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整合課程教案

幼兒園整合課程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30 02:56:58

Ⅰ 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大班下 這是誰的牙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動物的牙齒及不同功用。 2、比較動物牙齒與人類牙齒的差異。 教學准備: 幼兒用書,掛圖《動物牙齒大奇觀》,有關牙齒的參考書。 教學過程: 1、說一說恐龍的牙齒。 ——恐龍化石牙齒是一樣的嗎?哪裡不一樣? ——為什麼會不一樣? 2、說一說老鼠的牙齒。 ——老鼠常干什麼壞事?老鼠為什...么愛啃東西? ——老鼠啃木頭是為了磨牙,在我們小時候長牙過程中也有磨牙期,回家問問媽媽:小時候你是咬什麼東西來磨牙的。 3、對常見動物的牙齒的討論。 ——如狗、貓、鳥、魚等,這些動物有沒有牙齒? ——這些動物的牙齒和我們的牙齒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它們的牙齒有什麼用途,和我們一樣用來吃東西嗎?還是有別的用途? 4、欣賞「自然放大鏡」《動物牙齒大奇觀》。 5、總結動物牙齒的功用(進食、說話、威嚇、美觀)

Ⅱ 幼兒園大班整合教案《我想告訴你》

活動目標:
1、學習「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培養幼兒目測數群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數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數字卡片、圓點卡片,紙剪的拎包,蘑菇(上面分別貼有圖案、圓點),花朵卡片,「彩鏈」。
活動過程:
一、學習「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方法。
1、出示畫有兩種顏色差異的6個圓點的卡片,提問「這張卡片上有幾個圓點?你是怎麼數出來的?」
2、讓幼兒演示數數過程,如果幼兒是逐一點數的,則請幼兒想出更快的數數方法。如果幼兒運用了「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方法,則請幼兒比較這種數數方法和一個一個數的方法有什麼不同。
3、出示畫有大小差異的7個圓點的卡片,讓幼兒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方法數數。
4、出示畫有大小、顏色相同而位置不同的7個圓點的卡片,讓幼兒再嘗試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方法數出圓點數量。

Ⅲ 幼兒園整合課程小班還有誰要上車教案

活動目標: 1、 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2、 了解公共汽車外觀及乘坐方法。 3、 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准備: 故事《還有誰要上車》,自製故事圖卡,尼龍繩一條、小紙片、數把小椅子。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故事圖卡講故事《還有誰要上車》。 二、引導幼兒注意故事重復的情節,說說一個個動物如何上車。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使用的象聲詞所造成的趣味,並請幼兒模仿多種動物上車時發出的聲音。 三、請小朋友表演故事。說說自己乘坐汽車的經歷。教師提問:「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坐過汽車?」「怎樣乘車的?汽車停靠車站時,售票員說了些什麼話?需要多少錢買票?公共汽車是什麼樣子的,和其他車子哪裡不一樣?」我們坐汽車時要注意什麼事情? 四、教師帶領幼兒玩「乘坐公共汽車」的游戲: 1、將繩子打個結製成一個大圈,當作公共汽車;在幾個地點放置小椅子作為站牌,要乘車的乘客在此等車。 2、教師當司機,其他的幼兒當乘客,並發給每人一張錢幣或月票卡(以小紙片代替)。 3、司機開著「公共汽車」按一定線路去載乘客,停靠站台時要報站名並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乘客上車需要買票或刷月票卡。 4、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乘坐公共汽車時應注意的事項。 等車子停穩後再上車。上車後找到位子要趕緊坐好,如果沒有位子則要抓住扶桿。 在車上不能大喊大叫,也不能走來走去。下車的時候,要提前走到門口,車停穩後再下車。 活動延伸: 在其他的游戲活動時可繼續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乘車應注意的有關事項。 附: 故事: 還有誰要上車? 小小司機看看鍾。開車的時間到了。 「今天有誰要坐車?准備好車票請上來吧。「 兔子來了,兔子要上車。 但是他說能不能等一等, 因為他的朋友布鵝也要上車。 布鵝來了,布鵝要上車。 但是他說能不能等一等, 因為他的朋友小豬也要上車。 小豬來了,小豬要上車。 但是他說能不能等一等, 因為他的朋友大綿羊和小山羊也要上車。 大綿羊和小山羊來了,他們要上車。 但是他們說能不能等一等, 因為他們的朋友胖狗阿嚕嚕也要上車。 胖狗阿嚕嚕擠上車, 嘟嘟嘟、嘀嘀嘀、 嘎嘎嘎、碰碰碰、嘰嘰嘰! 車子終於開動了!

