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談談自己對新課程理念認識的

談談自己對新課程理念認識的

發布時間: 2021-02-11 19:52:36

㈠ 談談你對「新課程」的「新」的理解

他的出發點應該是想培養一些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在摸索中歸納知識,發現規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新課程中,很多知識點前面都會有個探究,然後才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通過這種方式,理論上講,課堂的互動性會更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有所提高,通過探究得到的知識,還能增強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㈡ 請你談談對教育新理念的認識

在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影響和推動下,為了適應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需要,掌握現代教育新理念有十分重要意義:

第一,「信息時代已經到來」、「知識經濟初露端倪」已經成為我們的常用話語。理性地看,語言是理念的客觀性描述。但是,我們在運用這些話語時,除了感性地表達心理上的緊迫感和對未來的憧憬外,廣大教師能否真正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延續過程中,從國外到國內的引進吸收過程中真切領會當代教育與傳統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同。

第二,廣大教師早就摒棄了注入式教學法,而接受了啟發式教學法,特別是近年來,許多引進和自創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這對於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程式化教學方法,我們並未完全了解哪一種更適合本地的實際。

第三,一定的理念影響著一定的行為,教育也不例外。方法是重要的,因為方法是理念和行為的中介。但是,僅有方法是不夠的,只有深刻領會當代教育理念的內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現在有了大量的教學方法,現在所用的教學方法並沒有完全把教育新理念作為基礎。

第四,所有教育教學方法的誕生都是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哲學思潮相聯系的。西方教育教學方法的湧入,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可資借鑒的資源。但是,我們在借鑒這些教育教學方法的時候,如何使之「本土化」,也就是如何解決這些教育教學方法切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的問題。

第五,傳統的教育是「遺傳」式的,即傳承人類文化,是以傳授知識為基礎的。現在的教育功能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成為教育的主題。教師們對教育教學改革也抱有極大的熱情。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需要落到實處,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教師怎樣教和學生怎樣學,以及教師教什麼和學生學什麼感到的困惑必須很好解決。

㈢ 你對新課程理念如何認識

你對新課程理念如何認識?

㈣ 談談你對新課程標准的認識

一、新課程標准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

1、教師應具有全新的教育觀念

教育不僅具有生產力等經濟功能和價值,而且這種價值和功能要與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道德品質的提高,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文精神的培養相協調。

2、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

「發展知識經濟,提高人力素質」對21世紀的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嶄新要求,這就需要我們轉變舊教學觀念,牢固樹立創新教育觀念,堅決摒棄一切落後的教學方法,改變不適於提高教育水平的傳統作法;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予以獨立思考,大膽探索,創造性的運用先進的教學思想,讓學生走向自主創新的學習之路,這樣才能創新教育,發展教育。

3、鼓勵學生自主的探索與合作交流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的講授法為主,這即不符合素質教育,也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知識、發現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價值。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新課程標准中提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注意因材施教。對於學習成績差、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視他們。教師對他們要熱情關懷,循循善誘,加強個別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增強學習的信心,逐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

㈤ 闡述對新課標基本理念的理解

對新課標基本理念和和目標的理解
新課程標准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成為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通過討論、研究、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並「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因此,實施新課程滲透新理念的主要渠道依然是課堂教學。
例如:在一個長為50米、寬為3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個花圃要求種植花草的面積是整塊空地面積的一半。請展示你的設計。這是一道開放題。其問題的條件、解題的策略或應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因為此題所建花圃的圖案形狀沒有規定性的要求參與性很強。在初中數學課堂中也可用它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進行了嘗試。結果在短短的一節課中,每個學生都展開了豐富的想像。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各種各樣符合題意又頗具個性的設計方案就涌現了出來,無不充分展示了幾何圖形和幾何知識的靈活與綜合應用。這樣數學生活化,能讓每一個學生學有價值和必需的數學,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例如:討論方程、函數結合的基本方法,一是把方程和函數的表達式結合起來,二是從幾何圖形中考慮。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將會使問題清晰明了。注重知識在教學整體結構中的內在聯系,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互相溝通中的紐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講,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自覺運用往往使我們運算簡捷、推理機敏,更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必由之路。我們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的掌握,數學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學生受益終生。初中數學課堂不僅僅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做准備。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潛能觀、終身學習觀是時代發展對我們的要求。

㈥ 1、結合小學數學談談自己對新課程理念如何認識的

1、數學課程生活化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以學生從體驗的和容易理解的現實問題為素材,並注意與學生已經了解和學生過的教學知識相聯系,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通過自主活動理解教學知識,建構數學知識結構。

2、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

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己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就是「再創造」。必須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程標准》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和具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此次課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式

《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真誠地與學生合作,共同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文化。

5、評價的根本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評價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教學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