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故事青花瓷

幼兒園課程故事青花瓷

發布時間: 2021-02-08 14:05:18

1. 幼兒園小班怎樣讓小朋友認識青花瓷教案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答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2. 幼兒園青花瓷主題牆解說詞

躺錘煉百膊市轄區塗

3. 幼兒園老師上美術製作青花瓷需要具備哪些材料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被譽為是中國的"國瓷",是中國文內化的象徵。同時青花瓷容這一課題也是大班上學期十月份主題我是中國人中的內容,由於我們的孩子對青花瓷不熟悉,因此,本次活動我從青花瓷盤入手,通過欣賞傳統青花瓷盤,以觀察交流為基礎,通過提問、討論,引導幼兒認識青花瓷,了解其特點,營造出一種藝術氛圍。再通過引導幼兒自主操作,在白色紙盤上裝飾青花圖案,繪制具有民間工藝特色的青花瓷,從中感受青花瓷盤獨特的簡約之美,並激發幼兒對傳統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盤,了解其紋樣裝飾特點,感受作品的色調和紋樣美。

2.理解中心對稱這一構圖方法。(難點)3.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學慣用不同的線條或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盤。(重點)活動准備:

1.青花瓷盤實物及圖片若干。

2.紙盤、藍色記號筆人手一份。

3.《青花瓷》純音樂。

4. 關於青花瓷的小故事

方文山因認識了幾個鑒賞古董藝術的朋友,在與他們時而青銅、時而宋瓷、時而明清傢具等橫跨千年談古論今的聊天中,觸發其想用那些傳世的中華藝術品來當歌名的動機。

當時方文山第一個想到的是青銅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時期開始鑄造的青銅器來做為歌名,以青銅的厚實來象徵愛情的堅貞;以千年斑駁的銅銹來比喻世事的滄桑;以器皿上難解的銘文來闡述誓言的神秘。

但剛開始落筆時卻發現周傑倫這首曲的曲調溫柔委婉、淡雅脫俗,以至於其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煙雨江南的畫面。又因當時的青銅器也同時製作成殺敵的兵器,這顯得「青銅器」這三個字太過厚重笨拙,充滿廝殺的硝煙味,於是尚在構思中的歌詞尚未落筆便已放棄。

後來方文山再選定宋朝時曾盛極一時的汝窯瓷,主要是因為它的珍稀度。因為戰亂的關系,與釉料配方與燒制過程的窯變等因素,全世界現傳世的汝窯珍品竟只有70餘件,堪稱國之重寶,彌足珍貴。

但問題又來了,因為純正上品的汝窯,只有一種顏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沒有任何花俏的紋飾,而且造型簡單素雅,在我看來猶如現今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雖有一種樸素的內涵,與經久耐看的質感,但總覺得不足以形容詭譎多變,愛恨兼具的愛情。

雖然最後還是沒有用汝窯當歌詞名,但我在收集寫作資料的過程中,卻因為一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詞句,觸發其靈感而寫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煙雨」。

此話據傳語出宋徽宗,因當時的汝窯專供宋皇室使用,而窯官將汝窯瓷燒制完成後,請示宋徽宗為其色定名時,徽宗御批:「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此後,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但後來方文山還是放棄用汝窯當歌名,除了因為它的特性不適用於纏綿悱惻的愛情外,汝窯的名字也稍嫌不夠凄美。幾經轉折,最終歌名才確定用初燒於唐代至今已綿延一千多年為中國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銷藝術品青花瓷。

(4)幼兒園課程故事青花瓷擴展閱讀:

相關: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論曲調,《青花瓷》彷彿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

周傑倫用「素胚」「仕女」「漢隸」等系列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周傑倫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闋R&B佳作。

