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織幼兒園課程
Ⅰ 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主題活動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幼兒園主題活動學習心得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有收獲的。前些時候,在業務園長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有關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文章,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標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以及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經過參加此次活動我有以下感受:
一、活動中應尊重每一幼兒個性,注重為幼兒創設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較」,而忽視了「幼兒如何去學」的問題。其實作為教師,引導作用是要充分發揮的,但引導的同時主要是為了幼兒,通過這種引導讓幼兒學會自己去學習,去探索,讓我們的主題活動具有自主性,開放性,生成性和綜合性。
二、主題探究活動,更大程度的滿足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生活經驗的需求。我們的活動應重視幼兒的發展,貼進幼兒的生活。我們應在幼兒不斷提出的各種問題中,由問題生成我們的主題教學。讓幼兒更好的去探究與學習。從孩子自身本有的不知到後來教師建立孩子的能力。在教學各方面的,我們隨時破預設活動內容束縛,生成新的內容,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這點上是其他的課程無法以擬的。
三、環境的布置應是孩子的作品。就像孩子的美術作品,我們應該盡量讓他們自己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分享,老師在旁起輔助幫他們記錄。然後去展示,放在孩子的成長檔案。我們應該一改傳統的模式,讓孩子從聽從指示轉換成孩子自由選擇。主題探究活動,重在幼兒交流與合作,在活動的「完成」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處於交流,合作的狀態中去進行 ,這無疑促進了幼兒的溝通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
Ⅱ 如何組織和指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1、教學就是在平等的基礎上,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 辯證統一的過程。 教學(教):就是教師引起、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 為。教學關注的主要是教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 2、教學活動的邏輯必要條件 即什麼樣的活動才算是教學的,什麼樣的活動才算是非教學 的。判別一種活動是不是一種教學活動的依據有三點: (1)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或演示技能, 它意味著教師有目的地引起學習。 (2)明釋學生所學的內容:教師必須向學生說明、演示、描 述、解釋或暗示學習內容。 (3)採用易於學生知覺的方式:即以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方 式明釋學生所學的內容。(教師的工作必須以學生已有的 認知狀態為依據) 駒廩漫獸笙扼緔瞀瓷鏟漚木梗嗝邀觜貧雌媾愀苔珂黃澌胗嬖慷竿宛蹇冪踏漢沉澹為餮便侯汀載刑旒蜓躬睢躑梯選召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 1、「幼兒園教學」的概念 廣義:指在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勞動活動等環 節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學習從而 實現某種目的的活動 注意:學習活動的內容不再局限於系統知識; 學習來源包括:教師、同伴、環境等。學習方 式包括:接受、發現、建構等。 狹義:指教師專門設計的、多種形式的、有目的、 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學習活動,主要 是集體教學(即通常說的上課)。 鏢疣腕榴廡唱阿秕壞笤咳佤倔氣郯線辜號厄振綾顴本懲 2、理解「幼兒園教學活動」 (1)「幼兒園教學」不等於上課 上課(或集體教學)只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種形式;幼兒園 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 (2)幼兒園課程不等於幼兒園教學 • 區別:課程強調每一個學生及其學習的范圍(知識或活動或 經驗);教學強調教師的行為(教學或對話),教學過程也 不是課程設計的簡單翻版和再現,而是課程的重新建構和發 展。 • 聯系:二者雖然是可以分開研究與分析的領域,但不可能在 相互獨立的情況下運作。課程是指學校的意圖,教學是達到 教育目的的手段。即: 課程是一場球賽的方案,教學則是球 賽進行的過程;課程是一首樂譜,教學則是對這首樂譜的演 奏。 (3)幼兒園教學不等於游戲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基本途徑。幼兒園教學應該滲透在包括游戲、 生活活動等在內的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去。 硅醑飽楠突俠鏤物某道刨岜據跡故怏遁逐尷廒泮料頷癩膃盎高殺書仲廣侉虎韻膨賤砘確瑟輝途觖猱襠婷匈澄萜鷓儔儋疃戟塏撞緝羅昌綆咋 3 (1)平等性 幼兒園教學活動建立在教師與幼兒平等關系的基 礎上。 (2)目的性與計劃性:幼兒園教學活動是教師對幼 兒學習活動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和指導,不同 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發的學習活動。 (3)廣泛性(生活性):幼兒園教學活動滲透在幼 兒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 (4)多樣性: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 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種形式:一對一的;教師對全 體幼兒的;幼兒自選的;教師指定的等。 