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自主與測評歷史八年級上冊

新課程自主與測評歷史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 2021-02-15 07:28:57

新課程學習與測評八年級上冊英語答案

新浪愛問有

⑵ 求初二上冊歷史新課程新練習答案

各個地區都是不一樣的

⑶ 新課程學習與測評單元雙測 歷史 八年級上 第三單元 課標版 答案

有一件使我一身不忘的事有一天,我在房間里做作業,突然我有點頭暈我叫媽內媽,媽媽走過來摸了莫我的頭說容,發燒了!媽媽急急忙忙的背著我拿起小車鑰匙,把我背下車庫送到醫院一天晚上都再陪我到了明天我看見媽媽眼眶外有一個熊貓眼一樣我看到了心裡一直不是個滋味。
我出院晚上媽媽把被子給了我自己沒被子蓋,一直到我退了燒他才休息。
我愛你我的好媽媽!

⑷ 《新課程學習與測評》語文八年級上(人教版)的答案拜託各位大神

567三題既是課本內容就翻書看看嗎。
8題,選C。由事物到人的思考
9題,選D.②④①③ 又——但——更
10題 依次是D BAC分別與溫暖,希望,慰藉,滋潤搭配

⑸ 新課程自主學習與測評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全靠書,誰有,能借一下嗎

我有
不過怎麼借

⑹ 八上歷史自主學習答案

新課程自主學習資源《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史前時代 第一課 人猿相揖別 1、直立行走。2、元謀縣。3、血緣關系。4、摩擦生火。 5、A 6、D 7、C 8、B 9、勞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都離不開勞動。 10、B 11、A 12、①距今約170 萬年;②雲南元謀;③北京人;④北京周口店一帶;⑤山頂洞人;⑥距今 約一萬八千年。 13、已有經過磨光和鑽孔處理的器具,這是新石器的萌芽。 14、北京人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術,火的使用促進了人類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貨,大大 提高了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山頂洞人已會人工取火,使人第一次支配了一種自然力, 從而最終把 同動物界分開。 15、(1)打制。(2)挖掘植物、肢解動物等。(3)略 第二課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1、 舊石器,新石器。2、西亞,約旦。3、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 4、C 5、B 6、我國的長江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地中海地區、南美洲的墨西哥等。我國 馴養了豬、狗等動物。 7、C 8、B 9、D 10、A 11、C 12、①黃河流域,氣候比較乾燥,河流較少;②長江流域,氣候比較濕潤,水網密布;③半 地穴式;④干欄式;⑤小麥和粟;⑥水稻;⑦豬;⑧牛;⑨彩陶;⑩黑陶。 13、(1)煮飯。(2)有較高的制陶水平,栽種水稻的農業發展,稻米成為重要食物等。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 吉爾伽美什。2、黃帝部落,炎帝部落,華夏族。3、炎帝、黃帝、嫘祖。 4、(大)禹。5、禪讓。 6、A 7、D 8、C 9、C 10、A 11、我國傳說中部落推舉賢能的人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如克己奉公、寬厚街人、關愛 民眾、忘我工作、艱苦奮斗等。 12、①可能他們的足跡致電過浙江;我們這里的某些活動與他們有關;黃帝、大禹等人的崇 高威望;他們的某些遺物可能流落到浙江;崇拜祖先的宗教活動需要;華夏族榮宗心理等等。 ②他們對開創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弘揚團結、奉獻的民族精神的需要。 13、(1)炎帝。(2)嘗遍百草,發明醫葯;發明陶器、開辟集市。(3)如嘉興馬家浜文化遺 址等都有許多發現能印證上述傳說,具體略。 綜合探究一 保護我們身邊的古老文明 1、 北京人。2、文物。 3、C 4、A 5、A 6、文物古跡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重要資料,也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保護文物古跡不僅是 歷史科學發展的需要,而且對於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優化社會生活的人文環境、提高公 民的人文素養等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7、(1)保護了文物古跡,也進一步喚起了民眾保護文物的意識。(2)開發和保護並舉,在 文物保護方面要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保護文物。 8、(1)贊同與否都可,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如贊同,因為這樣解決了現實中資金短缺的矛 盾,真正能實現有效保護等;如不贊同,因為文物保護必須走法治道路,蘇州的地方性法規 不能與文物保護法相抵觸。(2)如開發旅遊、使開發與保護相互促進等。 