5. 《青花瓷》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請講一講

填詞人方文山對歌詞的解釋
首先跟親愛的網友們分享此次填寫傑倫新專輯里這首「青花瓷」的創作過程。前一陣子我認識了幾個鑒賞古董藝術的朋友,在與他們時而青銅、時而宋瓷、時而明清傢具等橫跨千年談古論今的聊天中,觸發我想用那些傳世的中華藝術品來當歌名的動機。當時第一個想到的是青銅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時期開始鑄造的青銅器來做為歌名,以青銅的厚實來象徵愛情的堅真;以千年斑駁的銅銹來比喻世事的滄桑;以器皿上難解的銘文來闡述誓言的神秘。但剛開始落筆時卻發現傑倫這首「青花瓷」的曲調溫柔委婉、淡雅脫俗,以至於我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煙雨江南的畫面。又因當時的青銅器也同時製作成殺敵的兵器,這顯得「青銅器」這三個字太過厚重笨拙,充滿廝殺的硝煙味,於是尚在構思中的歌詞尚未落筆便已放棄。
後來我再選定宋朝時曾盛極一時的汝窯瓷,主要是因為它的珍稀度。因為戰亂的關系,與釉料配方與燒制過程的窯變等因素,全世界現傳世的汝窯珍品竟只有70餘件,堪稱國之重寶,彌足珍貴。但問題又來了,因為純正上品的汝窯,只有一種顏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沒有任何花俏的紋飾,而且造型簡單素雅,在我看來猶如現今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雖有一種樸素的內涵,與經久耐看的質感,但總覺得不足以形容詭譎多變,愛恨兼具的愛情。雖然最後還是沒有用汝窯當歌詞名,但我在收集寫作資料的過程中,卻因為一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詞句,觸發我靈感而寫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煙雨」。此話據傳語出宋徽宗,因當時的汝窯專供宋皇室使用,而窯官將汝窯瓷燒制完成後,請示宋徽宗為其色定名時,徽宗御批:「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此後,天青色即為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此句另有一說為五代後周柴世宗所說)但後來我還是放棄用汝窯當歌名,除了因為它的特性不適用於纏綿悱惻的愛情外,汝窯的名字也稍嫌不夠凄美。幾經轉折,最終歌名才確定用初燒於唐代至今已綿延一千多年為中國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銷藝術品—「青花瓷」。當初當我確定了「天青色等煙雨」的歌詞後,沒多久就又順手寫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於是副歌第一行的關鍵詞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詞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出現的,它必須耐心的等待一場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雨,才能夠在積雲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顏色出現。因為雨過天晴後才會出現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過來說,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還有,之所以用「煙雨」,而不用「下雨」,則純粹是因為煙雨的意境比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煙雨」此句來對仗較為白話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連用了二個「等」字,是為來強調愛情里最無力的無奈就是「等待」。換個散文式的說法就是:「那天氣的變幻莫測,那裡是我們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純凈被雨洗滌過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的等待驟雨自然的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動而安靜的等待著不知何時才會出現的你。」這首青花瓷里還出現「芭蕉」這個歌詞里較不常出現的植物,實在是因為個人對「芭蕉」這款植物的莫名喜愛,情有獨鍾。就像椰子樹會讓人聯想南台灣,棕櫚樹等同於熱情的海灘,仙人掌的場景則理所當然在沙漠一樣,不知怎地,對於「芭蕉」我就自然而然的會聯想起宋詞中煙雨江南里的蘇州林園。如李煜的長相思里就有「……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其實你只要仔細觀察宋詞里常出現的植物,「芭蕉」出現的頻率還頗高。另外日本著名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也是取芭蕉為自己的別名,這又讓芭蕉這植樹增添些文人氣質。
還有順帶一提的是「惹」這個字在歌詞中的用法,是我從六祖慧能那句著名的謁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中,得到的體會。因為「何處惹塵埃」其實也可寫成「何處「沾」塵埃」,或「何處「染」塵埃」,但因為沾與染的語意都沒有「惹」來的強烈,沾與染只是一種與他物接觸的用詞,但「惹」字卻有不請自來的招惹之意,主動性很強,比較具侵略與戲劇性。也因此,我用「門環惹銅綠」,而不用「門環染銅綠」;還有另一句歌詞我也是用「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也不用「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遇見」你」是同樣的道理。其實在「南拳媽媽」的《花戀蝶》中我就已經用了「惹」這個字,在第一段歌詞里「幽幽歲月、浮生來回、屏風惹夕陽斜..」,我用「屏風「惹」夕陽斜」來表示夕陽西下時因屏風的阻擋斜射進屋內的光線,而不用「屏風「遮」夕陽斜」。
最後,關於「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的詞意,在此容我再累字贅語的解釋一下;一場大雨後滿園的翠綠,空氣里充滿濕潤的水氣,芭蕉葉上滾動著晶瑩的雨滴,此時此景,最是詩意;還有那歷經風霜風吹雨打後,依舊鑲嵌在門板上只是多了些銹蝕斑駁的銅環,最富古意。我先用「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這段文言詞句以景入情,然後再承接較為白話的下一段「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以為對仗。因為芭蕉與門環都是靜態的實物,只能被動的等驟雨,等歲月侵蝕後慢慢氧化的銅綠;但人稱代名詞的「我」卻跟芭蕉與門環不一樣,因為「我」是可以自由移動的,於是我偶然間經過江南小鎮邂逅「惹了」你,並不是被動的等你了,而是主動的去認識你。所以雖然同樣都是用動詞的「惹」,但其主動與被動性卻迥然不同,而且在這段詞里我一連用了三個「惹」字,字義相同,用法卻不同,饒富趣味。總之這首歌寫的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歌曲評論
