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我國新課程改革課程結構

我國新課程改革課程結構

發布時間: 2021-03-16 05:43:53

新課程改革包含哪些內容

新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改革課程結構,適應時代要求及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體現課程的科學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革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革課程評價標准,要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素質提高、改進教學實踐、推進素質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❷ 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方面有哪些變革 高中 數學

1.關於學習領域

高中新課程設置八個學習領域:

●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

●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技術

每一個領域由課程價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組成。學習領域的界定將有助於分辨科目之間教育價值的異同,有助於提煉出同一學習領域內所有科目對學生所具有的共同發展價值。學習領域的設置為充分體現課程的選擇性提供了可能。設置學習領域有利於反映現代科學綜合化的趨勢,有利於整體規劃課程,在綜合的視野下研製各科課程標准;設置學習領域有利於整體規劃課程內容,在學習領域的背景下研製分科課程標准,指導教師分科教學,防止陷入學科中心,拓展教師的專業領域,使教師在學習領域的視野內更好地理解各科課程標准,以跨學科的觀點設計並進行分科教學,防止陷入學科本位;有利於全面體現對高中學生的素質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確保學生打好基礎,體現對高中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不同的學習領域將分別有助於學生形成與發展相應的基本素質,使學生在人文、科學、藝術等領域的背景下進行各學科的學習;同時該方案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的學分,以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並學科目過多,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2.關於科目

各學習領域由若干科目組成,包括語文、數學、外語(英、日、俄等)、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綜合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技術等12—13個科目。其中:技術、綜合藝術是新增設的科目;綜合藝術與音樂、美術並行設置,供學校選用;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第二外語。科目是學習領域的下位課程元素,比學習領域更加具體。所有科目都由國家制定課程標准或指導綱要,規定學生學習的最低必修學分要求。科目的設計打破原有學科的體系結構,遵循學科邏輯,結合學生經驗和社會現實。

3.關於模塊

模塊的設立是高中新課程非常重要的特色。模塊是組成科目的基本單位,它是以科目內容為基礎,遵循學科邏輯,結合學生經驗和社會現實,構成的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每個模塊2學分,36學時。模塊的設計有利於解決學科不斷分化與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的矛盾,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有利於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形成個性化的課程修習計劃,有利於學生在同一時段內減少並學科目,相對集中有效地學習。

模塊是基於明確的教育目標,圍繞某一特定主題而形成的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與傳統課程中的單元結構方式相比,模塊具有更強的綜合性。每一個模塊都以一個特定的主題作為該模塊組織的核心,模塊中的所有內容都緊緊圍繞這一主題設置。學生在模塊課程中所獲得的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而是一種在主題統攝之下的結構化的知識框架。這種模塊化的內容呈現方式一方面減輕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負擔,另一方面使得知識以結構化的而不是零散的形式整合進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新課程中的模塊有這樣幾種組合形式:

(1)必修模塊+選修系列

該科目的選修模塊形成若干係列,如數學、語文、物理等科目。例如:語文的必修模塊包括語文基礎1、語文基礎2、語文基礎3、語文基礎4、語文基礎5,選修系列包括詩歌與散文、新聞與傳記、小說與戲劇、文化論著選讀、社會、思維與語文、語文綜合應用;數學的必修模塊包括數學1、數學2、數學3、數學4、數學5,選修系列包括數學B系列、數學C系列、數學文化系列、數學應用系列、數學拓展系列。

(2)必修模塊+選修模塊

必修模塊是學生一定要學習的,對於選修模塊學生可以按照要求自主選擇,也就是學生在達到最低學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選修,也可以不選修;可以先選修甲模塊,再選修乙模塊,也可以先選修乙模塊再選修甲模塊,還可以有其他選修形式。

(3)選修模塊組成的科目

有些科目完全由若干選修模塊組成,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達到的學分選擇模塊學習。

(二)學分配置

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構成,並通過學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

1.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和農忙假)11周。

2.每學期分兩段安排課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課,1周復習考試。每個模塊通常為36學時,一般按每周4學時安排,可在一個學段內完成。

3.學生學習一個模塊並通過考核可獲得2學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每個模塊原則上為18學時,相當於1學分),學分由學校認定。技術的8個必修學分中,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各4學分。

4.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三年共計15學分。設置研究性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科技和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自主探究、親身實踐的過程綜合地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質。

此外,學生每學年必須參加1周的社會實踐,獲得2學分。三年中學生必須參加不少於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獲得2學分。

5.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必須獲得一定學分,三年中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在選修II中至少獲得6學分,總學分達到144方可畢業。

自1949年到本次普通高中課程計劃頒布以前,我國正式頒布實施的有關普通高中的教學計劃共有16個。總的來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計劃(或教學計劃)在1996年前一般分為小學和中學(含初中和高中)兩個學段制訂,1996年的課程計劃才把高中作為獨立的學段劃分出來。盡管建國以來普通高中課程計劃一直在發生變化,但課程結構上的以下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概括地講,我國現行高中課程結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課程的選擇性、多樣性不夠

由於實行中央集權式的課程管理體制,加之對課程多樣化的必要性認識不足,課程缺乏彈性一直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由來已久的問題,小學、初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建國後,我國第一次在普通高中設置選修課是在1963年,當時的教學計劃規定,有條件的地方可在高中開設選修課。這本是我國普通高中課程多樣化的第一次努力,但由於該規定只是建議性的,大多數學校也沒有開設選修課的經驗和基礎,這一規定並未引起教育實踐界的足夠重視,選修課只在極少數學校得以實施。

