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學課程設置
① 台灣初中學習哪些科目
目前 台灣還沒開放大學 中學部份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 你還是以念大學為目標
預估明年 台灣將開放台灣部份大學 給大陸學生就讀
以下給你一份資料 我住台灣歡迎追問
開放陸生來台政策轉彎。台灣新任教育部門領導人吳清基2009.09.10宣布,開放陸生來台,將由技職教育先行,與原規畫第一階段開放一般大學,第二階段才開放技職教育明顯不同。
吳清基主持首次部務會報,他表示,他八月到大陸訪問,發現台灣的技職教育領先大陸很多,具有利基,因此,開放陸生來台應由技職教育先行,或者研究所先走,這樣社會應能接受。
台灣教育部門去年底完成開放陸生來台政策規畫,征詢學者專家意見後,傾向公立大學僅開放碩、博士生,不能招大學生;私校可同時招收大學生及研究生。依此規畫,預計開放的兩千個名額,來台念公立大學研究所者可能不超過一百人,其他都將就讀私大。
台灣教育部門次領導人林聰明表示,這項方案原預計在兩岸條例等三法修正通過後實施,明年春天可招收大陸來的研究所學生,秋天再收大學部學生,第一階段先小規模推動,再視開放情況,第二階段開放技職體系招收陸生。
但林聰明指出,由於各界一再反映,台灣的技職體系優勢大,大陸專科學生只要來台攻讀大陸沒有的「二技」,就可獲取學士學位,對大陸專科生吸引力很大;且台灣二技學生源減少,開放陸生不會有排擠台生就學權益的問題。
② 台灣的小學要考試的課程都有什麼
一學期兩次大考(期中、期末):
國語
數學
自然
社會
以上主要考科都是以紙筆測驗為主。視不同學校、年級可能還會增考英語。
至於平日則依各學校、各個老師自由彈性調整作評量考核,當作平時成績的依據。
(其實老師也不喜歡考試...要出題還要改考卷,麻煩...)
除此之外,某些科目的評量,不局限紙筆測驗,考試時程也不和主要考科沖突,大都是任課老師們開會後自行決定。例如:多位任課老師會把整年級學生帶至河濱公園,以限時闖關答題的方式作為評量。這些科目可能為鄉土語言、藝術、健康與體育等。
總體而言,台灣目前小學評量考試,主要減少學生紙筆測驗。現在小學生大考較早年減少一次(過去為三次),但是要學習的科目變多樣,英語、鄉土語言等這是過往沒有列入學校正規課程的。
③ 台灣路小學的課程設置
體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音樂、美術、科學、發現與探索、天津與世界、閱讀、體健、班隊、勞動、信息(計算機)、活動課(自選課程)
④ 小學都有哪幾門課
小學有語文、英語、數學、音樂、美術等科目。附屬科目:體育、藝術(音樂和美術)、健康、法制,信息技術,綜合實踐。
小學教育除了教育的特點外,還有獨特的基本特徵:一是全民性;二是義務性;三是全面性。我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升初中不再實行考試。
(4)台灣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個階段:一年級、二年級叫低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叫中年級,五年級、六年級叫高年級。1970年初,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開始將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79年,又將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台灣小學課程的學習領域主要有語文學習領域(包含國語文、英語、閩南語、客家語與原住民語,國語文在小學稱作國語,中學稱作國文)、生活課程(小學1、2年級的科目,為自然與生活科技與社會的合並科目)、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彈性、綜合活動,以及重大議題(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家政教育)其使用課本因學校而有所不同。
⑤ 台灣小學中學有哪些科目
國小 小學
國語 電腦 英語 數學領域 社會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
綜合活動 鄉土語言 藝術與人文(音樂) 藝術與人文(美勞)
健康與體育(體育) 彈性課程
國中 中學
國文 數學 英語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體育 童軍 音樂
