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的內涵

幼兒園課程的內涵

發布時間: 2020-11-30 09:37:55

A.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對於幼兒來說 , 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 , 對事物、 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 : 「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 么 ? 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 ? 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 」幼兒 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 , 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 在這里 , 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 , 他們盡情、 忘我、 不知疲倦 , 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 , 僅僅是 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 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 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 幼兒教學游戲化, 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 標、 內容、 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 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 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 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 對幼兒說「我請來了 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 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 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 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 游戲在教學中所 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 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 這一變化推動 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 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 並與其他教學環 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 6 」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 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 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 以鞏固幼兒對 6 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此 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 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 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 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 我們把教育的內容、 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 當 游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 洞, 拾起 5 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 這一游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 同時也發展了 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最後我們將游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 幼兒的游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 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 此,在這一階段游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在對幼兒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還作了以下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編制各種教學游戲。 我根據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編和改編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 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游戲「七星瓢蟲」 ,主要滲透了 認識數字「 7 」以及理解 7 的實際意義的要求,游戲「樹葉變變變」則是讓幼兒通過想像,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 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在編制游 戲時, 我還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游戲, 如個別玩的游戲,結伴玩的游戲, 小組玩的游戲以及集 體進行的游戲,如在游戲「飛舞的綵球」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玩綵球,又可以結伴玩綵球, 還可以進行小組傳球比賽, 這些游戲既可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 又能適合不同個性、 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二、靈活指導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游戲。 在不同形式的游戲中,我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幼兒個別玩的游戲中, 我一般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游戲, 當幼兒需要幫助時, 作一些間接的指導, 以不幹預 幼兒的游戲為准則。在幼兒結伴玩的游戲中,我主要以觀察為主,並與參與者的身份 或以游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 進行間接指導, 在合作進行的小組游戲中, 我以組織者或評 判者的身份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 並組織幼兒議論、 交流, 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幼兒的游戲中還包含著豐富的認知成份,主要包括觀察、想像、記憶、思維等,這 些認知成份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言語和操作貫穿於整個過程,游戲活動中的觀察是一種有目 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 不僅構成了游戲的前提條件,而且貫穿於游戲的整個過程,如在建 構游戲中,幼兒會先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觀察,並思索「把它們做成 什麼?」然後邊觀察邊操作,最後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見, 游戲構成了發展兒童觀察 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戲中,幼兒的想像、思維也能得到充分拓展。比如中班幼兒在以「秋天 的顏色」為主題的教學游戲中,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從山林、湖水聯想到大海,從小草、楓 葉、菊花聯想到松樹,進而仿編詩歌。因此,我在設計游戲時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認知成份, 如設計結構游戲時, 要考慮充分滲透觀察成份, 設計角色游戲時, 考慮充分挖掘兒童的想像 力,在設智力游戲時,則要更多地滲透思維成份, 同時要將各類游戲作協調安排, 從而促進 幼兒認知全面地發展。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探索,不僅改革了教學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觀的變革問題,我們 要充分挖掘游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進一步探究如何將要傳授的內容巧妙地滲透到游 戲中,讓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娛樂和學習的有機統一,使幼兒在 游戲中愉快地學習,健康成長。

B.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

對於幼兒來說,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對事物、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麼?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這是一種被抓…… 對於幼兒來說,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對事物、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麼?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幼兒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在這里,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他們盡情、忘我、不知疲倦,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僅僅是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幼兒教學游戲化,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對幼兒說"我請來了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游戲在教學中所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這一變化推動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並與其他教學環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6"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以鞏固幼兒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此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我們把教育的內容、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

C.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對於幼兒來說,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對事物、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麼?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幼兒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在這里,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他們盡情、忘我、不知疲倦,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僅僅是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幼兒教學游戲化,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對幼兒說"我請來了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游戲在教學中所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這一變化推動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並與其他教學環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6"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以鞏固幼兒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此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我們把教育的內容、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當游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拾起5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這一游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最後我們將游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幼兒的游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這一階段游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D. 從幼兒園的學科課程與綜合性課程的內涵,特徵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方面比較兩者課程的優勢與不足

從幼兒園的學科課程與綜合性課程的內案 我知道的肯定還

E.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一、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5)幼兒園課程的內涵擴展閱讀:

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觀念:

1、整合教學與課程。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發展,教學過程是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

2、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平等、雙向、理解的人與人關系,是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

3、構建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體系:結構與過程的統一、認識與情誼的統一;

4、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5、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F. 現在做什麼行業前景比較好呢

進入新時代,最火的行業肯定是網紅直播和視力康復機構:
網路的興起,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已達6億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指出,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和65.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研究報告,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巨大的護眼需求,必將引領下一個新經濟風潮,加盟德致堂,事業更輝煌。