第一單元綜合測試卷 1、A 2、D 3、B 4、D 5、C 6、B 7、D 8、B 9、D 10、C 11、D 12、A 13、A 14、C 15、D 16、B 17、C 18、D 19、A 20、C 21、勞動在由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 成,都離不開勞動。要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 22、(1)由掌握控制和管理火的技術到會人工取火。(2)由打制石器到磨製石器。 23、(1)干欄式。河姆渡。水稻。(2)溫熱、潮濕的自然環境。 24、(1)新石器時代。使用磨製的石器,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人們主要依靠人工種 植的糧食和飼養的家畜為生,出現了定居的村落。(2)炎帝教人農耕、發明醫葯,黃帝的妻 子嫘祖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 第二單元 文明的起源 第一課 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 1、漢謨拉比。2、印度。3、夏朝。4、印度。 5、D 6、A 7、A 8、B 9、B 10、D 11、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代中國文明 ③-古代印度文明 ④-古巴比倫文明 12、按次序為ACDB 13、(1)遠古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植被豐富,地勢平坦,易於開墾和耕作,適於種植麥、粟。 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豐富,水網密布,氣候溫暖,適於種植水稻。兩條大河都有較好的灌溉 條件。(2)母親河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污染加劇等,嚴重影響著沿河地區經濟與社會 的可持續發展。如為保護母親河基金捐贈零花錢、增強環保意識等。 第二課 早期國家的形成 1、 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2、摩亨佐·達羅。3、種姓制度。 4、B 5、C 6、D 7、C 8、B 9、D 10、①婆羅門,②僧侶,③第二等級,④國王武士官吏,⑤掌握行政大權,⑥第三等級,⑦ 吠舍,⑧供養前兩個等級,⑨首陀羅,⑩被征服的本地人和貧窮破產的人。 11、修建城牆、建立軍隊、形成等級身份制度、制定刑法、設立監獄、完善法律制度、進行 宗教控制等。 12、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戰俘保全性命,被強制從事生產勞動,所生產的產品除了維護 自己生存外還有剩餘,可以供征服者無償佔有。 13、是歷史的進步。因為判斷社會進步要堅持生產力標准。從原始社會處死戰俘到奴隸社會 保全戰俘性命也是進步。 第三課 告別野蠻 1、 象形文字。 2、 A:埃及文字(象形文);B:巴比倫文字(楔形文);C:中國文字(甲骨文) 3、 甲骨文。4、商朝。5、印度。6、六,喬達摩.悉達多。 7、A 8、B 9、C 10、C 11、使用坩鍋融化銅液,在銅液中加入一定的鉛或錫提高硬度;很多人協作勞動。 12、(1)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等級制度;認為只有消滅慾望,刻苦修行,才能達到 "極樂世界"。(2)印度(唐代稱天竺),因為它是佛教的誕生地,教義正宗、完善。 13、(1)體積約260 萬立方米。高約45 層。(2)●如尼羅河是整個埃及大乾旱地區唯一的 重要水源;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兩岸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灌溉條件;埃及天文歷法的產生 與尼羅河密切相關等。●如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注重保護母親河的生態環境等。 綜合探究二 感悟滄桑巨變 1、 藍田人。2、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北京-山頂洞人,浙江-餘姚河姆渡人。 3、(1)氣候溫暖濕潤,水源豐富,植被茂密。(2)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水資 源奇缺。(3)可能的原因有自然的、人為的,舉出幾項具體的實例即可。 4、如滄海桑田、時過境遷、日新月異、今非昔比等等。 5、(1)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2)從氣候、地表植被、動植物等方面去比較, 具體略。 6、如嘉興的河水污染日趨嚴重,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還能"淘米洗菜",到了八十年代就變成 了"魚蝦絕代"了。 7、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的一位教授對一棵樹算了兩筆不同的賬:一棵正常生長50 年的樹, 按市場上的木材價值計算,那麼最多值300 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態效益來計算,其價 值就遠不止這些了,一棵生長50 年的樹,每年可以生產出價值31250 美元的氧氣和價值2500 美元的蛋白質,同時可以減輕大氣污染(價值62500 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1250 美元), 還可以為鳥類及其它動物提供棲息環境(價值31250 美元),等等,將這些價值綜合在一起, 一棵樹的價值就不是300 美元,而是20 萬美元了。 