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環境課程

幼兒園環境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29 18:57:21

1.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步驟

1、幼兒園環境創設應遵循什麼原則?

答:幼兒園環境創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導向性原則。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
(2)發展適宜性原則。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
(3)幼兒參與性原則。環境創設的過程是幼兒和教育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
(4)開放性原則。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僅要考慮園內環境要素,也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各要素。
(5)經濟性原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條件園所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少花錢、多辦事。(6)安全性原則。幼兒園安全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是適合幼兒發展的必備條件。
口訣:目標(是)安全參與經濟開發

2、幼兒園環境創設具有什麼意義?

答:幼兒園心理環境創設具有以下意義:
(1)為幼兒提供發展保障。
(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3)激發幼兒創造潛能。
(4)有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5)有利於幼兒形成良好個性,適應社會生活。
(6)有利於幼兒園員工的成長與發展。
口訣:保(你)撿錢是個圓

3、教師在環境創設中有哪些作用?

答:教師在環境創設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准備環境。教師在准備環境時要注意體現教育目標,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並讓幼兒參與到准備中來。
(2)控制環境。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入環境,幫助幼兒開展活動,解決幼兒在活動中遇到的糾紛,並適時地結束活動。
(3)調整環境。當環境不再符合教育目標、不符合幼兒的興趣或者材料出現破損時,教師要及時地調整環境。
口訣:准備空調

4、活動區材料投放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活動區材料投放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的性原則。教師要明確各個區域的各種材料所隱含的不同教育功能,並在此基礎上將幼兒發展目標和材料的教育功能對應起來,以達到區域活動的預定教育目標。
(2)適宜性原則。區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適宜性體現為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並做到適量、有序,滿足幼兒的操作需要.(3)豐富性原則。教師要提供數量充足,形式、功能多樣的活動區材料,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狀況。
(4)層次性原則。教師在選擇和投放操作材料時,要在所要投放的材料和所要達成的目標之間,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分解出若干個能與幼兒認知發展相吻合的層次,滿足幼兒個體操作和學習的需要。
(5)操作性原則。教師所提供的區域活動材料最好是能讓幼兒動手做做、擺擺,再配以說說、畫畫,這樣有助於吸引幼兒主動地參與操作。
口訣:目是豐層操

2. 如何利用環境來實施幼兒園的課程

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因此必須有預設,而環境的創設同樣要有預設。課程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需要某種特定的環境支持,環境創設得是否合理將影響到課程的進行。 1、 環境的創設要依據課程的目標。 將創設環境與課程的目標結合起來,依據目標增加或減少材料,預測對幼兒建構性學習可能產生的影響。 2、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需要和興趣。 瑞吉歐教育理念提出:教師要成為成功的觀察者,具有敏銳的眼光,善於洞察兒童在活動中表現出的需要和興趣。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時,當時正好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剛剛搬新家,孩子們整天談論的話題都是「我的家」,同樣家也是孩子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情,於是我們將「我愛我家」的活動作為主題活動的切入點。為了讓孩子體驗「家」的溫暖,了解自己和社區的關系,我們和孩子一起創設了「中五班小區」,整個班級就是一個小區,有自己的家、幼兒園、超市、售樓部、銀行等,每個孩子都扮演一種身份,在「小區」中快樂的生活、學習。 3、環境的創設考慮各領域的整合。 《綱要》明確的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的創設要強調「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如在主題活動《美麗校園我的家》中,結合各領域的要求,我們提供了便於幼兒交往的各個區域,提供了各類統計表、製作材料、社區及世界著名建築圖片等,讓幼兒在與環境的「親密接觸」中,其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基本要求

一、安全原則

安全原則是指幼兒園建築、活動、設施、設備、教具等物質環境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和安全標準的物質環境。不會對幼兒的安全和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安全原則是幼兒園環境創造中最基本的原則。

幼兒園的建築要求堅固、安全,建築材料必須經久耐用,才能實現火災、沖擊、風、防水等功能,便於安全疏散。建築高度、樓梯、扶手、欄桿、走廊、過道等,應符合國家建築設計規范的有關要求。幼兒園的活動以及幼兒所需的設施和設備、玩耍輔助教材也應符合安全標准。同時,還要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檢查和維護,以便首先防止出現問題。



二.全面性原則

幼兒園環境的創造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然而,許多幼兒園往往將環境的創造等同於物質環境的創造,而忽視了精神環境的創造。物質環境當然很重要,如果幼兒園和活動室空空如也,游樂材料匱乏,孩子們來幼兒園無所事事,就會產生強烈的園林厭世情緒。幼兒園在加強物質環境創造的同時,也要注重精神環境的創造。缺乏良好的心理環境會導致幼兒被動學習,無法獲得幼兒園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這不僅有利於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而且也有利於兒童後續的全面發展。物質環境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礎,精神環境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

