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詩經課程

小學詩經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30 06:39:12

①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課 論文

關鍵詞:
如何教好中學語文,恐怕對於所有站在講台上的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忽視但又不易回答的問題。在中學教育中,恐怕最難教的課程就是語文課了。因為語言教學是一門只重形式主義和知識教學的學科,往往忽視了學生最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對於如今的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充其量覺得選擇題比較容易解答,對於一些文言文知識、分析題等等比較難的知識,不知道怎樣去解答。對於如何上好語文課,從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幾個方面一一分析。
一、 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於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必須有過硬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包括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亂,所以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語文知識。葉聖陶說過:「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所以,教師也應該把語文當作一門藝術來教,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對於語文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應該是不僅熟悉所有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不管是文言文、散文還是議論文,都應該有能力教好學生。此外教師還應該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因為高中不同於初中小學,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他們為了學好語文,不需做大量的語文練習題。如果教師僅僅懂課本上的知識,是沒有能力教好學生的,所以教師應該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只有自身的知識豐富了,在教學上才能夠得心應手。
語文教師還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技巧。只有獨特的教學手段才能夠讓自己被學生喜歡和重視。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和學生交流,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映。
二、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於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氣氛良好,才能帶動學生學習的高潮。舉一個例子,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然後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知識推銷給學生,當教師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的時候,首先要以飽滿的姿和樂觀的自信去感染學生。當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以一種心理上的攻勢暗示學生,讓學生相信你今天所講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相信了自己的觀點,那麼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勁頭,教師也會在語文課上滿懷激情的。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氣氛。
三、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
語文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普遍來說,在語文課堂上,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且有些不適應新時代的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由教師「教」變成學生「教」。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學習。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學生也不再是僅僅一味的服從教師的教,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所以,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整體。
對於《詩經》我們都是耳熟能詳的。現在我們就以詩經的學習為例,分析一下,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這樣的教學模式。
1、課程:《詩經》
2、時間:一課時
3、學習內容:《詩經》簡介、內容、表現手法
一名學生站上講台,教師坐在其他同學旁邊。語文課開始。為了區分教師與學生的區別,上台講課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小教師。
小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詩經》,同學們你們對詩經有多少了解呢?有知道的同學可以發言。
學生甲: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作者是春秋時候的大文學家孔子。
學生乙:詩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是世界文藝殿堂中的瑰寶。
學生丙:詩經共收錄了詩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史實和風土人情。
小教師:有沒有同學知道詩經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丁: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
小教師:不錯,詩經確實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化寶庫,它也是中國最早的教育範本教材。它成書於公元前6—5世紀,對於詩經的三部分組成,現在由我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風,是指國風,創作於東周時期,共收納了15個諸侯國的土樂,一共是160篇,這也是詩經的精髓部分。雅是「正樂」,「正聲」,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頌揚贊美,小雅主要是諷刺嘲諷,共105篇。頌是朝廷祭鬼神的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這就是整部詩經的組成,同學們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
小教師:同學們,現在大家朗讀一下詩經的內容並思考一下裡麵包含的意思。
......
4、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向小教師提問。
學生1:老師,詩經最早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
小教師:詩經多為四言,最早運用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法。詩經的成就非常大,深刻影響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學的發展。
學生2:詩經和什麼作品並稱「四書五經」?
小教師:這個學生提的問題非常好,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尚書、禮書、周易、春秋、詩經。
5、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詩經的知識。有詩經的組成、地位、形成等等。同學們課下好好復習一下,鞏固一下學到的知識。
這樣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因為是學生自己親身給其他同學講的,所以他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教師在講台下,也可以看到學生的表現,在課下及時糾正學生在課上所講的不正確或不充足的知識點。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四、 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一段時期的語文課結束後,教師應該及時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教師應該及時主動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密切注視學生的反映。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就前面所學到的知識,向學生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下面的教學中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同時,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學生的興致會很高,精神會達到高度集中,因為他們對以前的知識有了解,所以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比較有自信。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會很活躍,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 總結和歸納
每節課結束之前,教師應該為學生總結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點,歸納出什麼知識點是本堂課最重要的,什麼知識點是僅僅需要理解的。只有學生知道了知識的主次才能更好開展學習,不至於做無用功。
對於語文課的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和學生有著良好的師生、朋友關系。和學生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夠教好語文課,學生才能夠學好語文課。教師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做准備。

