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實驗

新課程實驗

發布時間: 2020-11-29 15:29:56

Ⅰ 2011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 要求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是哪些

2011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 要求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是哪些
2011版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新課標」)相對2001版課程標准,主要存在4個方面明顯的變化。
(1)在「科學探究」的描述中,新課標更加關注科學探究自身的教育價值,強調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從而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感,更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2)在「科學探究」的基本理念中,新課標更加強調通過科學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體現了教育本質的回歸。
(3)在「科學探究」的主題內容中,新課標將2001版課程標准中二級課題的3個方面(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調整為4個方面,即增加了「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並明確要求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8類實驗。同時,在「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中增加了「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環境污染」等表述,從而突出了兒童本性的回歸及化學教育的社會價值與責任。
(4)在「科學探究」的要素中,新課標將「進行實驗」要素中的「能順利完成實驗操作」修改為「要求能獨立或與他人合作進行實驗操作」,從而突出了合作精神與能力的培養。同時,刪除了「解釋與結論」要素中「能依據一定的標准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簡單的分類」,從而使描述更加精練。

Ⅱ 新課程高中生物演示實驗多少個

高中生物學科性質決定了生物實驗作為生物教學和高中生學習的重要基礎。高中生物教學與其說是生物知識的學習,不如說是一個個生物實驗的探究過程。它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或組織高中生親手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微觀變為宏觀,把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高中生易於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高中生的各種能力。高中生物實驗的學習貫穿於高中生物的學習全過程之中,生物實驗的教學效果直接決定高中生物的學習和教學效果。為了追求更好的生物教學效果和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充分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把生物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學習的基礎;必須開展好實驗強化生物教育教學效果,培養高中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對於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來說,要實現良好的效果,不僅需要教師具備優秀的組織、引導能力,更需要學校教學設備的配合。現在的學校教學設備還不能夠滿足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需求,有的學校教學設備少,生物實驗儀器不足,嚴重影響高中生物教學效果。可以說高中生物教學還是面臨這樣或是那樣的諸多問題,高中生物教師要正確認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面對的問題,以良好心態,立足現實,有創造性地開展好生物實驗教學。我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就結合實驗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加強演示實驗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教師要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於高中生物教學來說,利用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有效學習。演示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演示實驗不僅能夠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通過實驗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我們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精心准備是演示實驗成功的基礎。 我們所說的演示實驗的成功不僅僅是指教師合理地操作實驗器材,完成實驗探究過程,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並最大限度地強化高中生觀察的實際效果,做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最優化。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熟悉每一個實驗內容、實驗步驟和實驗目的,考慮如何引導高中生進行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知道如何實現更好的觀察效果。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精心准備,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心裡有數,最大限度地把握實驗步驟和強化實驗的實際效果。經過教師多次嘗試後,再到課堂上開展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提高演示實驗的成功率。一次成功的演示實驗可以有效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夠有效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熱情,培養高中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觀察能力。如果實驗沒有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或是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失敗了,則會使高中生產生不良的學習情緒,影響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利於高中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和高中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演示實驗,在每次演示實驗之前進行精心准備,給高中生呈現生動有趣、效果明顯的演示實驗,這也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的重要責任。 2.要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規范操作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演示實驗不僅是實驗知識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高中生觀摩實驗、學習實驗操作的重要機會。在這樣的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高中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高中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範作用,操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地展開。這就要求教師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程進行演示實驗,給高中生樹立實驗操作的規范標准。在教學中,我們要適時進行規范實驗操作教學,讓高中生注意到規范實驗操作的重要性。這樣有利於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實驗操作意識,養成規范的實驗操作習慣,為今後的分組教學和分組實驗奠定良好基礎。 二、大力開展高中生物分組實驗,培養高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是考查高中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高中生物教師要樹立培養高中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意識,在實驗教學中注意培養高中生的動手能力。在高中生物實驗中,除了演示實驗還有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是高中生依據實驗目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研究動手操作的實驗。如果演示實驗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分組實驗則注重培養高中生實驗操作能力。分組實驗可以讓高中生多動手實驗,使高中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高中生物知識,形成生物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並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要增強分組實驗的效果,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要做好實驗准備工作。 分組實驗需要教師組織多組實驗器材,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探究。我們要合理地對高中生進行分組,合理地分組能夠促進分組實驗的效果和學習實效性的強化。我們還要綜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做到組內異質、組外同質。同時,要提前對各小組的實驗器材進行預演,確保實驗能夠圓滿完成,少生枝節。 2.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現良好的實驗效果。 分組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合理組織和引導,在實驗前讓高中生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為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做准備。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有效組織和引導,以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性

