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學校課程教案
A. 小學生五年級智力開發課程教案
,智力主要是在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初級階段所表現出的思維敏感度,這思維敏感度有高低深淺的差異,一個班級的同學在這一點上往往表現得參差不齊,因此我們要想盡一切方法開發和擴大他們的思維程度,以期更好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有人把開發智力比喻為開啟學生思維或心靈的窗戶。
而『能力』,既然是應用知識借鑒經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其特點就更多地表現為手上操作,製作出實物產品以及排除故障等,在實踐上出成效。有些人通過智力的開發和擴大,學習知識越來越容易,即接受書本上的知識通過考試證明效果越來越好,但讓他們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卻又未必能行。
B.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共有多少課時
佛山市同濟小學
五年級科學備課教案(教科版)
下冊
第一章 運動和力
第一課時 我們的小車
教學目的:
通過用墊圈拉動小車,引導學生認識「重力」.
指導學生知道足夠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拉力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
指導學生學會安裝用重力拉動小車的裝置.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的關系.
教學准備:學生材料袋、車的圖片、記錄本.
教學過程:
引入
提問:你們玩過玩具小車嗎?玩過你們自己做的小車嗎?你們在玩小車時,有過什麼發現?
談話:雖然玩具小車和真正的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著很多相同的科學道理.在這個單元,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車運動起來,研究有哪些力影響它的運動,怎樣影響它的運動.我們還要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設計和製造我們心中的賽車.
探究過程
認識各種車.
·師: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車,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車了.你知道哪些種類的車?
·出示一些車的圖片或影像資料,請學生辨認並講述,老師進行一些補充介紹.
·介紹香港太平山的纜車.
安裝一個小纜車.
讓學生提提重物、用手掂書包、背書包等活動感受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壓力,這就是重力.
師:我們可以利用重力來拉動小纜車嗎?看看桌上的材料,它們分別有什麼用?
分組安裝,用墊圈把小車拉動,反復試幾次.(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你們認為是什麼力使小車運動的?(墊圈的拉力、重力、重力產生的拉力)
探究拉力大小與小纜車運動的關系.
(1)師:各組的小纜車都在拉力的作用下運動起來了,但我發現各組的小車快慢不一樣,請你們推測一下,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2)推測:用手拉纜繩,使小車動起來,先估計最少用多少個墊圈可以拉動小車,再推測拉力大小怎樣影響小纜車的運動,把推測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小組討論,匯報設計的實驗方法.
提問:你們打算怎樣用實驗來驗證推測是否正確呢?
(4)分組實驗、記錄,教師巡視.
匯報、分析實驗結果:從記錄表中你們發現拉力大小和小車快慢有什麼關系?
小結:
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拉力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
四、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給小車裝上動力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物體被拉長、壓縮、彎曲能產生彈力;了解一些對彈力利用的知識.
2、指導學生學會用橡筋給小車安裝動力.能夠做橡筋長度、繞的圈數、繞的方向對小車運動影響的實驗.
3、培養學生認真實驗,收集數據,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難點:怎樣用橡筋給小車安裝動力.
教學准備:橡筋、小車、長條形的三層板.
彈簧、皮球、鋸條等能產生彈力的物體,有關彈力應用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車輛運動是需要動力的,你們知道車的動力來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氣、電力、太陽能等)
2、提問:能不能給我們的小車裝上動力,讓它自己動起來呢?你們有哪些辦法?(安裝橡筋、彈簧、螺旋槳、氣球等)
3、師:我們先用橡筋作動力吧!
二、探究過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樣產生的.
(1)談話:我們為什麼能用橡筋作動力,橡筋的力是怎樣產生的?
(2)實驗:用手把橡筋拉長,體會手有什麼感覺.了解橡筋被拉長時能產生力,這種力叫彈力.
(3)提問:還有哪些物體能產生彈力?
體驗:讓學生壓一壓彈簧,拍一拍皮球,彎一彎鋸條……
師:人們利用彈力做些什麼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彈簧床、衣服上的松緊帶、自行車的坐墊等都用到了彈力.)
