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微課程愛是什麼
⑴ 幼兒園微課程愛大自然的教案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間的聯系,並了解其特徵。 情意目標: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情趣的理解,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並加強環保意識。 技能目標:運用眼、耳、口、鼻多種感官對事物進行初步認知和表達,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靈活性。鍛煉其模仿和表達的技能。 教學重點、難點 開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們學會各個感官的運用和交結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准備 活動熱身:在活動開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業:回家細心觀察身邊的動物或是通過看電視觀察一些動物,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時候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寫、畫、表演(動作或聲音的模仿)三種方式中的其中兩種表達出自己對某種動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活動准備: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幾個小組,以競爭的形式打分,每個人可以不計次數的上台,次數越多,表達得越好,表達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最後評出冠軍組、亞軍組,並得到老師的獎勵(什麼獎勵暫時保密),悄悄准備好與全班人數相符的獎狀。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註: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開始環節:師生一同大聲喊出「我愛大自然」的活動標題,並分小組進行一個小組一個字的合唱式吶喊。「我-愛-大-自-然」,繼而音樂「春天在哪裡」響起,大家隨意的手舞足蹈的樂一樂,師生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基本環節: 1.宣布《我愛大自然》活動開始,每個組第一排的第一個同學當小組長。然後讓同學們開始舉手上台,用自己准備好的方式將自己觀察好的動物表達出來。 2.強調紀律和要點:舉手的小朋友按先後秩序上台,插隊者取消參與活動的資格。上台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畫面的時候,台下要保持絕對的安靜,發出噪音者同樣取消資格。每當一位小朋友表演完畢,台下「觀眾」可以發表評價、意見以及意見分歧。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歡迎,必須在他下台時給予熱烈的掌聲。每個小組的小組長要負責鼓勵組員上台,為小組加分,爭得榮譽。 結束環節:剛才的活動大家都很積極,興致很高。按照分數評選出冠軍組和亞軍組,增加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然後開始評選並且頒獎。音樂「種太陽」輕聲響起。給每個上台的同學都發放獎狀,有「最佳表演獎」若干張,「最佳模仿獎」若干張,「最佳表現力獎」,「最具風格獎」……沒有上台的同學發放「好觀眾獎」、「最佳紀律獎」,總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獎狀,時時有掌聲,處處有笑聲。 延伸環節:給孩子們講述一些有關大自然的生物常識,如:生物鏈、生物的發展歷史,等等。並告訴孩子們森林與大自然動植物存在的重要性,號召孩子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⑵ 幼兒園微課是什麼,我要參加微課比賽,請會的老師指導
微課就是針對一個問題去講,可以不見你本人,用聲音或視頻製作的小課件
⑶ 幼兒園微課程可以在什麼時候組織
嗯4-5歲比較好
⑷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 愛是什麼 說課稿
說課稿就是說說你這個課准備怎麼上,什麼思路,怎麼引入等等,重點是說課的流程。
⑸ 幼兒園愛爸爸媽媽微課程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專心傾聽同伴的講話。
2、在遷移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說出喜歡爸爸媽媽的理由。
3、主動關心自己的父母,逐步養成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准備:幼兒全家合影一張,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幼兒人手一張全家福照片,介紹家庭成員。
——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的照片,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引導幼兒講述父母的主要特徵。
——你喜歡你的爸爸媽媽嗎?為什麼?
2、與同伴自由交談。
——向朋友介紹一下你的爸爸媽媽。
——你的爸爸媽媽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爸爸、媽媽什麼方面?你為什麼喜歡他們?
——鼓勵幼兒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專心傾聽同伴的談話。
3、啟發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談。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我喜歡的爸爸媽媽」。
——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談論「我喜歡的爸爸媽媽」。
——鼓勵幼兒按照教師提出的思路,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爸爸媽媽。
4、引導幼兒想像如何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教師:爸爸媽媽很愛你們,那你們愛他們嗎?你們有沒有告訴爸爸媽媽很愛他們?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
——除了用語言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你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引導幼兒說一說想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什麼事?你想怎麼關心爸爸媽媽?
5、師生演唱歌曲《畫媽媽》。
——引導幼兒替換歌詞仿編歌曲唱一唱歌曲《畫爸爸》。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大膽地將自己的甜蜜與他人分享。
活動反思: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因此在活動中,我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⑹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愛是什麼》
教育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體驗生活的美好。
(2)能大膽的用語言表達對愛的理解與感受,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活動重點:體驗不同的愛,感受愛帶給我們的幸福,並學習如何表達愛。
活動准備:有關父母的愛的短片,動畫《鷹爸爸和小鷹》,幼兒園里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愛的短片,各種有關愛的圖片,歌曲「我愛你」,愛心圖片。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
a:出示愛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它是什麼,表達了什麼含義?(它是桃心,愛心,它代表了「愛」)
b:提問:愛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
(小結:愛能帶給我們溫暖,快樂,幸福。)
(二)基本部分:a:播放動畫,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他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愛?
動畫一:觀看動畫,感受親情間彼此的關愛,懂得孝敬長輩是一種愛。
提問:你找到愛了嗎?都有誰對誰的愛?那在你家,你都感受到了誰給你的愛?那你是怎麼做的?(感受到了來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愛,我也愛他們。)
小結:孝敬長輩是一種愛,這種愛會帶給大家溫暖。
動畫二:通過觀看,懂得分享也是一種愛。
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在這個大家庭里,你都感受到了誰的愛?
