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園禮儀課程
Ⅰ 幼兒園中班禮儀教育《集合》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病的人的關心,願意主動地關愛同伴。 【活動准備】 1、圖片:小朋友生病了。 2、手機一個,並事先與生病孩子的家長作好聯系。 3、《健康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生病的感受,激發對生病同伴的關愛之情。 1、這個小朋友怎麼了?對,我們每一個人難免會生病,當你生病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很難受、掛水手上很痛、身體不舒服、頭痛、頭暈……) 2、當你生病時你心裡會想些什麼?(想爸爸媽媽來陪我;想早點好,去幼兒園;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3、那爸爸媽媽又是怎麼關心照顧你的?(帶我去看醫生;喂我吃葯;給我做好吃的東西;陪我,給我講故事……) 4、小結:是啊,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總是需要家人、朋友的關心和照顧。 二、教師和幼兒討論電話慰問的事宜。 1、師:這兩天我們班級的熠熠小朋友也生病在家休息,可是我們現在要上課沒有時間也不方便去看望她,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2、引導幼兒討論慰問語,師:打電話時可以說些什麼?(問候的話;提醒的話;想念的話;如身體好點了嗎?哪裡不舒服?要多休息,多吃有營養的食品;我們想念你;希望你快點好!) 3、小結:打電話時我們聲音要小聲點,不能影響病人休息,我們可以問問她生病怎麼樣了,哪裡不舒服,提醒她多喝水,按時吃葯,告訴她我們很想她,希望早日好起來,一起上幼兒園。 三、組織幼兒打電話問候生病的幼兒,鼓勵幼兒主動表達自己對他的關心。 1、好的。我們現在就給熠熠打個電話表示對她的關心。誰願意打個電話給熠熠呢? 2、組織孩子打電話問候生病的孩子。 3、小結:熠熠收到我們的電話問候病一定會更快地好起來的。 四、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關心生病的同伴。 1、除了打電話關心生病的同伴,我們還可以怎麼去關心她呢?(送上水果、送上禮物、去看望他……) 2、幼兒選擇繪畫、折紙、寫信等方法表達對熠熠的關心和照顧。 3、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做了一份什麼禮物送給熠熠。 小結:你們想到了很多關心同伴的方法,有折紙,有畫畫,有寫信。晚上何老師會把小朋友滿滿的祝福送到熠熠身邊的。相信有了朋友們的關心,熠熠小朋友會很快康復。 五、延伸:播放音樂《健康歌》,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運動離場。 生病很難受,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加強鍛煉,讓我們一起去戶外鍛煉吧。 【活動反思】 當拿到教案後,首先大概看了教案的設計環節和目標。原稿教案共有四個環節,一是回憶生病的感受。二是欣賞圖片引導幼兒怎樣關心生病的同伴。三是教師和幼兒討論電話慰問的事宜。四是組織幼兒打電話,鼓勵幼兒主動表達對他的關心。目標為:知道生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病的人的關心,願意主動地關愛同伴。 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樣的社會活動課很沒把握,教案設計又比較平淡,一節課如果既教師沒底,幼兒沒趣,這堂課就一定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圍繞目標,左思又想我又增添了一個環節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製作一份禮物放在愛心籃里。小朋友們有的選擇愛心卡片畫出了水果,提醒生病的孩子要多吃水果。有的選擇繪畫加折紙信封的方式,告訴生病的小朋友要多休息。有的選擇折紙,折了許多小動物陪生病的小朋友。我覺得這個環節非常溫馨,既突破了目標第二條,也為本活動錦上添花,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最後,我認為還需增加最後環節,保護身體,加強鍛煉。讓幼兒知道生病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應該要多鍛煉,保護自己的身體。讓整個教案更完整些。 本次活動,我覺得自己對教案的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教案設計也是比較完整和趣味的。但是在細節的處理上也是有不足的: 1、在第二環節討論打電話慰問的事宜時,幼兒討論後我沒有做出比較精煉的小結,我的小結應該要讓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提煉經驗,得到升華。 2、在最後延伸環節,我放著音樂《健康歌》,帶著孩子邊離開活動室邊做動作環節,有點蜻蜓點水,可以把節奏放慢些,教孩子們多做幾個動作再離開。
Ⅱ 如何上好幼兒園課堂禮儀課
第一部分:基本禮儀 第二部分:家庭禮儀 第三部分:幼兒園禮儀 第四部分專:公共場所屬禮儀 第五部分:節日禮儀 1、重點性程 a、根據班級實際狀況,孩子普遍存在問題的 b、根據應用范圍 家庭、幼兒園 、家庭和幼兒園 2、一般性課程:家庭、幼兒園、生活中使用機率較少; 注意事項 1、節日禮儀:首先安排 2、與氣候相關的禮儀內容 3、有順承關系的禮儀內容放一起 4、特殊情況的處理 教案撰寫: 1、活動名稱 2、活動目標:情感、技能、能力 3、活動准備 物質(環境創設)、知識(孩子、老師、家長) 4、活動過程 禮儀上課流程:一、熱身 1、禮儀操 2、禮儀小訓練 3、小游戲(三字兒歌) 二、導入:目的:引起孩子興趣 方式: 情景表演 1、考察記憶力(都有什麼) 故事啟迪、 2、強化理解力(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 光碟…… (提問) 3、情感提升(為什麼不能這么做) 4、塑造行為(應該怎麼做) 三、示 范: 1、誰來做 2、加語言描述,且簡明扼要 3、循序漸進 4、動作一致 四、練 習:做游戲(例:敲門) 六、延 伸: 1、做一做(有效使用課本) 2、布置家庭小任務