第二次開設選修課是在1981年,當時的《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在高中二、三年級每周開設選修課4節,開設方式有「分科性選修」和「單課性選修」。由於「分科性選修」明確將選修課分為「側重於文科(一)」和「側重於理科(二)」兩類,結與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需求一拍即合,導致學生過早文、理分科,知識結構不合理,選修課並未起到其真正的作用。

1990年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和1996年、2000年的普通高中課程計劃都將學科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1996年的計劃還區分了限選課和任選課,2000年的課程計劃則設置了「地方和學校選修課」。盡管這些改革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都沒有改變文、理分科的基本格局,僵硬的文、理分科不僅大大限制了課程的選擇性和多樣性,而且將學生捆死在兩個固定的流向上。這種情況與普通高中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對普通高中教育的要求嚴重不符。

(二)課程缺乏必要的統整

與九年義務教育相比,普通高中的課程設置應更強調分化。但不論哪一個學段,課程統整都是課程設計必須切實予以考慮的問題。我國普通高中歷來以分科課程為主,課程分化較細,各學科為滿足升學的需要,又片面強調各自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致使整個高中課程缺乏必要的溝通與滲透。

這種缺乏必要統整的課程給教育實踐帶來的後果是:一方面,並開科目太多,學生負擔較重,學校編排課程困難;另一方面,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合理,所學內容不能相互聯系,無法形成一個整體,難於解決實際問題。

(三)藝術和技術課程長期以來不受重視

不論從學生自身的發展上看,還是從社會發展的需要上看,藝術教育和技術教育都是普通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的學習領域。但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中一直沒有藝術課程,1996年的普通高中課程計劃和2000年修訂的課程計劃雖然開設了藝術課程,但仍然僅限於音樂和美術兩個藝術門類。技術課程在1996年以前的高中教學計劃中一直被忽視,1996年的課程計劃開始重視,但仍沿用以往小學和初中的傳統,設「勞動技術」課。「勞動技術」事實上歷來以「勞動」為主,「技術」的成分很少,與現代技術發展的需要極不相符。

❸ 新課程改革前後課程結構的變化

課程結構上的變化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在課程結構上的最大變化是引用了「學習領域」和「模塊」兩個概念。那麼,這兩個概念與傳統的「科目」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呢?它們有什麼聯系,又有什麼區別?
解讀:學習領域的設置能更好地反映現代科學的綜合化趨勢。由於每個學習領域都代表對學生不同素養的要求,所以新課程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得獲得一定學分,這可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學習科目過多,學生負擔過重,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學習某一個領域的課程時,允許有不同水平的選擇,這可使一般學生打好基礎,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新課程結構中的科目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目或學科,其在一個統一的新的三層結構體系中處於中間位置,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元。新課程的科目是在學習領域之下設置的,構成科目的模塊不同於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像傳統科目中各單元知識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
設置這種模式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解讀:新課程在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調整的基礎上,與以往課程多是由學科課程構成不同,高中新課程從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個層次整體關注課程結構的變革,突出了選擇性和多樣性,力圖構建既體現基礎性又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課程結構。
學習領域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和發展需要,以及學科群的發展趨勢而規劃的學習范圍。學習領域的設計借鑒了國外高中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辯證關系,從更宏觀的層面為課程結構的改善提供了保證。學習領域設計合理了,科目設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是學習領域的構成單位,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構成一個學習領域;科目結構主要是科目之間的聯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內的結構,即通常所說的「學科結構」。眾所周知,學科結構問題通常被當成是一個教材結構問題,而教材結構問題又往往被當作是教材內容的增減問題,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應以什麼方式存在,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卻關繫到學科的價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課程結構改革必須予以關注的。新課程在這一點上作了一次極具創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設模塊。如果說設置學習領域更多是給教師和學生以價值引領的話,那麼,將科目分解為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若干模塊則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調整上的重大舉措。
為什麼要設置模塊?如何理解模塊所體現的價值?
解讀: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元,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的設置可以解決原有高中課程結構中缺乏多樣性、選擇性等問題。模塊是基於明確的教育目標,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通過整合學生經驗和相關內容而設計的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了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為了有利於學生靈活選擇課程,實現有效學習,這次新課程改革將通常學生要持續2年~3年才能學完的科目內容分解組合為若干相對完整的模塊,每一模塊都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提出了具體要求與建議。在新課程的模塊化設計下,不同的模塊有著不同的主題,模塊與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在每一組模塊系列中,學生可以選擇從任何一個模塊開始學習,甚至可以在模塊之間進行跳躍選擇。模塊的這種靈活性特徵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選擇性。
設置模塊的教育價值在於:第一,模塊的設置有利於解決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與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矛盾,並便於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的時代性。第二,課程的模塊化設計增強了課程的可選擇性,增加了課程內容的靈活性。第三,模塊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性,有利於形成有個性的課程學習計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第四,模塊的設置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促進學校課程特色的生成。
新課程增設了哪些新的課程門類?增設這些課程的意義在哪裡?
解讀:在普通高中課程實質性結構改革方面,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學生藝術素養和技術素養的重視。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個人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技術在促進文化融合和人們的理解與溝通方面也顯得日益重要。技術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其創新精神,而且可以增進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實踐能力和信息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技術課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亮點所在。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發展趨勢。信息技術課程在現行課程計劃中就有,而通用技術課程則是本次課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通用技術課程設有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分為技術與設計Ⅰ和技術與設計Ⅱ,每個模塊2個學分,共4個學分。選修模塊7個,分別為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製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
新課程將「藝術」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並努力倡導綜合化的藝術課程,將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門類與傳統的音樂、美術課一起納入學校課程,這無疑從結構上彌補了以往高中課程不重視藝術教育的一大缺陷。
課程內容的變化
怎樣理解新課程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句話?
解讀:新課程內容的確定強調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原則,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而是從高中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結合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實際,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把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健全人格作為基本的課程目標,並以此為標准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從而提出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要體現其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
時代性意味著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基礎性意味著高中課程內容應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知識;應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選擇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與文化的共同知識與價值觀;應致力於為每一個高中生的終身學習及畢生發展奠定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基礎;強調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選擇性強調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每一科目內所提供的選修內容應豐富多彩,富有內在吸引力。
新課程為什麼特別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
解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生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資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學分制
引入學分制的意義是什麼?
解讀:普通高中客觀上要求採用新的課程管理制度――學分管理,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學分來記錄學生在相應課程領域的學習情況,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學分制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規定了學生在高中三年學習期間各門課程要獲得的學分和學生應獲得的總學分,以學生取得最低必要學分為畢業標準的彈性課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種彈性化管理制度,又是一種量化的管理手段。這種新的課程管理模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學校的辦學理念;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業務專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有利於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體對學生總學分達到144個方可畢業解讀為,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就是說,如果學生在高二年級修夠了144個學分那他就可以提前畢業,這樣理解正確嗎?怎樣正確理解學生修夠144個學分方可畢業這句話?
解讀:「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是學生三年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即達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中明確規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均要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個以上,並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廳才予以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這說明學生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必須在高中學習三年,且要同時具備達到三個條件。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只是達到畢業資格的一個條件。
根據選修Ⅰ和選修Ⅱ的學分說明,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選修Ⅰ雖然是選修課,其實還是國家課程,而選修Ⅱ才是學校自主開設的校本課程?
解讀:是的。必修和選修Ⅰ都是國家課程,由國家制訂統一的課程標准,並使用按照課程標准編寫的教材,只是必修課程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而選修課程Ⅰ學校可以按照國家課程標准要求創造條件開設供學生選擇,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選修Ⅱ沒有具體的國家課程標准和教材,只有學分要求。選修Ⅱ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實踐和辦學特色,自主開發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專題或活動類的課程,一般不提倡編寫校本教材。
每一所普通高級中學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風格和校風、學風、教風,都有自己獨特的學校文化。因此,開發校本課程均有可能性。各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發掘本校的課程資源,豐富學校課程內涵,以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和風格。