Ⅲ 3、新課程改革實驗以來,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遇到學生插嘴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學生插老師的嘴,當教師

個人認為:1.培養學生尊重別人的發言,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這是起碼的禮貌;
2.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好習慣,別人發言後再舉手訂正或發表自己的見解。

Ⅳ 化學新課程探究性實驗形式有哪些,各自有什麼優點

助人為快樂之本,第一時間來幫TA[摘要] 高中化學新課程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加強了實驗的內容,實驗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強調實驗的環保安全,最重要的是拓展了實驗功能,強調了科學探究實驗的作用。實驗探究是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的核心方式,是改善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動力。化學教師應轉變實驗教學觀念,去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主動探究實驗的方法,深入探究實驗的原理,同時做好實驗探究教學的反思,以順利完成化學實驗教學,實現化學實驗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 新課程;化學實驗;特點;探究性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不僅僅是理論的附屬物,更是這門學科的基礎和靈魂,玻意爾正是從實驗這個角度確立了化學,以及它在近代科學中的地位。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實驗的形式和功能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它在與理論的交織中共同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在新的一輪課改中,作為化學教師,我們不應把實驗課當成是從屬於理論學習的內容,而是要當成與元素周期表、物質結構、氧化還原等方面的化學知識同樣重要的一個部分進行教學。我國著名的化學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所說,「在化學教育中強調化學實驗,無論如何都不會過分;化學實驗室是學生學習化學最有效和收獲豐富的場所」。化學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主要途徑。但長期以來,在實驗課教學中普遍存在偏重實驗的操作和動手能力,忽視對實驗目的、原理的理解;強調按「本本」做實驗,忽視獨立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實驗教學與能力培養脫鉤,導致學生對實驗的最初興趣逐漸平淡,實驗的探究功能將會被淹沒。而高中化學新課程立足學生適應21世紀科學技術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構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目標體系。強調了實驗的重要性,加強了實驗的內容,實驗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強調實驗的環保安全,最重要的是拓展了實驗功能,強調了科學探究實驗的作用。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掌握科學的一般過程與方法,是科學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面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化學教師應轉變實驗教學觀念,體現新課程化學實驗的改革特點,大力推行探究性實驗課的教學,使科學探究作為一種理念滲透到化學教學的方方面面,去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主動探究實驗的方法,深入探究實驗的原理,同時做好實驗探究教學的反思,以順利完成化學實驗教學,實現化學實驗教學的價值。

一、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的特點

隨著素質教育的整體推進,以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科層面的有效實施和落實,廣東省2004年開始實行教材改革,高中化學採用人教版的標准實驗教科書。新教材由兩個必修模塊教材和六個選修模塊教材組成,所涉及的內容基本覆蓋了初等化學的所有領域。化學實驗改革是化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有關實驗及其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有了較大的進展,強調了實驗的重要性,選修模塊教材還專門開設了《實驗化學》的課程。對於化學實驗改革,不能就實驗談實驗,而應當將其置於整個化學甚至理科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加以思考。下面讓我概括一下新教材化學實驗及其教學改革的一些新的理念。

(一)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加強實驗的內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科學規律是通過對自然現象的發現、探究和反復驗證形成的。化學研究主要用的是實驗方法,實驗是學習化學、體驗化學和探究化學過程的重要途徑。所以,學化學也離不開實驗。掌握實驗方法以及完成化學實驗所必需的技能,是學好化學的關鍵。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實驗,有實驗、科學探究、實踐活動等等,選修本還專門開設了《實驗化學》課程,以對實驗進行系統的學習。新教材的實驗教學內容淡化了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的區別,實驗的設計非常有趣味性,而且強調有條件的學校就讓學生人人動手做實驗。教學中,教師只要積極引導,就能實現人人動手的目標。教師應讓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以及通過自製儀器和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等手段來動手多做實驗,這樣,既訓練了學生運用化學實驗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形成了嚴謹求學的科學態度,具有批評精神和創新意識,同時較強的參與意識及實驗內在的魅力,又大大地激發了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興趣,從而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

