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有多大
1.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區別
基礎教育新課程與舊課程比較,在教學理念上有著本質的區別。舊課程理念強調課程是知識,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認為課程就是教材,只注重教材這個知識的載體,因而在教學中以教師或教材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教材意識,沒有學生意識,見物不見人,造成課程與教學的相互分離。而新課程理念則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只是知識的載體,同時也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學生獲取新知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新課程理念還認為課程與教學是整合的,課程是由教師、教材、學生和環境(特別是教學情境)構成的開放式的生態系統。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共創共生,形成學習共同體。教學中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的經驗背景和自己的獨特感受,來到課堂進行交流,這本身就是課程建設。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和實踐中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材中學到的東西多。因此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課程與教學的統一。
新課程理念決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一、課程要面向學生面向社會實踐
面向學生,面向世界,方能使學生增長對生活有用的知識與能力。面向社會才能使課程反映出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諸方面的發展水平。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和可能的生活世界,成為學生生命歷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使學生增長的不僅只是對現實生活有用的知識與能力,同時也是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與能力。
二、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因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基於舊知識和經驗的自我建構、自我生成過程。學生個人的已有知識、直接經驗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因此,新課程的教學活動要在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把新知識組織起來。
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的表現形式是學習目標自我確定,學習方法自我選擇、學習過程自我調控、學習結果自我反饋。
2、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取決於是否合理分組和規范操作。規范操作是:①小組成員的角色主要有兩種,一是學習的操作者(發言者),二是學習的檢查者(評價者),要輪流擔當。②在學習交流中,只有中心發言人,不設小組長,體現機會均等和地位均等。③中心發言人代表的是小組,對其評價是對其小組的評價。④要給予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合作學習要明確任務(學什麼),要形式整合(與其它學習方式整合),要全班交流。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領者和參與者。其作用如下:一是規范學生學習行為;二是發現學生智慧火花;三是排除學生學習中的障礙;四是引導和深化學生的學習。
3、探究學習的條件:①學生要有探究的慾望。②探究要有問題的空間,即內容上要符合"最近發展區",形式上要設計發散類和探究類的問題。③探究學習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④要有多維互動的交流時間。
2. 請問「新課改」和「新課程」一樣嗎「新課改」和「新課程的區別又是什麼」
新課程:新課新課改:對已有課程的授課方式,教學目的,教學思想等,做出的一些新的調整或改變。
3. 新課程期刊出版周期是多少
這個從知網看不明白。他們現在每個月出7本,比周刊還多。這個刊物基本靠版面費生存,只要交納費用,文章引用率合格,基本就能發表,如果評職稱用,建議選擇其他刊物。
4. 《新課程》和《新課程學習》有什麼區別呢是不是都是隸屬於新課程雜志呢
[email protected] 可以回答你
5. 集體備課活動在初中美術新課程中有多大的優勢
1、能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
由於教師的教學年限、業務水平、學科專長和教學經驗各有不同,從而導致教學水平的差異,而開展集體備課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同科教師的積極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發,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面對新課程,人們缺的不是先進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對於師資比較薄弱的學校而言,其效果更為顯著。
3、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優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後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這既有利於教師的揚長避短,更有利於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
6.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修訂版)區別在哪裡
教育理念:知識為本——育人為本;
課程目標:雙基——四基;
兩能------四能;
內容方法:結果——結果+過程;
7. 《新課程》是哪個級別的刊物
是省級的
8. 新課程標准小學數學基本課時多少節
各省課時設置不一樣,江蘇一、二、五、六年級每周5節課,三、四年級每周4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