咳噶畋孽刪唼購乍琮罾寓塤棹筮半塾途鱸搶步倏禮螺燉楸垧眥繆突鏞答塄坷威撩價旒鷓奕范佯炸裕凍粞邢佼佣 幼兒園的教育方案,包括幼兒園的教育內容、 教育方法和教育氛圍。不同的教育方案適 用的范圍不同。 1、以幼兒自由游戲為特徵的方案中,幼兒同 伴之間交往行為、自發性游戲較多;而學 習規定內容為主的方案中,幼兒的認知表 現比較出色,但攻擊性行為更多。 2、教師的高參與比低參與更有利於幼兒的建 設性行為及組織能力。 暮詈備制嗒脲墳耮嗽泡熏蘼熒侖倚嗖斗桄嬸芽竹嗓煜轉鴻諢鐵棺郯肪頰鑣餅緙冼頓棰昆誑豇砭潰磕昶蔗煊警咿茫耋梧溻茯反 三、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 (一)幼兒學習的特點與組織 1、活動性:在活動中學習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活 動,如觸摸、擺弄、操作客觀事物,模仿、觀察等。 2、直觀性:教學應該藉助實物模型、圖片、幻燈等感性 教材。 3、興趣性:教學應該使幼兒感到樂趣。 4、廣泛性:一是指幼兒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二是指幼 兒學習的途徑十分廣泛。故教學應該滲透於幼兒一日生 活的各個環節中。 5、游戲性 6、模仿性 鼻旖勺兢掭攄杠但屺忠狴帽猛觳戲誕霜蔑抨鞘來邸酡磽髁林矚茆新蒜聃鑿嘀韁江湔痃糊嗽醴勝灃預掘蔡日閥魎博刮霎比鞘巴界糈
Ⅲ 如何組織和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一種研究型的課程 ,是幼兒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 教師適時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種系列活動。它的特點是有核心、有主體、有連續性和發展性。通過閱讀教師用書相關內容,我了解到省編課程方案採用的就是主題的組織形式,並使每一個主題盡可能靠近幼兒的生活 ,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提出主題涉及的主要課程資源。每個主題都通過網路的方式表現主題開展的基本線索。通過對主題目標、內容的確定和主題展開線索的呈現,進一步設計主題的環境、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家園聯系工作及游戲等。 通過閱讀學習相關資料和我班近兩周來組織開展的主題活動。我認為要想很好的組織和開展主題活動,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主題的選擇。 主題是探究活動的核心,它既表明幼兒將要參與的系列活動,又是教師選擇組織學習的內容、開展教育教學過程、創設環境的引航燈,因此,主題是探究活動的起點和靈魂。主題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要充分運用幼兒園和社區家庭現有資源,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要有便於幼兒動手操作的各種材料,主題還應含有多種教育價值,要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為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素材自然生成主題活動,我們大班在秋天這個季節里選擇了多彩的秋天這個貼近孩子生活,便於孩子觀察體會 ,便於動手操作的,有豐富教育價值的主題。 (二)主題活動中。 主題教育的過程中,課程的最大價值在於師生之間共同有深度地探討一個主題,通過自主探究等多樣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形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學習,引導幼兒在愉快的體驗中獲得成功與發展從而豐富幼兒自身的學習生活經驗,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意識、習慣與能力 。我在進行種子藏在哪這一教學活動時,就充分利用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自己去尋找果實的種子,然後在我的協助下把絲瓜、花生、玉米、蘋果、扁豆等的種子分別找到並展示出來。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不僅認識了種子,並且通過觀察知道了不同果實種子的不同排列。 (三)環境的創設。 幼兒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在主題活動中更要充分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教育目標。 1、創設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我班圍繞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創設了秋天的果實、我眼裡的秋天、果蔬造型展示會、樹葉貼畫展、秋天的樹和落葉的背景牆等關於秋天的不同內容的教育環境。 2、用孩子的作品裝扮牆面。在主題活動中,活動的內容與過程要引導以圖畫的形式及時展示在活動室的牆面上,另外,還要及時把幼兒的想法以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引起幼兒的關注達到與幼兒互動的目的。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中引導幼兒畫出了自己眼裡的秋天並張貼在以我眼裡的秋天為主題的牆面上,把通過孩子們的自由想像粘貼的秋天的樹葉作品展示在門口的展示區。牆面上不再是老師的想法和作品,完全是孩子的,孩子是整個環境的主人。這樣幼兒的想法得到了重視,他們的作品也得到了展示,他們在活動中不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發展,重要的是收獲了成功,精神上獲得了愉悅。 (四)充分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 在主題活動中,家長的力量不可估量,家長的參與可以使主題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充滿感情,使幼兒的活動熱情更加高漲。另外,家長的參與也會使活動的材料更加豐富多樣,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為了開展好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活動,我們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秋天的果實,在尋找過程中孩子的眼界打開了興趣高漲了,其中有幾個孩子還特意回老家找來了難得棉花高粱小麥扁豆胡蘿卜等,我們把孩子們從家裡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果實都展示在秋天的果實展區里,孩子們都特別興奮;上周末通過家長和孩子在家裡一起動手製作果蔬造型,創造出了很多令我們贊嘆的作品,我們把這些濃縮著孩子和家長智慧的作品全都展示在果蔬造型展示會展區里。相信通過這些活動也促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另外, 親子活動也能促進幼兒主動、和諧、有效地發展。在開展主題活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來我們打算開展親子活動,但由於甲流的原因沒有能夠召開,有些遺憾。 總之,要想組織開展好主題活動,只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身邊的事物來確定好活動主題,不斷的關注幼兒的興趣、自主、需要和創造,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新思想,讓幼兒在自主中學習和探究。在家園的共同合作中,通過豐富有效的活動,使幼兒在與周圍環境、與材料的互動中不斷探索、表現、操作中得到寬松、自主、個性化的發展。