2、安裝橡筋的方法與小車運動的研究.
(1)分小組裝配:給小車裝上橡筋.
(2)小組演示.師:都是用橡筋做動力的小車,為什麼運動的狀況(快慢、距離、方向)不一樣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3)分組討論,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
(4)分組實驗(選擇一個因素),記錄實驗結果.
(5)匯報交流.
3、小結.
三、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三課時 給小車安個螺旋槳
教學目的:
1、進一步認識橡筋的彈力,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速度、距離的關系.
2、學生學慣用橡筋和螺旋槳給小車安裝動力,培養動手能力.了解螺旋槳的作用.
3、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
教學重點:會用橡筋和螺旋槳給小車安裝動力.
教學難點:知道螺旋槳的作用.
教學准備:裝有螺旋槳的船和飛機的掛圖或影像資料、小車、螺旋槳、橡筋、支架、木條.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問:這是什麼?你們知道怎麼玩嗎?(請一個學生演示.)
2、談話:它像什麼?你們知道什麼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槳?
3、看書上P6圖片或有關圖片.
4、提問:上節課我們給小車裝上橡筋動力使它運動起來了,現在可以給小車裝上螺旋槳使它運動起來嗎?
二、探究過程
1、動手安裝螺旋槳.
(1)觀察材料,分組討論怎樣組裝螺旋槳,怎樣用螺旋槳使小車運動起來.
(2)動手組裝.裝好後,試著用螺旋槳使小車運動起來.
2、研究橡筋絞緊的圈數與小車運動的關系.
(1)提問:橡筋絞緊的圈數會影響到什麼?
(2)預測:橡筋絞緊的圈數與小車行駛的距離有怎樣的關系.
(3)討論: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4)小組匯報實驗方案.
老師提醒學生:
·這是一個對比實驗,實驗時除了橡筋絞緊的圈數不同外,其餘條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車放在同一起點線上.
·用手撥動螺旋槳一圈,橡筋就絞緊了一圈.
·要量出小車行駛的距離.
·每次實驗,橡筋絞緊的圈數要有較大的區別,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數太多,否則會把橡筋絞斷.
(5)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
(6)歸納:橡筋絞緊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3、討論.
·在第2課和第3課中,橡筋的變化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兩課的橡筋都被拉長了.第2課的橡筋是直接拉長,第3課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長的,而是在絞緊時被拉長的.)
·這兩課中,橡筋產生的作用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這兩課都是利用橡筋的彈力使小車運動.第2課橡筋帶動輪子轉動推動小車前進,第3課橡筋帶動螺旋槳轉動小車前進.)
課後拓展.
提問:你們還想研究什麼問題?
選擇一個問題來討論:需要哪些材料?怎樣實驗?實驗時觀察什麼?怎樣記錄?你們預測的實驗結果是什麼?
課後可以繼續研究.
三、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四課 像火箭那樣啟動小車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安裝反沖力小車.
2、通過玩氣球、安裝反沖力小車的活動,了解反沖力的作用和反沖力的方向.
教學重點:會用氣球作動力推動小車.
教學難點:理解反沖力的作用.
教學准備:配套學生材料袋.有關噴氣式飛機、火箭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都玩過氣球吧?氣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這節課讓你們來玩一玩好嗎?
二、探究過程
1、玩氣球.
(1)談話:老師看見好多同學都把氣球吹足了氣然後放開,氣球怎麼樣了呢?再試一試,並仔細觀察.
(2)提問:氣球運動起來了,它朝什麼方向運動?可以讓氣球沿一個方向運動嗎?
(3)小組根據材料袋中的材料進行實驗.
2、用氣球推動小車.
(1)師問:氣球能推動小車運動嗎?
(2)分組實驗:將吹足了氣的氣球固定在小車上,松開氣嘴.
(3)研討:我們的小車是怎樣運動起來的?氣球為什麼能推動小車?
