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初中數學新課程解讀

初中數學新課程解讀

發布時間: 2020-11-30 03:47:24

❶ 你對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感受最深的幾點是什麼

對於初中數學新課標的改版,我的感受是:知識比較簡單化,表面話,但是這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討問題的能力。

❷ 初中數學數與代數)本次新課程標准在「函數」這部分變化的內容有哪些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

課標對函數這一部分的解讀:
1.函數
(1)探索簡單實例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了解常量、變數的意義。
凡是打星號的內容是選學內容,不作考試要求。
(2)結合實例,了解函數的概念和三種表示法,能舉出函數的實例。
(3)能結合圖像對簡單實際問題中的函數關系進行分析(參見例55)。
(4)能確定簡單實際問題中函數自變數的取值范圍,並會求出函數值。
(5)能用適當的函數表示法刻畫簡單實際問題中變數之間的關系(參見例56)。
(6)結合對函數關系的分析,能對變數的變化情況進行初步討論(參見例57)。
2.一次函數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一次函數的意義,能根據己知條件確定一次函數的表達式(參見例58)。
(2)會利用待定系數法確定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3)能畫出一次函數的圖像,根據一次函數的圖像和表達式),=h +b(k≠0)探索並理解k>O和k<O時,圖像的變化情況。
(4)理解正比例函數。
(5)體會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系。
(6)能用一次函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反比例函數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反比例函數的意義,能根據已知條件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2)能畫出反比例函數的圖像,根據圖像和表達式少=生(後≠0)探索並理解k>O和k<O時,圖像的變化情況。
(3)能用反比例函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二次函數
(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體會二次函數的意義。
(2)會用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的圖像,通過圖像了解二次函數的性質。
(3)會用配方法將數字系數的二次函數的表達式化為 y= a(x - h)2+尼的形式,並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數圖像的頂點坐標,說出圖像的開口方向,畫出圖像的對稱軸,並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會利用二次函數的圖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5)宰知道給定不共線三點的坐標可以確定一個二次函數。

❸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哪幾個方面

一、數學課程標準的性質:
《標准》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數學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
數學課程標准規定的是國家對國民在數學方面的基本素質要求,它對數學教材、數學教育和評價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其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其靈魂。
二、課程標準的特點:
(1)體現素質教育觀念 (2)突破學科中心 (3)引導學生改革學習方式 4)加強評價改革的指導 (5)拓展課程實施空間
三、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使數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運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考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於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數學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四、《標准》的前言部分:
(1)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什麼?什麼是數學?數學的作用是什麼?
答:出發點: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數學是人們對現實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與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
作用:基本理念第二點
(2)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是什麼意思?
答: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

❹ 初中數學新課標學習心得

1.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2.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余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數學成績的提高,數學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因此.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聽講、閱讀、探究、作業.聽講:應抓住聽課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在聽講時盡可能與老師的講解同步思考,必要時做好筆記.每堂課結束以後應深思一下進行歸納,做到一課一得.
3.閱讀:閱讀時應仔細推敲,弄懂弄通每一個概念、定理和法則,對於例題應與同類參考書聯系起來一同學習,博採眾長,增長知識,發展思維.
4.探究:要學會思考,在問題解決之後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甚至改變條件或結論去發現新問題,經過一段學習,應當將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維規律.作業:要先復習後作業,先思考再動筆,做會一類題領會一大片,作業要認真、書寫要規范,只有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好數學.
5.總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小的細節注意起,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把數學學好.

❺ 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是什麼

注重 形式
主要以課本為主
理念 主抓基礎 拓展為輔
學習以自學為主 (這是新課改)