美術 電腦 家政 周會 班會 輔導活動 表演藝術
⑥ 台灣小學中學高中都學什麼科目
高一幾乎全部都要修
->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歷史/地理/三民主義
高二開始分類組
第一類組(又稱社會組,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
第二類組(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第三類組(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第四類組(國文/英文/數學/化學/生物)
二到四類又稱自然組
高三課程與高二相同
僅社會組上數學乙(較簡單)
自然組上數學甲(較深入)
⑦ 台灣與內地,上的課程是一樣的嗎
當然不一樣啦。最大的區別大概是難度。我就是在國一(初一)時從台灣來到北京讀書的。剛開始接觸這里初中的教材覺得很震驚...這里的數學、語文等科目的程度比台灣深(可能也因為我在台灣成績就不怎麼樣吧,來到這里後我的數學等理科的成績就一直沒有好過),也多次和在台灣讀書的弟弟討論過,有很多東西這里到初中才講,但其實在台灣的小學時就已經講過了。
語文科的重視方面也不同,我記得在台灣時,國文(也就是語文)科的考試卷上占題量較大的是單個字或詞的解釋,還有注音,感覺大陸重視的是古文的翻譯,但在台灣古文和現代文的字句翻譯都很重要。卷面上的題不多,所以分值都很大,也就是填字或注音,解釋字詞,默寫,現代文閱讀......等。也沒有像大陸那麼重視作文,在大陸考語文此次都得寫作文,但我在台灣就只有在小學時才上過幾堂作文課。
常常會很想念在台灣讀書的日子,因為大陸對教育方面確實抓得很緊,可能也是因為面臨的壓力不同吧。到大陸以後我為了學習的事不知道哭過多少回,還曾和家人發生爭執,哭著要回台灣讀書。聽說不在大陸念到大學畢業台灣是不會承認你的學歷的。
關於都上了什麼課...國小不外乎就是數學、國語、英文...等。我回憶在國一的課程大概是有:國文、數學、英文、生物、地理、歷史、公民、音樂、表演藝術、美術、健康,另外還有輔導課、童軍課、家政課等。物理和化學好像是上了國二才有,而且是合在一起上「理化」,一學期只有一本書;數學也不同於大陸分成幾何還有代數,也是一學期僅有一本書;公民、歷史、地理也是集中在一本書;美術、音樂、表演藝術是屬於一個類;童軍、家政、輔導是一個類;國文、數學、英文自然屬於最重要的那一類,等於說某些科目會組成一個大類,期末時會給每個類一個成績,以此判斷成績優劣。科目會隨著年級的增高也有增減,到國三準備考高中的時候應該就不會有一些副科的干擾了。高中的...具體不清楚...我改天問問我那剛上高中的弟弟吧。
⑧ 小學一年級有哪些課程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科學、信息技術(計算機基礎)、體育、音樂、美術。
語文:語文能力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根底,語文學習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為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數學:培養學生數學的邏輯推理能力。
音樂:學習音樂,以提高學生藝術氣質。
美術:初步讓學生體驗美術,主要製作手工、畫、折紙等藝術作品。
電腦:讓學生初步認識電腦操作,以求跟上時代腳步。
(8)台灣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台灣小學的課程:
台灣小學課程的學習領域主要有語文學習領域(包含國語文、英語、閩南語、客家語與原住民語,國語文在小學稱作國語,中學稱作國文)、生活課程(小學1、2年級的科目,為自然與生活科技與社會的合並科目)、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彈性。
綜合活動,以及重大議題(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家政教育)其使用課本因學校而有所不同。
⑨ 台灣選修課程表怎麼填
台灣大學每學期皆會提供可選修的課程供選擇,視您來作交換學生需修幾學分,其中課程有分必修與選修,依字面解釋,必修表示一定要修,故此課程是無法選擇的,若為選修則可視您的興趣來選擇,一般而言,一個學分表示每周上一堂課,故此課程有幾個學分,每周就必須上幾堂課,供您參考,歡迎您來台灣,東吳大學在校生歡迎前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