(4)再次實驗,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氣嘴處,感受氣體是怎樣沖出來的.
·調換氣球固定在小車上的方向,觀察這時小車運動的方向有什麼變化.
(5)歸納:像氣球這樣推動小車的力叫做反沖力.小車是靠氣球里空氣的反沖力運動的.
3、反沖力的應用.
(1)我們還知道哪些物體是靠反沖力運動的?
·節日燃放的煙花等.
·噴氣式飛機:機內的噴氣發動機,把汽油或煤油燃燒時產生的大量氣體,從發動機的噴氣口快速向後噴出,飛機受反沖作用快速向前飛行.
·火箭:火箭是我國最早發明的.現代火箭用高能物質做燃料,燃燒後產生大量的高溫氣體,連續不斷地向後噴出,使火箭高速飛行.
(2)播放火箭發射時的影像資料.
(3)反沖小車的啟動與火箭的啟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它們都利用了反沖的原理,但是小車利用的是壓縮空氣的反沖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溫高壓燃燒氣體的反沖力.)
4、小結.
(1)師:在1到4課的學習中,我們使用了哪些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了?
(2)歸納、提升認識:小車怎樣才能運動起來?
(小車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運動起來.)
三、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五課時 小車載重
教學目的:
1、實驗研究小車載重量對小車運動的影響.
2、培養學生認真實驗,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3、了解汽車限制載重的事實,能對這個事實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學重點:知道小車載重對小車運動的影響.
教學難點:能對汽車限制載重的事實進行分析.
教學准備:玻璃彈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塊、長條形的三層板、小車、墊圈、夾子、掛墊圈的小鉤.
有關發生汽車超載交通事故的錄象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已經用重力牽引、橡筋的彈力、反沖力等多種辦法使小車運動起來了.小車當然是要裝東西的,讓我們用小車載些東西吧!
對於載重後的小車,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
二、探究過程
1、研究小車的載重與運動.
(1)推測:小車載重後,它的運動會加快還是會減慢?
(2)分組討論: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思考:·研究載重量與小車運動快慢的關系,在我們讓小車運動的方法中,哪種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實驗順序怎樣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還是先拉最輕的?還是不管什麼順序都一樣?
(3)匯報實驗方案,全班研討.
(4)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教師巡視)
(5)匯報實驗數據,歸納:拉力一定,小車載重增加,運動速度變慢,你
們是怎麼想的?
(6)思考:我們的推測正確嗎?為什麼拉力一定,小車載重增加,運動速度變慢,你們是怎麼想的?
2、汽車為什麼要限制載重.
(1)討論:如果給小車不斷增加重量,會發生什麼現象?
(2)播放錄像:
·汽車由於超載而引發的事故.
·貨車上印的載重多少噸的字樣和公交車上印的准載多少人的字樣.
(3)提問:
·你們想對超載的司機叔叔說些什麼?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車滿員了,你該怎麼辦?
三、小結
四、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六課 運動與摩擦力
教學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種阻礙運動的力.會做出測定小車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2、知道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狀況(光滑、粗糙程度),運動狀況(滾動還是滑動),小車的重量(對地面的壓力)有關.
教學重點:研究小車的重量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教學難點: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學准備:橡皮擦、新鞋底、長條形的三層板、兩個相同的側面為方形的瓶子或木塊、紗布、兩個同樣的圓柱形的木塊或塑料塊、小車的載重物(玻璃彈子、小沙袋或小石塊).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我們用鉛筆寫錯了字,總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觀察一下擦過以後,紙面和橡皮擦有什麼變化?
2、生活中還有類似的現象嗎?
師出示新鞋底和舊鞋底,讓學生作對比觀察;觀察新輪胎和磨損很厲害的舊輪胎的照片.
3、這些現象說明什麼呢?
二、探究過程
1、認識摩擦力.
