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外閱讀課程設置方案
㈠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實施方案
首先要問,你的孩子喜歡看書嗎?
如果他不喜歡看書,那麼就需要你的引導,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
我的孩子讀書興趣是我從他二、三年級就開始培養的,因為那個時候常用字他都認得差不多了,我就開始著手。
首先,不要盲目的買一堆作文、教育、科普之類的書。這樣的書因為缺乏故事及趣味興,通常不會引起孩子很大的興趣,即使他會剛開始被圖片吸引,但興奮勁一過,他仍然不會看。
開始給孩子看書,你要選一些故事性高的書,而且內容要較生動、奇特。推薦鄭淵潔的童話系列:皮皮魯傳(男孩)、魯西西傳(女孩)、舒克貝塔系列等等。
你把書買回來後,不要急著去讓孩子看,那樣是行不通的。你要自己犧牲一些晚上的時間,作每天的睡前半小時親子閱讀。小孩子剛開始讀書的興趣是從聽開始的,你每晚上給他讀半個小時,不用把故事讀完,你可以適當的選擇在一個精彩片段停住,然後告訴他今天的讀書時間已經到了,明天再繼續讀下面的。記住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讀之前跟他約定好,他聽故事的中間不可以插話打斷你的讀書,這會讓他更集中注意力。
故事正聽到精彩的時候,卻被告訴時間到了,是個大人都會知道是什麼感覺,就不要說孩子了,他也許會纏著你要你多講一會,但要記住,堅決拒絕!!你可以笑著告訴他,明天再講就可以了,千萬不能答應他接著讀。
你天天這樣,如果他很喜歡這本書的故事,那麼最多三天,你就會發現,不用等到你晚上去給他讀了,他自己會在白天的時候就把書找出來去看的。雖然剛開始會有點閱讀艱難,但為了他喜歡的故事,他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等到第一本書快完的時候,你一定要提前給他准備好下一本書,你給他讀書最多不會超過三本,他就會自主的去看書、讀書了。(前提是你給他准備的書夠多)
到這個時候,讀書培養基本上就完成了。他看書的興趣你就不用擔心了,但你要做到家裡的書不斷,經買個大點的書櫃,我已經換了三個了。。。。
那麼,祝同樣作為家長的你早點實踐成功!!
㈡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計劃實施方案
語文老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讓學生從廣闊的課外閱讀中吸取營養,使語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下面就談些看法與建議。
一、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
要想讓學生樂於讀,自願讀,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才能使其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1、營造氛圍
優雅的校園讀書氛圍是學生喜愛讀書的前提。要讓每個角落、每一面牆壁都成為學生讀書、學習的地方,隨時都可以讓學生自由、快樂地接受書香的感染。比如,在教學樓走廊用玻璃鑲嵌上名人名言、科學家的故事、成語故事等,還有班級牆報,圍繞「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來設計文化用語,而且內容可每周更換,使校園里洋溢著濃濃的書香氛圍。
2、開展活動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最大的功效就在於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堅持閱讀。除此以外,課外閱讀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進行合作式的閱讀。
讀書交流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可以是專題性的活動,如朗誦會、故事會;也可以結合校園文化的建設來舉行,以發揮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應,如語文節、校園童話節、團員讀書讀報活動等。每學期一次的故事會,評選出故事大王;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評選最佳讀書筆記或優秀小讀者。在班級布置一個讀書心得展示台,交流讀書體會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使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二、加強學習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是一種生命行為,是一種生存狀態,教師在閱讀指導時,應著重引導學生學會選擇,以好書為師友;學會思考,讀而不思則惘;學會吸收,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隨時提筆在手,及時地畫一畫精彩處,摘一摘精美句,寫一寫批註、評點或讀後感的好習慣;學會運用,就是要讀而有記,讀而有思,讀而有疑,讀而有悟,讀而致用,讓閱讀成為知識的發酵劑,成為靈魂的營養液,讓人生變得更加精靈、智慧、美麗、高尚。為了保證閱讀的效率,具體要做好兩件事:
1、固定課外閱讀時間。
這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比如,學生在校的集中閱讀時間可以是早晨上課前及早讀課,或是下午的課外閱讀時間,每班學生在學校規定集中閱讀時間內,都要有一名教師在班內伴讀,幫助學生解疑釋難,維持閱讀秩序。為了擴展讀書空間,學校最好在學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介紹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學校的閱讀計劃,要求家長為學生創設優良的讀書環境。通過學校與家庭的一般化的運作,學生有書可讀,天天可讀,閱讀習慣才能逐步得到培養。
2、開設閱讀指導課。