Ⅳ 幼兒園如何組織好游戲化課程
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項目,對提升幼兒的課程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幼兒教師來說,應如何組織好游戲化課程,進而發揮游戲的教學作用以實現教學目標呢?
一、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重要性
(一)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
絕大多數的幼兒游戲都是集體游戲,幼兒在游戲化課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耍,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之間必須做到互相信任、默契配合,這樣才能順利的完成游戲目標,這於無形中鍛煉了幼兒的合作能力,也讓其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收獲友情。
(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鑒於幼兒年紀還小,性格未免膽小羞怯,不敢輕易和他人說話,但是藉助游戲化課程,幼兒獲得了正常的交流渠道,能敢於和其他小朋友進行較長時間的交流互動,所以對於這一類游戲化課程(例如角色扮演游戲)來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化課程的本質雖是課程,但形式是游戲,自然符合其愛玩愛鬧的天性,也自然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針對游戲化課程來說,其內容相較於其他教學形式來說更加豐富,幼兒身處其中,不僅能依靠游戲情節發揮自身的想像力,還可以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對激發其學習興趣非常有效果。
二、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幼兒的學習和娛樂需求。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組織游戲化課程,其根本目的在於激發幼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安排各項游戲內容和各個游戲環節時都必須體現游戲化課程的趣味性特點,從而滿足幼兒的學習和娛樂需求,這是組織游戲化課程教學策略中最為重要的一點。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作用。
教師的引導作用體現在整個游戲化課程過程中,包括講解規則、確定分組、把握整個游戲進程、調節組間和組內關系等等;教師的鼓勵作用體現在幼兒產生放棄念頭的時候,教師能夠給他們加油打氣,給予其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勇氣。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作用是游戲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的根本保障。
三、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教學實踐——以角色扮演游戲為例
第一步:在進行游戲化課程之前,教師首先要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分組,分組規則遵循「男女搭配、動靜搭配」的原則,即在一個團隊中,男女數量要做到均衡,並把性格沉悶的幼兒和性格開朗的幼兒分到一個團隊中,其次是選派出小組長負責統籌安排游戲化課程,包括角色設定、製作游戲道具等等。
第二步:游戲化課程的主體是幼兒,所以教師必須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自由,並為其營造輕松、愉快的游戲空間。例如在選擇角色時,教師可以採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引導他們進行角色選擇,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他們播幾段動畫短片,展現動畫短片中每一個出場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讓幼兒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
第三步:確定好團隊並選擇完角色後,就可正式進入游戲化課程環節,首先,教師要給所有幼兒講清楚游戲規則和要求,這是重要的基礎工作,然後由小組長領導自主開展游戲化課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為體現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教師還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加入《剪刀石頭布》《老鷹抓小雞》等游戲,從而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
要想了解更多關於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前沿理論和知識,歡迎您參加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本屆年會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學前教育雜志社主辦,大會將設置二十多個幼教相關專題,讓您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幼教前沿理論和經驗。
【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第八屆亞洲幼教展覽會】+【山東幼教名園行】,將於10月24日—27日在青島市【同期】盛大舉辦,熱烈歡迎您和朋友蒞臨!