(1)師:汽車運用時要與地面發生摩擦,走路時鞋和地面要發生摩擦,擦去鉛筆字時橡皮擦和紙之間要發生摩擦,其實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有相對運動時發生摩擦.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摩擦吧.
(2)實驗:將手按在桌上拖動和離開桌面拖動,比較用力大小.反復幾次,用新體會.
(3)歸納:由於摩擦,物體與動時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1)討論:你們認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可能會作出許多假設,需要老師對這些假設進行整理,選出物體表面粗糙或光滑、物體滾動或滑動和小車重量這幾個因素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進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勵學生在課外繼續研究.)
(2)預測:摩擦力的大小與這些因素有怎樣的關系?
(3)分組討論: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下面這幾個問題?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個摩擦力大?
·滾動和滑動哪個摩擦力大?
·小車重量與摩擦力大小有怎樣的關系?
(4)交流設計的實驗方法,全班研討,確定實驗方案.
·比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師問:木板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麼不同?明確木板越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於小瓶剛好運動起來時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傾斜角度大時才運動起來說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較滾動和滑動的摩擦力.
·研究小車重量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5)提問:相同載重量的小車實驗只做一次好還是多做幾次好?要不要做幾種不同載重量的實驗?為什麼?
(相同實驗重復做,多選幾種不同的載重量來實驗比較才能得出結論.因為只做一次實驗,結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實驗結果都相同,得出的結論才可靠.)
(6)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
(7)匯報實驗數據,歸納:物體在粗糙表面運動比在光滑表面運動摩擦力大.滑動摩擦力比滾動摩擦力大.小車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七課時 運動與摩擦力(二)
教學目的:
1、了解汽車靠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啟動和運動,也是靠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制動.
2、了解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減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研究小車運動與摩擦力的關系.
教學難點:認識汽車運動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學准備:小車、長條形的三層板、墊圈、膠帶.有關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提問:觀察我們製作的小車,想一想它在運動時,哪些地方會產生摩擦力?這些摩擦力起了什麼作用?
(車軸與車輪之間的摩擦力阻礙著車輪的轉動,也就阻礙了小車的運動.)
二、探究過程
1、小車運動與摩擦力.
(1)提問:汽車運動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處而無用處呢?汽車運動和停止要靠輪子,車輪與地面之間沒有了摩擦力,會出現什麼情況?
(2)播放錄像:汽車車輪在淤泥里打滑,無法啟動;下雨天,汽車在光滑的路面剎車,車子很難停下.
(3)師:對這種現象你們有什麼想法?
汽車啟動和運動離不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汽車要迅速停下來,也離不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
(4)談話:小車剎車時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駛的小車停下來?我們來做個比較小車行駛和小車剎車時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講解實驗方法:
·用重力拉動小車的裝置實驗,從一個墊圈開始,一個一個增加,直到用手輕輕敲桌子小車可以動起來,這時的墊圈數可以表示小車行駛時受到摩擦力.
·把上面實驗中小車的輪子和車身用膠帶粘上,不讓輪子轉動,再重復上面的實驗,這時的墊圈數可以表示小車剎車時受到的摩擦力.
(5)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
(6)對比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
小車剎車時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駛時大得多,也就是滑動摩擦力比滾動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減小摩擦力.
(1)講摩擦力有時很有用,需要設法增大,有時又有危害,必須設法減小.
(2)出示掛圖:車輪中的軸承,車輪胎的花紋,裝上防滑鏈在冰雪路上行駛的車輛.提問:這些設計是為了什麼?
(3)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知道人們是怎樣根據需要來增加或減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裝輪子是為了減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應用了滾動比滑動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應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結.
三、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八課時 控制小車的快慢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積極參加控制小車快慢的實踐探究活動:充分地找出影響小車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車達到規定的速度.
2、體驗分析和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而這個問題是有多種解決方案的.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尋找影響小車運動快慢的因素.
教學難點: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經驗控制小車行駛的快慢.
