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試卷
① 新課標語文同步測試卷,必修一
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餘100分);答題時間120分鍾。
第I卷(60分)
一、(30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
A.百舸(gě) 寂寥(liào) 彷(páng)徨 惆悵(chàng)
B.方遒(qiú) 頹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長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ān)誠 忸怩(ní) 深邃(suì) 團箕(qí)
2.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夙願 紛繁蕪雜 嘔歌 音容笑貌
B.跫音 感人肺俯 火缽 張燈結采
C.太息 烏蒙磅薄 彳亍 白浪濤天
D.寥廓 崢嶸歲月 瓊葩 潺潺涓涓
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閱讀下面的詩詞,說說「丁香」在這里被賦予了什麼含義?
B.他勇敢坦直地聲言:「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
C.鑒賞詩歌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同時品味語言、發揮相像、感受充溢於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風雨》中「風雨」的含義?詩中幾個比喻用得好在哪裡?
4.下列句子力口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班級的一些規章制度都應該固定下來,不能翻雲覆雨,叫人難以捉摸。當然也不是說一切都要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B.3年前那個淘氣頑皮的小姑娘,如今卻以全省理科狀元的成績進入我國第一大學府,真是不堪設想。
C.假如不願走向深淵,就讓我們走向廣闊;假如不願坐享其成,就讓我們勤勉奮斗。
D.月明星稀,鴉雀無聲,院子外的一隻不知名的鳥,被明亮的月光驚醒,撲啦啦扇動著翅膀繞樹盤旋。
5.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全對的一項是 ( )
①獨立寒秋,湘江北去。(離開)
②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水深而清)
③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水清而淺)
④攜來百侶曾游。(攜:帶,拉著;來,助詞)
⑤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山勢高峻)
⑥糞土當年萬戶侯。(以……為糞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6.下列兩句話的橫線上依次填入的兩句應當是 ( )
①鑒賞詩歌,正是要通過語言媒介,去。
②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詩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國唐代有山水、邊塞詩派,英國有「湖畔派」,山川風物給他們靈感,。
①a.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
②a.他們從春花秋月中尋求寄託。b.春花秋月給他們以寄託。
A.aa B.ab C.ba D.bb
7.下列關於新詩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新詩是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創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體詩,它是現代詩歌的主流。
B.新詩語言採用白話,打破了格律詩的束縛,形式上比較自由。
C.有的新詩比較自由,無論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長短,還是平仄、押韻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標點。
D.詩段、詩行、節拍、韻腳,一定服從舊體詩格律的要求,是講究格律的新詩的基本特點。
閱讀《再別康橋》,完成8—10題。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蕭;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8.選出下列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全詩四行一節,詩行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字數基本為六、七字,於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押一韻,呈現出明顯的旋律感。
B.「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鏗鏘的節奏。
C.詩的第一節旋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彷彿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
D. 詩的第二節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歡樂的曲子;詩的尾節與首節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9.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B.第一節,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隻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表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並且以輕微跳躍的節奏,托出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
C.第二節,寫出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的眷戀和感傷
D.詩的第三節寫康河中的水草可愛的情態,而「甘心」二字又寫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
10.對詩句內容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第四節中「那榆陰下的一潭」指拜倫潭,那裡榆陰蔽日,非常清涼。此時的詩人浮想聯翩,想到了過去在此讀書的美好情景。
B.詩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與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雜,沉澱在潭水的深處,幽幽的,醇醇的,如夢一般。
C.第五節詩人面對美景又勾起了美好的回憶;當年自己曾「撐一支長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何等的愉快!