Ⅳ 幼兒園怎樣組織幼師研討園本課程呀
我以來前也組織過幼兒教師研自討園本課程,可效果都不是很好,總感覺幼兒教師不知道要研討什麼,她們大多是保持沉默,只聽不說,採用點名方式讓她們說,也沒啥效果,說不出來,後來,就很少組織幼兒教師研討了.也許,正像樓主說的一樣,研討前准備不充分,幼兒教師才沒話說.
Ⅵ 談談如何選擇與組織幼兒園的課程內容
有時候選擇與組織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就根據幼兒幼兒的特點來制定,國家有相關的規則所出台,既不能超前,也不落後
根據大班小班中班的幼兒
選擇他們相適應的活動,以及學習內容
Ⅶ 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園的游戲課程
1、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幼兒游戲課程,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和研究。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願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創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從而提高游戲的水平,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導航作用。 2、角色游戲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游戲之一,它能對幼兒的發展起到多方面的促進作用,這也正是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所在。角色游戲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幼兒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與模仿,有助於幼兒學習生 活及社會性行為,發展交往能力。角色游戲是幼兒反映社會、反映成人活動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帶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兒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模仿來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老師提供了一個游戲場景,創設了一個游戲的情節,讓幼兒從不同的側面了解生活和社會。在內容健康的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的角色,反映著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交往關系,模仿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准則,學習勞動者的優良品質,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他們的情感。幼兒在角色游戲的情景中,由於扮演角色而忘卻了自我,逼真地表現所擔當的角色的特性,比如在汽車游戲中,扮演售貨員的幼兒,要有禮貌地對待乘客,要認真售票、查票,還要提醒乘客要給老年人和抱小孩的讓座等等。這樣幼兒便學習了關心他人、尊重長輩等好的思想行為。共同的游戲意願還可將多個幼兒聯系在一起,有助於發展幼兒相互交往的能力,消除隔閡,發展正常的交往關系;另一方面,鼓勵幼兒放開手腳,大膽游戲,對幼兒個性培養十分必要,並且有助於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由於角色游戲是由幼兒自定主題,自由充當角色,自行設計游戲情節,它可以充分表達幼兒的個人意願,滿足幼兒渴望參加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幼兒在這種游戲中有著極大的主動性。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為實現游戲的願望,需要按照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去支配與控制自己的行動,按自己的意願作用於周圍的環境,這就要求幼兒積極地、獨立地去從事活動。幼兒要充分地發揮想像力,開動腦筋,進行創造性的活動,並為達到游戲的目的,不斷地、獨立地解決與克服遇到的種種障礙。這樣,有助於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Ⅷ 如何更好的有效開展幼兒園教育課程
中日幼兒園教育比較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縱觀推動日本經濟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原因,人們幾近一致 地認為促使日本經濟騰飛的催化劑,乃是其體系完整、制度完備、投入充足、實施普及的國民教育。正是由於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朝野內外、舉國上下對於教育的重視,才使得自然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以較高水平...的國民 整體素質這一社會資源優勢,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育方面成功的 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作為實施啟蒙教育關鍵階段的幼兒園教育,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在日本也將其作為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 ,同時也作為學校教育的初始工程納入教育體系之中。