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課程改革
Ⅰ 關於高考新課改的問題
高考改革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2013年的試題難度為標准;
2、2016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 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語120分,相應的,語文將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語100分(會考),語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將取消;
5、志願填報也有微調:考前填報,但從明年開始執行平行志願,第一志願可以同時報2個,第二志願可以同時報3個。
Ⅱ 新課改會不會影響2015復讀生高考政策
要看怎麼改了,如果是文理不分科(15年估計還做不到)就會影響復讀生的報內名選擇,但絕對不會容取消復讀生報名資格。
如果是和幾年前一樣改動教材,那麼對復讀生毫無影響,我那一年新課改,改動非常大,有的科目直接換掉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內容,照樣不影響,就當學習些新內容,只要努力學影響不大。
Ⅲ 新課程標准中一級主題和二級主題的區別
一、區別:
1、新課程標准中的一級主題包含了二級主題的全部內容。
2、新課程標准包括五個一級主題,每個主題由若干個二級主題組成。第一層次的主題是:科學探究、我們身邊的化學、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更加簡潔明了。教學更注重實驗與合作。
3、提出問題、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和總結、反思和評價、表達和交流是成功完成實驗的必要條件,這也是新課程標准中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素。與舊課程標准相比,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4、例如,在2015年版新物理課程標准中,該標準的科學內容分為物質、運動與交互、能量三部分。下表為科學內容一級主題和二級主題:
二、注意事項:
1、開設綜合課程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2、知識的瑣碎化。在學科課程中,教師只需要處理某一學科領域的問題;在綜合課程中,教師必須根據活動或任務的需要,選擇和整合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對於習慣於傳統學科教學的教師來說,很難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許多知識和信息常常機械地、甚至牽強地放在一起,導致知識的瑣碎化。
3、教師的知識和經驗。綜合課程的成功實施需要教師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果教師缺乏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就不可能成功地將這些知識和技能整合起來,這就可能導致整合課程的缺失。
4、此外,如果教師本身從未經歷過綜合課程,那麼實施綜合課程將更加困難。這就要求師范教育課程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未來的教師對學科課程和綜合課程有充分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經驗,這是實施綜合課程的必要條件。
5、綜合課程師資培訓勢在必行。要幫助教師了解和解決綜合課程從理論到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高對綜合課程的理解和信任。
6、管理問題。要充分考慮綜合課程在工作量計算、教學質量評價和學生學業考試等方面的特點,營造有利於綜合課程實施的外部環境。
(3)2015新課程改革擴展閱讀:
1、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過去七次課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為中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承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與當代發展的要求及其肩負的歷史責任仍存在巨大反差。由於以下原因,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沒有變化的地步。
3、一是固有的知識型、學科型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危害深遠,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4、其次,傳統的應試教育功能強大,素質教育無法真正實施。
5、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與學生的經驗和社會現實脫節;學生死記硬背、海訓的現狀盛行;課程評價過分強調學業成績、篩選和選擇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導致課程的產生。
6、成龍很難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的存在及其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7、課程結構: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程實施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調整,調整的主要任務和方向是優化課程結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新課程標准
Ⅳ 山東省<當代教育新理念><新課程與教學改革>中小學教師考試材料
一、填充題:(每格1分,共30分)
1、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內核是 。本次課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種「 」式的新型師生關系。
2、一般說來,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包括三類: 、 、
。
3、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要改變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成為
、 和 。
4、在「學校文化」再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建立民主的
、建設合作的 和營造豐富的 。
5、課程類型主要有以下四種: 、
、 、 。
6、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僅關注學生「 」,還應當關注學生「 」。
7、「 」是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也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主要特徵。
8、課程資源分為 、 和 。
是最深厚的課程資源。
9、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同伴互助,其基本形式是對話和協作。而對話的類型主要有: 、 、 、 。
10、一般來說,發展性學生評價包括以下四個程序: 、
、 、
。
二、簡答題:(共32分)
1、貫穿本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麼?它包含著哪三層含義?(4分)
2、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特性和主要內容包括哪些?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應當遵循什麼原則?(8分)
3、學校是課程實實在在發生的地方,是課程最真實存在、生長的地方。學校對課程的管理主要有幾個方面?(4分)
4、課程資源開發途徑有哪些?為什麼說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8分)
5、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的基本要素有幾個?它們的關系如何?(4分)
6、當前對教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其中最關鍵的是對考試的改革。你認為改革考試應該改什麼?(4分)
三、問答題:(共38分)
1、「教師不僅要會教書,而且要會編書」。假如由你來編書(校本課程開發),你認為應當如何編?(包括哪些內容?)你認為目前我們學校可以編出哪些新的校本課程?(15分)
2、新課程有關教育評價的改革重點涉及到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你認為應當如何改革?(15分)
3、今年九月,江蘇省即將全面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作為一個參與者,你覺得應該如何進行?(8分)
--------------------------------------------------------------------------------
Ⅳ 新課改高考:帶來哪些新變化
高考改革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2013年的試題難度為標准;
2、2016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 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語120分,相應的,語文將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語100分(會考),語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將取消;
5、志願填報也有微調:考前填報,但從明年開始執行平行志願,第一志願可以同時報2個,第二志願可以同時報3個。
中考改革:
1、增加市級示範校名額;
2、擴大市級示範校的招生計劃,不鼓勵小班化;
3、不鼓勵市級示範校辦國際班;
4、擴大市級示範校向普通初中的招生分配指標,從今年的12%,逐年遞增,三年內漲到
50%;
5、取消「三限」擇校生,逐步取消中考加分(三年之內);
6、大幅度調整中考內容,重新制定課程標准,降低難度,刪除繁難偏舊,突出
核心知識與能力的考察;
7、中考英語從120分到100分,其中聽力要增加到40分;
8、語文從目前的120分要增加到150分;
9、物理、化學和卷考試,逐步體現科學綜合,總分160分,其中物理約100分,化學約
60分;
10、取消一切特長生的加分政策,特長生入學必須達到學校的最低分數線。
近日教育部在官網公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稱將據此適時調整課標,修訂教材,並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
這是繼北京教委宣布降低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之後,再次明確提高母語在學校教育的重要程度。小學熟練書寫正楷,初中要臨摹名家書法
《綱要》對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做了明確要求:
小學低年級初步感受漢字美,誦讀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了解家鄉習俗、傳統禮儀,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初步感受經典的民間藝術;
小學高年級熟練書寫正楷字,體會漢字優美的結構藝術,誦讀古代詩文經典篇目,培養學生對傳統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初中階段要臨摹名家書法,初步了解古詩詞格律,
閱讀淺易文言文,欣賞傳統音樂、戲劇、美術等藝術作品,感受其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參加傳統禮儀和節慶活動;
高中階段要閱讀篇幅較長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學和傳統藝術鑒賞能力。增強民族自信;
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Ⅵ 檢索10篇2013年到2015年的與新課程改革有關的期刊或論文,書籍!
原創 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