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式課程中班秋季
Ⅰ 有什麼主題適合幼兒園秋季上課的
有什麼主題適合幼兒園秋季上課的 活動一: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通過談活激發孩子對葉子的興趣,了解不同的植物上都有葉子 活動准備: 有關香山植物園的圖片 活動情況記錄: 「十一」國慶放假後,孩子回到幼兒園在班裡談起了自己的見聞,有的孩子介紹自己去了香山植物園還看了溫室里許多植物它們千奇百怪的葉子,我也拿出來我在晨報上看到的香山溫室的彩色圖片,孩子就說開了: l 李丁:我去過香山植物園,有捕捉蟲子的樹葉有口袋的那種,還看到了巨大的種子,中間有逢。 l 郜軼飛:那個捉蟲子的是帶蓋的豬籠草,平時下雨就蓋上蓋,平時沒蟲子就不蓋,裡面有粘液。 l 師:除了這些豬籠草有葉子,還有什麼也有葉子? l 劉寧遠:樹草、花、果樹、農作物都有葉子。 l 師:誰來說說什麼是農作物? l 孟維樞:農民伯伯種的東西。 l 師:誰來說說那些草上有葉子? 孩子們開始說著花草樹木上的葉子,許多植物上都有葉子、有的孩子對葉子還充滿了好奇,提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空閑時孩子們也走近我告訴我他們疑惑的問題,我告訴他們下午有時間可以告訴楊老師,咱們做個「葉子問題圖」。 活動二:畫問題 活動目標: 1、 針對葉子的形狀、顏色、生長等,啟發幼兒提出問題。 2、 學慣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活動情況記錄: 「十一」國慶節過去了,在七天長假期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去了一些好玩的地方,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孩子們紛紛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大家聽,其中,還講到了有關植物的事情,孩子們都對葉子發生了極大的興趣,現在又正值秋季,葉子開始變黃,並從樹枝上落下來,孩子有許多關於葉子的問題需要得到解答。 l 師:「上午,蒼老師和小朋友說了說假日見聞,有不少小朋友都談到了樹葉,那小朋友就把你想問的問題說一說,咱們一起去找答案,了解更多的關於樹葉的知識。」 l 李丁:「為什麼吃蟲的草能打開,能關上,還能把蟲子消化掉」? l 孟維樞:「為什麼松樹的葉子是尖的」? l 朱芯蕾:「為什麼葉子的形狀不一樣,有的是波浪形的」? l 王澤:「為什麼葉子要長葉脈」? l 龔夢菲:「為什麼葉子變黃了會掉下來,有的綠葉也會掉下來?」 l 陶安:「為什麼有的葉子不怕冷」? l 昝世岩:「為什麼有的葉子會合上」? l 郜迭飛:「為什麼有的葉子長的像一個塑料袋」? l 郝怡彤:「為什麼銀杏樹的葉子有的大、有的小」? l 張錦魁:「為什麼葉子幹了容易碎」? l 沈如意:「為什麼有的葉子一半黃、一半綠」? l 師:「有這么多小朋友都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首先表揚你們愛動腦筋,說明你們平時觀察事情很仔細,而且善於發現問題,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機會說,沒關系,咱們換另一種方式,小朋友把你想要問的問題畫下來,製作一張問題圖,這樣,大家一看你畫的畫兒就知道你想要問的問題是什麼了」。 孩子們開始動手畫畫…… 活動後的反思: 1、 假過後,在與孩子們的談話當中,發現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葉子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針對這一點,讓孩子們充分的提出疑問,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慾望。 2、 提問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積極動腦,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體現了主動性。 3、 畫過程中,有小部分幼兒沒能把問題體現出來,畫面比較單一、拘謹,或模仿同伴的,針對這部分幼兒,可進行再啟發,把問題具體化。 活動三 : 討論如何製作問題圖 活動目標: 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參與布置牆飾,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已討論關於葉子的問題 活動情況記錄: 師:昨天楊老師帶小朋友說了許多關於葉子的問題,你們還把自己的問題畫下來了,今天我想和小朋友商量一下怎麼把這些葉子的問題布置在牆面上呢? 王澤蓬:弄一個大葉子,把問題都寫在上面; 李丁:可是那麼多問題都寫在一張紙上,又多又看不清啊! 王婧菲:那咱們就做成一個一個的小樹葉; 昝世岩:做在一棵大樹上,有好多葉子,每個葉子上都寫上問題; 李佳:我們自己在「葉子」上寫上名字; 師:好!小朋友提的見意不錯,就按你們的方法來做,我們再給它起個名字。 