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剪紙課程整合總結
『壹』 小學美術課(剪紙貼畫)課型 屬於造型表現還是設計應用
明顯是造型表現..雖然圖形是要設計.但是本質上是造型.
因為設計的含義簡單概括就是有目的的創作行為.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
而剪紙貼畫的設計.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藝術上的表現而已..
所以本質上是造型表現.
你第二個問題包含內容有點廣泛了.我發網路的解釋你看看吧..
http://ke..com/view/14417.htm
http://ke..com/view/3988011.htm
『貳』 一節剪紙美術課(日記)
一節有趣的美術課
參考答案http://www.abc788.com/html/4844.html
今天,我期待已久的的一節美術課終於到來了。
下午上美術課之前,我的同桌便打來了我們上美術課需要的水。可是就在上課鈴打響的時候,江至芸卻不小心把我的水打翻了。老師已經過來了,這可怎麼辦呀!最後我只好向包卓群借了半杯水,才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美術老師上課了,對我們說:「今天我來教你們雕刻一些小東西,我先來教你們刻一隻小貓咪和一條小金魚。」雕刻實在太有意思了,我們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師刻。很快老師就刻好了,對我們說:「下面你們就照我的樣子開始刻,想刻什麼就刻什麼。」我們都迫不及待的拿起美工刀准備雕刻起來,沒想到老師又說:「你們不可以用美工刀,因為美工刀太鋒利了,你們可以用尖一點的自動鉛筆來刻。」於是,我就動起手來刻一個小愛心。可是用自動鉛筆刻小愛心不怎麼好刻,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刻了一個大致的樣子。我想用李晟的小的美工刀來修改一下。可就在這個時候,楊老師突然站在了講台上,大聲地說:「快把美術工具收起來,回家再做!我來布置家庭作業。」唉!「可惡」的楊老師,你怎麼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跑來了。就不能遲一點再來嗎?沒有辦法,誰叫楊老師是我們的老師呢!我必須無條件的服從。
不過,今天的美術課還是非常有趣的一節課,我學會了雕刻小愛心。
『叄』 一堂有趣的美術課作文500字 (剪紙內容)
各色人發寒熱和你色入
『肆』 在小學美術剪紙教學中民間文化的開發與傳承
民間美術從藝術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藝術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識與價值觀。在保護和搶救非物資文化遺產的同時把它與富有藝術創造力的兒童美術教育融為一體,發揮學校教育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優勢,走民間和鄉土文化資源與美術教育研究的道路,是民間美術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小學民間美術課程開發既需把握民間美術資源的「民間」特性又需注重與兒童身心發展認識規律相結合,同時有助於對原有美術課程所培養的技能與理解力的增加, 能讓兒童在多渠道地體驗學習樂趣時逐漸體認民族藝術的價值,通過探索活動主動地在生活中發揮傳承、保護和發展民間藝術的作用,實現民族文化多樣性的活態傳承.
湖南省的少數民族絕對數量居全國第六位。多樣的民族文化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民間美術種類。剪紙是湖南民間美術中最為普及,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流行於每個地區,技藝發展成熟,民俗應用廣泛。剪紙技法豐富,藝術風格多樣,創作內容及造型符號兼具民間藝術通性與地方文化特性,材料工具簡便適用於城鄉推廣。本課程有序地整理了湖南民間剪紙的基本知識,以課程標准為綱,按小學的三個學段擬定了相關剪紙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識,體現了符合不同認知水平的階段性教學需求.整體內容上有機結合了南北地區及國外民間剪紙風格特色,並隨堂依據學習內容聯系滲透其他多種民間美術形式的基本知識。本課程方案嘗試探索一種較為合理的民間藝術資源進入小學美術教育的課程開發渠道。
『伍』 上完社會實踐活動課,剪紙,後的感受
學習剪紙的感想
民間美術是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寶庫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剪紙在民間美術中佔有相當突出的地位,它是一朵鮮艷奪目的藝術奇葩,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存。
在這學期的美術課上,我深深的被剪紙這門藝術所吸引了。最初,美術老師讓我們用草稿紙來練習,那時還只會剪一個簡單的「花朵」、「雙喜字」。盡管樣式簡單,我卻感到頗有成就感。因為在那之前,我動手能力並不強,剪紙時遇到很多問題,如:不知道是從開口剪還是封口剪,不知道怎麼畫,不知道連接點在哪裡。可老師手把手的教我,耐心的給我講解,所以當我剪出作品,慢慢展開的那一剎那,喜悅感油然而生。不僅如此,之後老師還為我們提供了更復雜,更漂亮的剪紙底樣,並且從剪草稿紙練習過渡到用各色彩紙來剪,經過多次練習嘗試,我已經能夠剪出很多復雜而又美麗的剪紙紋樣了。為了能掌握剪紙這門技術,我自己總結了幾條經驗:
1、多臨摹,剪多了,就能悟出門道。
2、找到喜歡的單色畫,添加一些連接就行了。
3、對一個主題反復練習,熟能生巧。
4、對於初學者,先練習陰刻。
比如:先畫出你喜歡形象的外形,再運用傳統的剪紙語言(圓點、紡錘紋、燕尾紋、鋸齒紋等)剪出花紋。
5、至於在創作過程中哪裡用陰刻、哪裡用陽刻就全靠個人的悟性了。
這一次的剪紙,不僅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還使我受到了藝術的熏陶,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剪紙是一種需要寧靜的心態對待的事情,只有全身心投入才會得到快樂。
『陸』 《淺談如何讓剪紙走進校園》 培養孩子們的
民間剪紙藝術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中國廣袤的土地造就出不同風格的剪紙。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需要找到具有鄉土特色的剪紙內容,量身定做教學方案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剪紙特色教育。同時,我們的學生是以學習基礎功課為主的,拿出大量的時間來學習剪紙並不現實。因此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前充分做好准備工作,首先篩選、整理出優秀的作品,找出構思設計製作等各環節容易出錯的地方,制訂出方便、快捷、易懂的教學方案。總結出先進的經驗,有理論有表演有指導,使剪紙教育更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針對學生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程度、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如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結合游戲來教剪紙,讓小朋友在啟蒙教育中學習色彩、學習圖案。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體味玩的樂趣;小學生注重民俗文化知識的普及教育,圖案的構成變化和剪紙的技法技能。逐步通過學習臨摹,掌握剪紙的基礎方法;中學生需要充分了解民俗符號的各種信息,在學習臨摹的同時向創作方面發展。鼓勵學生在繼承傳統剪紙的同時,多創造出反映新時代、新風貌的優秀作品;大學生則著重加強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激發民族自豪感,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剪紙藝術,全面學習民俗知識,系統研究傳統文化。這樣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能自覺的更多的承擔起繼承、發揚、挖掘、保護傳統藝術的重擔。在教授基礎知識後可多進行命題練習,放開手腳讓學生各自練習作品創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積極因素,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比如教「年年有魚」一課,先弄清年年有魚主題剪紙的民俗知識、使用常識,學習魚的結構特點,運動造型,再學習與魚相關連荷花、荷葉,水紋,山石等的各種元素,最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創作出自己滿意的剪紙,作品完成後,老師予以逐一評點,給出具體建議,再讓學生重新製作,這樣學生在設計構思和製作技巧上都得到提高。完成從給學生們「魚」 到教會學生們「漁」 的全面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