三.教育原則

許多幼兒園往往從色彩搭配、空間格局和材料質量等方面來評價幼兒園環境創造的質量,強調環境創造的裝飾功能,忽視環境的教育功能。環境作為一門重要的隱性課程,在兒童身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幼兒園不僅注重環境的裝飾美,更注重環境的教育功能。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教育的任務和內容來設計幼兒園環境,並將環境創造與課程實施有效地結合起來。例如,如果一個班正在進行大蒜的科學研究,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在幼兒園以外的某個地區或班級種植大蒜,以便孩子們能夠觀察很長時間。

四.適用性原則

他說:"適合性原則是指幼稚園的環境應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以及他們的年齡特徵。例如,一個幼兒園的中產階層在四月推出了"春天"活動、戶外陽光、春花等主題,而教室裝飾則是"冬天"的主題,課堂環境顯然不適合創作。此外,環境創造還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徵。游戲材料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例如:小班游戲材料需要堅固耐用、結構簡單、色彩鮮艷、富有刺激性的感官特徵;中產階層在小班的基礎上突出材料的操作特點;大類強調游戲材料的豐富性和探索性。與小班相比,大類的色彩要求較低,但材料的難度有所提高。適宜性原則也應體現在環境的創造上,應具有幼兒的特點,如幼兒園的外牆繪畫和室內裝飾應具有童趣,體現真善美。



五、兒童參與的原則

參與性原則意味著幼兒園環境應該是兒童的中心,尊重兒童參與環境創造的權利。許多幼兒園環境的創造通常是教師單獨的工作,從設計到安排,到評價,都由教師獨立完成。教師是環境創作的一般規劃人員,是教師的主導作用。雖然有時老師也讓孩子們參與創造環境,但符號很強烈,主要是與老師合作完成預先設定的任務。例如,幼兒園應該開展環境創造和評價活動,老師要求每個孩子從家裡拿出一壺植物。為什麼一個植物,一個孩子正在聽老師的命令。至於有多少植物就位的問題,這些年輕的孩子沒有權利去問。兒童只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和環境的適應,因此對環境的變化沒有什麼熱情和注意。幼兒園環境的建立需要賦予幼兒充分參與的權利,尊重兒童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六.審美原則

兒童始終生活在周圍的環境中,在不可察覺的影響的影響下。因此,創造環境首先應該給人一種美感,在構圖、色彩、造型應符合審美情趣。例如,室內和室外牆壁裝飾上的文字或動植物應具有真實感,色彩搭配和諧,布局合理,兒童有充分的興趣,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建築A三樓的油紙傘掛飾已掛起。

4. 你覺得什麼是幼兒園的環境它和課程之間有什麼關系

比如香港艾樂幼兒園的環境,跟課程是有關的,設置什麼樣的課程就要對於怎樣的課室,比如高爾夫課就要有高爾夫場地等等

5. 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

優良的環境對於幼兒成長非常重要

6.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愛護環境

這是一篇關於愛護環境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園教案:愛護環境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講究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和保護,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做環保小衛士的願望。 2、啟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點數數量是10的物品,學會10的數數。 教學方法: 歌曲引導,故事引導,通過玩具,繪畫等書面,直觀的手法讓幼兒能很好的處理自身的個人衛生,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衛生。 活動准備: 教學掛圖,塑料袋、錄音機、音樂磁帶、故事磁帶《亂扔垃圾的小熊》、玩具(雪花片每人10個)、油畫棒、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體聽音樂進行表演《邋遢大王》。 2、師:剛剛歌曲中唱到了什麼?那你們是怎樣做的呢? 剛才小朋友們說的太好了,老師希望你們做的跟說的一樣,那麼你們就都是講衛生的好孩子了。哎,小朋友,我們自己每天都乾乾凈凈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哪些呢?好,讓我們先來一起聽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 1、聽故事錄音《亂扔垃圾的小熊》 教師提問:小熊做的對嗎?為什麼?小草、小樹、小花為什麼不願意?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 2、出示教學掛圖 (一): 讓孩子們觀察圖中的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麼? 教師小結: 3、出示教學掛圖 (二),讓幼兒仔細觀察,點數。 4、操作練習: 給幼兒雪花片玩具,讓孩子們每個人點數出10個玩具,來鞏固對10的數數。 5、游戲:"送垃圾回家"。 讓幼兒把教室內的垃圾放到垃圾箱內,看誰撿的垃圾多。 三、活動結束: 讓幼兒手拿垃圾袋到戶外去撿垃圾,並將垃圾分類處理。 四、活動效果: 通過觀看動畫,了解故事的方式讓幼兒知道要注意個人衛生和保護自己周邊的環境。幼兒在整個過程之中都很開心,也很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 知道要保持自身的個人衛生,要保持自己所在的環境中的衛生,能夠在所處的環境之中看到垃圾能自覺的撿起來,並分來扔進垃圾桶內。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