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小學語文課程與內地
A. 港澳台版與大陸版有什麼區別
1、型號、支持的網路制式
iPhone6 港版的型號為A1524,支持的網路制式為移動4g/3g/2g,聯通4g/3g/2g。
iPhone6 國行版本分為三個,具體如下:
——移動版:型號為A1593,支持的網路制式為移動4g/3g/2g,聯通2g
——聯通版:型號為A1524,支持的網路制式為移動4g/3g/2g,聯通4g/3g/2g,電信4g/3g/2g
——電信版:型號為A1524,支持的網路制式為移動4g/3g/2g,聯通4g/3g/2g,電信4g/3g/2g
2、參數配置、功能
iPhone6 港版在參數配置方面和國行幾乎沒有區別,一個不同之處在於iPhone6 港版支持FaceTime Audio功能,該功能可以在任何有WiFi的環境下或者數據流量的情況下進行語音通話和通話,通話清晰而且省流量。而國行則閹割了該功能。
另外,iPhone6 國行可以關機充電,而港版則不可以關機充電,充電的時候會自動開機。
3、配件
iPhone6 港版的充電頭和耳機和國行是不一樣的,港版充電頭是英標三角的,需要另購一個轉換頭使用。
而iPhone6 國行的充電頭是兩角的,直接可以使用,不需要轉換頭。
港版的耳機採用的是國際標准(CTIA)的3.5毫米介面,插針接法是左聲道-右聲道-地線-麥克風。
國行的耳機採用的是國家標准(OMTP)的3.5毫米介面,插針接法是左聲道-右聲道-麥克風-地線。
註:如果國際標準的耳機接到這個非國際標準的介面上就會出現只有背景聲,按住麥克風上的通話鍵才正常出現人聲的現象。iPhone6 Plus國行和其他地區版本的耳機都是不一樣的。
4、保修政策、價格
iPhone6 港版一般是要在蘋果直營店保修,國行是直營店和授權店都可以。而價格方面,港版價格要比國行便宜一些。
B. 清華北大招不招港澳台的學生他們上的課和內地生完全一樣嗎
清華獨立招,北大聯考招。我想應該一樣吧。。
C. 教育部取消在港澳台地區學習證明,取消證明會有什麼影響嗎
人的一生中會用到許多不同的證明材料,而這些證明材料使得每一個人都覺得各項手續十分麻煩。有些港澳台地區的學生進入內地學校學習要准備學生在港澳台地區的學習證明。因此,大部分港澳台地區的學生會因為證明材料太過麻煩而放棄進入內地學校完成學業。隨著各種電子檔案的橫空出世,教育部取消在港澳台地區學習證明會造成三種影響。第一個影響:大量港澳台學生進入內地學習。第二個影響:內陸與港澳台地區交流更加密切。第三個影響:共同傳播中國優秀文化。
人們之所以會學習,是因為人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定位和能力。一般情況下,每個學校都會開設語文課程,而這些語文課能宣傳我國優秀的文化。港澳台地區學習證明被取消有利於全國上下共同宣傳優秀的文化。
D. 我想了解下港澳生高考的語文內容與內地有什麼不一樣聯考是考內地大學的嗎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聯考是港澳台僑身份的考生進入大陸大學的途徑之一,通過這一途徑,港澳台僑考生可以報考中國大陸122所一類重點本科大學和84所二類重點本科大學,因此結論是:聯考是考內地大學。
現在回答第一個問題:
港澳台高考的語文與內地語文的區別:
(中國內地語文的版本相對繁雜,各個省份採用的版本不盡相同,如人教版、滬教版、實驗版等,這樣就造成了題型和內容上的花樣繁多,為了便於比較,我權且拿最常見的人教版語文教材和港澳台聯考語文內容相比較)
(1)知識點差異:與人教版相比,港澳台聯考中文增加或不同的內容為:現代虛詞用法、近義/同義詞語辨析、句子邏輯分析、標點符號用法、修辭、句式關系、文學常識文學史、以客觀題面目出現的說明文閱讀和古詩詞鑒賞;
(2)重疊部分有:詞語成語辨析、病句辨析(只要求判斷不要求修改)、名言警句、文言文閱讀理解、大型現代文閱讀理解、作文(議論文/ 記敘文兩種文體任選其一);
(3)刪減部分,也就是不納入考察范圍的部分:字音(拼音)、字形辨析、錯別字、古詩詞主觀題等。
港澳台聯考更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把握,發揮性和離散性題目較少,加之考綱相對規整,題型比較固定,因此只要准備的方向正確,加之勤奮,一定可以拿到比較不錯的分數,同學加油吧!!!!