❹ 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課程結構做了哪些調整

發展的決定》(國發[]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

❺ 我國傳統課程結構存在哪些問題新課程改革具有哪些特點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具有科學、合理、有效地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的能力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信息素養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信息時代每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要想立足於信息社會,每個學生和全體社會公民應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的發展,在學校教育以及其他途徑中獲得獨立學習的能力,成為會學習的人。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信息素養為目標,既是信息社會的現實要求,也是信息技術課程發展的必然,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本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因此,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不斷更新信息技術知識技能。能正確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能熟練操作常用信息技術工具;形成信息技術的自學能力和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能力,能持續更新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設計能力。能根據教學、學習和學生發展的需要,評價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局限,選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有效地設計教學和學習活動。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實施能力。能實施教學設計方案,能運用有關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營造有利於學習和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能在不同教學模式和不同教學環節中熟練運用有關的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中的教學評價能力。能在教學設計中、教學前的准備階段、具體教學過程中和教學活動結束後等不同環節,將教學評價與教學過程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發揮評價對教學和學習的促進作用。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中辯證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信息技術工具使用習慣。能結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辯證地認識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的影響;能理解並遵守與信息活動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引導學生負責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術,並能在教學活動中以身示範;能利用技術資源使全體學生都能公平受益。6.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自我職業發展能力。能夠對自己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反思、總結提高;能夠藉助信息技術與同事、學生、家長、專業人員等進行交流、合作;能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自己的職業發展和終身學習。三、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具有反思能力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是時代飛速發展的需要,是教改深入發展的需要,是學校和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而信息技術教師素質的提高不僅僅在於理論水平的提高,而且還在於如何將先進的教育理念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在將教育理念向教育行為進行轉化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困惑,只有解決了這些困惑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學水平,反思能力則在幫助信息技術教師解決困惑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信息技術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主要有教師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實際接受狀態存在的差距,具體表現為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因為在班級教學中,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上每個學生都各有差異,所以教師的教學總是只能滿足部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因此教師只能最大限度地去緩解這種「吃不飽」或「吃不了」的現象,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檢查,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審視問題的根源並且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反思過程,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觀察分析,明確問題所在,並結合一定的經驗或理論探求改進的途徑從而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有探究意識與解決問題能力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需要[2],且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感悟、有所啟發、有所體驗,因此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具備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對教學進行反思,進行教學的研究和實驗,以做出更優化、更利於學生發展的教學安排,以便較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落實和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首先,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深入思考運用教學媒體和資源的使用策略,在教學設計每一個環節上,通過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內容分析,重點思考如何運用媒體和資源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在Intel未來教育培訓中,對媒體和資源使用策略提出「基本問題—主要問題」的設計思路,值得廣大教師借鑒。其次,按照建構主義教學

