱號。好多組同學們的緊急救助方法與袁媛的方法一樣,也就是說在緊急情況來臨的時候我們也能象袁媛一樣,進行緊急救助。看來,許多同學都能成為「中國驕傲」的小英雄。
五、知識站
同學們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情況需要我們緊急救助?生:炎熱的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同學發生中暑。師:發現有人中暑應立即將病人抬到陰涼的地方,幫助患者盡快散熱,如果情況嚴重,應立即送醫院。生:發現有人觸電。師:絕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應立即斷開電源,然後撥打急救電話「120」。生:在樓梯摔下來怎麼辦?師:先自救(如果骨折不要隨意搬動身體),然後撥打急救電話「120」。師:同學們,生活中的急救實例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下面我們來做幾道判斷題,看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該如何應對。(播放課件6)
六、師:通過以上例子的分析,我們已經掌握很多急救方法,大體應掌握這樣的原則(課件六),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小聲讀一遍。停,我們掌握這些急救方法還不夠,還要讓更多的人都掌握緊急救助的方法,所以,我們還要積極向家長、同學、親戚、朋友宣傳。老師這里有很多宣傳方法(課件7)你們喜歡哪種就用哪種,今天就開始行動吧。
七、小結:
這節課有什麼收獲?生:我知道了很多急救方法。生:我學會遇到緊急情況要鎮靜,多方求救不馬虎。生:運用常識自救。
Ⅳ [山東省地方課程小學二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小學二年級地方課程教案
第一單元
經典驛站
《聲律啟蒙》(節選一)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聲律啟蒙》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談感受。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學生談談交流背過的寫景的古詩。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聲律啟蒙》(節選二)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聲律啟蒙》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談感受。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聲律啟蒙》可是千古吟誦的佳作,把它做成讀書卡片。
2、尋找《聲律啟蒙》的曲子,學唱。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續小兒語》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呂坤及其《續小兒語》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談感受。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過這首詩。
2、你還讀過呂坤的哪些詩?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增廣賢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並能熟練背誦。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能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4、逐步培養學生熱愛國學、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剛才你們誦讀的是我們這學期所學的增廣賢文,老師今天再給你們講個故事,喜歡嗎?那要求大家要認真聽,還要認真想:老師講的這個故事,你從中明白了什麼?
2、老師講故事。
3、反饋:你明白了什麼?
二、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過渡:對了,做人要善於寬容原諒別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請看——
2、多種形式朗讀詩句。
⑴自己輕聲讀幾遍,把詩句讀通順。
⑵指名讀,正音。
⑶齊讀,讀正確流利。
3、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⑴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麼?誰來說說。(引導學生說完整話)
⑵質疑: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嗎?學生說。
⑶小組互相學習,理解詩句。
⑷指名反饋,師生補充。
⑸反復朗讀,熟練背誦。
⑹小結。老師先總結詩句意思。你是怎麼讀懂的呢?總結學習方法:反復朗讀;小組合作學習。查字典;請教老師、父母;背誦,加深理解。
三、聯系實際,暢談體會
1、談話: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經歷過或者是聽到、看到別人寬容原諒別人的例子呢?請說給大家聽聽。你從中明白了什麼?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寬容原諒別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這些都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誰還知道一些有關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饒人處且饒人。
2、總結談話: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像這些增廣賢文會教我們很多學習、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多讀多想,一定會讓你的頭腦更聰明,如果運用於寫作上,那一定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布置作業:把我們今天所學到的增廣賢文講給家長聽,背給家長聽。
《增廣賢文》(二)
教學內容: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不說自己桶索短,
但怨人家箍井深。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並能熟練背誦。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能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4、逐步培養學生熱愛國學、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剛才你們誦讀的是我們這學期所學的增廣賢文,老師今天再給你們講個故事,喜歡嗎?那要求大家要認真聽,還要認真想:老師講的這個故事,你從中明白了什麼?
