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中文課程
Ⅰ 小學教育專業本科,都學什麼課程
主幹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
數學分析、應用數學、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1)小學教育中文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
3、了解現代人文社會;
4、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
5、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
6、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
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就業方向:
方向一:教師
相比教育培訓機構,學校的工作更穩定,更能給人一種歸屬感。
學校有公辦和民辦之分。公辦學校的教師工作壓力較小,工作穩定,福利也很好。因為有編制,所以是國家發工資,在退休養老方面也會更有保障,適合那些喜歡安定生活的小夥伴們。
民辦學校對於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很看重,對於進入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都會進行挑選。在工作中,學校也會常常監督老師的教學,督促老師提高教學質量。因此,相對公辦學校,民辦學校老師的工作壓力會大一些。但是在民辦學校,老師的授課自由度更大,有機會嘗試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
民辦學校雖然福利不高,但薪水比公辦學校在編教師高得多。另外,一些民辦學校也開始建立在校老師的福利養老體系,為老師們提供更好的保障。
綜合來說,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各有優勢和不足。公辦學校雖然工作穩定,但從長遠來說,對於那些想要在教師崗位上有所作為的小夥伴們,職業發展較為緩慢。
民辦學校現階段的福利雖然不如公辦學校,但整體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不得不說,民辦學校更看重老師的教學能力,並能提供一定自由授課的空間,更有利於教師的職業發展。建議小夥伴們根據自身追求和實際情況選擇。
方向二:編輯、文案、策劃
除了做教師,咱們還可以去出版社、網站從事編輯、文案或者策劃方面的工作。
文案編輯主要負責經營公司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收集與整理媒體軟文和廣告資料,撰寫公司設計項目文案、宣傳推廣文案等。這類工作要求較好的文字功底,較強的專題策劃能力,也要求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
現在很多行業都在向著互聯網發展,編輯策劃也由傳統的紙媒發展到了線上。自媒體已經成為編輯行業的發展趨勢,用戶所表現出的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編輯、文案工作的重要目標。
因此,建議想要從事編輯、策劃類工作的小夥伴們順應互聯網大潮,優先選擇網站編輯、新媒體策劃等和網路有關系的工作。
方向三:行政後勤類工作
如果暫時做不了老師,咱們可以選擇先進學校做行政後勤類的工作。小學教育專業的小夥伴們在處理與學生相關的工作上具有專業優勢,也適合行政後勤類的職位。
在行政後勤的崗位上,咱們可以同時准備教師資格證和編制的考試,等到考試通過,拿到了資格證和編制名額,就可以成為在編老師了。
Ⅱ 小學教育學哪些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等。
1、教育學
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解決教育問題、揭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教育是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教育學是有目的地培養社會人的活動。它是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
3、邏輯學
邏輯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指導人們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的學科.邏輯學是研究純粹理念原則性的一門極為重要的科學,純粹理念就是人類大腦思維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4、普通話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
5、教師口語
《教師口語》再版,說明"教師口語學"研究勢在必行,前景光明。要開好"教師口語"課,必須加強"教師口語學"研究,必須建立"教師口語學"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已成為近年來廣大口語教學研究工作者的共識。
Ⅲ 本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主幹課程:
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
以及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3)小學教育中文課程擴展閱讀
培養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學會用這些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師職業道德。
具備的能力要求:
掌握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
Ⅳ 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怎樣的
主要課程: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學、小學班隊原理與實踐、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語文(數學)課程教材與教學設計、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
就業面向: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等相關行業,主要從事小學數學、語文等學科的教學、班級及小學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經營管理工作。
(4)小學教育中文課程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培養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情意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兒童發展知識、教育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以及教育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兒童發展指導能力、教育研究與反思能力,富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適應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在小學教育教學崗位站得穩、留得住的高素質應用型教師。
授予學位:本專業學生須按培養方案要求修讀各類課程且考核合格,總學分達到162學分,達到學校規定要求方可畢業。本專業授教育學學士學位。
就業面向: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等相關行業,主要從事小學數學、語文等學科的教學、班級及小學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經營管理工作。
Ⅳ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高等數學肯定有的!還有毛筆,鋼筆,手工,生命物質與科學,教育心裡學,心理學,教育學!科學教育學!品德教育學,語文教育學,數學教育學,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寫作,現代教育技術,人文科學,中外文學名著,中國歷史文學,代數!有的課程是根據本學校的情況而定!大致就這些課程
Ⅵ 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有哪些
1、主要課程
主要開設課程有:教育通論、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課程與教學理論、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研究等。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能力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3、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地滿足基礎教育對小學教師的人才需求,在院、系辦學思想的指導下,積極實踐以人為本、整體教育、目標培養、實踐體驗的教育理念,構建2111人才培養模式。2111即可擔任小學語文、數學2門主課的教學,兼顧1門其它課程,指導1門活動課程,專長1門課的教學。
在構建課程結構體繫上堅持體現「三性一體」的特徵,三性指高等教育的共性、高師教育的特性、與小學教育專業的個性,一體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為一體。
在培養工作中堅持大學通識課、基礎專業課、學科專業課、公共選修課、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六個課程平台以小學教育專業實踐和小學教育研究一線貫穿,並充分體現小學教育專業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2111人才培養特色。
(6)小學教育中文課程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的作用
從人生發展歷程來看,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是長身體、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思維敏捷,對什麼問題都要問個為什麼,他們像海綿吸水那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小學生記憶力強,善於背誦,對感興趣的事物,能夠牢記在心。
小學生模仿力強,容易做到習久成性,在兒童時代養成的好習慣,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輩子;相反,小學階段養成的不良習慣,到中學和大學時糾正起來就很困難。因此,在小學階段,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發展智力,還要在學習上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思想品德上要有嚴格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的基礎打得好,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Ⅶ 小學教育轉漢語言文學需要加考什麼課程
跨專業考的當然是所要考取的研究生專業的課程啦
而且你沒有寫明是那個學校
Ⅷ 請問一下,小學教育具體課程有哪些
語文 數學 英語 體育 音樂 手工 美術 思品等
Ⅸ 小學教育重要課程有哪些