E. 我現在是高一,香港戶口,所以我參加港澳台聯考,我想知道在內地上學課程知識點和聯考知識點差異多大
比較大吧。
一、聯考語文與內地語文區別
港澳台聯考中,虛詞、實詞、成語、病句、標點、文學常識、文化常識均設考點。這些考點的出題特點是:題目設定比內地其他省份細致,要求必須牢固掌握上述知識點,才能得出正確答案。另外聯招文言文特設文言復句考點,全國各個省份均不考,參加聯招考試需額外補充學習。
二、聯考數學與內地數學區別
港澳台聯考數學,多了導數、微積分、多項式、空間解析幾何,其他部分跟人教版很相似。數學目前還沒有全面的復習資料,即使暨南大學編的那套也是和華僑港澳台聯招相差甚遠。多項式、余式、空間解析幾何是台灣教材上所特有的,這是大陸大學數學系的教材上才有,而導數、微積分和圓錐曲線的第二定義。內地教材高三選修部分,在聯考中是都要考的,比如理科的極坐標方程、參數方程、積化和差、和差化積;文科的線性規劃。大陸考綱中的矩陣、行列式、程序圖、三視圖、應用題在港澳台聯考中是不會設計的。另外就會聯考沒有文理科差別,全國各地高考,二面角,反三角函數,極坐標方程文科是不考的,聯考里文科是要考的。
三、聯考英語與內地英語區別
聯招英語聽力,全部錄音聽一遍,選項是四選一(內地有一些省份是三選一),共10段材料,第1至5段材料停頓20秒,第6至10段材料停頓60秒,美式發音。完型填空是20道題,短文改錯是15道,這也不同於大陸高考的10道。
四、聯考物理與內地物理區別
聯招中物理的幾何光學、熱學、平行板電容器、原子物理等近60分是大陸高考不涉及、很少涉及或者不作為重點考察的試題。當然有全國競賽功底的學生,聯招的知識是基本上設計到的。
五、聯考化學與內地化學區別
港澳台聯考與大陸考點相似,沒有新題型但設題角度比大陸細致。部分內容考察難度大,例如熔沸點。
六、聯考歷史與內地歷史區別
聯考歷史相對較為細節化。80%的知識點在人教2002版上可以找到,還有20%需要延伸,問答題的解答需要較強的文學文化知識積累。問答題的分值較集中,2道題占據60分
F. 港澳台聯考的知識點內容和內地區別會很大嗎
如果要說區別大不大,或者說簡單的程度大不大還好
港澳台聯考的內容相對大陸是專簡單很多的,內容還是考屬平時書本上的
所以只要你在大陸的學校里所復習的內容有把握的話
去考港澳台聯考的一定沒問題,早幾年錄取是300分,現在不知道了
才300分,成績好的話考不上就見鬼了,就連我朋友成績很差的都有200多分
你最好查查這2年的錄取分是多少,平常心去考沒問題了
去那些港人子弟學校進行專門學習對你或許提高不了多少
還是自己斟酌一下吧
G. 我想問一下港澳台聯考是不是在考之前要去內地學內地的教材啊,要的話要學多久呢,謝了
港澳台聯考單獨命題,單獨招生,在考試科目,考試題型,側重點等方面和國內高考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性:建議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參加相關的培訓:
1.語文(中文)
高考語文作文一般為材料作文,字數要求不少於800字,而聯考中文作文均為命題作文(二選一),字數要求不少於600字(超過800字倒扣分);聯考中文考的「虛詞、實詞、成語、病句、標點、文化文化常識」等,還是十年以前高考的題型,現在高考很多省份基本不考了,聯考中文名言警句的默寫,沒有專門的范圍,沒有專門的復習資料,考查學生的積累。
2.數學
聯考數學從2011年開始,文理同一張卷子,不再分文理卷,因此文科生很吃虧,每年文科生的數學,全國的平均分都在四五十分左右。
知識點的不同,聯考每年必考而國內高考不學的,大約有20、30分,比如:多項式除法,空間平面方程,微積分,復數的性質,極坐標變換等,這些基本都是國內大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國內很多省份不涉及。聯考還考一些國內現在開始弱化的知識點,比如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每年大約10到15分,再比如立體幾何中不建立直角坐標系直接找空間角等。
聯考與國內高考雖有70%到80%左右重合的知識點,但這一部分考查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聯考對技巧性及運算能力要求比高考要高,聯考沒有送分的題,聯考都是中上難度的題,有些題雖然明白怎麼做但就是算不對,而高考有六七十分的送分題,因此聯考中數學在130分以上的鳳毛麟角。