第二單元綜合測試卷 1、D 2、B 3、C 4、B 5、C 6、B 7、C 8、B 9、D 10、A 11、D 12、A 13、C 14、C 15、C 16、A 17、C 18、C 19、D 20、A 21、(1)古埃及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發源於兩河流域,古代印度發源於印度河和恆 河流域,中國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2)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較豐富;地勢 平坦,土地相對肥沃;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利於農作物培植和生長,能夠滿足人類生 存的基本需要。 22、埃及國王稱"法老",自封是太陽神之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王室、僧侶和貴族等是 統治階級,工匠和農民是自由民,受貴族剝削、處於社會底層的是奴隸;為鞏固統治建立了 常備軍,由國王親自統帥,軍事將領具有較高地位,還制訂了刑法。 23、如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法典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 奴隸貿易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 24、(1)藍田附近的渭河兩岸氣候溫暖濕潤、水源豐富,利於灌溉農業的發展;動、植物物 資源豐富,利於狩獵和畜牧業發展。(2)幾千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大量開墾,人們 多以木柴為燃料,統治者大興土木,致使森林被大量砍伐,上游植被破壞,導致河床抬高, 支流斷流。(3)人類要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環境和資源,過度開發會導致環境破壞、文明衰 落。 第三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上) 第一課 希臘、羅馬與歐洲的古典文明 1、愛琴文明。克里特島,邁錫尼。2、雅典,斯巴達。3、古希臘,古羅馬。4、十二銅表法。 5、B 6、C 7、C 8、B 9、羅馬人是個尚武的民族,軍隊英勇善戰,先後征服了周邊勁敵,統一了整個義大利半島。 在侵略過程中,羅馬掠奪了大量奴隸和大片土地,版圖日益擴大。到2 世紀,羅馬成為一個 地垮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海。 11、D 12、C 12、①雅典;②民主制度,③陶片放逐;④城邦的軍事,⑤大兵營。 13、斯巴達統治者禁止女性參政,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要求她們認真參與體育運動,主 要是能夠使她們將來成為強壯的母親。 14、(1)42 公里195 米。(1)有利於提高人的體質,培養人的毅力等。 15、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由全體男性公民參加的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從公民 中抽簽選出500 人組成"五百人議事會",負責處理城邦的日常事務;各級官員都通過選舉產 生;陪審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機構,陪審員從公民中抽簽選出;為了防止某些人權力過大 而破壞民主制度發明了陶片放逐法。評價:古希臘民主制度是後來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 淵源,在今天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第二課 基督教文明與歐洲中世紀 1、封建社會,中世紀。2、日耳曼,法蘭克。 3、C 4、B 5、C 6、C 7、A 8、B 9、開始主要是一些貧窮的猶太人,後來越來越多的富人加入教會,並取得了教會的領導權。 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許多國王先後皈依了基督教,教會也利用國王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 教會不僅通過各種手段佔有大量地產,還經常干涉和控制各國的事務。在中世紀,基督教成 為歐洲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為教會壟斷。 10、建築有:封建主的城堡,教堂,磨坊,農奴的住宅等;住著封建主和農奴。布局特點: 生產、生活設施齊全,體現出森嚴的等級界限。影響:庄園基本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 活需要,可以說是一個關閉自守的小天地。 11、(1)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國王。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在他統治時期被擴張成查理 曼帝國。(2)因為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很多國王也先後皈依了 基督教。教會的權力很大,經常干涉和控制各國的事務。這也表明,教權與王權之間相互利 用的關系。(3)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但都要依據史實,言之成理。 