(二)實驗貼近生活、貼近社會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科學,化學知識廣泛深刻地滲透進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化學物質、化學現象、化學變化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成為新教材化學實驗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新教材中除編寫了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必學內容外,還編寫了能源、材料等的利用與人類進步的關系等閱讀材料,又如安排「家庭裝修如何選用材料」、「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等實踐活動。選修課專門開設了《化學與生活》的課程,從「關注營養平衡、促進身心健康、探索生活材料、保護生存環境」等四個方面來闡述了生活中與化學的密切聯系。《實驗化學》還安排了「污水處理、海帶提碘、飲料的研究」等非常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實驗。這些都使學生初步了解能源、材料、營養物質等這些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與人類進步的關系,從中體會化學的作用和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興趣,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身邊無處不化學;另一方面也可使學生在知道和理解化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清楚所學的知識能力用於做什麼和怎麼做;同時對化學的本質和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因此,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於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以及經濟效益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三)強調實驗的安全環保作用

化學給人類的衣食住行帶來福祉的同時,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因此,新教材的實驗非常注意環保的問題。例如,教材從引言開始,就注意結合有關內容滲透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又如必修一第四章,結合SO2和NO2等性質的介紹,採用學習、實驗、科學探究、實踐活動、資料卡片、科學視野等相結合的方式,從大氣、水、土壤以及居室、食品等方面相對集中地介紹了環境污染及其防治問題,使學生了解化工生產等雖然可能會給環境造成污染,但最終防治污染還需運用化學原理和化學的方法。《化學與生活》專門開設了「保護生存環境」的章節,詳細講述了如何利用化學方法來改善大氣質量、污水處理和實現垃圾的資源化等。另外,新教材也刪掉舊教材中一些毒性較大的實驗,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求盡量避免使用和生成毒性較大容易形成污染的物質,盡量選擇污染少的實驗方法和實驗裝置;在無法避免使用或者產生有害物質和污染的情況下,實驗方案中包括有效的保護和消害處理措施。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鼓勵進行微型化實驗,盡量減少實驗試劑用量,以使操作安全,污染減少,如《實驗化學》中的「氯氣的生成及其性質的微型實驗」,利用表面皿與玻璃片之間形成的一個相對密閉的小氣室,使生成的少量氯氣在密閉空間擴散,與各試劑液滴迅速反應,現象明顯,並可防氯氣泄漏。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形成綠色化學的觀念,強化實驗安全意識,不僅利於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有利於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學以致用,同時有利於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養成。

(四)拓展實驗功能,強調科學探究實驗的作用,展現創新能力

以前教材驗證性實驗過多,探究性實驗偏少,二者比例關系失衡,導致各自的作用的發揮受到限制,新教材改變了驗證性實驗「照方抓葯」式的設計,倡導結合所學知識對「驗證性實驗」進行探究。由此安排了大量的科學探究實驗,著重學習和體驗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將實驗技能的訓練與培養,置於實驗探究活動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實驗探究活動上,啟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把實驗和化學原理的學習結合起來,重視預習、實驗、完成實驗報告三個環節,勤於思索,勇於實踐,有條不紊地進行探究。訓練學生能對實驗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能運用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學變化的規律。在積極、主動的實驗探究活動中,形成化學實驗技能,使實驗技能的訓練成為實驗探究活動的結果之一。化學實驗功能的體現,不僅僅在於獲得所謂的「正確」實驗結果,更重要的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獲得實驗結果的探究過程,只有親身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真正地體現了實驗探究的艱辛,學生才能對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實驗有較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形成科學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以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化學新教材強調實驗的重要性,體現了它的基礎性,在實驗的形式上體現了課改的理念,反映現代實驗教學改革的特點,如介紹現代實驗技術,安排相當數量的應用型實驗、研究性實驗和微型實驗,體現了它的時代性和探究性,還有就是教科書以多種形式強調實驗安全,又體現了它的安全性。新教材這些特點帶給我們不同於以往的教學方法,化學實驗是進行化學學科探究性教學的基礎與核心,因此化學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實驗課教學,以有效實現新課程目標,探究性實驗課教學已成為當前化學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特徵與含義

「探究」即探索(觀察)和研究(思維加工),這兩個要素與運用(遷移)一起,構成探究教學的基本模式:按照探索——研究——運用的程序安排教學。讓學生在探索情境中觀察事物,在研究過程中進行思維加工,在實際運用中發生知識遷移。

Ⅳ 初中新課程標準的探究性實驗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自己通過做調查來寫嗼,我們都自己做問卷自己寫。

Ⅵ 新課程下如何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探究

怎樣在新課程下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正 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標准中,生物實驗作為最重要的課堂教學形式,貫穿於高中生物課程的整個過程。生物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最有效途徑。那麼,在 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實驗教學呢?一、對高中新課程生物實驗編排思路的理解1.高中生物新課程選擇實驗內容的依據。(1)新課程的理念和目標。《課程標准》 倡導探究性學習,不僅是學習

