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考試
Ⅰ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7-9'BIO'3.4.2)是什麼意思
可能7-9是年級,BIO是生物這個詞英文的首字母縮寫,後面可能是章節。僅供參考!
Ⅱ 初中生物新課標達標性測試題答案2015
作業最好是自己做哦,這樣對學習中的學生來說才能提高成績。如果手機是安卓手機,就請在各應用市場更新最新版本作業幫,在拍照搜題頁面上方點擊「作業答案」,即可進行掃碼搜索
我目前有辦法給你的是,第一,加班上群里找同學的抄(當然並不建議你這么做;第二,就是自己好好做,提高自己。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做,對成績有好處。
作業怎麼能發到網上來問答案呢,這樣對你學習成績沒什麼用。多問問老師才對學習成績能提高,多思考一下,一般的練習題並不難的。
Ⅲ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
【新課程標准】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 第一部分前言(7-9'BIO'1)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學之一。生物科學研究在20世紀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結構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動物體細胞克隆的成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等,這標志著21世紀人類將進入生物科學技術的新時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顯現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物科學也向著更加關注人類自身的方向發展。隨著與物理學、化學、數學以及其他各學科之間不斷交叉、滲透和融合,生物科學已經日益呈現出主導學科的地位。同時,生物科學在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新研製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註重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並增加實踐環節。《標准》期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使他們對今後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課程性質(7-9'BIO'1.1)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葯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生物科學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並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 二、課程理念(7-9'BIO'1.2)
面向全體學生《標准》的設計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標准》提出了全體學生通過努力都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有較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校的條件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本《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該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倡導探究性學習生物科學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標准》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設計思路(7-9'BIO'1.3)
《標准》的設計遵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精神,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綜合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社會需求和生物科學發展三個方面,《標准》選取了10個主題:科學探究,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與環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技術,健康地生活。
考慮到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內容標准突出了人與生物圈。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兩類作用最大的生物,因此,將生物圈中的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各列為一個主題。動物和細菌、真菌等生物在生物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考慮到各門類動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知識比較繁多,其中很多生理知識和人體生理知識有較大的相似性,因此,除了將"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單列為一個主題外,其他知識主要分散在相關主題中。
考慮到生物技術發展迅猛,已經顯現出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並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每個普通公民的生活和發展,因而安排"生物技術"主題。
考慮到使每個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之一,也是生物課程的一項重要任務,因而單列"健康地生活"主題。
《標准》規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的目標,需要通過學生主動的、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才能逐步達到,因此,課程內容標准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建議和案例。第二部分課程目標(7-9'BIO'2) 一、課程總目標(7-9'BIO'2.1)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初步具有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課程具體目標(7-9'BIO'2.2)
知識(7-9'BIO'2.2.1</CHSDATE>)
獲得有關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命活動、生物與環境、生物進化以及生物技術等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基礎知識。(7-9'BIO'2.2.1.1)
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7-9'BIO'2.2.1.2)
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7-9'BIO'2.2.1.3)
能力(7-9'BIO'2.2.2)
正確使用顯微鏡等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7-9'BIO'2.2.2.1)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7-9'BIO'2.2.2.2)
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7-9'BIO'2.2.2.3)
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7-9'BIO'2.2.2.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7-9'BIO'2.2.3)
了解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和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增強振興祖國和改變祖國面貌的使命感與責任感。(7-9'BIO'2.2.3.1)
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7-9'BIO'2.2.3.2)
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7-9'BIO'2.2.3.3)
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7-9'BIO'2.2.3.4)
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7-9'BIO'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