2、老師講故事。
3、反饋:你明白了什麼?
二、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過渡:對了,做人要善於寬容原諒別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請看——
2、多種形式朗讀詩句。
⑴自己輕聲讀幾遍,把詩句讀通順。
⑵指名讀,正音。
⑶齊讀,讀正確流利。
3、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⑴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麼?誰來說說。(引導學生說完整話)
⑵質疑: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嗎?學生說。
⑶小組互相學習,理解詩句。
⑷指名反饋,師生補充。
⑸反復朗讀,熟練背誦。
⑹小結。老師先總結詩句意思。你是怎麼讀懂的呢?總結學習方法:反復朗讀;小組合作學習。查字典;請教老師、父母;背誦,加深理解。
三、聯系實際,暢談體會
1、談話: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經歷過或者是聽到、看到別人寬容原諒別人的例子呢?請說給大家聽聽。你從中明白了什麼?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寬容原諒別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這些都是古人總結出來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誰還知道一些有關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饒人處且饒人。
2、總結談話: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像這些增廣賢文會教我們很多學習、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多讀多想,一定會讓你的頭腦更聰明,如果運用於寫作上,那一定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布置作業:把我們今天所學到的增廣賢文講給家長聽
《弟子規》(一)
教學目的:讓小朋友了解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弟子規的大概內容是什麼?
教學內容:學習《弟子規》的總序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有餘力 則學文」
教學重點;有餘力,則學文
復習內容:上堂課的內容:中國人、中國心,中國的禮節——鞠躬,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講解題目:《弟子規》——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容採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後改叫《弟子規》。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學方法:老師念一句,小朋友重復一句。也可老師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據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確定學習時間,需要念幾遍。
講解內容:
弟子規——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古人雲:學有學業、退有居業。弟子規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聖人訓—— 聖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聖人。
訓:可以做為准則的話。指聖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於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准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餘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舉例說明)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裡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後,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麼都不會!」客人愕然。從這個例子說明: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可他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麼去做事?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麼會虛心向別人學習?
總結: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准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後,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互 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家庭作業:請家長幫助熟念《弟子規》總序
《弟子規》(二)
教學目的:通過聖賢的教誨,啟發培養孩子的孝心,讓他們知道怎麼具體去做!
教學內容: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提問內容:上節課留的家庭作業,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說做了哪些?反復強調,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講解內容: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好:喜歡惡:厭惡父母親喜歡你做的事情,你要盡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經心。力:是盡我們的力量。父母厭惡的事情,你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壞習慣。例如;父母喜歡讓我們好好讀書,將來有能力做事。可我們不願學習,一心貪玩,這就是不夠孝心。還有父母不喜歡我們出去和別的小朋友打架,那我們就盡量不讓家長為我們操心。做什麼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會不會高興我去做?用心體會父母對我們的教育,要使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自己來講家長喜歡自己做什麼?同時老師也要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確的老師要幫助指正。如;某個小朋友就說:「我爸爸說:『在外邊,誰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時代不同,人的素質不同,結合今天的社會,進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古人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見古人對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我們不敢隨便毀傷,即使是手臂上劃一個口,父母都會擔心的,何況大病父母會難過傷心的。現在社會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順心的麻煩事,就要自殺,跳樓。沒有替父母雙親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大,還沒有報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會怎麼樣呢?身體有傷,只是讓親人為你擔憂。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會跟著你蒙受恥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孫。你要想到;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對得起生養我們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大,我們雖不能給他們更多的物資享受,可我們也不能讓他們為我們傷心,為我們難過。為我們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沒有禮貌、不敬師長、破壞公物、打罵同學、偷盜,或者做出了不該做的事情,你的家長會為你感到自豪嗎?