從《東風破》里的「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到《發如雪》中的「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離恨是歌者永恆的主題。《青花瓷》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在於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彷彿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彷彿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漢隸」等系列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周傑倫的唱腔柔情而古樸,略帶江南戲曲的雛形,絕妙填詞配復古音樂,構成了一闋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聽到了《東風破》里舊地重遊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聽到了《發如雪》里前塵後世輪回不息般輕輕的喟嘆,也聽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難忘的一生等待,甚至聽到了《愛在西元前》里風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愛的誓言……心中五味陳雜,漫天的思念翻滾如潮,而耳旁卻依然只是輕輕淡淡的吟唱而已,雲淡風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個字,我以為是這個「等」字。
一個「等」字,唱盡多少無奈和惋嘆。這一等,是無望的等,是來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卻只用淡淡的語調唱來,再平常不過,彷彿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簡單;等待的時候,可以看書寫字,可以吟詩作畫,可以賞花彈琴,只是時時不曾忘記等待的人。痛苦嗎?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來滿腹的離愁別恨也可以慢慢洗淡。求不得、愛別離又怎麼樣呢?眾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不如就當此生的相遇,只是為了來生的重逢埋下伏筆,這樣想來,不禁釋然。就算不能再相遇,也應當感恩曾經那驚鴻一瞥的際遇。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樣。
至少,我們能夠隔著千里山水遙遙眺望江南的裊裊炊煙,隔著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憶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芭蕉簾外雨聲急,匆匆而過的是時間;
青花瓷里容顏舊,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麗,永遠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賞,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另種解釋
第一段其實已經清晰地說明了歌詞所描述的對象,「我」一邊為素胚上色,一邊思念一個曾經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麗的江南女子。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畫不下去,縱是丹青聖手,瓶上的牡丹終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憂傷。從文筆和選用的意象來看,開首直敘,並不詞藻華麗,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韻雅緻的基調。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是典型的台灣的說法,改成「去了」更符合內地的語言習慣。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全文的點睛之語,優雅而深情。有人誤認為「天正在等煙雨」等說法,是因為對青花瓷還缺少一定的了解。「天青過雨」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極少,也是最美麗的顏色。這種釉色必須在煙雨天才能燒出來,(以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其實主要是濕度)所以說,煙雨天時出現天青色的決定性條件之一。「天青色等煙雨」不但詩話了語言,而且串聯「而我在等你」彰顯出伊人於「我」而言多麼的可貴。再加上動人優美的旋律,令人如聞天籟。「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畫面感極強,一石三鳥,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見景色,更以景襯情,唯美的場景給思緒抹上了淡淡的傷感。「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依然秉承一邊勾勒青花一邊展開思緒,而伏筆一詞其實對以後的結局作了暗示。「我」是否與曾經邂逅的女子緣悋一面呢。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同樣的旋律再次吟詠,一個「暈」堪稱絕妙,什麼是暈?我舉個例子,當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他緩緩擴散,這就是暈。人說:「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朧的月光下,結局竟真的被打開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么?「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本句是一個標準的倒裝,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個喜劇結局。然而筆者更傾向於認為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現了幻覺,朦朧月光消逝,不過更相思。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綉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里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倒敘手法,交待和伊人匆匆相見,匆匆話別的來龍去脈,依然是一邊勾勒一邊追憶。不得不說方文山有著天生的對文字的敏感,連續三個惹字用得極妙,雖然「簾外芭蕉惹驟雨」活剝自前人詩句。順便說說,這種方式也叫做「無理而妙」,最早來自元曲,顯然驟雨不是芭蕉惹來的,這樣說沒有道理,但是味道就出來了。