❻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哪幾個方面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❼ 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就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或理念的課堂。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主要學習方式,完全自主的學習是我們的理想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的同時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逐步掌握自主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幫助他們逐步學會自我評價與自主監控,最終實現課堂的完全自主性。
二、 實現自主學習的策略
1.創設各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採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盡量避免我聽你講、我問你答的傳統模式。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我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也應該在變。要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喚起學生發自內心的自我主體意識,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一直感覺到比較枯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做游戲、小比賽以及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學習《軸對稱現象》這一節中,在網路平台上通過對美麗的世界中存在的軸對稱現象的描述,觀看各種軸對稱的圖片,使學生們沉浸在軸對稱的意境中,讓學生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明確這節課要研究的主題。接著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並歸納圖形的共同特點,我又列舉生活中的一些軸對稱實例,提高了學生認知軸對稱現象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在數學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來,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理解周圍的事物,使數學知識注入生活的氣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創設積極的課堂氛圍和寬松的課堂環境。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集體的歸屬感,教師應該放下架子,走到學生當中去,與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從而建立學生與教師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解決,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學生個人目標的實現。
2.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
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盡可能的為他們提供學習的資源,能讓學生做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給學生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的進行學習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同時,教師還要盡可能的照顧到個體差異,分配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對於後進生,盡量布置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從而滿足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需求,逐漸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習慣和能力。
3.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積極構建自主學習的平台
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探究,教師要積極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台,向他們提供可得到幫助的環境,培養他們遇到困難時向教師、向同伴求救的意識和能力。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對於一般概念、疑難問題先讓學生獨立鑽研,然後通過集體或小組討論,這樣的討論活動有助於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在數學課上,教師可以採用探究式的教學組織形式,這樣有助於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鑽研,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主動掌握知識。例如,我在學習《一次函數的圖像的性質》這一節時,我首先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一些常數比較簡單的一次函數的表達式,緊接著我提問:你們認為黑板上這些一次函數大致有幾個類型?學生在討論一會以後說出四類,即k>0,b>0;k>0,b<0;k<0,b>0;k<0,b<0。我讓學生在板書的函數中不同類型各選了兩個,我們來畫出這八個函數的圖像,我把任務分配給了8個小組,每組1個,6人一組。然後,我走到學生中進行巡視和指導。在確認學生畫完的情況下,我提出了要求:請同學們組間比較一下八個函數圖像,它們在直角坐標系中的位置一樣嗎?學生很顯然觀察到不一樣。我又提出問題:它們的位置不一樣是由什麼要素決定的?學生通過思考發現是由k、b的取值確定的。我又圍繞學生剛才的回答,你能得到圖像或函數的那些結論?學生在進行探究討論後得出一次函數的圖像的性質。最後,我對學生剛才的探究結論進行優化組合。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體會非常充分,通過充分的過程探究,學生得出圖像的性質。在這段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動中去體驗、經歷、內化知識,收到了好的效果。
4.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自主性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主要與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有關。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需要經過多次的重復,如果總是老師說什麼,他們才去做什麼,學習上就會很被動。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培養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後學習中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在上課前都要求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但時間長了我發現有些學生往往不願預習或者不會預習。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預習的效果常會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困難。最後,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前預習,這樣就形成了學生自主管理的氛圍,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縮小了差異,提高了課前預習的效果,從而養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三、實現自主學習,教師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實現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環境中,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學習獲得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自主性學習的活動中去。
2.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和人際關系
很多情況下我們上課都是在嚴肅的環境下進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參與性不強,更不要說進行自主學習。事實上,學生都希望在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習,教師要讓學生放下思想負擔,敢於大膽說出自己的「無知」。使他們意識到在這里承認自己知識的不足或學習中的過錯是很平常的事。
3.做好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評價工作
評價有助於學生樹立自信心,可以使學生更積極、主動、負責的進行自主學習活動。通過評價,使學生調整改善自己的學習行為,同時,教師要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和完善。
總之,新課程改革要求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並從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數學學習的經驗,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❽ 新課標新在哪裡:解讀初中數學課程標准

總目標五大變化 「課程內容」修改 泉州市教科所教研員 張白翎 數學課標(2011年版)核心理念:「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目標五大變化 一、明確提出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二、針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明確提出「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針對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提出「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四、對於情感態度的培養,進一步明確「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針對學科精神的培養,明確提出「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課程內容」的修改 數學新課標將實驗稿中的「空間與圖形」改為「圖形與幾何」、「實踐與綜合應用」改為「綜合與實踐」,新課標課程內容的四個部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四個部分一些具體的內容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刪除了一些條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內容(包括必學和選學內容),第三是對相同內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進一步細化)。 如,圖形與幾何內容結構上略有調整,分別是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化、圖形與坐標(原來是圖形的認識、圖形與變換、圖形與坐標、圖形與證明);對基本事實規定更清晰,不再使用「公理」這個詞;增強了「圖形與幾何」內容的條理性,進一步闡述了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關系,強調了幾何證明表述方式的多樣性。統計與概率減少了概率的部分內容,使得三個學段的層次更加清晰,表達更加准確。綜合與實踐統一了三個學段的名稱,進一步明確了其目的和內涵。 教學中最需要做的事 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應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