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閱讀時的盲目性、隨意性,讓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一些常用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周或每兩周必須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作為課外閱讀指導課。
閱讀指導課一般要做:
⑴、推薦優秀讀物。根據學生閱讀能力和基礎,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學生推薦各種有益的課外讀物。
⑵、讀書方法指導。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應注重教會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指導內容包括:怎樣選擇書籍,怎樣閱讀一本書,如何做內容摘要,怎樣在書上批註,怎樣寫讀書筆記、讀後感,利用「閱讀參考資料」閱讀,從而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要指導學生做「讀書卡」。在閱讀中,見到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斷,有了臨時觸發的感想,都應記錄下來,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⑶、優秀讀物欣賞。讓學生把閱讀的書籍中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部分通過表情朗讀、配樂朗誦、背誦片斷、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達出來,使大家在進一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㈢ 小學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
《好書交流會》——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
一、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交流會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樂趣。
2、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
3、在活動中進行團結互助的思想品質教育。
(二)交流讀書方法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既然你們這么喜歡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學生:要讀健康的,有意義的書。)
老師:你說得很對,讀書要有選擇地讀,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書才能對我們有幫助。既然你們讀了那麼多書,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讀書方法?誰來說一說,你都是怎樣讀書的?你有哪些方法?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同學們說得真精彩,請同學們在以後的讀書活動中用到這樣的讀書方法,將讀書的快樂,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心記錄下來,讓他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美好的回憶。
(三)學生讀書,交流收獲
1、生借書,看書
2、全班交流收獲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發現了很多好書,我也發現了同學們都很喜愛讀書。我很高興,希望大家課後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盡情地來圖書室借閱吧。最後,讓我們記住莎士比亞的這句話:(齊讀格言)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㈣ 小學課外設計活動方案
一、 活動課程設置: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本著「活動應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互相配合,互相促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照顧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則。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全校師生人人參與,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進步,分成低段組(1—3年級)、高段組(4—6年級)同時開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及興趣愛好,低段組課程設置如下:
1.體育游戲;2. 跳繩; 3.乒乓球 ; 4.棋類(以軍棋、跳棋為主)
5.羽毛球; 6.口語交際 ; 7.美術、手工實踐(以繪畫、折紙為主)
8.書法 ; 9. 信息技術 ; 10數學樂園 ; 11少兒舞蹈;
12快樂英語
注:《口語交際》與《數學樂園》交叉進行.
高段組課程設置如下:
1.乒乓球; 2.羽毛球;3.田徑;4.籃球隊;5.跳繩;6.棋類(以中國象棋為主);7.文學習作與欣賞(創作理論與實踐);8.美術、手工實踐(以繪畫、剪紙為主);9.書法;10信息技術;11趣味數學;12舞蹈(欣賞與實踐);13快樂英語
注:《文學習作與欣賞》和《趣味數學》交叉進行.
二、 課外活動具體安排:(見附表)
三、 活動時間安排:
日期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備注
星期二
每天下午
4:05教師組織學生
4:15活動開始
5:00活動結束
(打掃清潔)
低段組分組活動
高段組集中活動
下雨天,學生回各班教室,由語數教師各上一節輪流進行。
星期三
低段組集中活動
高段組分組活動
星期四
低段組分組活動
高段組集中活動
星期五
低段組集中活動
高段組分組活動
四、 後勤保障組:
負責教學、活動設備的調劑和添置,保障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