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視頻

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2-08 20:40:58

❶ 如何在五大領域中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動中,教師帶全班30多個孩子到附近郵局參觀。郵局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堆放著不少紙盒,門外停著運送郵包的車子。門廳里有正在寄包裹和寄郵件的顧客,郵局工作人員正在用電子秤稱各種郵件。教師只帶著孩子看了一下門廳上方的郵局標志以及大廳里的一個郵箱,在郵局轉了一圈就匆匆結束了參觀活動。回到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教師問:「你在郵局看到了什麼?」在幾個幼兒簡單回應後,教師出示了事先准備好的郵局標志圖及用紙盒製作的小郵箱,說:「我們出來開個郵局吧。」於是,教師把「郵箱」粘貼到活動室的一個架子上。接著,教師請每個孩子把從家中帶來的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放在桌上,並讓幼兒把事先畫好的一幅畫塞進信封,然後教師為每人提供一張列印好幼兒園所在地地址的紙條,讓幼兒粘貼在信封上,再貼上郵票。中午散步時,教師再帶幼兒到郵局把信投進郵箱中。 通過與帶班教師交談,我了解到,為了體現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教師花了大量心血組織這次活動。 ①「充分」利用社區的郵局、家長的參與等周圍的資源; ②在參觀活動中生成了「郵局」游戲; ③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的機會; ④將教學、生活、游戲聯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整個教育過程,就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參觀郵局時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參觀內容還可以深入挖掘嗎?開展郵局游戲時,孩子還能做些什麼事,例如可以參與哪些籌備工作?如何拓展游戲內容?讓孩子體驗寄信過程有否更好的組織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寄一封類似的信,是否考慮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否無端地被增加了?組織這樣的活動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周圍資源? 也許我們不能這么簡單地理解生活、游戲、教學的綜合,《綱要》所倡導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理念也並不是要教師把生活、游戲、教學簡單地聯系在一起。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選擇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實施幼兒園課程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 ①關於生活。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 ②關於游戲。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使游戲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種極具價值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 ③關於綜合。綜合就是要使不同學科內容產生有機聯系,使它們不再處於割裂、分離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產生教育影響的整體。並非有聯系就是綜合,綜合需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教學活動已不再局限於集體教學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活動、區域活動等都是有效的活動組織形式。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幼兒自主學習、主動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幼兒有可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學習進程參與學習過程。基於此,我們大膽設想,將生活、游戲和教學融合起來,從生活、游戲中延伸教學,從生活、教學中產生游戲,讓生活經驗、教學內容為游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並真正通過游戲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學的內容。帶著這樣的理念,我們開始了實踐探索。 (一)對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區域活動是按五大領域劃分、供幼JL小組或個別學習的活動,游戲活動則指角色游戲或創造性游戲活動。因此,很多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時間表上有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之分,但我們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樣的劃分是有問題的,因為區域活動是從活動空間上所作的劃分,而游戲活動則是按活動的性質命名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活動為中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並作適當分隔,如娃娃家、製作區、運動區、探索區、表演區、建構區等。此外,為了便於幼兒在活動中隨時取用材料並創造性地綜合利用材料,我們還在活動室、走廊上設置了木料區、紙布區、塑料區、金屬區、瓷石區、工具區等材料區,這樣,幼兒取用材料就不再受區域的限制,有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實踐表明,幼兒從來不會考慮自己所進行的活動是何種性質的活動,他們總是沉浸在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中。如在一次讓中班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的活動中,我們提供了報紙、水彩筆,建議孩子躺在報紙上,讓同伴描畫他的身體輪廓。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身體輪廓圖後說:「我怎麼沒有眼睛呢?」於是,馬上有孩子想到給輪廓圖添上五官。當發現有的五官位置不對時,一個孩子立即提議:「做個記號再畫就不會錯了。」五官畫好了,有個孩子突然想到還需要畫「小雞雞」,於是就添畫了一個「小雞雞」和一串尿珠,幾個孩子樂成一團。看著有趣的活動過程,我不僅感嘆:孩子的活動怎麼能區分出是生活、學習還是游戲呢? (二)對主題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緣於對生活、游戲、綜合的思考,我們設想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通過實踐,我們發現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可愛的傘」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及其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傘和傘的圖片、畫冊,把各種傘掛在活動室,把傘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四周,儼然一個傘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觀察、討論。利用這些小傘,我們還組織幼兒設想各種游戲,於是,各種游戲活動生成了:跳小傘、躲描描、轉傘花,等等。根據傘面鮮艷的色彩、美麗的花紋、有規律的圖案,我們設計了「漂亮小傘排排隊」的游戲,引導幼兒按規律序,通過操作尋找傘面花紋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投放三種傘面設計材料,即平面的、平面變立體的、供幾個幼兒合作設計的立體大傘面,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學習。我們還建議幼兒撐著自己設計的漂亮傘面跳小傘舞,讓幼兒按數量給「小動物」送小傘,等等,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密切結合並相互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生活、游戲和教學本來並無明顯界限,是我們人為地加以區分的。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更好地體現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