還有一種說法:
周傑倫的一曲《青花瓷》無疑是2008春晚的一個亮點。但是這首歌曲的歌詞中卻存在著錯誤———著名收藏家、鑒定家馬未都說,該歌詞中有兩處錯誤,其中一處錯誤「謬誤」。
對於這首歌曲,馬未都認為最好的一句是開頭,即「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但馬未都認為,其中謬誤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此,馬未都的解釋是:青花自誕生之時迅速成為中國瓷器的霸主,700年來無人撼動。可瓶底從未書寫過漢隸,僅在明崇禎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寫過隸書。另一處錯誤是「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馬未都說,這句歌詞的錯誤之處在於「宋體落款僅見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見過。」馬未都還指出,在周傑倫前面唱歌時,後邊背景中出現了幾件瓷器,其中一件是晚清仿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贗品」。
為《青花瓷》平反——裴光輝駁馬未都之謬誤說
裴光輝:原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客座文物教授。著名文物鑒定家,青花瓷學者。出版《至正型青花瓷》《空白期青花瓷》《轉變期青花瓷》《克拉克瓷》《康雍乾青花瓷》等青花瓷學術著作多部。2005年在倫敦佳士得公司的「鬼谷門事件」中,因質疑該公司拍賣的成交價為2.3億人民幣天價的元代青花鬼谷罐而蜚聲海外,被稱為是第一個向國外著名拍賣公司說不的中國文物專家。
今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歌星周傑倫演唱的一首《青花瓷》,成為晚會亮點,好評如潮,並獲得「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歌舞類二等獎。這是一首以中國青花瓷為創作元素的歌曲,以瓷器作為「中國元素」來創作歌曲,思路新穎,開拓了「中國風」歌曲創作的新路。歌詞和演唱都十分維美,舞台大屏幕背景的古代青花瓷美圖更增加了節目的視覺沖擊力,可稱是視聽皆佳的一個節目。難怪其一播出很快就在國內廣為流行傳唱起來。
然而歌曲的熱度還在強勁上升之際,京城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發話了:《青花瓷》歌詞出現謬誤,並且「這些錯誤很低級,一般水平的人都能看出來」。娛樂新聞界的過敏神經馬上被調動起來了,於是報章馬上端出這樣「奪人眼球」的標題:《周傑倫被找茬,收藏家稱詞者不懂瓷器》(《新聞晨報》)、《藏家馬未都稱周傑倫歌詞錯得離譜》(《成都商報》)、《馬未都:周傑倫的歌詞錯得離譜》(《新聞午報》)《周傑倫有硬傷,專家稱作者不太懂瓷器》(《現代快報》)《周傑倫歌詞大穿幫》(《長江商報》)《是贗品》(《青島早報》)……
那麼詞作者方文山先生到底犯了哪些「很低級」的錯誤呢?馬先生挑出了兩處:
「馬未都認為,其中謬誤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此,馬未都的解釋是,青花自誕生之時迅速成為中國瓷器的霸主,七百年來無人撼動。可瓶底從未書寫過漢隸,僅在明崇禎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寫過隸書,顯然,寫詞者並不太懂瓷器。另一處錯誤是『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馬未都說,這句歌詞的錯誤之處在於,『宋體落款僅見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見過』。」(《北京晨報》:《著名鑒定家:周傑倫《青花瓷》犯了低級錯誤》)
原來馬先生是要求詞作者像寫學術論文那樣來寫歌詞,不能使用虛構、想像、誇張等等文學手段,否則就難免犯「低級錯誤」。這不由使我想起宋代文豪蘇東坡鬧的一個笑話:說的是宋代詩人王祈創作了兩句「竹詩」,他很得意地在蘇東坡面前吟誦起來,詩曰「葉垂千口劍,干聳萬條槍」,東坡心裡頗不服,挑刺道「好確實是極好,但這樣算起來,十條竹竿才有一片竹葉啊。」事後還對人說「世間事忍笑為易,惟讀王祈大夫詩,不笑為難。」(事見《苕溪漁隱叢話》卷五十五《宋朝雜記》下)其實該笑的不是王祈而是蘇東坡,作為大文豪的他,不應該連文學創作的特殊規律都不懂,而用加減乘除這樣的算術工具來給詩作挑刺,文學運用的是形象思維,算術運用的是邏輯思維,豈可混為一談?這樣的笑話,明代的楊升庵也鬧過,他曾給杜牧的名詩《江南春》挑刺說:「千里鶯啼綠映紅」原來應是「十里鶯啼綠映紅」,「今本誤作「千里」。若依俗本,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楊慎《升庵詩話》八)