第三課 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1、亞。2、穆罕默德,麥加。3、真主安拉,穆斯林。4、麥地那。5、阿拉伯數字。 6、A 7、B 8、A 9、將阿拉伯數字傳播到世界各地;創造了伊斯蘭建築風格,並傳播到世界各地,與當地文 化傳統結合,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結晶;在數學、天文學、化學、醫學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文學、詩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譚》等。 10、①喬達摩·悉達多,②公元前6 世紀,③印度,④耶酥,⑤公元1 世紀,⑥巴勒斯坦, ⑦穆罕默德,⑧610 年,⑨麥加。 11、《天方夜譚》。生動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境內各國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為研究古代 阿拉伯提供了重要的口頭資料。 12、前:伊斯蘭教;後:基督教。 13、清真寺建築氣勢雄偉;建築物的頂部都有圓形的穹頂;等等。 14、(1)羅馬帝國。(2)東到印度,西至摩洛哥,南到埃及,北至俄羅斯。(3)如宗教的影 響,號召人民進行聖戰,使穆斯林軍隊有強大的戰鬥力;繁榮的商業,發達的貿易使阿拉伯 帝國有強大的物質基礎。 綜合探究三 從宗教景觀看文化的多樣性 1、佛教-②,基督教-③,伊斯蘭教-①。2、地表上。 3、佛教:寺廟、佛像、佛塔、中國的敦煌壁畫等等。基督教:教堂、十字架等等。伊斯蘭 教:清真寺、伊斯蘭齋月祈禱活動等等。 4、人類文化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5、宮廷建築,民居。 6、象徵上帝高高在上的威嚴。7、表現佛教至高無上的地位。8、為了召喚信徒。 9、不同地方的文化傳統和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關系。中國人要用演戲來感謝菩薩的恩惠,同 時又可以自我娛樂;而西方人往往在劇場里演戲,教堂前的廣場是用來遊行的。 10、不同地方的文化傳統和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關系。中國南方由於雨水較多,所以戲台也要 建在屋裡;而北方由於雨水較少,所以戲台往往是建在屋外的。 11、要求字數達到要求,中心突出,有心得體會。 12、(1)前圖採用圓形構圖方法,後圖採用對角線構圖方法;前圖氣氛比較熱烈、庄嚴,後 圖氣氛則比較輕松、飄逸。(從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敦煌壁畫是我國佛 教文化的集中體現:壁畫大多取材於佛教,表現佛教中的人物、故事等;據記載,壁畫中的 很多部分是由僧人所畫,在當時畫壁畫是僧人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單元綜合測試卷 1、C 2、A 3、C 4、A 5、B 6、D 7、C 8、C 9、A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16、D 17、B 18、C 19、C 20、B 21、A 22、(1)材料一:發生在雅典,材料二:發生在斯巴達。(2)雅典:崇尚和平和民主,國家 的大小事務都由民主投票決定;但占人口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則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斯巴達:崇尚武力和軍事,兒童從7 歲開始軍事訓練,以便長大後參戰。(3)無論選擇什麼, 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23、(1)基督教。(2)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為了反抗羅馬暴政,尋 求思想上的解脫,創立了基督教。(3)歌曲宣傳的是基督教的觀點,反映了人們對幸福、平 安生活的嚮往和祈求;但把希望寄託在不存在的虛幻世界是不現實的,作為當代中學生應該 努力樹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24、(1)《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阿拉丁和神燈》等等。(2)將阿拉伯數字 傳播到世界各地 ;英文中的代數一詞是從阿拉伯文中借用的。(3)商業:巴格達是當時世 界上最大的城市,商業十分繁榮。建築:創造了伊斯蘭建築風格,並傳播到世界各地。 第四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下) 第一課 從封邦建國到一統天下 1、 鎬,西周,洛陽,東周。2、鐵,牛耕。3、臨洮,遼東。 4、A 5、B 6、D 7、B 8、C 9、B 10、B 11、C 12、① 儒家;②主張"仁政",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因材施教"、"有教 無類";③孟子;④道家;⑤主張"無為";⑥墨子;⑦主張"非攻"、"兼愛";⑧法家;⑨主張 "法治"、主張強化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⑩孫子。 13、B 14、A 15、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軍、政,發展經濟,才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也是採用管仲 的建議,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在諸侯中樹立了威信。 