❷ 如何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及游戲化教學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動中,教師帶全班30多個孩子到附近郵局參觀。郵局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堆放著不少紙盒,門外停著運送郵包的車子。門廳里有正在寄包裹和寄郵件的顧客,郵局工作人員正在用電子秤稱各種郵件。教師只帶著孩子看了一下門廳上方的郵局標志以及大廳里的一個郵箱,在郵局轉了一圈就匆匆結束了參觀活動。回到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教師問:「你在郵局看到了什麼?」在幾個幼兒簡單回應後,教師出示了事先准備好的郵局標志圖及用紙盒製作的小郵箱,說:「我們出來開個郵局吧。」於是,教師把「郵箱」粘貼到活動室的一個架子上。接著,教師請每個孩子把從家中帶來的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放在桌上,並讓幼兒把事先畫好的一幅畫塞進信封,然後教師為每人提供一張列印好幼兒園所在地地址的紙條,讓幼兒粘貼在信封上,再貼上郵票。中午散步時,教師再帶幼兒到郵局把信投進郵箱中。
通過與帶班教師交談,我了解到,為了體現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教師花了大量心血組織這次活動。①「充分」利用社區的郵局、家長的參與等周圍的資源;②在參觀活動中生成了「郵局」游戲;③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的機會;④將教學、生活、游戲聯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整個教育過程,就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參觀郵局時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參觀內容還可以深入挖掘嗎?開展郵局游戲時,孩子還能做些什麼事,例如可以參與哪些籌備工作?如何拓展游戲內容?讓孩子體驗寄信過程有否更好的組織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寄一封類似的信,是否考慮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否無端地被增加了?組織這樣的活動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周圍資源?
也許我們不能這么簡單地理解生活、游戲、教學的綜合,《綱要》所倡導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理念也並不是要教師把生活、游戲、教學簡單地聯系在一起。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選擇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實施幼兒園課程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①關於生活。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②關於游戲。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使游戲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種極具價值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③關於綜合。綜合就是要使不同學科內容產生有機聯系,使它們不再處於割裂、分離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產生教育影響的整體。並非有聯系就是綜合,綜合需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教學活動已不再局限於集體教學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活動、區域活動等都是有效的活動組織形式。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幼兒自主學習、主動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幼兒有可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學習進程參與學習過程。基於此,我們大膽設想,將生活、游戲和教學融合起來,從生活、游戲中延伸教學,從生活、教學中產生游戲,讓生活經驗、教學內容為游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並真正通過游戲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學的內容。帶著這樣的理念,我們開始了實踐探索。
(一)對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區域活動是按五大領域劃分、供幼JL小組或個別學習的活動,游戲活動則指角色游戲或創造性游戲活動。因此,很多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時間表上有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之分,但我們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樣的劃分是有問題的,因為區域活動是從活動空間上所作的劃分,而游戲活動則是按活動的性質命名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活動為中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並作適當分隔,如娃娃家、製作區、運動區、探索區、表演區、建構區等。此外,為了便於幼兒在活動中隨時取用材料並創造性地綜合利用材料,我們還在活動室、走廊上設置了木料區、紙布區、塑料區、金屬區、瓷石區、工具區等材料區,這樣,幼兒取用材料就不再受區域的限制,有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實踐表明,幼兒從來不會考慮自己所進行的活動是何種性質的活動,他們總是沉浸在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中。如在一次讓中班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的活動中,我們提供了報紙、水彩筆,建議孩子躺在報紙上,讓同伴描畫他的身體輪廓。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身體輪廓圖後

❸ 如何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培訓課件

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計劃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幾條內重要容原則:
1、
長期計劃包括制定目的與任務:目的是對幼兒教育的總體目標進行描述,任務相對較為具體,與課程計劃、時間安排和一日活動相關。西菲爾茲和巴伯指出:「你可
以根據所教兒童的本性、周圍社區的價值觀以及你自己的價值觀來確定目的。」如在一次畫春天時,有個幼兒園的教師將游戲「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結合起來,
幼兒在游戲中參觀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鮮花、嫩草、綠樹、蝴蝶寶寶等。作畫中因為有了游戲所豐富的實物印象,幼兒自然而然畫出了
生動活潑的圖畫,教學目標「畫春天」自然地體現在游戲中。
2、目的與任務應涉及發展適宜的、個體適宜的、文化適宜的、創造適宜的教育實踐,並且應考慮到你所教幼兒的身體、智力、社會性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3、

❹ 幼兒園如何組織好游戲化課程

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項目,對提升幼兒的課程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幼兒教師來說,應如何組織好游戲化課程,進而發揮游戲的教學作用以實現教學目標呢?

