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打造適宜的園本課程
『壹』 幼兒園發展適宜性課程有哪些特點
很高興告訴你! 發展適宜性課程的特點是: 發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能夠考慮同一組兒童不同年齡和不同個體的不同需要、興趣和發展水平,而 為其提供相應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活動。 (1)發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綜合性的; (2)發展適宜性課程建立在教師對兒童分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 (3)發展適宜性課程是一個互動學習...的過程; (4)發展適宜性課程應該是具體的、真實的,與兒童日常生活關聯的。 願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貳』 小型幼兒園特色課程:適合小型幼兒園的園本課程有哪些
這個問題好大,不好說,因為園本課程是在你的幼兒園開展基本教學成熟之後發展起來的,園本課程主要與本園的地理環境,社會特色,幼兒物點,家長群體素質有很大的關系,請認真思考
『叄』 幼兒園應該如何開發園本課程呢
首先,在開展「早期閱讀」課程開發前,浦南幼兒園客觀分析了幼兒園的環境,包括管理者的經驗、原有的課程基礎、師資條件、硬體現狀等。浦南幼兒園是一所具有語言教育特色的幼兒園,教師們對語言教育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開發課程的各項條件。 其次,課程的開發並不是隨意的,對於所開發課程的科學價值,必須要有有力的科學依據和論證。有的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時,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沒有考慮到課程的價值所在,也沒有關注到幼兒的發展需要,缺乏對課程價值的理論分析。浦南幼兒園的課程開發主題「早期閱讀」作為完整語言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聽說能力的發展,以及讀寫能力的發展,還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對「書」的正確態度,發展獲取信息的正確方法。同時這也是幼兒十分感興趣的一個領域,對於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肆』 幼兒園如何打造園本特色
一、凝練特色文化,提升幼兒園辦園理念
文化如水,滋潤萬物,悄然無聲,潛移默化,滴水石穿。凝練特色文化,從幼兒園的自身實際特點出發,充分發揮農村地域優勢,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以科研促發展,不斷凝練文化核心內涵,提升辦園理念。例如,從特色課題「幼兒園日記畫」著手,讓幼兒親近自然,走進實際生活去體驗,創設一幅幅富有情趣、立體多樣的畫面,開闊幼兒視野,啟發幼兒想像,讓幼兒在優美的環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凸顯「環境熏陶,快樂生活,習慣養成,個性健全」的辦園特色,多舉措開展特色教育「幼兒日記畫」活動。首先,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特點和地方特色,設立目標明確,取材源於生活的課程,設置園本教材——試用讀本;其次,專項活動分層分類開展,家園共育;第三,文化環境打造彰顯特色。在教室、走廊、辦公室張貼科學探究方法、名人名言等;開展主題活動,利用紙板、紙、布頭、布頭巾、箱包邊角料、草繩等身邊常見的材料,展示幼兒活動精彩瞬間及家長參與活動圖片;最後園外開展實地畫展,產生社會效應。
通過活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審美能力、繪畫技能技巧、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有了較大提高;教師組織活動能力、業務水平有了較大提升;家長積極參與活動,並在社會上進行有效宣傳。
二、充分利用身邊已有豐富的鄉土自然資源,創建讓幼兒喜歡的、有創意的鄉土化環境
(一)以民俗為載體,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形成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幼兒園可以結合各地風俗民情,充分運用民間藝術,物以自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如雕塑、剪紙、編制、踩高蹺、舞獅子、打連槍、扭秧歌等。
(二)依託鄉土特色資源,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創建「整 體和諧,彰顯大自然特色」的幼兒園環境
1.教學樓道可以「四季」為主題創設會說話的樓道牆飾。春天可以「春姑娘來了」為主線,春姑娘吹出五彩斑斕的花朵;夏天可以「夏」為主題,結合「夏日氣候特點」簡介天氣;秋天可以「秋日豐收」為主線,以民間手工剪紙為特色,把秋天農民辛勤耕耘、豐收的畫面呈現出來;冬天可以「冬」為主題,用代表冬日特徵的雪花和梅花做吊飾,牆面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冬日幼兒的吃、穿、住、行生活畫面來裝飾。
2.班級設置獨具特色。各班用農村的自然材料布置獨具個性的幼兒活動室、保教室,如,小班的區角「生活益智區」「數學小天地」,創設可供幼兒操作的玩具和游戲;中班的「創藝工作室」,利用牆面呈現幼兒的作品;大班幼兒可利用家長提供的資源製作環保表演的服裝。
3.小區域角呈現大社會。發動家長和幼兒到生活中尋找與課程相關的物品,創設公共區域角,如:「開心超市」「郵政銀行」「醫院」「農家樂餐館」等。教師帶著幼兒親自實踐,引導幼兒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合作等。
三、以人為本,豐富幼兒活動
充分開辟種植園,老師和幼兒根據季節變化,一起翻土,一起種植玉米、大豆、花生、大白菜、冬瓜、絲瓜等植物,一起管理,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並在這里觀察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充分利用動物飼養角,讓幼兒參與飼養小動物,觀賞小動物,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等,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