② 中文中的課程始建於唐代學者孫穎達為《詩經》小雅小弁中的一句話所做的註疏是對的還是錯的

唐代學者孫穎達???
沒聽說過
肯定不怎麼樣
姑且聽之,切莫信之

③ 可以隨便題目的 中國文學與文化課程中你學到了想學的內容嗎

上古歌謠是中國最早的文學,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也是我國古代詩歌第一座高峰。
早期的歷史散文有:尚書和春秋。春秋戰國時期有:左傳、國語、戰國策。
楚辭是繼詩經之後有一座詩歌高峰。
精衛填海和誇父追日出自山海經.
淮南子古代神話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有名篇:女媧補天、後羿射日。
詩經詩、詩三百305篇風雅頌,頌周頌、魯頌、商頌,國風反映婚姻愛情最集中藝術最高關雎第一、愛情詩。氓和谷風棄婦詩。詩經以四言詩為主、賦比興、疊章。
左傳春秋左氏傳。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懿梁傳。
國語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典故雌蚌相爭,漁翁得利、畫蛇添足、南轅北輒。
論語語錄體、主要記言。
墨子兼愛非攻。
孟子的中心思想仁義。
荀子人定勝天、性惡論。
九歌11篇、九章9篇。
離騷屈原最傑出的代表作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屈原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
楚辭和詩經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兩大源頭。
詩經西周至春秋。
先秦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論語語錄體。
北泯有魚,其名為鯤莊子逍遙游
國語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
兩漢散文歷史散文和政論文最為突出。
司馬遷史記紀傳體史書新樣式開辟傳記文學新紀元漢代文學最輝煌的成就。
東漢班固漢書與史記齊名。
兩漢詩歌樂府詩和五言詩最為顯著。
兩漢樂府詩繼詩經、楚辭之後又一種新詩體。
樂府三絕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秦婦吟。
古詩十九首漢代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枚乘七發漢大賦正式形成的標志。
司馬相如的大賦漢賦的頂峰。
漢賦力作班固兩都賦、張衡兩京賦。
張衡歸田賦開啟抒情小賦的先河。
史記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本紀、表、書、世家、列傳,書即典章制度。
魯迅稱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漢書繼史記之後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學特色的史學巨著。
漢代政論文最傑出作家是賈誼最著名過秦論
樂府最初是主管音樂的機構。
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漢樂府民歌最優秀的作品

④ 我國春秋時期最早的主要課程是

春秋時期:孔子開私學授六藝,此六藝即儒學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全名為:全名依次為《易經(即《周易》)》、《書經(即《尚書》)》、《詩經》、《禮經》、《樂經》、《春秋》。
《易》:是《易經》的簡稱。《易經》是一本揭示變化的書,由太極陰陽圖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構成《易經》典籍之內容。易是指易經里「易」的含義有三個「變易」、「簡易」、「不易」。《易經》基於河圖洛書,歷經上古(伏羲先天八卦)、中古(文王後天八卦)和下古(孔子注釋)而成書。
《易經》是一本揭示變化的書「日」代表陽,下面的「勿」是月的變異代表陰,合在一起指陰陽更替。
《書》:即《尚書》,或稱《書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詩》:《詩經》大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到這個名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
《禮》:《禮經》的簡稱。指的是儒家經典《士禮》。又稱《儀禮》,是先秦六經之一,亦是十三經之一。春秋時期「有很多的學術,而且學術是在六經」,六經包括禮經在內。秦火之後,禮經失傳。
《樂》:《樂經》的簡稱。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後世多謂之毀於秦始皇焚書,但《樂經》是否存在仍然眾說紛紜。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成為經書比《詩》、《書》、《禮》、《樂》這四經為晚。
《春秋》還是一部那個時代的人性歷史。春秋時期,泱泱大國就出現在歷史舞台上了,人們開始有了禮,懂得了仁愛,大智大勇的智慧開始浮現。《春秋》正好記載了這個時代的人性的具體表現以及發展歷程,所以說,《春秋》是那個時代的人性歷史。

⑤ 春秋時期我國的課程內容有哪六藝

  1. 春秋時期:孔子開私學授六藝,此六藝即儒學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全名為:全名依次為《易經(即《周易》)》、《書經(即《尚書》)》、《詩經》、《禮經》、《樂經》、《春秋》。

  2. 《易》:是《易經》的簡稱。《易經》是一本揭示變化的書,由太極陰陽圖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構成《易經》典籍之內容。易是指易經里「易」的含義有三個「變易」、「簡易」、「不易」。《易經》基於河圖洛書,歷經上古(伏羲先天八卦)、中古(文王後天八卦)和下古(孔子注釋)而成書。