Ⅲ 幼兒園中班禮儀游戲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願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准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系單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容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並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體驗父母的辛苦 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麼地方工作嗎? 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麼,這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麼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願望 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 提問設計: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 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 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Ⅳ 幼兒園中班目視禮儀的課怎麼上
幼兒遞接物品講禮儀公開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用雙手遞接物品,並用眼睛友好地看著對方。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禮儀。
活動准備:
事先准備好的情景劇《我來遞,你來接》。
活動過程:
一、
用情景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情景劇,名字叫《我來遞,你來接》,小朋友仔細看,看看他們在遞接物品時都是怎麼做的?
二、
師幼共同欣賞情景劇。
1、
明明雙手捧著一本童話書,大拇指壓在書上,圖書畫面的正面朝向另一位小朋友,兩眼注視對方,微笑說:甜甜,這本書送給你。甜甜立正好,伸出雙手結果圖書,微笑說:謝謝你。並向明明鞠上一躬。
2、依依雙手拿著一個花瓶(右手握住瓶頸,左手掌心向上拖住瓶底),對小小說:小小,請你把這個花瓶放在桌上好嗎?說著雙臂伸出去,小小伸出雙手向依依那樣接過花瓶說:好吧。謝謝你,小小。依依邊說邊鞠了個躬。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
1、明明是怎麼用手拿書的?書的哪一面是對著甜甜的?
2、甜甜是怎樣接過書的?她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動作?
3、依依是怎樣把花瓶遞給小小的?小小又是如何接花瓶的?
4、教師做示範,邊示範邊朗誦核心要素的內容。
5、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跟著我一起做一遍呢?
四、游戲《擊鼓傳物》,引導幼兒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做小老師,回家教爸爸媽媽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2、活動區游戲《小小商店》《娃娃家的生日會》。
Ⅳ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有哪些
第一部分:基本禮儀
1、基本動作 :站、走、坐、蹲、撿、如何敲門、門的開關、遞接物品的方法、咳嗽、打噴嚏、打哈欠……
2、禮貌用語 :您好、再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
3、個人禮儀 :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臉、照鏡子、剪指甲、飯後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疊放、洗手間的使用方法……
4、基本交往 :打招呼、談話、自我介紹、介紹他人、如何接電話、如何打電話、對弱勢人群應量力幫助……
第二部分:家庭禮儀
1、尊敬長輩(稱呼長輩必須用尊稱、聽從教導、體貼長輩、回家和離家的時候打招呼、有長輩陪伴身邊時應請長輩先行、幫助爸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對待成人的錯誤……)
2、行為習慣(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歸原位、愛惜物品、不浪費、和他人和諧相處、要和家長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緒……)
3、客人來訪(引進門、邀入座、 敬茶、對客人彬彬有禮、收到禮物要致謝、接待小客人……)
4、拜訪作客(先約定、准時到、不亂摸亂動、上門拜訪或慰問病人要帶禮物……)
第三部分:幼兒園禮儀
1、入園離園禮儀(主動和老師、幼兒、家長問好、道再見)
2、課間盥洗禮儀(照顧自己、謙讓、物歸原處……)
3、教學活動禮儀(學會傾聽、積極動腦、發言舉手……)
4、戶外活動禮儀(排隊、上下樓梯不推擠他人、不扒護欄、行進時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戲規則、在規定范圍內活動、集合解散聽口令、不趴堆、游戲時要謙讓、玩過的玩具送回原處……)
5、進餐禮儀(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搶食、進餐不說話、不浪費、不發出吃東西的聲音、自己送碗筷、飯後擦嘴漱口……)
6、午睡禮儀(疊好的衣物有定處、午安禮、睡間禮、起床整理……)
第四部分:公共場所禮儀
1、行 走 (遵守交通規則、右側通行,過馬路時走專用通道、不邊走邊吃、不隨地吐痰、不尾隨圍觀、保持距離、不佔盲道……)
2、等 候(按順序排隊、不插隊也不讓他人插隊、不席地而坐、不擁入街道之上妨礙交通……)
3、乘 車(主動購票按順序上車、先下後上、上車時不擠不推、要禮讓老弱病殘孕;行駛中不打鬧大聲喧嘩、不向車外丟東西、吐痰、不脫鞋,不蹬座位、不在車上吃東西,下車提前准備、需他人讓路要用借光、勞駕或請您讓一下等文明用語……)
4、乘電梯(升降式電梯:不扒門,不劃門,先出後進、不強行擠入、不亂按、超載時主動退出……乘步梯、滾梯:靠右側、不推不擠、不打鬧…… )
5、游泳館(不向池內扔臟物、不向池內大小便……)
6、圖書館(輕聲細語、不污損圖書、書歸原位)
7、商 場 (不亂跑、買計劃內的東西、不攀比、不私拆商品、 不私嘗食品……)
8、公 園 (維持公共衛生、不亂扔垃圾、維持公共秩序、持票進入、不折花、不踐踏草坪……)
9、遇意外 (地震、著火、海嘯、恐怖襲擊等意外時會報警、會自救、不亂跑、不驚慌喊叫、要沉穩、聽指揮、聽大人安排……)
Ⅵ 幼兒禮儀課堂中班<保護雙手>教案