教學准備:長條形的三層板、小車、粗線、夾子、墊圈、掛墊圈的小鉤、橡筋、粉筆、載重物(玻璃撣子、小沙袋或小石塊)、氣球、螺旋槳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各種車都是可以控制運動快慢的,我們能控制小車運動的快慢嗎?怎樣控制呢?
二、探究過程
1、研究什麼因素會影響小車的快慢.
(1)提問:回顧我們前面的研究結果,影響小車運動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組交流:回想我們各自的經驗,說說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影響小車運動快慢?把影響小車運動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記錄表中.
(3)提問: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課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請把在課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選出來.說說它們為什麼容易控制?怎樣控制?
(4)小結:你們從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車快慢的多種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實際操作上還要考慮是否容易實施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選擇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車運動快慢的比賽.
(1)宣布比賽任務:讓小車在3~5秒內行駛60厘米.
(2)分組討論:為了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你們打算怎麼做?
(3)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
要求:
·確定好比賽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實驗後,記錄好所用的時間.根據結果,調整控制的辦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們的任務.
·達到任務的要求後,為了避免偶然性和測量的不準,還要再實驗幾次.
(4)匯報研討:
·展示實驗結果.
·介紹實驗的過程.說說各自採用的方法,為什麼採用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顯,哪些不那麼明顯?
·給完成任務的小組發獎.
(5)改進或再比賽.
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再次實驗.完成任務的小組可以設定在更小的時間范圍再進行比賽.(如讓小車在4秒內行駛60厘米).
三、小結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九課時 設計我們的賽車
教學目的:
1、通過設計和製作小賽車,讓學生自覺和有目的地經歷設計的過程和動手製作的過程.
2、指導學生初步掌握一般設計程序,增強動手實踐能力.
3、感受科學與技術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設計小賽車,了解和體驗設計的過程和意義.
教學難點:怎樣設計我們的賽車.
教學准備:發動學生收集有關賽車的資料,教師事先做好的、可供學生借鑒的賽車.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從第一輛汽車發明到現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人們已經根據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種各樣的車.
(2)出示太陽能汽車、月球車和卡丁車的掛圖.提問:你們認識這些車嗎?它們分別滿足了人們的什麼需要?你們還知道哪些新穎的車?
(3)提問:我們能不能自己設計製造一輛小賽車呢?
二、探究過程
1、怎樣設計我們的賽車.
(1)談話:先來看看真正的賽車是怎樣設計的吧!賽車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時300千米以上的速度,還能平穩控制.設計師是按什麼程序來設計的呢?他們是怎樣思考的呢?請閱讀課文和收集的資料後討論.
(2)閱讀資料、交流討論.
(3)師生一起研討.
2、設計賽車.
(1)觀看本單元最後四種車的圖,說說這些車有什麼特點,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麼製作的?
(2)談話:現在我們都是著名的汽車設計公司的成員,馬上開始設計賽車吧!怎麼設計呢?
提出要求:
·明確設計任務.
·組內成員各自列一個好主意表,然後交流.
·討論怎樣分工.
·給小組的賽車取個名字.
·研究設計圖,選好賽車的動力、材料和形狀.
·製作.
·測試.
·對不滿意的地方進行改進.
(3)小組設計活動.
三、小結
四、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10課時 製作我們的賽車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對他們有意義的設計交流和評價活動.
2、在交流賽車設計和評價賽車的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學生表達和評價的能力;在自己實踐的基礎上,加深對設計過程的認識;提高製作科技作品的興趣;加深對運動和力有關概念的理解.
教學重點:交流、評價賽車設計.
教學難點:能對小賽車作出評價.
教學准備:製作好的賽車;賽車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是否都製作完了小賽車?願意把你們的賽車介紹給大家嗎?
二、探究過程
1、交流賽車設計.
(1)師:可以從下面幾方面來交流.
·你們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設計製作的過程是怎樣的?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的?
·在小車上應用了哪些科學知識和技術?
·賽車有什麼特點?
·成功之處在哪裡?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有什麼遺憾?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需要請大家幫忙想辦法?
