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課程目標方案小學數學

課程目標方案小學數學

發布時間: 2021-02-12 02:23:22

Ⅰ 小學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什麼如何實現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總體目標」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

*在參與觀察、實驗、蔡祥、鄭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態度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

*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Ⅱ 小學數學階段課程目標是怎樣描述的

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
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 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1~3年級) 第二學段(4~6年級) 第三學段(7~9年級)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內的數、小數、簡單給分數和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 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系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了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 的規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系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 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 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 數等進行描述.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基本性質、變換、位置關系的過程,掌握三角形、四邊形、圓的基本性質以及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等的基本 性質,初步認識投影與 視圖、掌握基本的識圖、作圖等技能;體會證明的必要性、能證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從事收集、描述、分析 數據,作出判斷並進行 交流的活動,感受抽樣的必要性,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數據處理技能;進一步豐富對概率的認識,知道頻率與概率的關系,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數學思考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 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系、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刻畫事物間的相互關系.
●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的相互轉換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能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並作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
●能用實例對一些數學猜想作出檢驗,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能結合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與態度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樂於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 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驗數、符號和圖形是 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 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 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認識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 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 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地區不一樣要求也不盡然,不過可以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如何理解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內涵

1、社會發展因素的影響。
學校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數學課程目標的制定要考慮社會發展對學生未
來數學素養的需求,這是學校教育的功能決定的。另一方面,課程目標的確定也
應當體現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要使學生通過學校課程的學習更好的理解社會,
認識社會,解決社會問題。首先,隨著科學及時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時代的
到來,人們需要具有更高數學素養。如:怎樣面對天氣預報中的「降水概率」。
其次市場經濟需要人們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數學,如:與經濟活動的有關的比和比
例。最後,生活中需要越來越多的數學語音,如:分數、小數到處可見。
2、數學科學發展的影響。
現代數學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再也不能按照傳統的數學內容體系來安排中
小學數學內容。數學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突出標志就是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現代
化。新的應用數學方法的產生,如:計算機。帶有新特點的獨立的應用數學的形
式,如:資訊理論這些發展使人們對數學產生了新的認識,它不再是絕對真理,它
也具有可誤性。
3、兒童發展因素的影響。
考慮兒童的發展因素,不只是適應兒童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
習促進兒童的發展,包括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學生交流能力、數學情感和數學
推理能力的培養。滿足、促進兒童的發展是數學課程的首要目標,掌握有用數學,
研究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1、社會發展因素的影響。
學校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數學課程目標的制定要考慮社會發展對學生未
來數學素養的需求,這是學校教育的功能決定的。另一方面,課程目標的確定也
應當體現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要使學生通過學校課程的學習更好的理解社會,
認識社會,解決社會問題。首先,隨著科學及時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時代的
到來,人們需要具有更高數學素養。如:怎樣面對天氣預報中的「降水概率」。
其次市場經濟需要人們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數學,如:與經濟活動的有關的比和比
例。最後,生活中需要越來越多的數學語音,如:分數、小數到處可見。
2、數學科學發展的影響。
現代數學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再也不能按照傳統的數學內容體系來安排中
小學數學內容。數學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突出標志就是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現代
化。新的應用數學方法的產生,如:計算機。帶有新特點的獨立的應用數學的形
式,如:資訊理論這些發展使人們對數學產生了新的認識,它不再是絕對真理,它
也具有可誤性。
3、兒童發展因素的影響。
考慮兒童的發展因素,不只是適應兒童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
習促進兒童的發展,包括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學生交流能力、數學情感和數學
推理能力的培養。滿足、促進兒童的發展是數學課程的首要目標,掌握有用數學,
研究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

Ⅳ 數學課程目標包括哪些目標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總體目標」具體闡述如下:知識與技能 *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等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圖形的抽象、分類、性質探討、運動、位置確定等過程,掌握圖形與幾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得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思考 *體會代數表示運算和幾何直觀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意識和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了解數據和隨機現象,體會統計方法的意義,發展數據分析和隨機觀念。 *在參與觀察、實驗、蔡祥、鄭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情感態度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 *養成勇於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總體目標的四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課程組織和教學活動中,應同時兼顧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於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Ⅳ 小學數學有哪些能力目標

小學數學課程總體目標含:(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與態度

具體到每一項裡面的目標都屬於能力目標!

Ⅵ 新課標中關於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課程目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11版修訂稿數學課程標准提出如下內容: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專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屬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Ⅶ 小學數學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為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四個維度。
具有導向、激勵 、評價 的功能。

Ⅷ 簡述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作用

小學數學課程目標的作用和地位

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回答了為什麼要開設數學版這門學科、數學學權科對小學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過數學學科的教學應當使學生達到什麼樣的要求 的問題。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具有指導作用,它直接影響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規定。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