Ⅳ 幼兒園大班整合教案《跟著我!影子》

目標:
1、觀察各種物體的影子,感知積累與影子相關的各種經驗。
2、記錄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態。提高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3、對探索影子活動感興趣,激發探索興趣。
重點:提高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難點:記錄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態。
准備:PPT 美工 有陽光的戶外場地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表達對影子的已有經驗。
1、師出謎面:有個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請你猜猜是什麼?
2、提問:(1)你在哪見過什麼影子?影子是什麼樣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麼來的嗎?
二、找影子1、室內找影子2、戶外找影子(引導幼兒從自己、身邊的人、看到的物體找影子,發現影子的秘密)三、討論影子1、提問:(1)、你在哪見到了什麼影子?是怎麼樣的?
(2)、影子有什麼共同的秘密嗎?
2、集體觀察PPT說說影子的來源與共同點。
四、記錄影子使用幼兒用書《美工》畫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Ⅳ 幼兒園整合式課程健康《乾乾凈凈人人愛》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怎樣洗手,身體各個部位。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1、一盆清水,一條干凈毛巾,一條臟毛巾。2肥皂一盒。3、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u 通過出示一雙臟手,引起幼兒的觀察力。 如:孩子們,很奇怪哦,怎麼我的兩只手長得不一樣呢?一隻白,另一隻怎麼是黑的呢?我的手究竟怎麼搞的呢?(幼兒回答臟手) u 故意觸摸幼兒,試探幼兒的反應。 如:孩子們,我現在用這只黑手去握你們干凈的小手,你們可千萬別不理它哦。(幼兒肯定迴避) u 表演傷心難過,激發幼兒的憐憫之情,引起幼兒的思維。 如:孩子們,你們都不願意讓我碰你們的手,都沒有孩子要理我,我好難過哦,嗚嗚,難道你們就不能給我想想辦法,把我的手變干凈嗎?(幼兒回答洗手) u 再次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做示範。 如:那我不知道怎麼洗手,哪個孩子能上台給我演示一下。(幼兒自會自告奮勇) u 通過犯錯的形式,引導幼兒的觀察與動手能力。 如:孩子們,你們看我洗手後用的臟毛巾擦手,怎麼樣了呢?我的手洗掉了沒有?怎麼還黑乎乎的,哎,那旁邊黃色的是什麼啊!孩子們,你們誰能告訴我那是什麼嗎?(幼兒回答肥皂) u 出示肥皂,引起幼兒說出它的用途。 如:孩子們,那你們知道肥皂是用來干什麼的嗎?(幼兒回答洗衣服、洗臉、洗手等等) u 通過用肥皂洗手,讓幼兒了解肥皂的奇妙之處。 如:那我試一試用肥皂洗洗手,看我的手有什麼變化沒有,哎喲,真神奇,那黑乎乎的手不見了,看,黑色的東西進水裡去了,我的手現在怎麼樣了?(幼兒回答干凈) u 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洗手步驟,改正其中不正確的方法。 如:孩子們,我這里有一張掛圖,上面有如何洗手的步驟,大家都看一看,我們洗手的方法對不對,錯,錯在哪裡? u 引導孩子動手能力,指正一二。 如:孩子們,現在我要請一個孩子按照上面的步驟來洗手,我們觀察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最後拿出臟毛巾和干凈的毛巾,讓幼兒選擇) u 教師小結:我們的小手,可不要輕視它,它非常有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天天給它洗洗,這樣細菌就不會粘在上面,也就不會進小肚肚裡面,變成小蟲,咬我們了,也就不會感到疼了,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了,我希望每個孩子都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的好習慣,還有千萬不要雙手在地上亂爬,臟了手就要去洗,而且要洗得乾乾凈凈,從現在起,我就要天天注意你們的衛生習慣,也希望你們認真做好個人衛生。

Ⅵ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幼兒園托班整合課程 小手捶一捶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慣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關心老人的情感。 2、能與同伴合作,體驗表演唱的快樂。 教學准備: 1、組織幼兒與老人進行談話,激發幼兒熱愛、關心老人的情感。 2、假鬍子、圍裙若干。 3、爺爺、奶奶的頭飾、磁帶、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1、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組織幼兒討論:我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情?自然引出歌曲的名稱。 —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按音樂的節拍表現敲背捶腿的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互相輪流按音樂節拍捶腿敲背,激發幼兒按四分和八分音符為一拍的兩種節奏做動作。 —教師根據音樂的節拍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 —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幼兒學唱,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 3、合作表演歌曲 —鼓勵幼兒邊唱邊創編動作,自由表演。 —教師扮演奶奶,與一幼兒師范表演,表演時可有機的結合幼兒的動作創編。 —幼兒自由選擇同伴,三人一組分角色有表情的合作表演歌曲。 —提供鬍子、圍裙等道具,幼兒表演唱。 4、體驗游戲 1、我們也來為給爺爺奶奶捶捶腿吧。 2、請男孩女孩自由組合,一個當爺爺或奶奶,一個當寶寶,寶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結束後換角色。 3、可以游戲數次。