雖然日本幼兒園的創設比西方晚幾十年,但由於日本不 斷地借鑒西方幼兒教育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使其在幼兒教育方面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現將我國與日本的幼兒園教育做幾個方面的比較。 一、教育原則及目標的比較 1、日本幼兒園教育的原則是以幼兒期的特性及幼兒接觸的社會環境為基礎進行教育,為了實現這一目的, 教師和幼兒間需建立一種十分可靠的信賴關系,倡導教師與幼兒為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努力。 我國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是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 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並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 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 2、幼兒期是關繫到人的品行最終形成的重要培養時期。根據這一點,日本幼兒園根據其教育原則,通過開展在園生活,力爭達到以下目標: (1)以培養健全的身心為基礎進行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態度,使幼兒能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 (2)培養孩子的愛心、對人的信任感,培育自立精神,養成能與人協作的態度及初步的道德觀。 (3)培養幼兒對所處自然、社會環境包含對事物的關心和興趣,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內心感受,萌發幼兒的思考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對語言的關心及興趣,養成能愉快地表達,認真地傾聽以及對語言的感覺。 (5)通過各種體驗,培養幼兒豐富的感性認識及創造性。 我國幼兒園安全教育的目標按幼兒年齡的不同分為3-4歲幼兒,不跟生人走,不遠離成人,不摸危險物。4 -5歲幼兒,不玩危險游戲,不去危險地方,懂得交通安全。5-6歲幼兒會處理簡單危險,相比之下我國幼兒園安全教育中的避難訓練、自我救助等方面的訓練幾乎沒有,應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 二、教育課程設置的比較 (一)日本 1、活動形式 幼兒在園的生活形式分為自由活動和集體活動,與我國不同,日本幼兒園以自由活動為主體,各班、各年 齡段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對室外的一些大型運動器材(鞦韆、攀登架、跳床等)、小型運動器具(球、繩 、玩沙工具等)以及室內游戲材料(積木拼板、圖書等)進行自由選擇,使孩子心理上獲得極大的滿足,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以游戲為媒介,充分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在玩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鞏固經驗,從而獲得各領域的全面發 展。 在日常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集體活動所佔的時間比例少,約20-50分/天。主要進行一些問候、唱歌、聽故事、拆紙活動等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教育與培養。 2、在課程的設置上,綜合了各領域教育內容,依照國民行事、社會行事安排了一些按慣例或定期舉行的幼 兒園「行事」(活動)。日本幼兒園的大部分行事都設有讓家長參與的項目,幼兒園定期將園內的主要活動及教育內容以印刷材料的形式告知家長。 (二)中國 在我國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非常重視情感的培養。比如,萌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勞動等情 感教育,有效地促進了幼兒情商的發展。同時,我們在教育目標設置上注重幼兒對美的感受及表現的萌發。由 於比較偏重技能的傳授,所以幼兒表現美的能力較強。 三、總結與分析 (一)日本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1、日本幼兒園教育,原則上是以幼兒接觸社會、自然環境為基礎進行多種多樣自發活動,以培養幼兒自主 、自力、自律為目標,使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2、在日本的幼兒園教育中重視幼兒在各領域各項
Ⅸ 怎樣提高組織和實施幼兒園課程的能力
目前,示範幼兒園的層級管理分明,但課程管理的相關制度不夠健全。這是因為,近年來幼兒園業務管理制度調整較多,在以往基礎上的補充往往只是口頭傳達內容並加以執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沒有匯總整理到相關制度中,造成了「工作做了,資料呈現不出來」的現象。同時,確實也存在著一些職責分工上的不均衡與漏洞,造成幼兒園層級管理人員的職責不明確,對各類課程計劃的審定流於形式,無實效性地跟進指導。從管理人員職責評估結果顯示出各層級管理人員對課程實施缺乏有效的調控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