D.第六節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情緒低落下來。往日歡愉的康橋,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為詩人的離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將詩人靜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極致。
二、(9分,每小題3分)
鑒賞下列兩首詩,完成11—12題。
題烏江亭
杜 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1.下列對詩句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勝敗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說勝敗之事,不能預料。
B.「包羞忍恥是男兒」,是說項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兒。
C.「卷土重來未可知」,是說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為的。
D.「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是說人要有骨氣,不管是活著還是死去,都要頂天立地。
12.對兩首詩的鑒賞,表述不當的一項是 ( )
A.杜牧詩議論不落傳統說法的窠臼,對項羽的自刎持否定態度。
B.杜牧詩議論不落傳統說法的窠臼,對項羽的自刎持肯定態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項羽的英雄氣節,贊揚項羽的高風亮節。
D.李清照詩與杜牧詩,對項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態度。
13.對下面這首詩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歡 樂
何其芳
告訴我,歡樂是什麼顏色?
像白鴿的羽翅?鸚鵡的紅嘴?
歡樂是什麼聲音?像一聲蘆笛?
還是從簌簌的松聲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溫情的手?
可看見的,如亮著愛憐的眼光?
會不會使心靈微微地顫抖,
或者靜靜地流淚,如同悲傷?
歡樂是怎樣來的?從什麼地方?
螢火蟲一樣飛在朦朧的樹蔭?
香氣一樣散自薔薇的花瓣上?
它來時腳上響不響著鈴聲?
對於歡樂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愛的,如我的憂郁?
A.這是一首柔美的小詩,其最大特色是:詩人用通感的手法,藉助各種感官知覺,以具體的比喻意象,呈現了自己對歡樂這一高度抽象情感的層層體驗。
B.第一節,詩人藉助聽覺和色彩視覺,將歡樂的深層美及其深層體驗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歡樂是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輕松明麗的一種心象景觀。第二節,詩人則調用觸覺和視覺,敏銳地抓住歡樂沁人心脾、暖人身心地表層審美特質及其體驗。歡樂是一份能夠使心靈「微微顫抖」的慰藉、關懷和呵護。
C.第三節,詩人將動態的視覺、嗅覺和聽覺,交替使用,勾勒了歡樂如水中花、霧中月的飄忽不定,倏忽即逝和清香郁沽的美及其與人若即若離的距離和關系。
D.詩人把自己從歡樂的沉思冥想中突然拉回鐵一般冷酷的現實,這陡然而轉的筆鋒,暗示了現實中沒有樂土以及詩人內心的憂郁,孤獨和彷徨。
三、(21分,每小題3分)
閱讀毛澤東的一首律詩,完成14—15題。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毛澤東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14.對這首詩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鍾山」指南京城東的紫金山,這里代指南京。「蒼黃」本指青色和黃色,古人有「蒼黃反復」之語,引申為巨變。
B.「虎踞龍盤」來源於諸葛亮的「鍾阜龍盤,石城虎踞」,這里比喻南京的險要、雄偉。
C.「霸王」指西楚霸王項羽。秦漢之交,項羽為博取仁義的空名,在鴻門宴上曾放走劉邦,自己圾終兵敗,自刎烏江。
D.「滄桑」原意為滄海桑田,意即桑田變為滄海,比喻發展變化之大,發展內容廣闊無限。
15.對這首詩的分析與鑒賞,不恰當的——項是 ( )
A.頷聯撫今追昔,實質上是說黑暗恥辱已經過去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到來,可謂歡欣鼓舞,豪情滿懷。