一、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重要性

(一)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
絕大多數的幼兒游戲都是集體游戲,幼兒在游戲化課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耍,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之間必須做到互相信任、默契配合,這樣才能順利的完成游戲目標,這於無形中鍛煉了幼兒的合作能力,也讓其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收獲友情。

(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鑒於幼兒年紀還小,性格未免膽小羞怯,不敢輕易和他人說話,但是藉助游戲化課程,幼兒獲得了正常的交流渠道,能敢於和其他小朋友進行較長時間的交流互動,所以對於這一類游戲化課程(例如角色扮演游戲)來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化課程的本質雖是課程,但形式是游戲,自然符合其愛玩愛鬧的天性,也自然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針對游戲化課程來說,其內容相較於其他教學形式來說更加豐富,幼兒身處其中,不僅能依靠游戲情節發揮自身的想像力,還可以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對激發其學習興趣非常有效果。

二、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幼兒的學習和娛樂需求。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組織游戲化課程,其根本目的在於激發幼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安排各項游戲內容和各個游戲環節時都必須體現游戲化課程的趣味性特點,從而滿足幼兒的學習和娛樂需求,這是組織游戲化課程教學策略中最為重要的一點。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作用。
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在整個游戲化課程過程中,包括講解規則、確定分組、把握整個游戲進程、調節組間和組內關系等等;教師的鼓勵作用體現在幼兒產生放棄念頭的時候,教師能夠給他們加油打氣,給予其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勇氣。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作用是游戲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的根本保障。

三、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教學實踐——以角色扮演游戲為例

第一步:在進行游戲化課程之前,教師首先要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分組,分組規則遵循「男女搭配、動靜搭配」的原則,即在一個團隊中,男女數量要做到均衡,並把性格沉悶的幼兒和性格開朗的幼兒分到一個團隊中,其次是選派出小組長負責統籌安排游戲化課程,包括角色設定、製作游戲道具等等。

第二步:游戲化課程的主體是幼兒,所以教師必須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自由,並為其營造輕松、愉快的游戲空間。例如在選擇角色時,教師可以採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引導他們進行角色選擇,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他們播幾段動畫短片,展現動畫短片中每一個出場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讓幼兒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第三步:確定好團隊並選擇完角色後,就可正式進入游戲化課程環節,首先,教師要給所有幼兒講清楚游戲規則和要求,這是重要的基礎工作,然後由小組長領導自主開展游戲化課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為體現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教師還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加入《剪刀石頭布》《老鷹抓小雞》等游戲,從而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

要想了解更多關於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前沿理論和知識,歡迎您參加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本屆年會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學前教育雜志社主辦,大會將設置二十多個幼教相關專題,讓您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幼教前沿理論和經驗。

【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第八屆亞洲幼教展覽會】+【山東幼教名園行】,將於10月24日—27日在青島市【同期】盛大舉辦,熱烈歡迎您和朋友蒞臨!

❺ 如何讓家長配合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游戲化的課程更適合抄孩子。我們幼兒園開設的新課程是世紀萬成教育的體育包課程,也是課程游戲化,是結合豐富的玩具的游戲,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需要,提供不同的玩具器材,開展不同強度、不同玩法的游戲,能科學有效地達成幼兒運動目標。只要向家長說明課程游戲化的優勢,對孩子好的東西,家長肯定會支持的。