活動後的反思: 孩子們經常參與牆飾布置的討論,他們有自己想法並敢於大膽地表達出來,而且通常裝飾的十分漂亮而色彩艷麗,主意很多,他們有時提的建議能讓你茅塞盾開,很有價值,可惜這一次做完後發現效果不是太好,孩子們看了後也覺得有點亂,於是我們又換了,准備用一片片的小葉子拼成一個大葉子形狀。 活動四:樹葉的形狀 活動目標: 1、 了解樹葉的形狀有很多種,不同的樹種,樹葉是有區別的。 2、 掌握針形葉、扇形葉、心形葉和三角葉。 活動准備: 黑板、粉筆 活動情況記錄: l 師:「為了讓小朋友了解更多有關樹葉的知識,老師特別給小朋友從圖書館借來了一些書,今天,楊老師向小朋友介紹一下。首先,小朋友先來說一說你都見過哪些形狀的樹葉。」 l 王澤蓬:「銀杏樹的樹葉是扇形的。」 l 王婧菲:「有圓形的、橢圓形的。」 l 冬博陽:「松樹的葉子像一把寶劍。」 l 李佳:「我還見過像羽毛的葉子呢。」 l 師:「我在黑板上畫一些樹葉,看一看你認識不認識,它們的形狀又是什麼樣的。」 l 孟維樞:「我知道第二個是銀杏樹的葉子,它的葉子是扇形的。」 l 陳安棋:「第一個是松樹的葉子,尖尖的。」 l 師:「小朋友對前兩種葉子很熟悉,一眼就看出來是松樹和銀杏樹的葉子,其中鬆鬆的葉子是針形,銀杏樹的葉子是扇形的,那後兩種的葉子也很常見,一個是心形、一個是三角形,它們有些相似,怎麼樣區分呢?仔細看,心形的葉子葉柄處是凹進去的,而三角形沒有」。 活動後的反思: 1、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給予積極的引導,會使孩子們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及時向孩子們介紹樹葉的形狀,也是深入研究樹葉的一個基礎。 2、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爭搶著向大家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對孩子們的語言發展也是大有幫助的。 3這節活動的准備還是不夠充分的,利用圖片、幻燈、錄相等也許會收到更為理想的教育效果。 活動五:看光碟《葉子知識》 活動目標: 1、了解葉子的知識,如:葉子的作用,葉序(葉子長)的不同,葉脈的不同等。 2、安靜地看光碟,不影響他人。 活動准備: 去看選關於介紹葉子的光碟 活動情況記錄: 1、 教師提要求:看光碟時不能說話,安靜地看光碟。 2、 看光碟後小結: 葉子的作用:光合作用、蒸騰作用 葉子的顏色由葉紹素、葉紅素、胡蘿卜素控制 葉序的生長類型:輪生、互生、對生 特殊葉子的秘密:光棍樹、仙人掌、豬籠草 活動六:認識葉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葉子有葉脈,葉脈的形狀各不相同,了解羽狀網脈、掌狀網脈、直出平行脈,橫出平行脈。 2、通過了解葉脈的特點,激發幼兒深入探索葉子的興趣。 活動准備: 各種葉子、黑板、粉筆 活動情況記錄: 上午,蒼老師帶小朋友看了有關葉子知識的光碟,為了加深印象,鞏固已學的知識,下午,我們進行了討論。 l 師:「小朋友看了那麼多關於樹葉的知識,能不能向楊老師介紹一下呢。」 l 孟維樞:「我知識了葉子有光合作用。」 l 趙紫:「我看到了豬籠草是怎樣吃蟲子的。」 l 郭子捷:「葉序的類型有輪生、互生、對生。」 l 張錦魁:「葉子能吸收營養,但需要澆水、施肥。」 l 昝世岩:「葉子上有氣孔,是用來吸收陽光的,當養份足夠的時候,小孔就會關閉。」 l 李丁:「葉子吸收二氧化碳,然後釋放出氧氣。」 l
Ⅱ 2014年秋季期幼兒園主題式課程誰和誰是好朋友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理解圖片,創編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體會學習兒歌的樂趣。 2、學習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會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 二、活動准備: 課件(瓜和藤、蜜蜂和花,小朋友手拉手)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會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難點: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朋友是誰?(引導幼兒完整的說:我的朋友是誰,我和誰好。) (二)完整觀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師:這里有一個關於兒歌的小電影,請仔細看看,你看到誰和誰是好朋友。 ( 引導幼兒完整的說:誰和誰是好朋友,誰和誰好) (三)分段欣賞,學習兒歌。 (1)藤蔓和瓜好師:他們是怎麼樣好的?你們能做一做嗎?(理解不吵也不鬧)小結:誰和誰好?藤蔓和瓜好,他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表演藤蔓和花好。 (2)蜜蜂和花好師:它們是怎樣好的?蜜蜂做了什麼?花又做了什麼?我們一起做一做。 小結:誰和誰好?蜜蜂和花好,蜜蜂來采蜜,花兒仰臉笑。 為什麼蜜蜂和花好? 小結:是呀,花裡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要去採花粉然後帶回家釀成香甜的蜂蜜。 