B.詩中借用「霸王」的典故意在申明立場:絕不沽取什麼虛名,不能使全國的解放半途而廢.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C.「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唐代詩人李賀的句子,是說大自然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那麼「人間」的發展也要合乎社會發展的規律。
D.這篇詩作與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那篇新聞,寫作事件相同,寫作時間相同,都展示了我人民解放軍空前的巨大勝利。
16.對下面一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菩薩蠻 黃鶴樓
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鎮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九派:水的支流叫派。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叫九派。
A. 作者在上闋從茫茫奔騰的大江,寫到了貫串南北的鐵路。由西到東,由南到北,氣象雄偉,
B. 「煙雨莽蒼蒼」給眼前的景象布上了一層朦朧的詩意,使詞的意境顯得幽深、耐人尋味。
C. 這首詞上闋寫景,下闋生情,最後以樂觀高昂的情調收束。
D. 詞中「酹滔滔」來自蘇軾「一尊還酹江月」,蘇軾「酹江月」是憑吊「千古風流人物」,詩人這里「酹滔滔」也是來憑弔古人。
17.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我 愛 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執著的愛。
B. 關於「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
C.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這兩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指喻體「鳥」而不是指詩人自己。
18.對下面詩歌的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載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A.詩成於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個春天,詩人把從壓抑中釋放出來的熱情化作對祖國新興的謳歌。
B.詩中的「我」是沖破樊籬挺然而現的真理,是振興祖國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含蓄而深刻的詩句——「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這是女詩人的自況,她把個人所受的壓抑如蛛絲一樣輕輕地抹去。
D.「雪白的起跑線」,使我們看到億萬建設者奮力競先的雄偉場面;「緋紅的黎明」,使我們堅信祖國的前程必將輝煌燦爛。
19.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春
穆 旦
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
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
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
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
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
看這滿園的慾望多麼美麗。
藍天下,為永遠的謎蠱惑著的
是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鳥的歌,
你們被點燃,捲曲又捲曲,卻無處歸依。
呵,光,影,聲,色,都已經赤裸,
痛苦著,等待伸入新的組合。
A.「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這里運用比喻的方法,把小草的慾望即洋溢著的春意寫成一片綠色的火焰,並運用擬人的方法寫出小草勃勃的生機。
B.「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這里運用倒裝的句式說春來了,帶來萬物蘇醒,一個「伸」字,形象地說盡了花朵無窮的歡樂。
C.「你們被點燃」以下三行詩寫「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從壓抑到釋放過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靈魂深處的躍動與誘惑,使人們更感受到春的撼動力量。