(一)必修課程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音課18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明確處於小學學習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發展對教育實踐的意義,以及小學教育面臨的實際的心理學任務,使學生確立科學的兒童觀和科學的教育觀,並根據所學的理論總結和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本課程從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探索兒童教育的規律,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並重的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圍繞發展是教育的依據和結果,教育是發展的動因這兩個主題,闡述了兒童的社會化和個性化過程,兒童在認知發展和個性發展中的基本特徵、個體和群體差異,以及基本的應對策略;闡述兒童的學習風格和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兒童的學習差異與教師的教學差異的關系;闡述學習的准備,現代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發展和教學的測量等問題。
2.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是"開放教育試點"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主要區別和內在聯系,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概況,認識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的具體內涵、內部結構和歷史脈絡;近現代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哲學、歷史學、文藝學以及經濟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重要突破;闡述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趨勢,人文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系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及應採取的對策。
3.自然科學基礎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與小學教材、教學以及課外活動有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能兼教小學自然常識課程。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以及與之有關的科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4.現代教育思想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是: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學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認識,理解教育思想發展的客觀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教育基本原理發展線索,掌握現代西方和我國基礎教育實踐的發展及一般理論研究成果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簡介中外教育思想發展的歷史及當代教育思想的主要流派,分析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論依據,討論我國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及其實踐運用的前景。
5.教育研究方法
本課程5學分,課內90學時,其中錄音課2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目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驟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能,初步具備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內容:確定研究課題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設計,文獻法與內容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設的統計推斷,研究結果的解釋和研究報告的撰寫和研究的評價。
6.閱讀與寫作(1)(2)
本課程6學分,課內學時108,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將現代閱讀理論與寫作理論有機整合、貫通,是一門體現當代課程改革精神的綜合性、應用性、基礎性課程。本課程的要求是:學習和了解現代閱讀基本理論與寫作基礎理論,了解和掌握各類文章的特點和基本的文章解讀方法與寫作方法,增強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水平。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閱讀與寫作基本理論的意義,懂得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系,了解閱讀心理與寫作心理,初繼續步掌握閱讀的基本規律、特點與方法,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特點、寫作方法和文章的修改與評改。
7.現代教師學導論
本課程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要求是:了解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理解並具備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和創新能力,認識現代教師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歷史使命、地位和作用;闡述現代教師的職業道德、基本素質(包括適應時代的教育理念、寬廣深厚的知識背景、教育教學技能、課堂教學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和創造的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人格魅力、身心素質等),以及現代教師繼續教育的任務;同時介紹國際視野下的教師現狀和未來發展。
8.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
本課程7學分,課內136學時,其中錄像課20學時,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和改革意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圖表和演示文稿的製作能力,具有使用計算機上網和製作簡單網頁的能力,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了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的使用方法,了解教學軟體製作技術;初步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會進行課程設計;為提高教學技能,使教學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奠定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信息技術概述(概念、地位和作用);計算機文化、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辦公應用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或Wps2000);網路知識和相關軟體(Internet Explorer、FrontPage);教育技術概述(概念、簡史和方法);教育傳播理論和教育媒體理論;教育媒體(宏觀、中觀、個人);教學設計(理論、過程、方法);教育媒體應用實驗。
9.美學與美育
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開設一學期。
美學與美育是教育學科教育學類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是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美學與美育理論知識、較高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塑造能力、較高的實施美育的能力的課程。本課程重視美學、美育理論向審美實踐與審美教育實踐能力的轉化,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滲透性和復雜相關性。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美學;美及其形態;美感;什麼是美育;形式美與美育;藝術美與美育;審美文化形態與美育;青少年發展與美育;教師角色與美育
Ⅹ 小學教育(中文及社會方向)
小學教育專業(中文與社會方向)(本科)培養計劃
( 2005級)
一, 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能適應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具有實施素質教育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小學教師.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和教育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小學教育的基本規律,具有從事小學語文,社會等課程教學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養成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品格和素養.
二,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
2.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3.具有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基本技能,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
4.具有勝任小學語文及小學社會等課程教學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具有較強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初步的教育管理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 主幹學科
教育學,漢語言文學
四, 主要課程
基礎心理學,教育原理,兒童心理學,小學課程論,小學教學論,教育心理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寫作,兒童文學,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人類與社會,小學語文教學論,小學社會教學論等
五, 主要實踐性環節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微格訓練,畢業論文
六, 主要專業實驗
七, 標准學制
四年
八,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