分角色表演蜜蜂和花好。 (3)我和小朋友好師:你和好朋友一起做什麼呢? 小結:誰和誰好?我和小朋友好,我們一起唱歌又跳舞。 (四) 教師完整朗誦兒歌,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們真了不起,這么小就會編詩歌了,長大了一定能成為詩人和作家,我把大家編的詩歌朗誦一下。 (五)給兒歌起名字。 (六)朗誦兒歌,體會意境。 師:現在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把兒歌完整地說一遍。(教師邊說邊指圖)師:你們說的非常棒,我們給兒歌加上好看的動作說一說。 (五)延伸活動: 剛才詩歌里說,蜜蜂和花好,其實,花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你們猜猜看,誰還會和它好呢? 反思:本節語言教育活動我採用談話的方式導入,讓幼兒理解不僅人類有自己的好朋友,其他動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欣賞兒歌《誰和誰好》,利用畫面使幼兒理解誰和誰好,他們是怎樣好的。在此基礎上學習兒歌,體會意境。整個設計緊扣主題,課堂中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尤其是表演環節達到了整節活動的高潮。不足之處就是幼兒記憶詩歌內容時形式比較單調,如果能加上圖譜,讓孩子直觀形象的加深記憶,在動靜交替中學習詩歌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Ⅲ 幼兒園中班班上學期所有主題課程
我愛我家,身體的秘密,在秋天裡,我在馬路邊,好吃的食物,在農場里,水真有用,寒冷的冬天
Ⅳ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
幼兒園課程是以主題作為教育活動組合的裁體每個教育活動都體現各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強調每個教育活動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歌曲等作為教育活動的材料,准確地確定每個教育活動的目標,清晰得表述能達成活動的活動過程。幼兒園課程即要利益於促進幼兒發展,又要能傳成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活動過程要貫穿課...程的內涵,每個教育活動都充分體現各個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動中要體現健康,語言,科學,社會和藝術五個學習領域。 我在研究主題《多樣的服飾》時,首先讓幼兒了解我國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裝,各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感受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美。在每個分主題上,我利用幼兒教育的理論過程中,建構理論,豐富理論,發展理論,讓理論發揮功能,讓理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實踐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兒的心理發展,而心理發展來於動作,讓主體與於客體的相互作用,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為心理發展的動力,例如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碎布,塑料,毛線,樹葉編制編織各種服飾和帽子,讓幼兒初步學習編織的技能。大膽的設計製作富有創意的服裝商標。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動作和操作性學習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使幼兒發揮了獨特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使幼兒從動作過程解決問題過程,促進了幼兒思維水平發展。 為了促進兒童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指導,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如講故事,念兒歌,講解,做游戲示範動作,討論與交流,行為練習,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實踐活動,觀看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上述的幾種方法綜合的加以運用,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獲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