對於這種迂腐的見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曾經舉例「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曰「其尤酸迂不通者,既於詩求出處,抑以詩為出處,考證事理。杜詩『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遂據以為唐時酒價。崔國輔詩『與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錢』。就杜陵沽處販酒,向崔國輔賣,豈不三十倍獲息錢耶?求出處者,其可笑類如此。」馬先生的不通之處恰恰正是犯了這種「詩求出處,抑以詩為出處,考證事理」的錯誤。故其「棒喝」一出,馬上被歌唱家的fans指責為「吹毛求疵」。
然而,更令我訝異的是:經我反復琢磨,《青花瓷》歌詞中被馬先生挑出來的兩處「毛病」,即使從「考證事理」的迂腐的「學術角度」來苛求,結果竟然是無「毛」可吹,無「疵」可求。也就是說,《青花瓷》歌詞關於青花款識的描寫完全符合古代青花瓷的實際,並不存在馬先生指出的「低級錯誤」和「謬誤」。現不妨就馬先生挑出的兩處「硬傷」分析如下:
一、按馬先生的說法,最嚴重的謬誤是「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一句。外?因為青花瓷「瓶底從未書寫過漢隸,僅在明崇禎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寫過隸書」。其實,在明末清初(學術上稱「轉變期」)的青花瓷上,隸書款識大量存在,隸書款乃轉變期青花瓷的一個重要特徵,雖然大多是出現在器身和器口,但在器底者也絕非不見,只是相對較少而已。如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青花嬰戲奪標圖缽式爐,底部即有「大明嘉靖年制」青花隸書款;泉州的晉江博物館也有一件明末青花麒麟紋象耳簋,底部有青花隸書「鶴台珍玩」款。2006年秋季杭州藝術品拍賣會更出現一件清代乾隆青花八寶纏枝大瓶(拍品號1317 )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隸書款。說明青花瓶底部書隸書款的做法不但轉變期存在,還延續到了清中期。一般青花琢器(包括爐、瓶、花觚等)底部的隸書款的以堂號款為多,也有少數贊頌款及年號款。
二、馬先生挑出的另一出錯誤是「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外?因為「宋體落款僅見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見過。」在這里必須指出的是:馬先生對什麼是宋體字的認識還比較模糊,或者說還不夠正確、全面和深入。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上面的藍料款、紅料款乃是宋體字的其中一種,即所謂的「宋槧體」。(按「宋槧體」一詞不是出版業的正規術語,它是傳統古玩界對一種明代宋體字的俗稱,最早見於趙汝珍《古玩指南》一書。)其實宋體字的面貌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有兩種:形成於宋代的「仿宋體」(日本稱「宋體」)和形成於明代的「宋體」(日本稱「明體」,也就是古玩界所謂的「宋槧體」)。兩種宋體都是從毛筆的楷書演變而來,是楷書運用於刻版而形成的印刷字體。但仿宋體由於形成較早,故保留了較多毛筆字特徵;宋體由於形成時間較晚,刀刻特徵更多。兩種宋體其實也不難辨認:即「仿宋體」的橫畫和豎畫粗細相當,沒有懸殊的差別,風格接近於手書;「宋體」則橫細豎粗,橫豎差別懸殊,風格接近於刀刻(見圖3)。長期以來,古玩界許多人有一個誤區,即將主要出現在琺琅彩瓷上的所謂的「宋槧體」(即明代形成的那種橫細豎粗的宋體字)當作宋體字的唯一風格,卻將在瓷器上大量出現的風格接近於手書的仿宋體稱為「楷書」。其實考察青花瓷自有款識以來的實際情況則不難發現:自明代永樂宣德以訖清末,青花瓷器上的宋體(絕大多數是具手書風格的「仿宋體」)落款比比皆是。不但有宋體年號款,還有宋體堂號款、吉語款、贊頌款等等。然而因為古玩界許多人一方面誤以為「宋槧體」是唯一的宋體字,另一方面又將大量「仿宋體」等混同於楷書,有這樣的誤區,則他們對在青花瓷上大量出現的宋體字竟然視而不見就不足為怪了。還應該進一步指出的是:在青花瓷器上,不但有「仿宋體」的落款,還有「宋槧體」的落款,後者並非「僅見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只是在青花瓷上為數數量不如仿宋體多而已。故馬先生所說的「宋體落款僅見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見過。」並不符合事實。
順便更正一下馬先生的另一個錯誤,即關於舞台背景出現所謂「贗品」的問題。馬先生說:「在周傑倫前面唱歌時,後邊背景中出現了幾件瓷器,其中一件是晚清仿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贗品』。」行內人都知道,所謂「贗品」的認定是有時間相對性的。比如康熙仿明代宣德的瓷器,在康熙時代的人看來,可以稱之為「贗品」,但如這件瓷器傳到了光緒,在光緒時代的人看來已經是「古董」了。同理,如果一件晚清仿前朝的瓷器傳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它已經是一件很夠格的古董了,如何還稱之為「贗品」?莫非馬先生把自己當成了「晚清人」了?故舞台背景出現所謂「贗品」的指責並不成立。