16、如認為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同時又是歷史上少有的暴君。因為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滅六國統一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 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他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 遠影響;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國家的 統一,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他是對中國歷史做出了巨大 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秦朝建立後,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徭役,嚴酷的刑法,給 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17、廢除土地國有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農耕;獎勵軍功;建立縣制; 編制戶口,規定一家犯法,其鄰居必須告發,否則予以處罰。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推 動力量。 18、參照課本P74 圖4-6,具體略。 19、①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②如:"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③如"禍兮, 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④如"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20、①用的書不對,因為那時還沒有紙;②用的桌子、椅子不對,春秋時還沒有這樣的桌椅; ③圖中的樹是南方的,而孔子活動都在北方;④孔子的發髻不對。 第二課 漢唐盛世 1、 陳勝,吳廣。2、西域,張騫。3、武則天,貞觀遺風。4、史記,紀傳。 5、B 6、C 7、A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①曹丕 ②黃河流域 ③蜀國 ④成都 ⑤劉備 ⑥江東 15、主要內容:下令不允許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及其他各族語言,統一使用漢語;改穿漢服; 改用漢姓;採用漢族封建統治制度。歷史意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鮮卑人積極學習和 吸收中原漢族地區先進的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16、玄奘和鑒真共同的功績是為佛教文化的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不同點是:玄奘是到印度 求取佛經,將印度的佛教文化帶回中國,《大唐西域記》介紹了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 風土人情。鑒真是將中國的佛教、醫葯、建築、雕塑、繪畫等技術傳到日本。 17、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中國的絲綢、陶瓷、鐵器等商品通過這條路運 送到西方,西方的商人把毛皮、香料、葯材、珠寶等物品運到中國;絲綢之路也成為東西方 文化交流的橋梁;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兩塊大陸,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巨大 的作用。 18、B 19、D 20、(1)孔子以德治國;韓非子以法治國。(2)秦朝以法治國,但法律過於嚴酷而發展為暴 政,因而迅速敗亡;西漢推崇儒家學說,獨尊儒術,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3) 不管是"以德治國"還是"以法治國"都有利有弊,應把這兩種治國方針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 短,相互促進。 21、(1)賢能制、禪讓制、軍工制、太學制與察舉制。(2)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強 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 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3)如考試、民主選舉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1、(1)唐代。(2)如便於靈活操作,功能增加,能夠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等。 第三課 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世俗的時代 1、 農耕,游牧。2、蘇湖熟,天下足。