Ⅶ 2011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 要求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8個)是哪些

其實實驗主要是基本實驗:葯品的取用(固體和液體,取到試管中,包括量筒和滴管使用)、加熱(固體和液體,加熱前要求預熱)、過濾、蒸發、氣體的製取(氧氣、氫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和鹼的反應、配製一定量濃度的溶液、溶液的稀釋和濃縮(濃硫酸的稀釋)、鐵生銹條件、燃燒條件、電解水實驗、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實驗、氨態氮肥的檢驗等實驗;

Ⅷ 如何提高新課程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實驗教學使廣大學生能夠得到基本的技能以及方法,有助於學生綜合
素質的提高。通過分析全國各地的中考以及高考物理試題發現,物理實驗佔有非常大的比重,並且對學生的能力也具有非常高的要
求。所以,解決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鑒於這個原因,筆者闡明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對策,以期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開展提供借鑒。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
1.趣味性
物理實驗都是在假設與驗證下進行的探究,因此,它具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為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目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意實驗簡單易行,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師通過創設出趣味實驗的方式,使實驗教學多樣化、系列化,從而使物理實驗的趣味性顯著提高。
2.微型化
新課程下物理實驗具有材料少、儀器簡易、現象明顯等特徵。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同樣體現出這一特點,因微型實驗的器材具有非常廣泛的來源,其取材非常易於實現,能夠保持學生人手一套器材,最終在實驗過程中實現人人動手。
3.生活化以及社會化
物理屬於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物理知識遍布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需教師積極創設生活中的物理實驗,使學生在生活中接受到教育。同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已經在物理中得到落實,要求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相貼近,使學生得到「有用的物理」。實驗應該注重與學生的生活與社會實際進行聯系,這樣能夠使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體驗到物理存在於生活之中,同時充分掌握物理理論。
二、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
1.教師方面
首先,因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不足。一些教師口頭提倡素質教育,然而卻注重理論和分數,根本不關心實驗,將許多本來可讓學生親自動手的實驗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這種現象較為常見,使學生無法體會到真實的實驗。其次,實驗教學模式過於僵化,教學方式非常落後。當前,實驗教學在教學方式以及內容等方面均未給學生留下充足的發展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動手操作僅僅通過純粹的機械操作進行,學生應付的現象時有出現。因此,廣大物理教師的觀念需要進行更新,其素質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學生方面
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其理論掌握程度明顯落後。一些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相對較差,對儀器的使用不規范,有一部分學生以「背」實驗結論的方式代替操作,有的學生拿到實驗題目之後,僅僅依靠腦子對實驗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僅僅是機械性地對實驗結論進行默寫。同時,一部分學生用筆「做實驗」。教師編制了許多實驗試題,一方面使學生的負擔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使學生動手實驗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從而使實驗教學成為應試教育。
3.評價體系方面
在實驗教學中,學生的實驗能力無法得到評定,實驗操作評價理論難以和實踐進行有效的融合,無法制訂出可行的評定標准。學校的教育評價僅僅通過考試的方式進行,在評價過程中過分注重分數,造成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等各個方面均忽視了物理實驗的真正意義。
三、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積極轉變實驗教學觀念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教學觀念具有很大關系,因此,推動實驗教學改革,轉變觀念就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要轉變觀念,應該將整個社會的觀念轉變。使學校、教師與社會各界能夠弄清教育不應該急於求成,應該注重未來,尤其是注重學生今後在社會中的作用,努力將追求短期學生成績以及升學率的不當思想摒棄。
2.使學生對實驗產生興趣,養成實驗能力
是否能夠對物理實驗的學習產生興趣,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
進行思維活動的重要前提。可以通過演示一些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初步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些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擴展學生的思路和眼界。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3.建立完善的實驗評價體制
首先,應該使評價內容以及評價標准與課程標準保持一致,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方法分析物理現象、研究物理規律,系統地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等諸多方面的能力。其次,評價方法應該多樣化,採用筆試與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客觀評價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實驗觀察能力以及各種實驗素養等。在操作評價中,觀察學生能否正確安裝和調整儀器,使用工具;能否遵守操作規程,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操作;能否迅速准確地選定觀察對象,讀數准確,判斷無誤;能否科學合理地分析結果,並撰寫實驗報告等。
總之,在高中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努力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使物理實驗課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