D.這首詩第一節主要寫客觀的春意,第二節主要寫主觀的感受,全詩將官能的感知與理性的思維交織成為生命的交響樂章,使人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美。
20.對下面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中 國 的 土 地
劉湛秋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鵑花嫣紅奼紫
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
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
薔薇色的海浪愛撫著砂粒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黃皮膚,黑頭發是那樣美麗
敦厚的性格像是微風下的湖水
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
堅硬的核里以綻開復興的契機
(選自《無題抒情詩》,重慶出版社1986年版)
A.這首詩歌頌中國這塊神奇土地的秀美山川和既敦厚善良又頑強勇敢的人民,由物及人,又借物寫人,結構完整,藝術天成。
B.第一節中杜鵑花、神女峰、凍土層、椰子林,看似寫實,實為寫意,既寫出了祖國山川的廣袤壯麗,物產豐饒,又寫出了中華古老文化的神奇美麗和歷史悠久。
C.第二節寫人,由外貌寫到性格,再寫到內心的精神狀態。層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表現了飽經風雨洗禮的中國人民已經擺脫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開放,祖國正走向復興與昌盛。
D.這首詩運用了擬人、比喻和象徵的藝術手法,創造出了典型新穎的意象。如「神女峰的嘆息」是擬人,「微風下的湖水」是比喻,「掛霜的葡萄」成熟的硬核」則象徵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成就巨大,到了秋季收獲累累碩果的黃金季節。
第Ⅱ卷(共90分)
四、(20分)
閱讀下文,完成21—27題。
飛
我從昆明到重慶是飛的。人們總羨慕海闊天空,以為一片茫茫,無邊無界,必大有可觀。 因此以為坐海船坐飛機是「不亦快哉!」其實也未必然。暈船暈機之苦且不談,就是不暈的人或不暈的時候,所見雖大,也未必可觀。海洋上見的往往只是一片汪洋,水,水,水。當然有浪,但是浪小了無可看,大了無法看——那時得躲進艙里去。船上看浪,遠不如岸上,更不如高處。海洋里看浪,也不如江湖裡。海洋里只是水,只是浪,顯不出那大氣力。江湖裡有的是遮遮礙礙的,山哪,城哪,什麼的,倒容易見出一股勁兒。「江間波浪兼天涌」,為的是巫峽勒住了江水;「波撼岳陽城」,得有那岳陽城,並且得在那岳陽城樓上看。
不錯,海洋里可以看日出和日落,但是得有運氣。日出和日落全靠雲霞烘托才有意思。不然,一輪獃獃的日頭簡直是個大傻瓜!雲霞烘托雖也常有,但往往淡淡的,懶懶的,那還是沒意思。得濃,得變,一眨眼一個花樣,層出不窮,才有看頭。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平生只見過兩回美麗的落日,都在陸上,不在水裡。水裡看見的,日出也罷,日落也罷,只是些傻瓜而已。這種奇觀若是有意為之,大概白費氣力居多。有一次大家在衡山上看日出,起了個大清早等著。出來了,出來了,有些人跳著嚷著。那時一絲雲彩沒有,日光直射,教人睜不開眼,不知那些人看到了些什麼,那麼跳跳嚷嚷的。許是在自己催眠吧。自然,海洋上也有莢麗的日落和日出,見於記載的也有。但是得有運氣,而有運氣的並不多。
贊嘆海的文學,描摹海的藝術,創作者似乎是在船里的少,在岸上的多。海大大大單調,真正偉大的作家也許可以單刀直入,一般離了岸卻掉不出槍花束,像變戲法的離開道具一樣。這些文學和藝術引起未曾航海的人許多幻想,也給予已經航海的人許多失望。天空跟海一樣,也大也單調。日月星雲霞,文學和藝術似乎不少,都是下之觀上,說到整個天空的卻不多。星空、夜空還見點兒,晝空除了「青天」「明藍的晴天」或「陰沉沉的天」一類詞兒之外,好像再沒有什麼說的。但是初次坐飛機的人雖無多少文學藝術的背景幫助他的想像,卻總還有那「天高任鳥飛」的想像,加上別人的經驗,上之視下,似乎不只是蒼蒼而已,也有那翻騰的雲海,也有那平鋪的錦綉。這就夠揣摩的。
但是坐過飛機的人覺得也不過如此。雲海飄飄拂拂地彌漫了上下四方,的確奇。可是高山上就可以看見;那可以是雲海外看雲海,似乎比飛機上雲海中看雲海還清徹些。蘇東坡說得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飛機上看雲,有時卻只像一堆堆破碎的石頭,雖然也算得天上人間,可是我們還是願看流雲和停雲,不願看那死雲,那荒原上的亂石堆。至於錦綉平鋪,大概是有的,我卻還未眼見。我只見那「亞洲第一大水揚子江」可憐得像條臭水溝似的。城市像地圖模型,房屋像兒童玩具,也多少給人滑稽感。自己倒並不覺得怎樣藐小,卻只不明白自己是什麼玩意兒。假如在海船里有時會覺得自己是傻子,在飛機上有時便會覺得自己是丑角吧。然而飛機快是真的,兩點半鍾,到重慶了,這倒真是個「不亦快哉」!