❻ 如何進行「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

通過對孩子的觀察,教學實踐與分析,發現幼兒教學是離不開游戲的。兒童是創造性的源泉:在兒童的游戲中,自我與外部世界,現實與夢想,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可以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兒童在游戲時滿懷熱情創造種種幻想的屬於自己的世界。每一個正在做游戲的兒童的行為,看上去都像是一個正在展開想像的詩人。你看,他們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圍的世界,使它以一種自己更喜歡的新的面貌呈現出來嗎?誰也不能否認,他們對這個新世界的態度是真誠的,對自己的游戲十分當真…… 兒童游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戲中,兒童可以使用大小肌肉運動技能,表達情感,發展感知覺,交流並分享觀點,集中注意力並擴展注意力,增強智力活動和問題解決能力,鍛煉想像力和創造力,練習各種類型的行為,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一、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計劃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幾條重要原則: 1、長期計劃包括制定目的與任務:目的是對幼兒教育的總體目標進行描述,任務相對較為具體,與課程計劃、時間安排和一日活動相關。西菲爾茲和巴伯指出:「你可以根據所教兒童的本性、周圍社區的價值觀以及你自己的價值觀來確定目的。」如在一次畫春天時,有個幼兒園的教師將游戲「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結合起來,幼兒在游戲中參觀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鮮花、嫩草、綠樹、蝴蝶寶寶等。作畫中因為有了游戲所豐富的實物印象,幼兒自然而然畫出了生動活潑的圖畫,教學目標「畫春天」自然地體現在游戲中。 2、目的與任務應涉及發展適宜的、個體適宜的、文化適宜的、創造適宜的教育實踐,並且應考慮到你所教幼兒的身體、智力、社會性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3、根據不同的學科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游戲形式,語言、常識主要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說」的較多,可根據教學要求適當選擇自編自玩的角色游戲、表演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活動可選擇角色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活動可採用角色游戲和體育游戲相結合;數學活動則可用角色游戲、結構游戲、智力游戲等;美術活動也可採用角色游戲的形式。同時,在一個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是單個游戲,也可以是多個游戲穿插進行,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生動起來,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學到知識,以達到最終實現教學活動的目的。 二、創設輕松的課堂游戲環境: 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環境的創設也是非常必要的。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游戲主要還是依據他們的現實生活,只要有「典型情景」,幼兒就會進入游戲的世界。如看到一隻布娃娃,幼兒精神世界的媽媽角色就激活了,特別是女孩子就會產生佯裝成人照顧孩子的願望。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圖片觀察、讓幼兒與父母交談、或者親身體驗成人的工作等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提供玩具和材料:教師要提供給幼兒適量的色彩、鮮艷的教具,充分利用頭布、木偶、玩具、自製教具等,讓幼兒在寬松的氣氛中進入角色,從而進入教師的教學范疇中,真正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如可以設計一幅牆飾,牆飾上有師生共制的花草樹木和幾個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穿著鮮艷服裝的小朋友,這幾個小朋友的頭、手、腳都是可以活動的。在美術活動時,教師可以用活動小人與幼兒「做游戲」、「跳舞」,幫助幼兒理解人物的各種動態,避免了單一模仿教師范畫的千篇一律。課余,幼兒還可以玩這些活動小人,給他們擺各種姿勢拍照…… 3、提供輕松的游戲氛圍:設計一個生動、形象的游戲場景,可以搬出彩色的泡沫墊子拼成漂亮的各種圖形,幼兒和教師坐在一起,既拉近了幼兒與教師的距離,又不會使幼兒一定要「小腳並並攏、小手放放好」的坐得端端正正,使幼兒以放鬆的身體、自然的神態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如科學教育活動「認識螞蟻」,除了觀察圖片,還可以直接帶幼兒到戶外,提供白糖與放大鏡,讓幼兒自由結伴,具體真實的觀察、了解螞蟻的特徵與喜好、觸角的功能、以及搬食時成群結隊的習慣等等。然後結合游戲「螞蟻搬豆」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加深並接受對螞蟻知識的認識。 三、成為幼兒游戲的夥伴: 1、要善於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的大腦皮層處於受刺激、興奮的狀態。這就要求教師自身的心理、語言、形體等各方面首先進入角色,將游離在角色之外的幼兒吸引進來。不是生硬的說「我們上課了或我們來做作業……」而使用親切、自然的「開場白」如「我們去參觀……」「雞媽媽帶小雞們去玩一玩……」等言語。 2、活動過程中,尊重個體在游戲能力上表現出的差異,尊重並認可幼兒的發現,盡可能多的鼓勵、肯定幼兒的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給幼兒作參考,耐心傾聽幼兒的談話,適時的以角色的身份引導幼兒參與游戲,以角色的身份、啟發性的語言、有目的地指導幼兒掌握技能和知識。 3、在自然愉悅的狀態中結束游戲,重視活動的評價總結,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個性品德。 總之,只要幼兒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在游戲中愉快的學習,接受知識,培養了良好的個性品質,就說明我們的游戲化教學達到了最佳的效果。 就讓幼兒快樂的像一個國王那樣富有權威,放膽馳騁,放膽讓幼兒在他的世界裡水中游、天上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