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打擊樂園本課程建構
『壹』 幼兒園課程建設包括園本課程建設嗎
包括 本課程的建設與推進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熱點,目前很多幼兒園都立足本園實際構建園本課程,以便在課程建設中體現自我特色。但是,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持續、動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崇尚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中,我們是否把原來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為追求個性的前提呢?也許,基礎打得更扎實,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適合本園的課程。 一直以來,課程建設是一個更新觀念,並轉化為行為的探索過程。課程改革後,幼兒園教師懂得了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想法,但是,新名詞、新概念並不自動帶來教育實踐的結果,新的理解並不等同於行為模式新形成,我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中,讓自己接受到的新觀念轉化為教學行為,還是有一些困難的。當然,幼兒園課程的建設不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工作,應樹立全員參與的意識。幼兒園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整合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育要整合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教育資源,要求教師圍繞幼兒,結合家長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教師是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行動人,因此,《綱要》對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須引導教師轉變觀念,轉換教師的角色,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逐漸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
『貳』 如何有效的開展園本課程的建設
幼兒園課程計劃抄是指幼兒園根據課程目標、課程理念等對本園課程進行選擇、策劃、重組和創新。任何一種課程的建立都有其背後的理念支撐,所以在制定課程計劃時,要分析幼兒園現有的課程計劃,指出其存在的優點與不足,發現具有本園特色的課程資源,在全體教師參與完成的課程計劃的基礎上業務園長帶領各年級組長成立課程審議小組,交互審議課程計劃,一致修訂新的課程計劃。如:在使用華師大的《建構式課程》作為幼兒園藍本課程的過程中,我們教師經常會思考選擇什麼主題活動適合本園幼兒開展活動,此時教師就是在建構園本課程。有時教師也會反思主題中一些不合適的教學內容並進行篩選、調整,重新預設新的教學活動組織教學。這些建構都是在有計劃、有目的的過程中實施的園本課程建設,也是最為基礎的課程建設。
『叄』 園長怎樣推動園本課程建設
園長課程領導力是園本課程發展的關鍵因素。有效的課程領導力,是對園長課程整合與開發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園長「教育者」角色的最好詮釋。園長的課程領導力與園長的個性特徵密切相關,與園長自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連。在園本課程建設中,園長要扮演好以下角色:
做課程願景的建構者。「一個好園長,成就一所好幼兒園。」特別是在課程改革日益推進的今天,園長的課程領導力直接影響幼兒園的內涵建設。在課程構建的初期,園長需要引領教師團隊理清已有課程的優勢與劣勢,結合當下幼兒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帶領教師尋找適合本地區及本園情況的課程模式,幫助教師形成園本課程建構的共同願景。
做課程實施的領航者。課程願景的實現取決於課程實施的成效。園長只有成為課程實施的領航者,才能推動園本課程的實踐與發展,才會對課程實施中的專業問題有更敏銳的洞察、更前沿的思考、更睿智的引領,才會更熱衷教研、支持教研,切實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做課程創新的推動者。建構園本課程,不僅需要借鑒優秀的課程模式,汲取他人的有益經驗,更需要結合本園特點進行創新與改革。為此,園長要引導教師開展園本課題研究,引導教師關注幼兒的興趣、經驗及需要,延伸拓展有價值的內容,生成更豐富的教育活動;帶領教師在細節中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並不斷地反思和挖掘自我,改進和重建自己的教育教學。
做課程總結的提煉者。園長只有成為課程總結的提煉者,才能歸納梳理出課程構建與研究的階段成果,才能提升課程的有效性與適宜性,才能促進課程不斷走向完善和發展。
在園本課程建設過程中,園長的課程管理與課程領導角色直接影響課程構建的效果和質量。園長的課程管理和課程領導力的形成不是短期的結果,而是需要投入畢生精力去研究、學習和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