21.在「當然有浪」一語前面省去了通常可以體會到的「海上不是有浪嗎?」一句問話,意思是有了浪該可觀了。在文中再找出一處和這句同樣處理的文字,抄在下面。(3分)
22.「江湖裡有的是遮遮礙礙的,山哪,城哪,什麼的……」寫出文中與「山哪」「城哪」相照應的語句。(4分)
與「山哪」相照應的是。
與「城哪」相照應的是。
23.用一個句子概括出作者所說的日出、日落「有意思」「有看頭」的條件。(3分)
24.「坐過飛機的人」是指(2分) ( )
A.所有坐過飛機的人。
D.作者自己以及那些在飛機上沒有見過什麼奇觀的人。
C.作者之外的那些在飛機上沒有見過什麼奇觀的人。
D.作者自己。
25.「也多少給人滑稽感」中的「也」字表示的意思是(2分) ( )
A.強調 D.委婉 C.轉折 D.同樣
26.文中說「覺得自己是傻子」「丑角」,是因為(3分) ( )
A.隔絕了世上的一切,而跑到又大又單調的海上去,不免有點傻,眼前的景物都有了滑稽感,也就覺得自己是「丑角」了。
B.在人世間括得不滿意,躲到海上、天空,仍是不滿意。此中寄託了一種人生感慨。
C.體會不出文學家、藝術家所描摹贊嘆的海闊天空之,美,以此自嘲。
D.輕信人言,以為海上,天空有多少可觀,而實際不然,有一種被人捉弄的感覺,以此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27.文章前半部分談海上,後半部分談天空,二者筆墨相當。對這種寫法的合理解釋是(3分) ( )
A.二者是並列的,在文中同等重要。
B.天空是主,海上是賓,教人從海上推見天空。
C.二者構成遞進關系,以海上襯托天空,顯得天空更無可觀。
D.這種寫法喧賓奪主,是處置不當
五、(12分)
28.徐志摩,主要成員之一。他的詩、散文以及藝術觀受英國浪漫主義影響較深,注重意境創造與音律和諧。著有詩集《志摩的詩》《 》《 》等,代表作《再別康橋》。(3分)
29.戴望舒,代詩人。浙江杭縣人。有詩集:《我底記憶》、《》、《》。短詩:《雨巷》。他是我國三十年代現代派詩人。詩風低回婉轉,情意深長,追求意象的朦朧,藝術感染力很強。 (3分)
30.艾青,現代詩人,原名,浙江金華人,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聯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其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戰爭期間,寫了長詩《》、《火把》。解放後又寫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贊歌》等。(3分)
31.默寫。(3分)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糞土當年萬戶侯。
六(8分)
32.下面這段文字,在字、詞語、語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請指出並改正4處。(4分)
這些年,我國的旅遊業發展很快,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是擢發難數的。許多國外的旅遊者到中國來,對居住條件要求並不高,只有服務水平高他們才滿意。他們來,希望領會的是我們這個古老國家的文明、情調,甚至希望好奇地住一住北京的四合院、東北的熱火炕
……而我們一些從事旅遊業的同志卻總認為這些太「土」,不夠品位,蹬不了大雅之堂。他們不了解中國的某些「土」在外國人眼裡恰恰是難得一見的「雅」。
錯處(抄原文)改 為33.下面的句子,畫□處分別使用了一個成語,請將以下五個成語,按文中的順序寫出來(只寫序號)。(4分)①回味無窮 ②豁然開朗 ③聯想翩翩 ④茅塞頓開 ⑤拍案叫絕某種科學理論,以最簡潔的形式,完美地總結出自然界的某種規律,使人見之□,□,進而思之又覺□,□,甚至□。許多著名的科學理論,都具有這種美的魅力。順序是。七、作文(50分) 34.下列兩則作文題,任選其一,完成寫作。(1)以「高中生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是對高中生活的設想、展望,也可以是建議、要求等,進行聯想、想像。(2)以「軍訓」為話題作文。[要求] 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於800字。第一單元參考答案一、1、B 2、A 3、D 4、C 5、D 6、B 7、D 8、B 9、C 10、C二、11、B 12、B 13、B三、14、D 15、D 16、D 17、D 18、D 19、C 20、B四、21.不錯,海洋里可以看日出和日落。 22.「江間波浪兼天涌」,為的是巫峽勒住了江水 「波撼岳陽城」,得有那岳陽城 23.有雲霞烘托,而且雲霞得濃,得變。 24.B 25.D 26.A 27.B五、28、新月派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29、現代 《我底記憶》 《望舒草》、30、蔣海澄 《大堰河》 《向太陽》31、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六、32、「擢發難數」改為「不少的」;「國外的旅遊者」改為「旅遊者」;「只有……才……」改為「只要……就……」;「希望好奇地」改為「好奇地希望」;「東北的……」之前加「睡一睡」三個字;「蹬不了……」中的「蹬」改為「登」。33、④②③①⑤七、34、(略)
② 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七年級(下)語文期中試卷答案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
1、鑒、熾、迸 2、B 3、(1)(2)(3)(4)(6)略 (5)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4、(1)略(2)①《水滸傳》舉例:吳用智取生辰鋼。 ②《三國演義》 舉例:楊修恃才放曠招來殺身禍。 ③《魯濱孫漂流記》 舉例:魯濱孫荒島孤身創業。 5、略 6、(意思對,語句通順即可)(1)你不能參加國際懸崖跳水比賽的采訪活動(要抓緊時間復習,迎接中考)。 (2)媽媽,參加國際懸崖跳水比賽的采訪活動能開拓我的視野,豐富我的閱歷,減輕我緊張的學習壓力,這也是為了更好的迎接大考啊!
二、現代文閱讀
(一)7、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8、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葯方。 9、比喻。突出了紙上的字寫得密,寫得下的功夫之深。 10、言之成理即可。 (二)11、指18世紀海盜的後裔:像花園一樣美好的地方 12、雖然這島是無人荒島,但我親手把他建成樂園,我驕傲自豪啊 13、,他深感慚愧,因而說不出話來。他雖然富裕,卻只是別人的僱傭,與老友親手創造美好生活的經歷相比,他當然自豪不起來 14、略
三、文言文閱讀
(一)15、略 16、那麼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17、如,一個人不管天生多麼聰明,不學習,也會退化;學習是使人變得聰明、增長才智的唯一途徑。(二)18、(1)誰(2)它們指犬馬(3)所以19、略20、說明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是最難的,非下苦功不可。(意思對即可)
③ 語文課程標准理論測試題——百度文庫的答案 很急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測試題
一、 填空題。(6分)
1、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 )的形成和發展。