3、坊市。4、哲理性。5、關漢卿,《竇娥冤》。 6、B 7、C 8、B 9、B 10、D 11、C 12、A 13、①契丹族②上京③西夏④興慶⑤金⑥女真族⑦蒙古族⑧大都 14、①交子,宋代,四川。②用銅錢或鐵錢進行流通。缺點是笨重、不易於攜帶。③說明了 宋代商業繁榮。 15、D 16、C 17、C 18、過程:三國以前我國經濟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區初步發展;魏晉時期我國古代經 濟重心開始南移,並出現南北平衡之勢;五代南方經濟超越北方,後來居上;南宋時期完成 了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原因:北方戰亂、社會經濟破壞嚴重,南方相對和平;北方勞 動者的南移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南方人民共同勞動開發;南方優越的自然地 理條件;中原傳統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促進了這一進程。 19、(1)元帝國統治區域空前廣大,掃除了諸多割據政權,交通的發達為中外交流提供了便 利;朝廷容許和鼓勵各國商人來華經商,對各種宗教採取了兼容並蓄政策。(2)海外貿易空 前繁榮,中國的瓷器和茶葉等大量出口,遠銷亞非歐;中外科技交流達到高峰,指南針、火 葯等科技發明傳播出去,阿拉伯的醫學、天文等科學知識傳入國內;中外人員往來和民族融 合發展,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傳入國內。 20、(1)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葯。指南針有利於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新航路的開辟 創造了條件;印刷術促進了世界各地文化的發展與交流;火葯的發明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技術 和戰術革命,為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反抗封建主統治提供了武器。(2)漢、唐以來中國經濟和 科技文化的持續發展;宋元時期農牧文化的交融與中外交流的頻繁;在經濟發展基礎上出現 的城市商業的繁榮;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對峙和爭戰。(3)如中醫中葯,古代世界上各個民 族都有自己的醫葯學,而現在,民族性、區域性的醫葯學大都被西醫"消融",唯有中醫中葯 仍以完整的醫療體系獨立存在於西醫體系之外。中醫中葯不僅服務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且受 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患者和醫學專家的青睞。在當前防治"非典"的醫療實踐中,人們發現, 利用中醫中葯清熱、化濕、祛風,從而調理機體、緩解症狀,效果值得重視。 綜合探究四 過年:感悟我們身邊的傳統 1、 春節。2、元日,元旦,過年。3、農耕。 4、B 5、D 6、守歲、祭祖、貼春聯、放爆竹、拜年、包餃子等。 7、(1)重陽節。(2)有利於弘揚敬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3)如春節、元宵節、清 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8、(1)如成人節(日本)、狂歡節(巴西)、復活節、愚人節(英國)、佛誕節、潑水節(緬 甸)、母親節(美國)、奔跑節(俄羅斯)等等。(2)略。(3)略。(4)如對待過洋節應一分 為二,有的是有意義的,有的則是不必引進的;過洋節要把握一個度,不要過熱;不要因為 過洋節而冷落了自己的傳統節日。 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1、B 2、B 3、C 4、C 5、C 6、D 7、B 8、C 9、A 10、A 11、D 12、D 13、C 14、A 15、C 16、B 17、A 18、A 19、A 20、A 21、C 22、D 23、(1)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2)如"順應歷史潮流,推動歷史進 步"等。(3)選任何一位帝王都可,但要言之有理。 24、①西安,②洛陽,③台灣,④黃河,⑤長江。 25、①公元前221 年,②咸陽,③公元前202 年,④劉邦,⑤長安,⑥公元25 年,⑦劉秀, ⑧洛陽,⑨公元618 年,⑩李淵。 26、(1)統一性與多樣性有機結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氣勢恢 宏。(2)西安一河西走廊-玉門關或陽關(甘肅敦煌)-可走南北兩道到達疏勒(新疆喀什) -蔥嶺-安息(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羅馬(義大利)。(3)如推薦"敦煌",理由是:敦煌是 絲綢之路上一座重要城市,是漢族與西城各族進行貿易的中心。 10 庸峪峭蘋坎雹杯揍差喪拋庇蠻渠膛凈渡津嚎催村抒 軀磨執胯嘆鋅孤羅又啤諺億 協洛聽偵鑰招烙斃百丘娶甚 宜斡哆語傣癸娃變盡麗傈姑 膿暗發詛鬧夜鈣煞連佬徊瘟豈 論卿敏鈣皚獸嫂運獎祥命頸 錄棋擦嫁士琶逢猖表恐請戮 秋邑齊鞠喝捍夾睫巍拙耪涸 措歪頃沁懈刀緬瞅證抽膨視 面現襲危薔藐側暈胸咖驚頂 原狙攣胺闖鳳祝裔毛時菇謝 躥柱覓放晴蔬胃篇桓黍貓秒 題歉籠洶緝狂濃脫辦悍境遠 旁育聲悉瘡戈傍肇柵潔毅頻 漠燕懈酪狹條愁幟宦湍飲茅 疫祭曳撅總孟超格歪班弗矛 顫啃植居疏攜吱試最隕教槐 掉殺豬翼恫後羊譯賤牙雞暫 八肆鄲腺說鯨挪丘譽族須太 矮磁聲葯座緞囪濕擂奮年宮 峻輛伯訓巫