但是馬未都在他開在新浪上的博客中評論此歌的末尾還寫上了這么一段話,也許可以表示他的意思:不管如何,青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眾情人,周董將七百年來的大眾情人描眉畫眼,重新打扮一番,推至春晚前台,功不可沒。

6. 青花瓷是怎麼的一個故事

【傳說】

有一個關於天青花瓷的傳說:一個美麗的女子將自己的靈魂和祈禱燒制在瓷器上,等待著能有一天和痴戀著卻不幸逝去的心上男子再次相遇。

【天青】

群山深處的有一個鎮子,叫做青花鎮。這個鎮子背後的山格外青翠巍峨,冬天裡除了山頂有帽子一般的雪頂,山體別的部分依然都是綠色的。山上的溪流潺潺,多少年來就那麼流著,和山一起,呆在這個永遠不會動搖的棲息之地。

這里有一種特別的粘土,鎮子里的老人們都說,沒有這個粘土就沒有這個青花鎮。只有青花鎮挖出來的土燒制的瓷器釉質白里泛青,青料發色青翠,呈色穩定,四方的人都來鎮上購買這里的瓷器。這鎮上眾多的作坊里,又數山腳下、鎮子最邊上的周家作坊最有名,誰能買到,那就是最好的女兒陪嫁之物,而周家鎮窯之寶莫非是那一窯傳奇的天青花瓷了。女子要是能得到一件,擺在內闈,據說能長久得到男子的珍愛和呵護,無論丈夫走多遠,心裡只有她一人。

傳說,在這年冬天,周家作坊里,一直在等著製作一窯天青色的上瓷。這種瓷在爐里燒出來,出爐的那一瞬間必須是煙雨天,上在釉上的顏色對爐火的溫度要求非常高。這一年很久沒有下雨了,可偏偏是這一天突然煙雨朦朧,天低低欲墜。

周家二太太懷胎十月,在傍晚煙雨驟起的時候同時動了胎氣,順利誕下一名女嬰。巧的是,在這個女嬰降生的一瞬間,這爐窯的爐火很奇妙地冒出了七彩光華,出爐之後,大家都驚呆了——燒出了鎮子里百歲老人都沒有見過的稀有絕品的天青雨瓷來!已經將近50載的周老先生得此好瓷和女兒,真是眉眼都掛不住喜。細看那女孩,生得如同白瓷一樣精緻皮肉,眉目竟如瓷花般奪目清晰。

所以,周老爺雖然得的是個女兒,但是也整整張燈結綵了七日;而燒出來的天青瓷,也是全鎮人的喜事,大家都對這個給人們帶來好運的女孩珍愛不已。最後,周老爺親自給她取名:天青。

【公子】

天青一天一天長大,越來越美,和那瓷上的仕女是一個樣子,甚至更美。但是就是一點,小天青怎麼也不肯開口說話,這一點真是急壞了周家上下。好在孩子健康,沒有其他毛病,周老爺也只有慢慢想法子了。

到了一年一次外客來訪的集市。這一天,會有很多客商從四面八方匯集在青花鎮,挑選鎮子上這一年最好的貨品。這次集市開市的時候,也是天青滿十四歲的日子,周老爺在鎮頭的城牆上貼了告示,誰能治好天青的失語症,就把那窯天青瓷全部贈與,這可是價值連城啊。

城外一名青年公子,搖著靛藍撒金的一柄扇子,和一名童兒一名腳夫來了。看上去不像是一般的商人,衣裳潔白飄逸,眉宇間都是一股英氣。他看了看城牆上的告示,拿扇子挑了告示卷在手上就直奔周家而去。

在周家客堂,這位公子長長一個揖作下去,周老先生歡喜不盡,心想女兒終於可以開口說話了,治病的人還是如此瀟灑風流的人物。周老先生扶起公子,問道:公子何處來?姓甚名誰啊?那公子恭敬的微一頷首:晚輩姓周名傑倫,單字一個董,來自遙遠的海中流求島,有海中人魚歌喉熬制的葯丸,定能使小姐鶯喉婉轉。周老先生說:若公子能治好小女,那窯瓷定是公子所有,絕無戲言。公子笑著擺手:前輩,晚輩並不貪圖那稀有之瓷,卻只想若能得小姐為妻子,今生別無他求!

周老先生一咬牙,也好!老夫應允你!

【諾言】

是夜,周公子吩咐所有人不得進小姐房,只能他一人進房療疾。周老爺雖然心中不快,覺得不妥,但是心想若治好了,小女便是他的妻子,這個人看上也是個君子,萬般無奈但也只有答應。

長夜漫漫,在雞叫洪亮的時候,天邊終於出現了魚肚白,周老爺一家沒有一個人合眼,眼睜睜看著天青的房門。當第一束陽光射進院子的時候,房門「咦啞」一聲開了,周公子略有些疲憊但是精神神采奕奕先出門來,向著門里伸出一條手臂來,門內緩緩走出美若天仙含羞答答的天青,把玉手往周公子臂上一搭,款款走了出來。

周老爺和周婦人連忙上前,卻見那天青姑娘一聲嬌喚:爹爹、母親~!便哭倒在二老懷中。這是天青第一聲喚爹娘,全家上下都鼓舞歡欣。周公子在傍扶起天青,也拜倒:岳父岳母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這下,周老爺卻捨不得了。他才捨不得掌上明珠遠渡重洋,去那叫做流求的小島。於是他心中想拖延這婚事,對公子說:傑倫啊,我家小女已經許於你,但是按照規矩,你必須在明年小女年滿十五歲的時候,帶著你父母的聘書以及聘禮才能將她迎娶。