新學期開始了,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許多家長不再只關心孩子學多少知識,而更注重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看、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文學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中,孩子對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現象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們在自然角飼養了小蝌蚪,孩子們每天都很喜歡去觀察,看看小蝌蚪每天都有了哪些奇妙的變化,它是怎麼慢慢變成青蛙的?變成青蛙需要多久的時間?這些都需要孩子去觀察和實驗。孩子們從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問題,不僅僅是這樣,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到外面去接觸社會,遠足等活動,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可以請每個小朋友都說說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我想每個孩子都會說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拿他記錄的符號,引導他說。 然後,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傾聽時,不能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別人把話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學會理解別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又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時時可刻刻需要成人的關注。有時,老師或家長說話時,孩子就喜歡搶著說,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為了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我們經常指令孩子進區的要求,要輕輕的進區,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聽到音樂,收拾材料,然後安靜的坐到這里來。這樣有好的效果,但過幾天後,又跟原來一樣,所以,傾聽習慣不好,教師的工作會更累,一定要時刻提醒孩子,說多了,孩子記住了,成了習慣,還有隊認真安靜傾聽的孩子,要及時的表揚安靜傾聽的孩子,孩子們為了想得到表揚,都變的安靜傾聽了,傾聽的習慣慢慢好轉。 接著,培養孩子大膽的說和讀的習慣。家長可以每天講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聽完故事,自己也來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的說,並且可以讓孩子來讀這個故事,從而養成良好的說和讀的學習習慣。 還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不要求孩子寫多少字,對中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很多家長向我們反映孩子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為此也十分的擔憂。我們在幼兒園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了書寫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離,習慣比較好。除了在幼兒園,我們還鼓勵家長一起配合,孩子在書寫數字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在旁邊細心的觀察和提醒,教育孩子書寫或畫畫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另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規章制度、課堂紀律的習慣。建議家長在開學時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盡量讓孩子按時上幼兒園,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開小差。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養成樂於交往的習慣,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許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而這些孩子更經受不起挫折。因此,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活動,也要鼓勵孩子多與鄰居、同學交往,與大人交談,遇到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做事專注、投入、獨立思考問題、大膽發問等心理素質,教師和家長都要多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教師和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耐心的指導和督促。
Ⅶ 幼兒園中班禮儀《專心聽講》教案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上課專心聽講有利於學好知識,教育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做到:眼看、耳聽、心想,注意力集中。
正文:
一、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你知道《小貓釣魚》的故事嗎?小貓開始釣不到魚,為什麼後來釣到了呢?請小朋友帶著這個問題認真看《小貓釣魚》的動畫片。(放《小貓釣魚》的動畫片,或用幻燈片配上錄音)
二、教師分析:
小貓開始因為三心二意,一會兒捉蜻蜒,一會兒捉蝴蝶,所以釣不到魚。後來蜻蜒、蝴蝶又飛來了,它像沒看見一樣,一心一意釣魚,所以釣到了一條大魚。小貓一心一意地釣魚,這樣就叫精神集中,也叫專心。
三、過渡語:
小貓只有專心才能釣到大魚,我們學習 知識也需要專心,尤其是在課堂上,我們更應該專心聽講
創設情境:分四組,每組發給一朵小紅花。在黑板上出示蘭蘭、圓圓、亮亮、樂樂、林林圖像。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紅花給誰戴。這五個小朋友在上課的時候,誰做得好,就給他(她)戴上小紅花。(放小品錄像《蘭蘭,好樣的》。沒有條件的可現場表演)
四、鏡頭一:
數學課上,老師在講課,同學們在認真聽,突然,外面傳來笑聲,蘭蘭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聽老師講課,圓圓卻往窗戶外看。
問:老師在講課時,外面傳來笑聲,蘭蘭是怎麼做的?