2、語文教學應在( )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課程目標按( )整體設計,根據( )、( )、( )三個維度設計。
4、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 )和( ),掌握最基本的( )。
5、語文課程標准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 )」
二、單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 )內。(每個小題2分,共10分)
1、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觀點是:(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D、工具性、思想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第一學段新課標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標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課標學段閱讀目標要求中的第7條: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哪個學段提出的:( )
A、第一學段 B、第二學段
C、第三學段 D、第四學段
4、閱讀教學過程是:( )
A、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B、學生與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
C、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D、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5、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應鼓勵學生:( )
A、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語交際課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與社會人群交往中
三、多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 )內。(共10分)
1、 關於課程的基本理念, 「新課標」正確恰當的表述是:( )
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②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④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關於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新課標提出:( )
①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1~2年級要多認少寫。 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 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 )
①朗讀 ②分角色讀。 ③表演讀。④默讀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於學生的:( )
①合作精神 ②創新意識 ③參與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學生作文修改的評價要:
①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 ②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態度 ③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過程 ④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題(50分)
(一) 課標與大綱對比分析。(10分)
先閱讀下面材料,進行比較分析,然後談識字、寫字改革點:
《語文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提出的有關識字與寫字學習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 800~1000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1992年《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關於一、二年級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是:
一年級:學會常用漢字1150個左右。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能按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記憶字形,能初步結合詞語理解字義。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頭語言中運用,一部分能在書面語言中運用。學習音序、部首兩種查字典地方法。學習獨立識字。練慣用鉛筆寫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正確。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培養寫字興趣。學習使用和保管寫字工具。
與1992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2001年《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對識字與寫字教學,有了較大改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二)案例分析(請圍繞新課標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一位教師執教《太陽》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完了太陽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內容後,安排了表演的環節。教師假扮後羿射日,當正要射下第十個太陽的時候,學生紛紛阻攔,說出「慢著!」「等一等!」「別射!」而當教師問「為什麼不能射?」時,學生卻啞口無言,連忙翻書,但一時難以組織好語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認為合適嗎?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麼處理呢?(10分)
2、一位教師在教學冀教版一年級下冊《遙遠的恐龍世界》一課前,請學生回家搜集元宵節的相關資料。下面是開始上課時的一個片斷:(10分)
老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遙遠的恐龍世界》,老師課前讓你們收集恐龍的資料。你們收集了嗎?