有來自老師的愛,小夥伴的愛,一起游戲,一起看書,一起吃飯等等,體驗分享也是一種愛。
小結:分享是一種愛,這種愛會帶給我們快樂。
動畫三:觀看鷹爸爸和小鷹的故事,結合生活實際,懂得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觀看第一段視頻提問:鷹爸爸和小鷹在干什麼?
觀看第二段視頻提問:鷹爸爸是怎麼做的,那他是一個好爸爸還是壞爸爸,爸爸對小鷹的愛是什麼樣的愛?
提問:在生活中,誰給了你這種嚴厲的愛?(爸爸,媽媽,老師等)
小結:嚴厲也是愛,這種愛會讓你成長,也會讓你進步,需要你用心體會。
b: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的愛,那你愛誰?那你怎樣讓他知道你很愛他?(用語言,動作等)播放歌曲「我愛你」,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愛。
小結:愛要大聲的說出來,還可以通過動作,行為來表現。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愛。
(三)結束部分:結合圖片和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各種各樣不同的愛。
小結: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心存愛,奉獻愛,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⑺ 幼兒園演講稿 什麼是愛
「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但要以母親的愛去關心每個幼兒,還要承擔起社會的委託,自覺地把歷史使命體現在熱愛孩子之中。我們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因為我們站在起跑線事業上,培養的是基礎的基礎。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很自然的把他們與父母交往中產生的情感、期望和對愛的要求,轉移到我們身上,所以我們教師具備的不僅是教育技能,還要有象父母般對孩子的愛。所以,我的育人方法是:激勵、賞識、參與、期待。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是多麼需要老師給予的愛呀!記得我教過一個叫小超的孩子。他可愛稚嫩,可是不知什麼原因,他手腳不太靈活,生活自理困難重重。幼小的他多了幾分靦腆,少了幾分活潑,總是低著頭,偷偷的打量四周,出於同情和責任,我全身心地投入愛,每天清晨當他走進教室,我總會以親切的微笑和他打招呼;每次自由活動,我便會叫上一群孩子和他一起玩玩具;每次做游戲,我更會伸出溫暖的雙手鼓勵他一起參與。遇到一天數次的尿褲子,我就微笑著跟他說:怎麼,超超你的水龍頭又忘記關了?來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手把手地教他學著自己上廁所。我將自己愛的情感傳遞給他,同時也感染了全班的孩子,於是,超超的身邊多了許多小幫手,小超超也漸漸活潑起來,也愛傻傻又可愛的笑了,由於種種原因,孩子轉學了,我只在路上見過他一次,他坐在爺爺的車後座上,看見我,很激動的用他模糊不清的聲音喊著:「周老師,周老師……「然後傻傻又可愛的用力回頭看我,我的眼前模糊了,對於他來說能夠記住我姓什麼比一個正常孩子唱一首動聽的歌來的更珍貴,我內心感到了莫大的快樂!
愛,可以拯救一個有身體缺陷的孩子;愛,可以造就一個健全的人格;愛,是我對幼教事業的承諾。我將不斷創新,不斷探索,讓我的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大的快樂和進步。因為愛才是教師最美的語言。
我們幼兒教師不會長篇大論,也不會慷慨陳詞,但我們卻如紅燭在默默中流淌著生命。「紅燭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底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這就是紅燭的生命,也是我們幼兒教師神聖而無聲的誓言!
⑻ 幼兒園 什麼樣的內容適合做微課
根據「微處入手,快樂生活」的5分鍾生活微課的理念,發掘幼兒生活中的自護、自理、勞作、交往等生活內容,梳理5~10分鍾微課教學
內容,根據不同的對象形成多種模式的微課內容。
針對成人的微課,包括傳授說課類、精華展示類、個案追蹤類等,主要用於分享教學設計,指導家長配合家園共育,幫助指導者提高對幼
兒生活能力培養的技能與能力。
針對幼兒設計的微課,主要有認知演示類、生活重現類、點睛學習類、游戲模擬類等種類,能夠集中生活中的
某個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學習與感受。
(8)幼兒園微課程愛是什麼擴展閱讀: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
和樂觀生活態度的重要階段。健康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生活能力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幼兒階
段是處於直覺行動思維的發展階段,根據幼兒的學習注意力時間研究,真正有效的為5~8分鍾。但是幼兒園現有的教學活動中時間長,大班課
堂教學需要30~35分鍾左右。許多幼兒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並不需要花很長時間,5分鍾左右即可。
微課採用信息技術,越來越多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更好地滿足幼兒個性化學習,猶如高手指點新手,點到為止,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對微課
中呈現的畫面、聲音更感興趣。
在此背景下,生活微課的設計與形成適用於幼兒園孩子,它以生活教育為主,聚焦幼兒生活中的某一個點,利
用較短的時間進行理解與學習,更具有微的特點,短時高效,彌補現有教學方式與時間上的缺陷,有助於幼兒快速、集中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和碰到的困惑。
⑼ 幼兒園教師愛的真諦是什麼教育心得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天真爛漫的孩子 ,我認為:愛是前提,是打開孩子心專靈之窗的鑰匙。教師屬愛孩子就要為孩子創設一種溫馨、快樂、團結、向上的集體氛圍,讓孩子充分體會到老師的關心、愛護。早上入園時,我從家長的手中接過每一隻小手,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肩:「你吃飯了嗎?今天冷不冷?在家玩的好嗎?」……尋找話題和他們談心;做他們的朋友;子琪尿濕了褲子會哇哇地哭,賈敏高燒易驚厥,泉泉有時候會癲癇發病……我是老師,我會守著我的寶貝們,讓他們感到老師在意他,關心他。一個小朋友有困難,大家一起幫助他,讓孩子們感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溫暖的集體中,有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有小朋友的關愛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