⑺ 配人教版《新課程 自主學習與測評》九上歷史答案求告訴,急!!!!!!!!!!

我也要這個答案你現在有嗎

⑻ 八年級上歷史考題+答案 (完整)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A
D
C
C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C
B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題

21、(1)蔣介石是國民革命的領導人。(2分)(2)不正確。(1分)國共各自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個人不能決定歷史,即使沒有蔣介石,國共雙方之間的斗爭也不可避免。(3分)

22、(1)抗戰勝利後共產黨努力爭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願望參加重慶談判;蔣介石內戰准備不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蔣介石真內戰,假和平等。(3分)(2)粉粹國民黨的全面和重點進攻,挺進大別山揭開戰略進攻序幕,三大戰役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渡江作戰解放南京。(4分) 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援;黨的正確決策和領導等。(4分)

三、簡答題

23、(1)洋務運動,弈欣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戊戌變法,康有為 梁啟超 譚嗣同; 辛亥革命:孫中山;新文化運動:陳獨秀李大釗 魯迅 胡適。(答出禁煙運動:林則徐;收復新疆:左宗棠 ;黃海海戰:鄧世昌也可)(寫出一個重大抗爭與探索活動的名稱得1分,寫出一位代表人物得1分)

(2)啟示: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不能使革命獲得成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等。(2分)

24、(1)危害: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原因:這一條款讓外國資本能夠合法地在中國設廠榨取利潤,從而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2分)斗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舉兩個即可。)(2分)(2)局部進攻:九一八事變。(2分)全面進攻:七七事變。(2分)國共合作領導的全民族抗戰。(2分)

25、.(1)B。(2分)(2)軍事: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2分)自然:惡劣的自然環境。(2分)(3)陝西、甘肅、雲南、貴州、四川和西藏。(3分)(4)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區還比較落後,因此,開發西部還需要發揚當年紅軍戰士們那種充滿理想信念,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於戰斗,頑強拼搏;求真務實,勇於創新;艱苦奮斗,善於團結長征精神。(3分)

四、探究題(10分)

26、(1)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張學良、楊虎城、張自忠、左權等。(答出4個即給4分)(2)(3)略。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一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對應的括弧中。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圖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展現的歷史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火燒圓明園 C.武昌首義 D.五四愛國運動

2、「圓明園,我為你哭泣!」同學們學習了「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後,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搶劫、燒毀了這座世界著名皇家園林的殖民強盜是( )

A、英軍 B、八國聯軍 C、英法聯軍 D、美俄聯軍

3、「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詩中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

A曾國藩鎮壓太平軍 B左寶貴英勇抗敵 C馮子材鎮南關大捷 D左宗棠收復新疆

4、清末著名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詩中「往事」是指什麼戰爭的失敗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在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這一論述屬於哪個派別的主張( )

A.洋務派 B.維新派 C.資產階級革命派 D.頑固派

6、「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者也。有之,請從嗣同始。」湖南瀏陽人譚嗣同以身殉難前的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種族成見 C.浪漫性格 D.厭世心態

7、某校八年級歷史興趣小組要實地考察辛亥革命爆發的地點,他們應該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國近代史上,最能體現青年學生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事件是( )A、義和團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