❻ 1.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什麼

本次課程改革是在世紀之交的背景下進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展開的,這種形勢要求新課程必須置於國際視野中進行規劃和設計。
首先,組織學術力量,充分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經驗,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教育與課程改革經驗,從中吸取值得借鑒的內容與方式。
其次,組織專家有重點地考察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的教育行政機構、教育研究與評估機構、中小學和幼兒園,尋求國際背景與中國特色的結合點。
第三,借鑒的經驗涉及各個方面,如各國普遍強調價值觀教育與道德教育,注重基礎學力的提高、信息素養的養成、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義務教育階段試行綜合課程,重建新的課程結構,建立國家課程標准;尊重學生經驗,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探索發展性的課程評價,強調評價的教育功能;構建共享的課程管理機制,促進學校課程的適應性,等等。
第四,新課程特別重視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問題,如在培養目標上,提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等。在課程結構上,表現為九年一貫設置課程,小學設置綜合課程,初中擁有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套計劃,並充分考慮學科研究的基礎,在課程標準的敘述上,保留一定的差異。在課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等等。
(二)課程的繼承與創新
新課程確切地說是改善課程的一次嘗試,是課程改革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每次課改都有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50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課程改革,並由此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現行體系。綜觀義務教育制度確立以後的課程建設,有四方面比較突出的進展:一是在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於集中管理的方式,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只有「學科課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動課」、「選修課」等;三是推行了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了教材的多樣化;四是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教育實踐的改革。這些成就為構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提供了必要基礎。新課程根據社會發展、知識發展與學生發展對課程提出新要求的綜合思考,試圖在我國基礎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主要表現在,從兩級管理走向三級管理,使得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學校,有一定的課程權利,並承擔相應的職責;根據綜合性、均衡性與選擇性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系,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課程標准」代替「教學大綱」,進一步推動了教材多樣化策略,使得真正實現「一標多本」成為可能。同時,完善教材的審定製度,嘗試建立教材的選用制度;提升學校和地方已經形成的素質教育經驗,作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於課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
新課程超越了教材改編作為課程改革標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單純以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階段性,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注重時間上的全程性與空間上的無限性,並通過這種新課程,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
所謂合作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促進其發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實現。同時,每位兒童都有差異,他們的發展取決於有差異的課程,沒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異的課程。由於學校制度的建立與課程分化的傳統,導致教師的行為具有「個人專業主義」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以實現一個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新課程強調一種共建共享的課程文化。專家、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人士都是合作共同體的一分子,應盡可能保證他們之間有合作的機會,並建立合作的機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程倡導與學生家長的合作,要求家長首先應知道自己的角色,認識到自己也是課程改革或學校教育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校課程的決策人之一,而不是一個「局外人」;其次應了解新課程倡導家長享有對學校課程的知情權、評價權與建議權,學校或媒體都有義務告訴家長,他們的小孩在學校學些什麼,怎樣評價,以便家長可以做出決策或提供建議;第三應通過觀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學習需要、對學校或學習的態度以及素質報告單來評價學校課程的質量,並與學校或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採取相應的、適當的教育行動,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第四應對學校教育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學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機構,是青少年的專門化的教育場所,學校所承擔的是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責任,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學校教育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不能把一個家長的願望強加給學校,要學校承擔不該承擔的家長責任,設身處地地為學校或教師著想。
所謂對話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民主性。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是所有與課程利益有關的人員或部門之間的對話。由於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兒童的發展是全社會的焦點,因此,把什麼樣的課程交給兒童,或者說兒童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不能讓某個專家或某一群體的人來決定,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對話與協商,特別是在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學生在學校里學什麼,取決於教師教什麼,教什麼取決於專家編的教材說什麼或專家出的考卷考什麼。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學,教師也不知道為什麼教,教師沒有機會與專家交流或對話,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課程在國家標准制定時就非常強調對話與協商,盡可能創造各種機會,讓課程專家與學科專家、專家與教師,專家與社會人士代表分別參與對話,或讓他們共同參與對話。同時,把「課程標准」作為文本,要求專家、教師、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不斷地解讀,並與之「對話」。
所謂探究文化,就是強調課程的科學性。就課程的歷史來看,什麼樣的課程才是適合兒童的課程,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需要多代人前赴後繼、不懈地持續探究;就一門課程來說,從課程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到課程評價,也需要不斷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就課程實施的一個環節來說,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對靜止的物。這種專業特性決定了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必須面對教育情景中的不確定性。教師每時每刻面對的情景都具有即時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師去解決,探究。例如,從理論上說,課前備課或計劃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實施就是貫徹執行計劃,而是要根據課堂情景進行調整。研究表明,課前計劃過於充分的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反倒不敏感,導致較少鼓勵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和進行討論。另外,課前計劃詳盡的教師所教的學生比計劃簡略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的分數要低。這說明,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隨機應變(探究),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課前計劃畢竟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實施時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師與熟練教師的差別往往就在於此。因此可以說,教學即探究,教師即研究者。

❼ 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如下

1,改革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3,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4,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育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上面六方面:包括轉變課程功能,優化課程結構,更新課程內容,轉變學習方式,改變考試評價,深化課程管理體系改變,從根本上說,是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系統變革,它既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也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