朗讀課文:請小朋友打開書,進行指讀訓練。從總序復習到這堂課的內容,每天爭取邊讀邊認,天長日久不但會背誦,而且也會認字。個別的字老師也可以寫一寫,加深印象。
作 業:回家詢問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麼?不喜歡自己做什麼?自己家的家教是什麼?父母希望你長大做什麼?
《幼學雜字》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幼學雜字》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邊塞詩人高適。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古詩。
2、找另外描寫邊塞軍事生活的詩歌來讀一讀。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中華改良雜字》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中華改良雜字》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邊塞詩人岑參。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古詩。
2、找另外描寫邊塞軍事生活的詩歌來讀一讀。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千家詩》(一)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徐元傑及其《千家詩》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徐元傑。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詞。
2、欣賞崔護《題都護南庄》
3、找徐元傑其他的詩來讀一讀。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千家詩》(二)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高駢及其《千家詩》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蘇軾。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詞。
2、還知道抒發思鄉情懷的古詩詞。
3、寫一首小詩贊美一下自己的家鄉。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千家詩》(三)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程顥及其《千家詩》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辛棄疾。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詞。
2、搜集程顥其他的作品。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千家詩》(四)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盧梅坡及其《千家詩》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盧梅坡。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詞。
2、搜集其他愛國詩人的作品。
3、搜集和盧梅坡同年代的詩人。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神童詩 卷首詩》(一)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寇準及其《神童詩》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寇準。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詞。
2、欣賞《永遇樂 次稼軒北固樓詞韻》。
3、背誦。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神童詩 卷首詩》(二)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馬致遠及其《壽陽曲·漁村夕照》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寇準。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曲子。
2、欣賞《天凈沙·秋思》。
3、背誦。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隨園詩話》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袁枚及其《隨園詩話》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袁枚。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這首曲子。
2、課外找三首描寫邊塞的元曲並填好表格。
3、背誦。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世說新語》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劉義慶及其《世說新語》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詞。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袁枚。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溫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翻譯課文。
2、背誦這首曲子。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第二單元
格言警句
教學目的
理解格言警句的意思並能熟讀背誦
過程設計
1.揭示課題並簡介學習內容。
格言就是含有勸告意義的話;警句是語言簡練而含義深刻的句子。以上都是關於珍惜時間的格言警句。
2.教師范讀格言警句,請學生認真聽。
3.領學生讀格言警句
4.師生共同討論格言警句意義
重點解釋:
徒傷悲、精於勤、荒於嬉、光陰,不可輕。
5.學生練習熟讀背誦
分組讀(分兩組,每組讀一章,進行小組比賽)
老師說上句,學生對下句。
多種形式朗讀,來爭取當堂課背誦
6.檢查背誦
7.拓展訓練:A搜集你喜歡的一兩條格言警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B把你喜歡的格言警句製作成一張自己喜歡的書簽。
Ⅳ 山東省地方課程小學二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二年級上冊傳統文化教學設計
1 聲律啟蒙(節選一)
問題提出 :
朗讀課文,有不熟悉的字,多讀幾遍,再寫一寫。
一、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聲律啟蒙,會讀課文,了解文意,盡量能夠背誦。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三、重點與難點
讀熟課文,理解文意
四、過程設計
一、讀課文
二、找不熟悉的字
三、寫不認識的字
四、理解文意
五、試著背誦
教學評價 :
大多數學生能夠讀熟課文,對文意只是簡單了解,還有一部分學生讀的還不熟。
2 聲律啟蒙(節選二)
問題提出 :
讀讀課文,有不熟悉的字,多讀幾遍,再寫一寫。
一、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聲律啟蒙,會讀課文,了解文意,盡量能夠背誦。
二、重點與難點
讀熟課文,理解文意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過程設計
一、讀課文
二、找不熟悉的字
三、寫不認識的字
四、理解文意
五、試著背誦
教學評價 :
大多數學生能夠讀熟課文,對文意只是簡單了解,還有一部分學生讀的還不熟。
3 《續小兒語》(節選)
問題提出 :
讀讀課文,有不熟悉的字,多讀幾遍,再寫一寫。