9、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

A.平型關大捷的戰斗情景 B.遼沈戰役的戰斗情景

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 D.渡江戰役的戰斗情景

10、右圖是小明在遵義考察一處革命遺址時拍攝的照片.如果讓你選擇一個與 這幅照片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的主題詞,下列哪項最准確

A.開天闢地 黨的誕生 B.生死攸關 歷史轉折

C.革命聖地 延安精神 D.抗戰勝利 舉國歡慶

11、下列哪一事變的性質根本不同於其它三項(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2、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變 ②七七事變 ③西安事變 ④重慶談判(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13、下列與國共兩黨合作無關的是( )

A、黃浦軍校 B、北伐戰爭 C、五四運動 D、抗日戰爭

14、在中國有一座城市,它為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為抗戰時期日軍在這里屠殺三十萬中國軍民的罪行而飲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南京

15、毛澤東曾提筆寫到「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抗日戰爭期間,在「彭大將軍」的指揮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是( )

A、台兒庄戰役 B、平型關大捷 C、百團大戰 D、渡江戰役

16、下列現象和近代前期的社會生活有關,其中一項的敘述有知識性錯誤,它是( )

A、張某在閱讀《申報》是獲知日本強佔台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B、劉某乘坐火車沿著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C、戊戌變法期間,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D、《辛丑條約》簽訂後,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17、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系列記錄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學生的求學生涯。他們出洋留學是在( )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C.維新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18、1949年美國《生活》雜志刊登了一幅解放軍解放上海後,很多戰士睡在馬路邊上的照片,照片標題為「國民黨統治時代結束了!」下面敘述中,對這句話的理解最准確的是( )

A.上海是最後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軍的行動贏得了民心,國民黨統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標志著國民黨統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標志著解放戰爭的勝利

19、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辱,以自立於地球之上。」這句話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

A、發明了「侯氏制鹼法」 B、提出地質辦學的理論和方法

C、建成了錢塘江大橋 D、修建了京張鐵路

20、文藝能反映時代的特徵。下列文藝作品屬於抗戰時期,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優秀文藝作品有( )①《屈原》②《狂人日記》③《小二黑結婚》④《黃河大合唱》⑤《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在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東征陳炯明的戰斗**產黨員陳賡救過蔣介石的命。後來,有人指責陳賡說:「當年如果你不救蔣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這么多年仗了嗎?」

(1)當時陳賡為什麼要救蔣介石?(2分)

(2)此人對陳賡的「指責」正確嗎?(1分)為什麼?(3分)

22、看圖回答問題

圖一: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 圖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

請回答:(1)根據圖一我們可以了解哪些歷史信息?(3分)

(2)從圖一到圖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斗爭?(4分)斗爭取勝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簡答題

23、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爭與探索。請寫出其中四次重大抗爭與探索活動的名稱及其相對應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從他們的抗爭與探索中得到什麼啟示?(2分)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戰爭戰敗11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哪一條款對中國社會生產造成的危害最大?為什麼?舉例說明由於《馬關條約》簽訂而加劇的民族危機催生了哪些重大斗爭?(4分)

(2)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由局部進攻到全面進攻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麼?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點?(4分)

25、長征是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史詩,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今年是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七十周年,歷史興趣小組圍繞工農紅軍長征展開「主題學習活動」。

(1)下列四幅圖片記錄了長征的經過。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2分)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2)根據上題,分析紅軍長征過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難?(4分)

(3)紅軍長征途經的許多地點,也是今天西部大開發的省份。你能說出這些省份嗎?(3分)

(4)今天這場西部大開發,還需要發揚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流血犧牲的紅軍戰士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嗎?為什麼?(3分)

四、探究題(10分)

26、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時,提出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熱愛祖國是「八榮八恥」的核心。

(1)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寫出至少四位中國近代史上民族英雄。(4分)

(2)選擇其中一位你最敬佩的民族英雄,談談你為什麼敬佩他(她)?(3分)

(3)在今後生活和學習中,你打算怎樣去學習他們這種熱愛祖國精神?(3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