3.英語
從2017年開始,英語將退出高考,而現行的高考英語科目中,越來越多的省份也在降低難度和要求,體現在聽力成績不再計入總分值、閱讀難度降低等方面。而聯考中英語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部分高校對英語單科的成績有要求。
聯考聽力只聽一遍,高考聽力聽兩遍;聯考閱讀5篇文章共20道選擇題,每題2.5分共50分,比重大,高考是4篇文章40分,聯考閱讀題型和四級考試比較相似,都是5篇20道,文章比較長詞彙比較大,有些超綱詞彙,所以有空多背下四級詞彙有好處;聯考有15分的短文改錯,國內很多省份不考短文改錯;聯考作文一篇20分,主要是考查應用文,字數為100字。
4.歷史
從考試范圍看,聯考歷史考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而高考還有一個世界古代史,即古希臘古羅史。具體內容上,聯考考察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世界近現代史考察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這些都是高考不考的內容。
從考試題型上看,聯考歷史有三種題型,選擇題20道,材料題2道和問答題3選2;而高考歷史只有選擇題和材料解析題,以及對歷史人物或事件評論、解析的小論文。
從考試考查方式上看,聯考歷史主要考察記憶性的較多,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掌握;而高考歷史題包括選擇題,大多都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現,考察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
從教材選用上看,聯考歷史復習使用舊版人教版教材最為適合,它以時間線索講述比較清楚;而新教材是以專題形式出現,每一單元介紹一個專題,要求學生基礎知識扎實才能掌握。
5.地理
聯考地理結構和題型基本穩定,主流趨勢明顯,那就是以區域地理為載體,以淺顯的系統知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為貫穿,以常識或熱點為覆蓋、以各種區域圖為疊加。
在形式上的最大差別在於聯考增加了20分的填空題和40分的填圖題,主要考察區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填圖)較多,也考察到高中地理的填圖。
在內容上,高考主要考察為什麼的問題,層次較深,聯考關於高中地理內容的考察內容較淺,但寬度較廣。
6.物理
聯考物理必考的兩大知識點——光學和熱學,國內高考基本不涉及或弱化,而聯考必出兩道大題外加選擇題,聯考對原子物理考查的也比國內多,這些加起來大約有50分。一般題干比較簡練,但運算量大,有時就像一個純數學運算。聯考試卷整體難度大於高考。
7.化學
聯考化學考查的知識面比國內要廣,沒有國內考查的那麼深,沒有復雜的計算與推導,聯考化學主要考查化學中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理論,最近三年聯考化學問答型的題變多了,主要讓學生用文字或化學原理來解釋為什麼,變的比較不容易得分。
H. 港澳台的大學跟內地的大學有什麼不一樣嗎
先回答第二個問復題:聯制考是港澳台僑身份的考生進入大陸大學的途徑之一,通過這一途徑,港澳台僑考生可以報考中國大陸122所一類重點本科大學和84所二類重點本科大學,因此結論是:聯考是考內地大學。
現在回答第一個問題:
港澳台高考的語文與內地語文的區別:
(中國內地語文的版本相對繁雜,各個省份採用的版本不盡相同,如人教版、滬教版、實驗版等,這樣就造成了題型和內容上的花樣繁多,為了便於比較,我權且拿最常見的人教版語文教材和港澳台聯考語文內容相比較)
(1)知識點差異:與人教版相比,港澳台聯考中文增加或不同的內容為:現代虛詞用法、近義/同義詞語辨析、句子邏輯分析、標點符號用法、修辭、句式關系、文學常識文學史、以客觀題面目出現的說明文閱讀和古詩詞鑒賞;
(2)重疊部分有:詞語成語辨析、病句辨析(只要求判斷不要求修改)、名言警句、文言文閱讀理解、大型現代文閱讀理解、作文(議論文/ 記敘文兩種文體任選其一);
(3)刪減部分,也就是不納入考察范圍的部分:字音(拼音)、字形辨析、錯別字、古詩詮.....