……
(2)分組討論,准備交流內容.
(3)交流研討.
2、參觀、評價活動.
(1)談話:我們的賽車做得怎麼樣?讓我們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來參觀吧!
(2)要求:
·每組輪流派一名同學作講解員,負責給參觀的同學介紹、釋疑.
·其他同學到各組參觀,可以提出問題,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參觀後給同學的賽車寫一段評價語,要抓住特點和要點.
3、賽車活動.
組織學生到操場進行賽車.可以分為兩個項目:誰的賽車跑得最遠?誰的賽車跑得最直?
4、小結.
三、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二單元 時 間
第一課時 時間在流逝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根據各種自然現象估計時間;感受時間在存在以及關注我們每天流逝的時間.
2、經歷運用各種方法感受1分鍾長短的活動過程,從而能合理地估計10分鍾、1小時我們能做哪些事情.
3、意識到時間的長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時間以不變的速度在流逝,我們要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感受時間的長短,體會時間在流逝.
教學難點:根據各種自然現象估計時間.
教學准備:
准備秒錶(或者手錶)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誰能不看錶就知道現在大約是幾點鍾了?
二、探究過程
現在幾點了.
可以根據什麼來估計現在幾點了?
說說我們的估計.
再看看自己的手錶或時鍾,現在幾點了?你的估計對嗎?
2、1分鍾有多長.
(1)看你們的時鍾或者手錶上秒針的轉動,秒針轉動一圈表示多少時間?在看錶的這段時間里,時間已經從我們身邊流逝了1分鍾.
(2)不看時鍾,我們估計一下1分鍾時間有多長.我們有多少鍾方法?
(3)分小組討論估計1分鍾多長的方法.
(4)怎樣可以使我們估計更加准備?
(5)10分鍾我們能做哪些事情?怎樣估計?
(6)小組合作討論用哪些方法估計,怎樣才能估計准確?
(7)1小時呢?
3、過去多長時間了.
從上課到現在已經過去多長時間了?
離我們這節課下課還有多長時間?
你覺得這節課過得快還是慢?
什麼時候你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什麼時候你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
我們這節課時間真的特別短嗎?
時間有快慢嗎?
4、小結.
三、課後作業
收集古人十二時辰劃分的資料;
收集關於用太陽光的影子計時的日晷的資料.
C. 小學語文五年級復習課教案
五年級上冊復習教案生字復習
復習目標
1、正確認讀字音,能准確判斷前後鼻音的字。
2、會寫生字表(二)中的生字,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認識生字表一)中的生字。
3、正確區分本冊書中出現的形近字,多音字。
復習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書183頁生字表(二)中我會寫的字
1、易寫錯的字
方法:(1)同桌合作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
(2)全班匯報交流、並寫在小報
(3)師重點聽寫以下字
酸、唇、瞻、、慮、衰、魂、謄、誕、崖、斬等字
2、形近字
方法(1)四人小組合作找出本冊形近字
(2)小組合作出題寫在小報上
(3)小組交換做題
(4)重點引導以下幾組
瞻很眺瑰拂燥嬌
檐恨跳魂佛噪驕
(5)學生在本子上寫一寫
3、多音字
方法(1)分單元總結多音字、小組合作
(2)小組合作練說
(3)出示幾練習寫、彈、應、磨、劃、龜、舍、
第二課時
一.聽寫易錯的生字。同桌互批
二.、書179表(一中我會認的字
讀音易錯的字
方法(1)同桌合作讀生字、相打分
(2)出示辯音題讀一讀
擎、玷、簸箕、舀、髓、躊躇、笤帚、靦腆、蔓、哞、翕、誡
(3)合作注音同桌互出
三、復習字謎
1.復習書上78頁字謎學生讀一讀
2.小組交流課外收集到的字謎
3.同桌合作互猜字謎
四、復習一字多義
完成練習
為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臨 A.靠近 B.到,來 C.對看 D. 將要,快要
1. 五壯士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 ) 2. 今天,我們身臨其境才知道當年紅軍過雪山的艱難.( ) 3. 面對敵人,李大釗臨危不懼,大義凜然.( ) 4. 臨考的幾天,小明發高燒.( )
好 A 使人滿意 B 友好,和睦 C.易於,便於 D.很,甚 E.完,完成 F.表示贊許 G.愛,喜歡
1.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2.小東連連點著說:「這件事,好辦!」()
3.今天好熱啊!() 4.葉公好龍是一個成語故事。() 5.「好,你真行!」老師表揚了我。()
卻 A.表示轉折 B 再 C.推辭
1.草色遙看近卻無。()2.小溪泛盡卻山行。() 3.一位先生卻以為我住在那裡不相宜。()4. 好意難卻我只得另尋相宜的住處了。