(認真聽老師講課,不受其它聲音的干擾。)
五、鏡頭二:
語文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林林拿出畫片,悄悄地對蘭蘭說:「你看,我買的新畫片,多漂亮。」蘭蘭擺擺手,還是望著老師寫字。
問: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林林拿出畫片給蘭蘭看,蘭蘭是怎樣做的? (認真看老師板書,不受同學的影響。)
六、鏡頭三:
老師提問時,前面的同學不小心碰了蘭蘭的桌子,蘭蘭像沒看見一樣,認真思考老師的提問,站起來回答了問題,非常精彩,同學們鼓掌。
問:老師提問時,蘭蘭是怎樣做的?(認真思考,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七、鏡頭四、
作業 本發下來,蘭蘭的全是「√」,圓圓、林林的有幾個「X」。老師表揚了蘭蘭,同學們誇她:「蘭蘭,好樣的!」
八、分組討論:
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每組派一個代表給做得好的小朋友戴小紅花)
為什麼給他(她)戴上小紅花,討論後,學生自由發言。
九、小結:
蘭蘭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認真聽講,耳朵注意聽老師講課,眼睛注意看老師,腦子還認真思考老師講的問題。
由於蘭蘭懂得只有上課專心聽講,才能學好知識的道理,因此,她能不受別人的影響,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
十、聯系實際,指導行為,出示燈片:
《評一評》明明這樣聽講對嗎?(明明上課很守紀律,坐得端端正正,但是他的腦子里想著踢球的事,沒有專心聽講)
十一、小結:
上課專心聽講應該做到耳聽、眼看、心想,注意力集中。談談自己專心聽講的收獲或不專心聽講的後果。我們班有很多專心聽講,認真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如果還有誰這方面做得不夠好,讓我們好好向蘭蘭學習。
Ⅷ 幼兒園中班目視禮儀課怎麼上
一、活動目標: 1、理解什麼是長大,激發幼兒對成長的嚮往,體驗成長的快樂。 2、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二、活動准備: 1、幼兒事先收集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照片若干張,活動前請四位幼兒漂亮情景表演的內容。 2、小熊、小馬、小象和小兔的頭飾個一。 3、幼兒每人帶小時候穿過的衣服、鞋子等物品若干。 4、幼兒用書27~29頁。 5、掛圖《小熊長大了嗎》。 6、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激發幼兒對成長的嚮往,體驗成長的快樂。 四、活動難點: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五、活動過程 : 1、情景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1)請四位幼兒帶上小熊、小馬、小兔和小象的頭飾,表演小動物的語言和動作。 (2)小熊、小馬、小兔和小象都說自己長大了,小熊長大了嗎?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吧! 2、結合掛圖,欣賞故事。 (1)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一遍。 (2)小熊的朋友是誰?為什麼小動物都說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對話來表達動物成長的快樂心情。 (3)小熊長大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說說不知不覺中小熊已經長大了,他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去了。 (4)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3、尋找"小時候"的我。 (1)你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和現在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相互欣賞小時候的照片,說說自己成長的變化。 (3)你長大了嗎?我們班了有哪些小朋友最大呢?為什麼你覺得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從身體長高了、體重增加了、學會做很多事等方面來講述有關自己長大的事情。 六、活動反思: 《小熊,你長大了嗎?》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小馬、小兔、還有大象都長大了而且都有了很多本領。但是小熊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也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冒子都變小了,連自己跳不過去的小河現在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去了。 小熊究竟長大了沒有?從故事前面兩段幼兒了解到小馬、小兔和大象都長大了,但是小熊一直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在故事的最後,小熊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幼兒了解到小熊原來真的長大了。這些小動物都成為了幼兒園里最大的小朋友了,從而聯想到自己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自己也長大了。幼兒說說有關自己長大的一些事情,體會到長大的快樂。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事物的成長變化,從而引發孩子對自身成長的關注,故事的最後一段是小熊竟然可以跳過自己原來跳不過的小河,原來小熊正的長大了,本領也變大了。讓幼兒感受長大以後美好的一切。並讓幼兒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孩子們的表現方式都不一樣哦!讓我們好好地去傾聽孩子,了解孩子的心聲吧,相信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一大啟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