生(齊答):收集了。
師:請同學們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誰先來。
生(一男生):老師,我收集的是三角龍的資料。
接下來,這個男生手捧著搜集來一張張的資料,讀起來。剛讀幾句,遇到生字,讀不下去了。課堂上頓時沉寂了,教師只好信手拿過來資料開始進行講解。
問題一:你認為上課一開始老師這樣處理搜集的資料可取嗎?為什麼?
問題二:如果讓你來講設計課前收集資料的這類型課,你會怎麼處理呢?
(三)問題分析及對策(20分)
1、時下,在一些課堂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景:老師說:「同學們喜歡哪段就學哪段,大家自由組合,選擇同一學習內容的同學坐在一起。」於是,課堂成了「自由市場」,學生們交換位置,你爭我搶,自由民主的氣氛洋溢著這個空間。
作為教師你對這一教學現象怎麼看?怎麼辦?(10分)
2、一位老師在批改學生的造句時,發現如下句子。(10分)
想——我想聽到花開的聲音。
活潑——河裡的水很活潑。
悄悄——我們聽不懂小魚的悄悄話。
丟——上街時,毛毛把爸爸丟了。
爬——牽牛花像個小弟弟,爬在樹上。
老師不假思索就把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語言表達習慣。
你怎樣看待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如果是你該處理?
五 論述題(24分)
結合你的教學實踐,重點圍繞新課標的三維目標,談談怎樣上好一堂課。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6分)
1、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 )的形成和發展。
2、語文教學應在(師生 )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 )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課程目標按(九年一貫 )整體設計,根據(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設計。
4、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和(良好習慣 ),掌握最基本的( 語文學習方法)。
5、語文課程標准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
二、單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 )內。(每個小題2分,共10分)
1、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觀點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D、工具性、思想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第一學段新課標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標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課標學段閱讀目標要求中的第7條: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哪個學段提出的:(B )
A、第一學段 B、第二學段 C、第三學段 D、第四學段
4、閱讀教學過程是:(D )
A、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B、學生與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
C、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D、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5、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應鼓勵學生:( A)
A、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語交際課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與社會人群交往中
三、多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 )內。(共10分)
1、 關於課程的基本理念, 「新課標」正確恰當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②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④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關於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新課標提出:(A)
①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1~2年級要多認少寫。 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 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B)
①朗讀 ②分角色讀。 ③表演讀。④默讀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於學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創新意識 ③參與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學生作文修改的評價要:(D)
①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 ②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態度 ③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過程 ④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題(50分)
(一) 課標與大綱對比分析。(10分)
答:首先,新課程標准在認字方面識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並將「會認」「會寫」分開要求,明確了小學低段的識字教學是多認少寫,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這為盡早讓學生開始閱讀打下了一個基礎。並且提出了培養學生的認字興趣,這在「大綱」中是沒有的。
其次,在寫字方面,大綱中有掌握「筆順規則、間架結構」,「能按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記憶字形」的明確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學習作了具體的布置,而「新課標」中作的要求是總體性的,「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再者,新課標中提出了學生的自主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這在「大綱」中是沒有的。可以看出新課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確的要求,給學生打下了扎實的,可持續發展的識字基礎。
(二)案例分析(請圍繞新課標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
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著為老師在教學中頗費心思,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他的本意我想應該是創設這個情景讓學生表述太陽的作用。但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沒有達到老師的預想的程度,課堂上出現了冷場。另外,既然已經學完了「關系密切」了,這個表演只是讓學生來復述文中的內容,這種情景的意義性已經不大。我想,把這個表演安排在教學「太陽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內容之前,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帶著問題去探究「為什麼這第十個太陽不能射?」比較合理。
2、
問題一:你認為上課一開始老師這樣處理搜集的資料可取嗎?為什麼?