絕 A.斷絕 B.完全沒有了;窮盡 C.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 D用力完成 E.全,所有的
1. 竭盡全力() 2. 山窮水盡() 3.無窮無盡()4.盡量幫忙()
望 A.向遠處看 B.探望 C.望,希望 D.名望 E.怨 F.對看;著
1. 一望無際() 2. 喜出望外() 3.德高望重()4.看望病人()
透 A滲透、穿透 B 暗地裡告訴 C.透徹 D.達到飽滿、充分的程度 E.稍稍喘一口氣
1.小草的牙向地面透,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2. 一畝田多收這么三五斗,誰都以為該得透一透氣了。()3.果園里的蘋果熟透了。()
生詞復習
復習目標
1.會認語盤點中的讀讀記記的詞。
2. 對於第七單元日積月累中出現的成語及其他單元詞語盤點中出現的成語能夠正確書寫,正確運用,並能對這些
3、四字詞語歸類
復習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的詞語
教師聽寫難寫的詞
嫌疑、屋檐、誕生、環繞、擔憂、崎嶇、瞻仰、告戒、誘惑
同桌互相說一說平時易寫錯的詞
四字詞語歸類復習練習
四字詞語歸類
(1)AABC AABB ABB ABCC
(2)含數字的詞
(3)含反義的詞
(4)帶不的詞語
(5)描寫人物心情、外貌、神態。
(6)描寫英雄人物的詞
學生互考詞義,練習
練習詞語褒義、貶義
教師出示詞語辨析
臨危不懼捨生取義不屈不撓嘔心瀝血不求甚解
用詞造句:學生在詞語盤點中選擇四字詞語造句
復習詞語盤點中讀讀記記中的詞
同桌互讀一讀詞語
出示補充詞語填空
()匆匆()()綠綠()盆大雨飢腸()()
()()不舍()林好漢毫不()()( )( )有味
( )圇吞棗浮想( )翩如( )似( ) ( )然神傷不言而( )
句的復習
復習要求:
1、積累語文園地「日積月累」中的語句,名言警句,如在回顧拓展一、四、六中的名言,回顧拓展二、三、八中的詩句,
要求學生會背誦,會默寫,知道句子的大概意思。
2、能正確運用一些常見關聯詞,如:「是……也是」「雖然……可是」「不論……總」「……總是……」這些就要求學生
3、用詞說話。(用一個或幾個四字詞語寫話)
4.寫擬人句,比喻句,並能將陳述句的反問句進行互換,並能了解擬人、比喻、反問、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4、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復習時間:2課時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方法;師生共同梳理書上的句子
指名說句子的意思
師重點引導以下幾個句子
(1)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2)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3)而父親堅持要「我」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父親想讓「我」從小就受到嚴格的教育,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2.復習日積月累中的名句
方法:師生共同梳理日積月累中的名句
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表現思鄉之情的詩句
歇後語
諺語
有關孝敬的名言警句
同桌互背
教師抽背,抽查默寫
做以下練習
1.一日無書,。
2.讀書破萬卷,。
3.書猶葯也,。
4. ,白首方悔讀書遲。
5.讀書有三到,謂、、。
6.浮雲天宇曠,。
7.浮雲終日行,。
8.落葉他鄉權,
9. ,年年相見在他鄉。
10.家在夢中何日到,。
11.江南幾度,鬢已斑。
12. 敦和睦,篤誠信。
13. ,不在於飾貌。
14.愛親者, ;敬親者,。
15非淡泊,非寧靜。
三、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子
方法:師生共同梳理課文中的句子
自己讀一讀
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比喻句
2、擬人句
3、排比句
4、誇張句
5、反問句
仿寫幾句
完成練習
照樣子寫句子
1、改陳述句。
(1)這不是你最寶貴的畫嗎?這是你最寶貴的畫。
(2)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3)一枝畫梅,有什麼稀罕的呢?一枝畫梅,沒有什麼稀罕的
教學內容:閱讀的復習。(兩課時)
課時目標:
a) 結合課文,掌握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展順序或方位順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b) 熟讀28篇課文,理解內容,並按要求朗讀或背誦課文或背誦、默寫課文。
c) 學會默讀、快速閱讀,能按要求邊思考,讀懂內容,完成習題。
d) 通過再次閱讀掌握說明性文章的說明的方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明確要求掌握的內容,鞏固閱讀方法。
1、梳理要求背誦的課文
檢查方式:開火車背誦同位互背
背誦難點:《圓明園的毀滅》《竊讀記》