G. 怎樣理解"一日生活皆課程"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課程。」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把集體活動看作是幼兒的學習活動,而應該把幼兒的一日生活各個環節都賦予教育意義,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拓展資料

一、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習慣

所謂習慣是一種行為的模式,是在反復「操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就是說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由於不斷地重復而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聯系,習慣隨著不斷的重復而日益鞏固,越來越不容易改變。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對於人格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習慣體現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還說過:」凡人生所需要的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六歲以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培養的好,那麼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度絕了,不易變。「美國許多著名的傳記作家分析名人的傳記後得出結論:幾乎沒有一位名人在兒童早期未曾獲得良好的教養。總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嬰幼兒時期最該培養的,這才是根的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五大領域的培養目標,特別強調幼兒興趣的激發和習慣的養成。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知識教育,而是養成教育;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養成習慣。 其中,健康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因此,在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時,以」三餐一點加午休「為實踐載體來落實《綱要》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例如:進餐活動我們會這樣做:充分的准備工作是進行好進餐活動的基礎。首先教師一般情況下會從這七個方面做准備:

1、准備輕音樂。(如:班得瑞音樂)進餐時放輕音樂,營造高雅、輕松的氣氛。

2、准備適宜的餐具。餐具要使用科學、利於孩子吃得文明,進餐時盤子碗能夠同時使用,鍛煉孩子用盤子吃菜的能力。幫助孩子學會科學進餐。(如:學會了乾的食物和流質食物同時吃或根據需要吃)

3、積極向上的教師狀態(語言、表情、心理、行為)。教師動作輕、語言柔和,語言起到積極的作用,行為起到榜樣的示範,要給孩子營造輕松的心理環境。

4、物品要定置擺放。桌椅是否寬敞利於孩子進餐,進餐中的所需物品是否准備到位,固定位置擺放。

5、設定有價值的教育內容。(飲食、安全、禮儀、主題等)

6、合理的人員分工。主班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使教育內容更充實、有效、全面,其他教師做好盛飯添飯和環境衛生的維護。

7、教師和幼兒要成為環境的維護者。教師及時擦桌面、掃地面,引導孩子不撒飯,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

二、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增強了教師的保育意識

在過去,一提到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大家就會認為是打掃衛生,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服務的機械勞動。通過園級培訓,現場提問,年級每天的督促檢查,每周的班會交流。經過」一日生活皆課程「的落實,大家才醒悟到,在管理幼兒吃喝拉撒睡的同時,是觀察孩子和了解孩子的過程,是與孩子有更多交流時機的過程,是給予孩子母親般愛的過程,更是給予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過程。因此,教師保育孩子由被動的機械式勞動,轉化為真誠的充滿愛的表達。

三、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教師關注到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幼兒期,是幼兒身體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更是孩子人格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因此,作為教師不光要關注幼兒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幼兒的心理發展。首先在」三餐一點加午休「上,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過去,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快快快,人家都吃完了,就你還沒吃完。「」老師要打掃衛生了,你到那邊吃去。「」快躺下,看誰還沒睡著。「等類似於這樣的催促孩子,讓孩子心裡常產生一種不夠穩定和愉悅的心情。現在,教師通過學習」幼兒的身心特點「,把三餐一點加午休當課程來實施,是教師進一步認識到吃飯睡覺對幼兒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兒的三餐一點加午休期間,營造安靜、輕松、愉悅的環境是每位教師責無旁貸的事情。

其次,在一日活動的其他教育環節,教師首先做到,讓孩子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獲得自由。教師的語言要能起到榜樣的作用,做到不在群體幼兒面前批評某一幼兒。當幼兒發生不良行為時,單獨查明原因,正面引導。對特殊幼兒做典型案例,做到關注幼兒個體差異。

四、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增強了層級的管理職能

在我園落實」一日生活皆課程「的過程中,實現了三級雙向互動管理模式。過去的教育教研,主要是一個單線走的過程,而且教育和保育不能夠有效的結合,在」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引領下,用主題課程統領全部的教育內容,在日核心經驗的落實下,達到人人對教學的有效參與,使教育教學是全班教師共同實施的過程。班主任從過去的主要管理班務,轉變到班主任具有培訓指導本班教師的能力,具有全盤把握和協調本班保教工作的能力,具有調動和促使本班教師有團隊精神的能力,具有帶動本班教師落實教育理念的能力。年級主任從過去的主要是傳達會議精神和被動管理,轉變到具有大局意識的管理者,能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能形成橫向互動,三個年級主任之間又形成了縱向互動。