❽ 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一、強調課程的人性化課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評和總結了六十年代以來的教育發展中,因過分重視課程的現代化與結構化,而導致教育流於主智主義和科學主義,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審美教育,不利於培養健全個性公民的經驗教訓而產生的一種課程改革思潮,這是近年來世界各國課程發展的共同趨勢之一。它強調課程改革的實施,應精減課程、減少教學時數、改變教學型態等,以有效協助學生"實現自我"為目標。同時講究課程的樂趣化,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進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實踐表明:課程呈現方式並非一定要刻板、單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實上,課程的呈現若能做到生動活潑而有趣,讓學生有"寓教於樂"的感覺而樂於學習,更有利於學習的順利進行。否則,盡管課程編訂有實用價值,但過於生澀艱深,則不易引起學習動機,難達到課程的預期目標。如日本、南朝鮮等國均以"快樂的學校"、"歡欣的教室"、"寬裕的課程"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國所提倡的所謂"個別處方學習",則是強調依據學生個別的起點差異,設計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按自己的實際進行個別化的學習,之後,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診斷,再根據實際情況實施補救性質的教學活動,這種形式反復進行,最終達成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 可見,重視學生個體需要的滿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處處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讓學生在最合理的環境下學習,是當今各國強調課程人性化的具體表現。 二、力求課程的生活化課程內容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需要,這是近年來課程發展的另一主調。隨著社會的變遷,信息爆炸及知識技術的迅速推陳出新,傳統的靠背誦知識為主的教育模式已經落後,為了適應快速的變遷,人們在學校除了學得基本知識外,更需要有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各種生活挑戰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國哲學家懷德海認為的教育中的任務不是把死知識或"無活力的知識"灌輸到兒童的腦子中去,而是使知識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識的僵化,使兒童通過樹木而見森林。譬如,面對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運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數學、科學的知識,而是能否運用這些知識未解決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所面臨的困難,課程的生活化正是這一發展潮流的產物。它主張課程的發展應著重考慮提高學生對周邊社會及生活環境的認識,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認為教育活動應重視生計教育、環境教育、勞動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實用取向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而不應只是單一形式的訓練或機械記憶,課程內容也不應只是死記硬背一些雜亂無章的對實際生活毫無助益的零碎知識。所以,強調學習內容應著重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正確的生活態度,成為課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課程的整合化課程的整合化是當今世界各主要國家課程發展的又一趨勢。它要求每一階段的學校(小學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級的教育課程一貫性的縱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或銜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階段同年級各科課程內容的橫的聯系,使課程的架構周延完整,對內容難易多寡相稱合理,對學生的整體學習能提供更有效的幫助;同時,隨著文理科相互滲透日益深入,邊緣學科的產生和發展,也強調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學生具備文理科知識學習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或潛在課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兩者要相互兼顧,不能偏廢。因為正式課程或顯性課程雖是可預期的計劃性學習,但是,若能兼顧沒有預期而卻能產生深遠影響的隱性課程或潛在課程的學習,則教育效果將會更好。 四、採行課程的彈性化所謂課程的彈性化是針對以往課程的單一化與僵化的缺失而提出來的。它主張課程的實施要留有伸縮餘地,使教師和學生有自主教學的機會。事實上,以一種僵化刻板的課程實施於所有具有不同特質的學生身上,是不科學的,同時也是行不通的,這有違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是今天各國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原則。在此原則下,歐美出現了所謂"變通學校"、"開放學校"、"自由學校"和"教育公園"等具有彈性的教育環境設施,此類學校在學制、課表及課程內容等方面都有較強的伸縮性,在教學方式和學業成績評定方面也採取多元化標准,以便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日本也有"空白課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程,選擇補充教材進行教學活動。目前,世界各國在課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課程單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達到彈性化、有效化的目標。