周公子凝視著天青,天青也看著公子。兩人無言,心中默念佳期明年,心中諾言暗傳。

【訣別】

這青花鎮山中有個老道,是周老爺的朋友,在周公子准備走的這一日正好上門拜訪。那老道與出門的公子撞個滿懷,定眼看時,心中一驚。他把周老爺拉在暗處竊竊道:周老先生這可是要接門妖親啊~!原來,那公子本是流求島上千年修煉的一隻藍絲青鳥,化作人形,難怪他能給天青療疾,起碼用了他五百年的功力。周老先生急了:仙人救我小女!那道人說:這青鳥精說來也不害人,在鳥精中也是有名的痴情種……周老先生斬釘截鐵的說:斷然不可!人妖殊途,況且小女遠去重洋,怎能放心!道人說:老先生,這也不難,你看見周公子那柄那柄靛藍撒金摺扇了么?那就是這青鳥的翅膀,你若暗中留下這柄扇子,這鳥已經耗盡五百年的功力,是飛不過這海峽便會葬身海底的。

周老先生暗中想辦法把公子的那柄扇子丟進了瓷窯里燒得一干二凈,公子只顧得和天青私語,戀戀不舍,走時渾然不覺,隨行小童不斷喚到:公子,該走了,公子,該走了。

周公子一走,天青是天天痴等,目光從來沒有從遠方收回來過。但是,數月之後,卻從海邊有消息傳來,說是公子返家的船在海浪中覆沒。

那也正是一個煙雨欲來的傍晚,天青姑娘臟腹如同有火在燒,她裹脅著一陣煙火之風,縱身跳入了一爐正在燃燒的瓷窯!七彩的火苗騰起,煙火中幻化出一股鳥兒般的青煙向海邊的方向飄去。空中陡然響起許多婉轉的鳥鳴,那鳥鳴細聽來似乎是一首凄婉的曲子,和那青煙纏繞不盡,久久不散。這爐窯出來的瓷,每一個上面都有一隻青鳥深深嵌在天青色的瓷胎上,若隱若現。

【後記】

只有周公子那隨同的小童沒有葬身海底,他雖然是一隻幼小的青鳥,但好在翅膀並沒有被偷走,千辛萬苦中飛回了流求。他在心中默默感念著周公子和那天青這一場奇戀。在他修煉千年圓滿那天,正好是公元2007年,他化作一個人,入得塵世,做了一個歌唱藝人,他把這一段千年前目睹的愛情,寫了一首傳唱甚廣的歌謠:《青花瓷》