答:明顯是不合理的。資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課程中作為拓寬學習課程的一種方式,為老師和學生所歡迎,它是一種輔助的手段。但是,上述案例中,課一開始就交流,學生在沒有很好地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就像是一個個被架空了的高樓,立足不穩,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是很正常的。學生收集到的資料應該讓學生自己展示給大家,這個分享的過程是一種成功的體驗,學生重中體會成就感,能有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位老師在學生的表述出現困難的時候應該向他提供及時地幫助和鼓勵,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問題二:如果讓你來講設計課前收集資料的這類型課,你會怎麼處理呢?
答:我想,我會將這些資料的交流放在學生對恐龍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進行。如:除了課文上的這些知識,你還有什麼可以告訴大家的嗎?說說你收集到的情況吧!
我堅持學生收集的資料學生自己展示。學生展示過程中有困難的,老師提供協助,並適時地鼓勵,以激發孩子們收集資料的興趣和信心
圖片以及資料除了在課堂上給學生交流的空間,還會在班級上作展示。讓學生的成功體驗在課後得以延續。
(三)問題分析及對策(20分)
1、
答:這種現象確實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尊重學生,培養孩子的人性化閱讀。實際上,教學流於形式,沒有深入實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部分老師沒有很好地把握新課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著 。上面的案例,忽視了老師引導的功能。學生作為學習者,他們的認知要在老師的牽引下思路逐漸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學習會處於一種雜亂,無效的狀態。
引導學生的讀,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讀之前,交給學生問題,要讀出什麼,讀懂什麼,還要明確地說明怎樣讀懂,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些基礎上,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學習習慣。
對於課堂上的換座位朗讀,我個人認為值得商榷。課堂教學要注意課堂秩序,如果以犧牲課堂效率為代價,那是得不償失。
2、
答:我不禁要為這位學生叫屈。可以看得出這個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滿了童趣。小學低段的教學要注意培養孩子表達的興趣,樂於表達的習慣。特別是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應該得到保護,案例中的老師的做法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思維。我想,我會給這個孩子一個優,並且在班級上給予表揚,表揚他造句的生動,想像力的豐富。
五 論述題(24分)
結合你的教學實踐,重點圍繞新課標的三維目標,談談怎樣上好一堂課。
答:新課標按照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在目標設計上有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這三個維度的目標是相互交融、滲透的,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
④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測試題(會的幫忙做一下,謝謝)
一、填空題。
1、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2、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課程目標按(九年一貫)整體設計,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
4、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5、語文課程標准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二、單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內。
1、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觀點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D、工具性、思想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第一學段新課標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標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課標學段閱讀目標要求中的第7條: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哪個學段提出的:(B )
A、第一學段 B、第二學段 C、第三學段 D、第四學段
4、閱讀教學過程是:(D )
A、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B、學生與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
C、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D、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5、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應鼓勵學生:( A)
A、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語交際課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與社會人群交往中
三、多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內。(共10分)
1、關於課程的基本理念,「新課標」正確恰當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②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③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④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關於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新課標提出:(A)
①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②1~2年級要多認少寫。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B)
①朗讀②分角色讀。③表演讀。④默讀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於學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創新意識③參與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學生作文修改的評價要:(D)
①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②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態度③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過程④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ps:有些不同,自己選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