❾ 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結構有哪些變革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三、普通高中新課程與教學改革20.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學應如何適應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 要落實高中新課程目標的要求,新課程的主要實施者——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要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與主動發展 高中新課程方案,在保證所有學生都達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過課程的設計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個性化的學習過程提供盡可能大的空間。它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並把個性差異作為一種寶貴的智力資源,不求所有學生在形式發展上的同一,而求學生內在品質的提高和豐富,為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和人生追求,提供盡可能多的可能途徑。因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學習,在選擇中學會選擇,培養進行人生規劃的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發展。(2)要強調與學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結合 強調與學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結合也就意味著,要改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增強「提高生命生活質量」的意識,使學生學會生活,並能積極主動地去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3)要注重陶冶學生的人格境界 當前教學論思維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現就是把課堂教學目標局限於發展學生認知能力。我們需要課堂教學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決不能以單一的知識、技能甚至所謂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訓,來遮蔽對學生進行人格培育的光芒。(4)要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課堂教學的最終結果,不在教師「教」得如何,而在於學生「學」得如何。過去,我們的課堂常常被教師所主宰,導致學生失去親身探究實踐的機會,因而無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形成「多維互動」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揮。 總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要致力於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與全面落實,而不能僅僅是關注於「知識」或「能力」等單維目標的實現。 21.新課程理念下,一節好課的標準是什麼?一堂好課的評價標准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有效的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2)有效的教學應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的過程;(3)有效的教學應為學生的主動建構提供學習材料、時間以及空間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學應該使學習者形成對知識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學必須關注學習者對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反思;(6)有效的教學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體驗與情感。 22.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1)良好的班級氣氛:營造積極正向、溫暖和諧的班級學習團體;(2)豐富的學習機會:有效運用教學時間,教學管理井然有序;(3)妥善的課程安排:班級各項教學活動依據課程綱要與教學目標設立;(4)明確的學習重點:提示學習目標與學習方向,讓學生有充分准備;(5)扎實的學習內容:內容充實完整、說明條理清晰,讓學生易懂易記;(6)智慧的教學對話:教師提問精要、創意,學生舉一反三,師生同成長;(7)充分的練習應用:足夠練習機會,即時改正反饋,讓學生多方應用;(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師適時提供引導多樣協助,讓學生積極學習;(9)學習策略的教導:教師以身作則,教示學習策略,讓學生主動自發學習;(10)協同合作的學習:學生成對成組,學習相互協助;(11)目標為本的評量:正式非正式評量考查學生朝向目標,進步的情況;(12)教師的適度期望:教師依教學目標設定學生適切的學習進步的期望。 23.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1)高中教學首先要處理好教學實施中各個學習領域中的模塊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場地、設備等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2)模塊背景下,教學內容以模塊為整體,教師要結合整個模塊整體把握,設計模塊的教學實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塊的主題,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主題開展,避免學習過程過於發散,導致主題的迷失。 (3)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4)以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指導學生選課也是教學實施的重要內容。 24.為什麼要致力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的一大障礙。 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層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轉變學習的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換句話說,要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25.新課程背景下應有怎樣的學生觀?(1)學生是發展的人: 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教師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應該相信學生的確是潛藏著巨大發展能量的,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前途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作為發展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從教育角度講,它意味著學生是在教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在教師指導下成長起來的。(2)學生是獨特的人: 學生是完整的人。學生並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學生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獨特性也意味著差異性,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承認學生的差異,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學生和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學生和成人之間是存在很大差別的,學生的觀察、思考、選擇和體驗,都和成人有著明顯的不同。(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教師要把學生當作不依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作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學生是責權主體。學生是權利主體,學校和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學生是責任主體,學校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學會承擔責任。 26.什麼是校本教研?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提高課程實施和教學實踐的效果為目的的一種研究形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有如下特徵: (1)中小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中小學校是師生交往、構建知識的場所,也是教育意義生成的場所。在中小學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蘊涵著教師教學的無窮智慧和學生發展的無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學校為基地進行教學研究,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研究活動,也可以獲得有利於解決具體問題的研究結論。它可以彌補以高校為基地的教學研究不能關照具體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研究結果的可行性。 (2)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這一特徵拋棄了專業研究者是教學研究的主體這一傳統假設,賦予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實踐的權利和義務。教師作為教學研究的主體,可以將教師從「教學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來,為教育教學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貢獻。 (3)以提高課程實施與教學實踐的效果為理論。「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是教師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而展開研究的,它不以構建宏大的教育理論為追求,而是以解決具體問題、提高課程與教學實踐的成效為己任。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致力於促使教師通過研究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斷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最終成功地實施新課程。 27.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有何現實意義?(1)它可以讓教師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其根本目的在於讓教師有效實施新課程,實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即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讓廣大教師真正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2)它可以讓教師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轉變觀念,創造性實施新課程。 教學研究的過程也是教師體驗新課程、轉變教學觀念的過程。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積極的反思與探究可以體會新課程理念的價值與意義,引導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重新審視課程與教學問題。通過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師可以深入理解新課程,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國家課程進行適當調適,提高國家課程的適應性;可以積極參與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開發,建設適合於本地、本校和每一位學生的學校課程;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層面將新的課程理念貫徹下去,使課堂教學發生新的變化。(3)它可以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發展。 本次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進行教學研究,這可以促使教師投身於研究活動,提高他們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水平。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還可以促進學校的發展。高素質的學校教育依賴於高素質的教師,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也取決於教師整體素質的高低。教學研究活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也能帶動學校的發展。 28.什麼是「課程資源」? 對於課程資源的概念,當前在學術界討論並不多,也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一般都認為,課程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如生態環境、人文景觀、國際互聯網路、教師的知識等;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典型的如教材、學科知識等。從課程資源的本質來看,它是課程開發的條件,是課程的來源和構成要素,是課程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本前提。課程資源為課程目標的實現提供了資源上的保證,為課程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充分展現提供了背景和基礎。課程資源不是課程本身,但對於課程則意義重大。 我國學者按照不同的標准把課程資源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特點,可以把課程資源劃分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按照課程資源空間的分布,可以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 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是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劃分的。其中,素材性資源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並且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比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就屬於素材性課程資源。條件性資源的特點則是作用於課程卻並不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實施范圍和水平。比如,直接決定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媒介、場地、設施和環境,以及對課程的認識狀況等因素,就屬於條件性課程資源。 29.如何開發課程資源? 設計課程及制定教學計劃,有許多種資源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包括目的資源、教學活動資源、組織教學活動的資源以及評估方案的資源。為了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第一,開展當代社會調耷,以確定或揭示有效參與社會生活和把握社會給予的機遇而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第二,審查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為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益的各種課程材料;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學生的情況,以了解他們已經具備和尚未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和素質,並據此確定製定教學計劃的基礎。這些是開發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此外,鑒別和利用外課程資源是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校外課程資源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社會環境、各種組織機構的人才資源、各種生產和服務行業的專門人才資源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寶貴財富。