I. 台灣與內地,上的課程是一樣的嗎
當然不一樣啦。最大的區別大概是難度。我就是在國一(初一)時從台灣來到北京讀書的。剛開始接觸這里初中的教材覺得很震驚...這里的數學、語文等科目的程度比台灣深(可能也因為我在台灣成績就不怎麼樣吧,來到這里後我的數學等理科的成績就一直沒有好過),也多次和在台灣讀書的弟弟討論過,有很多東西這里到初中才講,但其實在台灣的小學時就已經講過了。
語文科的重視方面也不同,我記得在台灣時,國文(也就是語文)科的考試卷上占題量較大的是單個字或詞的解釋,還有注音,感覺大陸重視的是古文的翻譯,但在台灣古文和現代文的字句翻譯都很重要。卷面上的題不多,所以分值都很大,也就是填字或注音,解釋字詞,默寫,現代文閱讀......等。也沒有像大陸那麼重視作文,在大陸考語文此次都得寫作文,但我在台灣就只有在小學時才上過幾堂作文課。
常常會很想念在台灣讀書的日子,因為大陸對教育方面確實抓得很緊,可能也是因為面臨的壓力不同吧。到大陸以後我為了學習的事不知道哭過多少回,還曾和家人發生爭執,哭著要回台灣讀書。聽說不在大陸念到大學畢業台灣是不會承認你的學歷的。
關於都上了什麼課...國小不外乎就是數學、國語、英文...等。我回憶在國一的課程大概是有:國文、數學、英文、生物、地理、歷史、公民、音樂、表演藝術、美術、健康,另外還有輔導課、童軍課、家政課等。物理和化學好像是上了國二才有,而且是合在一起上「理化」,一學期只有一本書;數學也不同於大陸分成幾何還有代數,也是一學期僅有一本書;公民、歷史、地理也是集中在一本書;美術、音樂、表演藝術是屬於一個類;童軍、家政、輔導是一個類;國文、數學、英文自然屬於最重要的那一類,等於說某些科目會組成一個大類,期末時會給每個類一個成績,以此判斷成績優劣。科目會隨著年級的增高也有增減,到國三準備考高中的時候應該就不會有一些副科的干擾了。高中的...具體不清楚...我改天問問我那剛上高中的弟弟吧。
J. 內地與港澳台合作辦學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解釋:
港澳台------香港、澳門和台灣省。
合作--------合作或協作(英語:Collaboration)指的是一種由兩個或以內上的個人或團體容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交集在一起共同工作,舉例說明:一個知識分子可以透過合作的關系分享知識,再而經過學習和共識達到創作的目標。多數的合作關系需要一個共同的領導,通過領導的方式可以整頓疏散的組織結構,並且公平分配共享資源。
內地與港澳台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 「中國內地」與「外國」或「港澳台地區」合作進行「高等教育」辦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持。 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含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項目)。 有私立學校或稱「民辦學校」,一般指非由地方政府或者國家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