Ⅶ 幼兒園整合式課程數學下會有幾個教案

1個 幼兒的發展和學習內容涵蓋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學習規律和教育規律,領域課程根據中國兒童心裡及發展規律,最完善地保持了各領域教育目標、內容和學習方法的相對獨立性、完整性和獨特性,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幼兒教材所無法替代的。而在領域的基礎上進行橫向滲透,以解決幼兒園課程不宜採用高度分化和系統化的學科課程形式,積極尋求不同領域教育內容之間的聯系並加以滲透、融合,最終構成一種完整的中國幼兒教育課程——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這正是國家教育部新近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核心理念和主題概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毋庸置疑,符合國家教育部新《綱要》的靈魂、完美彰顯中國教育文化背景、適合並有利於提升中國幼兒教育現實水平的課程模式。

Ⅷ 幼兒園整合課程為什麼會有影子教案

活動目標 1、 萌發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望.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2、 初步了解影子產生的原理。 3、 通過參與實踐操作活動,感知影子的特徵,了解影子變化的原因。 教學重點、難點 1、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的教學用具 手影戲《小鳥歸巢》 活動過程 一 了解影子產生的原理。 帶領幼兒散步,找影子。請幼兒觀察什麼地方有影子,什麼地方沒有影子,發現了什麼東西的影子? 1、室內談話:幼兒說一說散步時的發現, (1)小結:太陽光下有影子,陰暗處沒有影子。 (2)欣賞多媒體課件手影戲與表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小實驗:影子的產生。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帶領幼兒從開著的幻燈機旁走過,出現自己的影子,讓幼兒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動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回到位置上,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什麼?(影子) 如果幼兒說不出就請再請 一幼兒再次上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這個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再次提問:為什麼會有影子呢?如果幼兒回答不出,就請一幼兒走到另外一邊,讓幼兒看看牆上有沒有影子,讓幼兒進行對比,有了對比幼兒很快就會明白:有了光,物體擋住光才會產生影子。 由開著的幻燈機的光引出生活中的手電筒也會發出亮亮的光,從而讓幼兒進行探索操作。由於手電筒在現在的孩子生活中很少用到,於是先讓幼兒了解一下手電筒也能發光的功能。「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手電筒打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在牆上演示一下,出現亮的光。 (2)自由探索 將玩具擋住光線,問幼兒:現在牆上有影子嗎?為什麼?(玩具擋住了光線,所以出現了影子) (3)自由討論 將幻燈機(或手電筒)關掉,問幼兒:現在牆上有影子嗎?為什麼?(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 小結:影子的產生有兩個條 件,一要有光,二要有不透光的物體。光照在不透光的物體上,就會出現影子。 3、鞏固練習 進行找影子的練習,鞏固幼兒對影子的認識。操作材料分成難易兩份:一份是不同影子連線;另一份是在兩種相似的影子中圈出與前面的圖一模一樣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和形態認知能力。 小動物要和影子做游戲,可是他們不知到自己的影子在哪裡?你們願意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影子嗎?講解操作卡片做法。 二、玩游戲:踩影子 1、幼兒在陽光下自由活動,觀察自己的影子,找出規律:人動,影子動;人停,影子停;影子跟著人。 2、教師在陽光下跑,讓幼兒踩教師的影子。教師可變換方向,站起或蹲下,引導幼兒注意影子的變化,控制幼兒的活動量。 3、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踩對方的影子。 三、美術活動:畫影子(時間:上午) 1、兩位教師示範,站在陽光下(面向一定方位)互相將對方的輪廓用粉筆描畫下來。(提醒幼兒:下午,我們將站在原地,再畫一次影子,看看有什麼變化,你們願意試試嗎?) 2、幼兒兩人一組。互畫影子,先畫小朋友現在所在的位置,做上自己知道的記號。 四、活動延伸 1、下午四時左右,再組織幼兒畫一次影子。然後組織幼兒討論:影子變了嗎?為什麼會變? 小結:太陽在動,影子也隨著移動。太陽在這邊,影子總是在那邊。(也可讓幼兒比較早晚的影子與中午的影子的不同)。 2、上述各項活動,可以讓幼兒重復進行,進一步深入觀察、了解影子,理解各種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 3、幼兒自由交流游戲的方法與結果。 網友觀點 很菜 好文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