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領域課程表
1. 幼兒園課程設置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園課程設置以《幼兒園新教育綱要》為依據,根據東海學校辦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重在培養孩子樂於學習,主動學習,快速學習。課程設置如下: 課程宗旨: 「非智力因素」為一級目標,「智力開發」為二級目標,「知識學習」為三級目標,建構「動力系統」、「能力系統」、「知識系統」的成功教育系統。 課程內容: (一)對幼兒全面實施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教育; (二)開展"珠腦心速算"、"幼兒游戲識字"、"雙向故事"、英語等教學活動; (三)開展鋼琴、古箏、架子鼓、舞蹈、美術、書法、手工製作等興趣教育,同時開展大合唱、集 體舞、韻律操、奧爾夫打擊樂等活動。 (四)開展球類、體操、武術、手指運動等科學的體育運動。 (五)開展蒙台梭利教育:即感官訓練、數概念、科學與常識、操作與實驗。 (六)開展計算機教育 操作:分辨、組合、分類、比較、推理,充分開發幼兒大腦潛能; 創造:探索、發揮,讓每個幼兒盡情展示自己的想像; 資訊運用:掌握運用互聯網學習和工具,沖浪、搜索信息。
2. 蒙特梭利教育的含義是啥
1、 日常生活教育-
育是一種由個人自發地完成的自然歷程;它必
版這類教育的工作材權料都是兒童平日生活中可見到、可摸到的,如掃帚、杯、碗、湯匙、餐巾……等。這些活動是為了滿足兒童在發展的過程中對於秩序感、手眼協調、專心工作及獨立的特性所需而預備的教為環境。
的觀察已證明教育不是在於教師給予什麼,教
2、 感官教育-
人類必須透感官與外界接觸,智力的發展也有賴於感官的經驗。幼兒期是感官能力的形成時期,如果此時給予孩子視、觸、聽、嗅、味等五覺教育練習,將能使孩子的感官更加敏銳。
一、新教育與舊教育的不同: 「科學
3、 學術性教育-
須由人直接從環境中得到經驗,而不是藉著聽
包括數學及語文。這些教具由數學前准備,語文前准備開始有一完整的系統,除了能使兒童獲得基本的數學概念,並使語文能力獲得充分的發展,奠定日後學習的基礎。
4、 藝術性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點
包括音樂、美工及科學。音樂培養孩子的欣賞力與音感發展;美工培養兒童自我的表現力、創造力與美感能力﹔而科學則使孩子能與大自然接觸。了解自然的和諧與美麗。
3. 小博士幼兒園的課程設置
該園在七年的辦園歷程中,依據大綱要求,根據幼兒的特點,總結了一系列具有本園版特色的教學課程。幼兒園開權設了五大領域包括語言、數學、科學、社會、健康、藝術六個學科,以及講故事、游戲、體育、禮儀教育和經典誦讀等具有園本特色的活動課程。為了做好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良好銜接,我園還專門為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們安排了幼小銜接課程,主要包括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和活動,這些課程的安排一直得到家長和當地小學的好評。
4.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表該怎樣設計
根據年齡班 根據五大領域目標進行設置,每天一個領域,一周就有五個領域都涉及到。
5. 幼兒園大班五大領域課程每周應該怎麼安排
健康 (一)身體健康,能較好地適應環境。 (二)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積極主動、愉快。 (三)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逐步形成自我保護盒安全的意識,知道一些避免危險和意外傷害的方法,能主動遵守必要的規則。 (五)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動作靈活。 語言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 (二)能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他人講話,理解講話內容。 (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四)喜歡欣賞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誦和講述並樂意創編,對書籍、閱讀和書寫感興趣。 (五)會說普通話。 科學 (一)能積極、主動、較長時間地參加科學活動,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二)能主動運用各種感官探究問題,尋求答案。 (三)能用適當地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四)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五)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和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社會 (一)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二)能積極與人交往,學習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習慣。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 (五)熱愛和尊敬周圍的人,有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藝術 (一)對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愛並有初步的感受力。 (二)積極主動地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三)能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活動。
6. ★學前教育專業有哪些課程
主幹課程:
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兒童文學、幼兒園版課程、學權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兒童衛生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幼兒園見識、實習、幼兒師范學校實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一般安排6--8周。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6)五大領域課程表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包含哪些方面
一、健康領域 情感領域: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認知領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動作技能領域: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情感領域:樂於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知領域: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動作技能領域: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情感領域: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認知領域: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動作技能領域: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四、科學領域 情感領域: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知領域: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動作技能領域: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五、藝術領域 情感領域: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認知領域: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動作技能領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8. 幼兒園里的小朋友主要學習什麼課程
五大領域
9. 教學五認真指哪五認真
一、備課
1、 每周按課程表備課,小班老師每周應備課時是六節;中班老師每周應備課時是七節;大班老師每周應備課時是八節;
2、 備課避免照搬照抄,每堂課應結合本班實際做相應調整;
3、 備課應結合課題,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中都應體現課題的實施與研究,各組按自己年齡組里的課題在備課中進行滲透;
4、 每學期各年齡組生成一個主題活動,時間為兩周,所生成主題活動的備課形式還是與預成的活動相同,也需要有主題導引、主題活動一覽表、主題網路、主題區域活動組織安排表、主題反思等。
5、 「年級組集體備課活動記錄」可圍繞生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進行,每次研討的活動情況及建議請組長安排一位老師認真記錄在表格上。
二、班主任工作手冊
1、 班務計劃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制定:
(1)班級情況分析
(2)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目標
(3)本學期教育教學內容
(4)本學期教育教學步驟、措施和途徑
2、班務計劃中「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目標」應參照南師大五大領域的目標體系,各領域的目標還應結合本園實際和本班實際進行分解,從學年目標→學期目標→月目標→周目標
→日目標。
三、種植園地觀察記錄
1、將觀察記錄本掛放在自然角固定的位置,由各班教師指導每周的值日小組長進行觀察記錄;(此記錄作為常規檢查的必查項目)
2、 觀察記錄應結合季節特點,以繪畫形式進行,每周記錄兩次;
3、 記錄時避免畫出花盆,底層只要畫上泥土就可以。
四、幼兒表揚稿
1、 能結合幼兒日常生活中優秀的實際事例進行表揚,每周一次及時記錄;
2、 各班每周一次的表揚稿請組長於每周五下午幼兒放學後收起來,交至園長室;
3、 每周的星期一由園長室表揚一些表現突出、事例先進的小朋友,並將各班小朋友受表揚 ,次數作為學期末「文明班隊」評比的其中一個評選依據。
五、家園聯系手冊及家訪記錄
1、家園聯系手冊
(1)家園聯系手冊中每月的「教師留言」填寫率為本班幼兒總人數的50%以上;
(2)要求關注幼兒進步方面,適當委婉地提出一些改進或需家長們配合督促的方面;
(3)書寫必須端正,避免出現語病。
2、家訪記錄
(1)利用家長接送幼兒時間或電話等形式及時做好家訪工作並及時記錄;
(2)每月家訪次數為班級總人數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