當然,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關鍵是要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拓展開發並利用課程資源的渠道,發掘校內外的各種素材性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從而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課程資源能否在課堂層面發揮作用,是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關鍵。課程資源只有進入課堂,與學習者發生互動,才能彰顯其應有的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才能最終體現課程資源的價值。 四、普通高中新課程與評價改革30.普通高中新課程評價的定義是什麼? 「評價」原意為評論貨物的價值,是一個價值判斷的活動。課程評價就是根據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方式系統地搜集各種信息,對課程教授效果做出價值判斷,並對課程實施進行必要調整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下列式子進行表述:評價=搜集信息+判斷賦值+改進決策。 評價活動包括三個方面,即價值釐定、搜集信息、做出判斷並據此對教學進行調整。 價值釐定就是對「什麼是重要的」問題給出可操作的定義。因此,對高中課程目標的理解不同,價值釐定的結果就必定不一樣。在以追求升學考試為目的的價值觀指導下,高中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完全不同於以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為目的的價值觀下的課程實施與評價。因此,對「什麼是重要的」問題的回答,必然會出現極大的差異。 評價過程需要系統地搜集信息。考試是搜集評價信息的主要方法,卻不是惟一途徑。不同的課程目標,需要使用不同工具來搜集信息。利用多種搜集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對評價對象做出評價,評價的結果將更加可信,更為合理公正。 評價活動的目的是根據所搜集的信息,做出價值判斷,並在此基礎上改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從價值上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即對教學效果是否達成課程目標,做出價值上的判斷,然後根據這個判斷來改進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 31.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在課程實施與評價方面有哪些要求? 隨著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教學實施要反映各學科的發展趨勢,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同時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更新。 教學實施必須要注重基礎性。高中教育屬於基礎教育,高中課程內容的變化也體現了基礎性要求。因而,在教學實施中,應當要強調掌握必須的經典知識及靈活運用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慾、積極的探索精神、堅持真理的態度;注重培養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高中課程內容既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 在評價方面,新課程要培養全面而個性發展的人,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實際上就給高中學生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學生評價改革必須緊緊圍繞著這一核心目標,在評價功能、目標、主體、內容、標准以及過程和方法等各個方面做出相應的整:(1)淡化分數與評比,重視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展功能;(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多主體參與;(3)評價標准與內容多元化,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4)突出評價的過程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5)採取多樣化的學生評價方法。 32.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是什麼? 當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呈現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趨勢和特點:一是在評價功能上,淡化評比與選拔,強調發揮評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改進與提高的作用;二是在評價主體上,改變過去教師被動接受評價的局面,注重教師的自我評價,並將自評和他評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在評價內容上,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關心學生的學,課堂教學要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和諧發展;四是在評價標准與要求上,體現靈活性與開放性,弘揚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鼓勵教師創造性地實施課程教學;五是在評價方法上,重視案例分析、課堂觀察和成長記錄袋等質性評價方法的應用,等等。 33.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以後,評價改革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響著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影響著課程功能的轉向與落實。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對課程的結構、功能、資源、權利等各個方面重新進行思考和定位,在展開一系列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實現課程變革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和評價工作模式。因此,課程評價改革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體現出以下特點:(1)重視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2)重視綜合評價,關注個體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4)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5)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 34.教師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麼? 要建立起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建立新課程要求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1)打破唯「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體系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學實施與設計以及交流與反思等。一方面以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來評價教師工作業績,另一方面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與需要。這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基礎。 (2)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信息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一方面,通過評價主體的擴展,加強對教師工作的管理和監控;另一方面,旨在發展教師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重視教師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3)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即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轉向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而不僅僅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使「教師的教」真正服務於「學生的學」。 35.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麼? 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強調改變過去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基於這一考慮,學校制定的學生學習目標應包括學科學習目標和一般性發展目標兩個方面,具體而言包括: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性評價方法的探討;考試新方法的探討。 (1)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體系。.高中新課程評價不能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依據和支持。所以,高中新課程評價在學生發展方面的指標體系包括學生的學科學習目標、一般性發展目標和個性化發展目標。 (2)重視課程評價方式方法的靈活性、開放性和多元化。不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收集學生發展證據的手段,更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及時發現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實現個體價值。 (3)考試只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描述學生發展的狀況。改變紙筆測驗是考試的唯一手段,應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對象等,選擇靈活多樣的考試方法,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變過分注重分數、簡單地以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類的做法,應對考試結果做出分析、說明和建議,形成激勵性的改進意見和建議,促進學生發展,減輕學生壓力。 36.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的原則是什麼? (1)課堂表現評價首先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學生通過反饋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後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來改進學習。 (2)課堂表現評價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在參與中進一步熟悉所學過的內容,熟練已有技能以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進行自我評價打下基礎。 (3)具體背景性。每一個課堂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不同學生、教師組成的課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課堂表現評價也是各異的。它與教師的評價風格、學科特點等因素密切相關。某課堂中一位教師的成功的評價方法和技術如果移用到另外的課堂中,或者由其他學科教師實施則很可能是失敗的。 (4)小組合作評價是課堂表現評價的有效方式。教師很難在短短的幾十分鍾內對所有的學生完成有效的評價,因此,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合作進行學習,通過互評發現問題。 (5)教師不能僅憑學生在某一課堂中的表現,就對其下結論。教師需要綜合學生在不同課堂中的不同表現,這樣才能保證課堂表現評價的有效。 37.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以後,考試改革的重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1)在考試內容方面,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關注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淡化以記憶性內容為主的考試;考試命題應依據課程標准,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 (2)在考試方式方面,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打破唯紙筆測驗的傳統做法。考試的方式應靈活多樣,體現先進的評價思想,如辯論、課題研究、情景測驗等,紙筆測驗只是考試的一種方式,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可考慮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考試相結合。同時試行提供多次考試機會,同一考試也可多樣化呈現,給予學生選擇的空間。考試還可分類、分項進行,加強綜合評價。 (3)在考試結果處理方面,要求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並按考試成績排名。考試和其他評價方法一樣,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對考試的結果應加強分析指導,重在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改進意見,而不應成為給學生「加壓」的手段。 (4)關於升學考試與招生制度,倡導改變將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應考慮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建議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逐步擴大高一級學校的招生自主權等。 38.學生學習成長記錄袋在新課程實施中有何意義與作用?成長記錄袋在課程改革中的意義: 成長記錄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評價改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評價標准、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工具和評價反饋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它收集了學生方方面面的資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師、同學和自我的評價,各次的作業和競賽成績,自己滿意的作品,等等。學生通過成長記錄看到自己進步的軌跡,發現自己的不足,並通過成長記錄袋加強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能力。 首先成長記錄袋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學生有權決定成長記錄袋的內容,特別是在作品展示或過程記錄中,由學生自己負責判斷提交作品或資料的質量和價值,從而擁有了判斷自己學習質量和進步、努力情況的機會。其次,成長記錄袋為教師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於教師形成對學生的准確預期,方便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評價的效度。成長記錄袋的主要作用: (1)作為教學手段,可以把它作為學生快速參考和階段性復習關鍵知識的個人課本,而非評價手段。 (2)支持職業探索(即特長的發揮),並分析這種職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尤其注意學的實用。(3)用來評價學生對於特定領域(學科、技能)的學習。(4)用來評價學生在各項活動和領域中的學習,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 (5)從小開始,將成長記錄袋的重點放在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和習慣上,而不僅局限於學校科目。 39.普通高中學業成績評價的理念和原則是什麼?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學業成績評價體系應按照如下理念和原則構建: (1)高中學業成績的評價必須以素質教育的方針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實驗稿)》為依據。以各學科《課程標准》為參照,全面評價學生素質。 (2)高中學業成績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體說,就是要通過評價確認學生的進步和達到的學業水平,診斷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反思和發展。 (3)高中學業成績評價的方法應是多樣的,在改革傳統的量化的評價方法基