2、體會還以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圓明園的毀滅》《長征》《狼牙山五壯士》《落花生》《梅花魂》
復習方式:提問中下學生,鼓勵表揚;優等生總結做題方法(抓重點詞,聯繫上下文,引用相關資料)
3、引導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A、讀補充閱讀生自由概括文章內容
B、師生總結寫事文章概括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
C、補充閱讀概括主要內容,查找原因,個別輔導。
4、復習說明性文章的說明方法。
閱讀《新型玻璃》查找說明方法
同位互說《鯨》《松鼠》說明方法
補充閱讀,運用說明方法,總結說明方法使用的意義。
二、按內容做復習練習。(以復習試卷為主。)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a、c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課文
重點抽查中下學生的背誦,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師生共同分析易寫錯的字。
檢查古詩詞的背誦默寫
二、限時快讀補充閱讀,感知快讀的方法。
用眼看,用心記,掌握文章主要內容即可。
三、做閱讀分項測試閱讀卷
教學內容:習作的復習。
課時目標:
a) 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展順序或方位順序寫紀實作文。
b) 能合理想像寫出有創新的作文。
c) 能運用正確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d) 能主動閱讀欣賞他人優秀作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8次作文內容。
1、學生翻閱習作,整理歸納。
2、交流整理學生認為困難的作文類型。
二、指導寫讀後感和活動的文章。
1、再此閱讀《開國大典》《憤怒與》
2、閱讀欣賞班機同學的優秀作文,交流寫作方法,談聽後收獲。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習作。
三、全班欣賞課外優秀習作。
四、修改習作。
1、講授正確修改符號。
2、運用正確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3、背誦自己滿意的習作。
D.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集體備課教案
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全套教案,共56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1竊 讀 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
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准,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
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課前准備
1.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2.布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E. 小學五年級足球課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足球的一些理論、術語、和簡單的足球訓練方法。專
2、通過練習足球,屬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等綜合身體素質,增強身體協調能力、控制能力。
3、讓學生對足球產生一定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同時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陶冶情操。
四、德育滲透目標:
通過足球,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讓學生在足球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敢於自信的展示自己。
五、教學重點:
本教材的重點在於足球基本功練習,在基本功堅實基礎下提高各部位踢球動作技術。同時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對足球興趣的培養。
教學難點:
腳背正面顛球、繞桿射門、各部位踢球、停球。這些基礎性的技術動作練習周期長,需要學生耐心地長期練習,不斷摸索,積累對球控制的感覺。
六、教學中的打算與實施策略: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可以使用打圖片、視頻,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同時激勵學生大膽自我展示,及時給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