一、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會讀課文,了解文意,盡量能夠背誦。
二、重點與難點
讀熟課文,理解文意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一、經典回放:
從小做人,休壞一點。覆水難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為,夜來省己。是惡當驚,是善當喜。
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還增一毀。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注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擊:第10頁
六、活動廣角:第11頁
七、成長袋:第12頁
八、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搜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4 《增廣賢文》(節選一)
問題提出 :
讀讀課文,有不熟悉的字,多讀幾遍,再寫一寫。
一、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聲律啟蒙,會讀課文,了解文意,盡量能夠背誦。
二、重點與難點
讀熟課文,理解文意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一、經典回放: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注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擊:第14頁
六、活動廣角:第15頁
七、成長袋:第16頁
八、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搜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第5課《增廣賢文》(節選二)
問題提出 :
讀讀課文,有不熟悉的字,多讀幾遍,再寫一寫。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聲律啟蒙,會讀課文,了解文意,盡量能夠背誦。
二、重點與難點
讀熟課文,理解文意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一、經典回放:
孝當竭力,非徒養身。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豈無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知己知彼,將心比心。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文意注釋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學生結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2.學生自讀。(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並隨時加以指導。(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溫馨點擊:第18頁
六、活動廣角:第19頁
七、成長袋:第20頁
八、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3.課外搜集資料,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後與老師、同學交流。
6《弟子規》(節選)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的由來
2.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3.體會做事小心謹慎,講信用的重要性
二、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說文解字
1.出示: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2.解字:弟子(學生)
聖人(孔子)
孝(孝順父母)
弟(友愛兄弟弟姐妹)
謹(小心謹慎)
信(講信用)
3.解釋:《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聖人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
二、故事引導
1.講關於孔子和子路的故事
2.你還知道哪些關於孔子的故事
3.講宴殊故事
晏殊是宋代名臣,還是著名的文學家。
晏殊小時候便有神童之譽。一次,皇上讓他參加御前考試,拿到考題後,他馬上請求皇上另出新題,並老老實實地稟報:「這個題目,我十天前正好練習過,草稿還存在家裡,為考出真才實學,請為我出道新試題。」他這種誠實的態度深得皇上賞識。考中進士後,晏殊仍然每天閉門讀書,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學,頗得世人好評。
三、熟讀成誦
1.開火車讀古文
2.小組讀古文
3.開展小組背誦比賽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媽媽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裡
(2)妹妹向我要一支鉛筆
2.說一說,為什麼要這樣做
3.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會有什麼後果:
(1)小明在教室里撿到一塊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沒人發現,就放在了自己的鉛筆盒裡。
(2)小華答應借給曉紅一本漫畫書,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卻不帶來
4.小結道理:一個人只有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言語行為中小心謹慎,講信用,才會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Ⅵ 山東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家政》全冊教案
肯定有,
Ⅶ 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四年級下冊環境教育教案
四年級環境教育全冊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566/down-38437.html走進大自然
蒙眼旅行
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吃的環保
食品添加劑
食品保質的學問
書包里的環境問題
小紙片的奇遇
鉛筆的故事
家中的環境問題
炒菜帶來的環境污染
家庭裝潢帶來的污染
煩人的蟎
主題 走進大自然 執教老師
教學內容 蒙眼旅行 上課時間
教學目標 1、嘗試用自己的雙手、鼻子和耳朵來「看」世界。
2、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大自然的魅力,學會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旅行」。
</FONT>...... </b>
Ⅷ 山東省地方課程小學一、二年級國學啟蒙教案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適合自己和自己學生的教案。請問你是教這一回門課程的嗎?可答不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我寫出了幾份教案,我認為一、二年級的國學啟蒙上課應該以誦讀為主,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地同時讓學生盡快實現背誦。但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興趣勃勃的學下來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