❿ 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內容框架是什麼

這次課程改革的任務是什麼?
概括地說,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如前所述,現行的課程體系完成於工業經濟時代。在工業經濟時代,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對於國家實力的增強、經濟的繁榮具有最直接的意義。因此,學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合格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工業生產的需要決定了學校教育課程的內容,而科學知識及其相關的技能對於工業生產的意義或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近代自然科學教育運動的倡導者赫伯特•斯賓塞對此曾作過詳盡的說明。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始終縈懷於中國人民心中的「強國夢」,伴隨於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爆炸」,以及普遍存在於「後發型國家」一定發展階段教育之選拔功能的突顯等因素,又使我國學校的課程體系表現出下列一些特徵: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現在,人們已經把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種種弊端概括為「應試教育」。
顯然,如果不根治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7.如何理解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 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當前,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將課程功能的轉變作為首要目標,力爭使新一代的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素質。在對我國基礎教育現狀進行深刻反思、對國際課程改革趨勢進行深入比較、對未來人才需求進行認真分析後,本次課程改革在《綱要》中首先確立了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一根本性的轉變,對於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環境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減少了課程門類,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了調整,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加強了旨在養成學生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方面的課程,使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呈上升趨勢。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旨在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系,改變封閉辦學、脫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新課程重視不同課程領域(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等)對學生發展的獨特價值,淡化學科界限,強調學科間的聯系與綜合。課程結構的這種轉變,與課程功能的轉變遙相呼應,折射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時期的培養目標,保證學生全面、均衡、富有個性地發展。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程內容的這一轉變,力爭反映現代科技發展的新成果,使課程具有時代精神。此外,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注重與學生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課程內容切實反映學生生活經驗,努力體現時代特點,將會有效地改變學生學習生活和現實世界相脫節的狀況,極大地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往長期的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少自信、恭順……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創造性。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的,因而我們把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視為本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素質教育能否深入推進的關鍵因素。
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學習落到實處,此次課程改革首先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使兒童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 中獲得有效的保障,並在新課程標准中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倡導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這種轉變,還意味著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是用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通過什麼樣的途徑獲得知識的。由於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由此帶給學生真正意義上的收獲也可能不一樣,對學生終身發展的影響也就有可能不同。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即要建立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使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和數理邏輯方面的發展,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以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三是要將評價看做是一個系統,從形成多元的評價目標、制定多樣的評價工具,到廣泛的收集各種資料,形成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每一個環節都是通過評價促進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重視學生發展和教師成長記錄,是今後一段時間內評價與考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新課程將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本次課程改革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妥善處理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實現了集權與放權的結合。三級課程管理制度的確立,有助於教材的多樣化,有利於滿足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要。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次課程改革重新劃分了國家、地方、學校在基礎教育課程管理中的職責分工,調整了國家課程在整個課程計劃中所佔的比重,在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彈性,讓地方和學校擁有相應的選擇餘地。三級課程管理政策的運行,為課程適應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特殊性,以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體現學校辦學的獨特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並且對於加速我國課程建設民主化、科學化進程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8.為了保證上述培養目標的實現,從事基礎教育的實踐工作者必須具備怎樣的教育觀念?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一、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 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二、發展觀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於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應該看到,人的工具價值和本體價值乃是內在地統一於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中的。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於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准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釐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知識觀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程觀
課程是一個歷史的范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於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並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激活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也將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