    《易經》是一本揭示變化的書「日」代表陽,下面的「勿」是月的變異代表陰,合在一起指陰陽更替。

  3. 《書》:即《尚書》,或稱《書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

  4. 《詩》:《詩經》大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到這個名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

  5. 《禮》:《禮經》的簡稱。指的是儒家經典《士禮》。又稱《儀禮》,是先秦六經之一,亦是十三經之一。春秋時期「有很多的學術,而且學術是在六經」,六經包括禮經在內。秦火之後,禮經失傳。

  6. 《樂》:《樂經》的簡稱。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後世多謂之毀於秦始皇焚書,但《樂經》是否存在仍然眾說紛紜。

  7.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成為經書比《詩》、《書》、《禮》、《樂》這四經為晚。

    《春秋》還是一部那個時代的人性歷史。春秋時期,泱泱大國就出現在歷史舞台上了,人們開始有了禮,懂得了仁愛,大智大勇的智慧開始浮現。《春秋》正好記載了這個時代的人性的具體表現以及發展歷程,所以說,《春秋》是那個時代的人性歷史。

其他:

  1. 周王官學古六藝: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2. 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3. 禮: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禮者:吉、凶、賓、軍、嘉也。

  4. 樂:音樂。六樂 :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5. 射:射箭技術。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a.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准確而有力

    b.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

    c.剡註: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d.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e.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6. 御:駕駛馬車的技術。

    a.鳴和鸞: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

    b.逐水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

    c.過君表: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

    d.舞交衢:過通道而驅馳自如

    e.逐禽左: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7. 書:指書法(書寫,識字,作文)六書: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8. 數:數,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運動規律。《廣雅》:「數,術也。」即技術、方法、技巧而已。

⑥ 古代詩歌散文專題課程參考復習題 1.《詩經》中的風雅頌指的是什麼

風、雅、來頌
詩經根據樂調的不同分為源風、雅、頌三類。
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⑦ 《詩經》是不是書香童年國學課堂里的

書香童年」經典閱讀課程
(2010年修訂稿)

指導思想
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根本目的,以「親近母語」理念為行動指南,以構建閱讀文化生態區域為落腳點,守護童年生態,關注學生生命成長,讓書香浸潤維揚教育,讓學生從此踏上幸福的人生旅程。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根據課標要求,閱讀一定數量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受到文學的滋養,並藉此了解和認識世界優秀的文化遺產,尊重和理解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智慧。
2、在閱讀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及早培養「閱讀人口」。
3、在閱讀的同時,注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並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通過有效的閱讀指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完美人格。 5、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積極構建校園閱讀文化生態。 (二)「經典誦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背誦,增加積累,培養語感。 2、遵循不求甚解的原則,能大致理解誦讀內容。
3、掌握誦讀內容的音韻與節奏,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產生對母語學習的熱愛與嚮往。 (三)「名著閱讀」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閱讀,理解文學作品,受到情感熏陶。
2、積極創設閱讀交流平台,圍繞作品進行多維有效的對話,加深理解與體驗,提高閱讀質量。
3、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並適當進行讀寫結合,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課程內容
2
(一)編排的原則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修訂稿)為指導,以課標中「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為藍本,兼顧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精選適合學生閱讀且為學生所需要的閱讀篇目,按照整體把握、循序漸進、難易適度等原則進行合理編排。
(二)課程整體框架 學 段 經 典 誦 讀 名 著 閱 讀
低年級
每學期誦讀20首,共計80首。內容涉及童謠、古詩、兒童詩、蒙學教材等。 每學期閱讀1
本書,共計4本。
中年級 每學期誦讀20首,共計80首。內容
涉及詩、詞、《論語》、《老子》等國學經典、
兒童詩、散文詩、現代詩歌等。
每學期閱讀2
本書,共計8本。
高年級
每學期誦讀20首,共計80首。內容涉及詩、詞、曲、《孟子》、《大學》、《中庸》等國學經典、兒童詩、現代詩歌、格言集萃、散文等。 每學期閱讀3
本書,共計12本。
(三)課程具體安排
一年級(上)「經典閱讀」課程 經典誦讀
名著閱讀
序號 體裁 篇目 1 古代蒙學教材 《三字經》1-10 (一)必讀 《小豬唏哩呼嚕》 (春風文藝出版社) (二)選讀 《小熊溫尼〃菩》 (新蕾出版社)
2 國學經典(古詩)
《渡漢江》 3 《劍客》 4 童謠 《數字歌》 5 《落葉》 6 《城門城門幾丈高》
7 《看月亮》 8 《東西街》 9 《釣魚》 10 《什麼歌》 11
《海水》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