7. 怎樣給幼兒講青花瓷的知識

:《美麗的青花瓷》 設計思路: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被譽為是中國的「國瓷」,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它是將自然物象用中國特有的水墨畫圖式在瓷器上表現出來,構圖簡潔,色彩素雅明快,造型,線條極其豐富,給人一種淡雅的視覺美感。正好滿足中班幼兒強烈的學習探索慾望,是中班幼兒易於理解和接受的一門藝術,也是一個很好的幼兒美術欣賞教材,既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又豐富了他們的審美情趣。於是,今天我們走進了青花瓷的世界,更近距離地欣賞國瓷,感受中國文化。 活動目標: 1、 欣賞青花瓷,能初步感受到白底青花的古樸簡約美,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以及表現能力。 2、 引導幼兒懂得利用美麗的線條將事物進行裝飾提亮。 活動准備: 1、 知識經驗准備:事先幼兒有認識過生活中的普通瓷器製品。 2、 物質材料准備:場景——米奇妙妙屋;展示台——1個大藏寶箱,內部擺放各種青花瓷實物;電腦投影儀;青花瓷課件;音樂情境——3首古典音樂,分別對應於幼兒出場、欣賞以及創作時間的不同氛圍;幼兒人手一份——1次性紙盤、藍色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 欣賞一:(實物欣賞) 1、 以幼兒喜愛的「米奇妙妙」引入課題,(音樂)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美 術欣賞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米奇妙妙屋做客,妙妙屋裡有很多好玩的寶貝,小 朋友想不想去呀?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美麗的音樂輕輕地出發吧。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古典音樂的舒緩旋律,輕輕地舞動入場。 2、 進入展示區——發現米奇的藏寶箱,教師與幼兒一同揭開藏寶箱里的秘密,並進行實物欣賞。 師:這些是什麼寶貝呀?它們上面畫了什麼?有什麼形狀?它們的顏色呢? 3、組織幼兒進入米奇妙妙屋內做客,教師出示現代瓷器與青花瓷器實物,引導幼兒在直觀的比較中小結剛才發現的奧秘。 師:剛才我們看見的那些瓷器,你們發現了什麼?在顏色上它跟我們現代這 種瓷器有什麼不一樣? 師小結:這些瓷器它們只有白底和藍色,這種白底藍色的瓷器有一個好聽的 名字叫青花瓷。古代人把藍色叫做青,他們又覺得這種瓷器像花兒一樣美,所以叫青花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瓷器。 欣賞二:(課件欣賞) 1、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帶著問題(播放青花瓷課件)集中欣賞圖片。 (1)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欣賞時注意觀察青花瓷它們的花紋、形狀、圖案,美在哪裡? (2)請小朋友念通關米奇的通關咒語把神秘牆(投影儀)打開,欣賞圖片。 (3)提問幼兒欣賞後的感受:看完這些青花瓷你有什麼感覺?你覺得青花瓷器美在哪裡? 2、引導幼兒重點欣賞幾個富有特色的青花瓷器。 (1)啟發幼兒重點說說青花瓷上美麗的圖案。 ¨ 師:小朋友的小眼睛真厲害能夠發現青花瓷器里各種各樣的美。這些里米奇也有幾個特別喜歡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美在哪裡? ¨ 以米奇有幾個特別喜歡的青花瓷器,引導幼兒用猜測的形式進行逐圖欣賞,並說說它們美麗的圖案。 ¨ 教師提問:瓷器上畫了什麼美麗的圖案?它畫了什麼故事?他們在干什麼呢? (2)引導幼兒想像如果自己是創作者想畫什麼美麗的圖案故事。 師:原來每個美麗的青花瓷器上,中間畫的都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如果讓你來設計,你想給青花瓷器畫上什麼美麗的圖案呢? (3)認識各種美麗的花邊花紋。 ¨ 出示幾張范圖,啟發幼兒發現圖案少了花邊花紋的裝飾並不完美,引導幼兒認識花邊花紋裝飾的重要。 ¨ 組織幼兒再次念念咒語打開神秘牆,觀看花紋課件,認識各種美麗的花紋。 師:米奇用相機拍下了很多美麗的青花瓷花紋,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裝飾花邊的。 ¨ 結合節奏小游戲,引導幼兒發現各種花紋的規律美。 師:你喜歡哪一個花紋?你覺得哪個花紋美,它們是怎麼排列的? 二、製作青花瓷,裝扮米奇妙妙屋。 1、師:今天米奇讓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美麗的青花瓷,現在我們也用自己學到的本領來幫它把妙妙屋打扮打扮。 2、幼兒嘗試用藍筆在紙盤上進行創作,進一步感受古代青花瓷的簡約美,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三、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欣賞評價,活動自然結束。 龍海市華僑(第一實驗)幼兒園 康淑娟 活動點評: 1、整個活動讓人耳目一新,讓大家真正理解了幼兒園美術欣賞教育活動。雖然活動重點是欣賞,但教師並不是將欣賞作為孤立的一個活動,而是注重多種藝術形式的有機整合,古典音樂為主線的前後貫穿,給幼兒帶來了古代水墨江南的詩情意蘊,有一種清心素雅的感覺。 2、活動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投影儀的教學效應,化難為易,通過幼兒熟悉喜愛的卡通形象,結合念咒語、節拍小游戲等有趣的魔法小手段,讓活動充滿了神秘感,更具趣味性,大大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 3、活動始終強調幼兒的自主探索。教師始終保持用平等的對話方式引導幼兒步步解讀青花瓷的文化韻味,讓幼兒在對話中輕松獲得青花瓷的相關信息(色彩、圖案造型、花紋的運用,以及所表達的情感、意境)。活動環節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通過欣賞體驗——設疑推進——幼兒內化拓展——提升創作,全程帶給孩子們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學習空間,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了解青花瓷、接受青花瓷,並再次創造青花瓷的美。幼兒的活動過程是快樂的,幼兒的作品也是豐富的。

8. 幼兒園班級環境青花瓷系列介紹

要活潑 溫馨一點 比如貼幾個可愛的卡通畫 設置幾個小玩具

9. 青花瓷的故事。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人們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

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近些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發色濃艷,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進口的鈷料。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胎釉之間施化妝土。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復、碗、罐、蓋等。

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其中花草紋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

從這一點看來,並結合唐青花出土較多的地點(揚州為唐代重要港口),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

(9)幼兒園課程故事青花瓷擴展閱讀

青花瓷起源於唐代,卻發展於元代。大家都知道宋代是我們瓷器業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為中國,為世界貢獻了無可匹敵的單色釉瓷器,也創燒了令世界收藏界趨之若鶩的宋代五大名窯。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

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