五、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找到了教研的突破口

幼兒園的課程應在三教或兩教一保共同協作下開展,其中,班主任是課程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同時,班級在形成周、日活動計劃時,是平行班共同研討的過程,日核心經驗又是三教共同研討的過程,班主任能做到實施過程中的指導。達到了,周周有教研,日日有教研,時時有教研。這樣的過程,是集體智慧的體現,是所有課程能相互滲透補充達到教育內容渾然一體的探討空間,是達到人人對課程了解的時機,是教師共同提高的過程,是課程不因人員問題正常進行的途徑。

六、實施一日生活皆課程,實現了大型活動進課程

六一活動幾乎是每所幼兒園上半年的中心工作,過去更多的是老師指定好活動形式及內容,幼兒是被動的實施。我園將」六一「活動以主題的形式,按年齡段做出符合幼兒年齡的主題活動實施計劃,每天的活動賦予教育意義,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並將活動滲透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如:六一是誰的節日?你想怎樣慶祝節日等活動。讓六一真正屬於孩子,讓孩子因六一而快樂,成為了這次主題的真實寫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以上,是我們在實踐」一日生活皆課程「過程中的幾點收益和感悟,我們堅信」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的科學性,我們也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更進一步的挖掘其內涵與價值,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創造屬於他們的樂園,還孩子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H.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本質與內涵的 對於幼兒來說,體驗是他們對待世界更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對事物、 對人都傾向於採用體驗的態度。荷蘭文化人類學家胡伊青加曾說過:「游戲的樂趣究竟是什 么?何以幼兒要愉快的叫嚷?這是一種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顛倒的心理狀態。 」幼兒 課程教學游戲化尤為突出地表現出了體驗的特徵,課程游戲化就是一個讓孩子體驗的世界。 在這里,充盈了幼兒自身的生命,他們盡情、 忘我、 不知疲倦,他們不為任何其他的目的,僅僅是 在游戲中充分地學習和享樂。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建構式教育理念已滲 透在幼兒教育課程中,以游戲貫穿幼兒教學的目標,幼兒教學游戲化,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 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之中,教學游戲化的內涵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 體。 剛開始我們將游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 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對幼兒說「我請來了 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接著要求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 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游戲在教學中所 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 接著我們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 這一變化推動 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介入, 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游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 並與其他教學環 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6」的活動中,我在講解演示之 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游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 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 以鞏固幼兒對 6 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此 時游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 但在此階段游戲仍然受到 教師的直接控制,游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然後我們將游戲在 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我們把教育的內容、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游戲之中。當 游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 洞,拾起 5 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這一游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同時也發展了 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最後我們將游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 幼兒的游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 此,在這一階段游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在對幼兒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還作了以下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編制各種教學游戲。 我根據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編和改編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 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如游戲「七星瓢蟲」 ,主要滲透了 認識數字「7」以及理解 7 的實際意義的要求,游戲「樹葉變變變」則是讓幼兒通過想像,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 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在編制游 戲時,我還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游戲,如個別玩的游戲,結伴玩的游戲,小組玩的游戲以及集 體進行的游戲,如在游戲「飛舞的綵球」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玩綵球,又可以結伴玩綵球, 還可以進行小組傳球比賽, 這些游戲既可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 又能適合不同個性、 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二、靈活指導各種性質和形式的游戲。 在不同形式的游戲中,我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幼兒個別玩的游戲中, 我一般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游戲,當幼兒需要幫助時,作一些間接的指導,以不幹預 幼兒的游戲為准則。在幼兒結伴玩的游戲中,我主要以觀察為主,並與參與者的身份 或以游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進行間接指導,在合作進行的小組游戲中,我以組織者或評 判者的身份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 並組織幼兒議論、 交流, 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幼兒的游戲中還包含著豐富的認知成份,主要包括觀察、想像、記憶、思維等,這 些認知成份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言語和操作貫穿於整個過程,游戲活動中的觀察是一種有目 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僅構成了游戲的前提條件,而且貫穿於游戲的整個過程,如在建 構游戲中,幼兒會先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觀察,並思索「把它們做成 什麼?」然後邊觀察邊操作,最後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見,游戲構成了發展兒童觀察 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戲中,幼兒的想像、思維也能得到充分拓展。比如中班幼兒在以「秋天 的顏色」為主題的教學游戲中,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從山林、湖水聯想到大海,從小草、楓 葉、菊花聯想到松樹,進而仿編詩歌。因此,我在設計游戲時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認知成份, 如設計結構游戲時,要考慮充分滲透觀察成份,設計角色游戲時,考慮充分挖掘兒童的想像 力,在設智力游戲時,則要更多地滲透思維成份,同時要將各類游戲作協調安排,從而促進 幼兒認知全面地發展。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探索,不僅改革了教學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觀的變革問題,我們 要充分挖掘游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進一步探究如何將要傳授的內容巧妙地滲透到游 戲中,讓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娛樂和學習的有機統一,使幼兒在 游戲中愉快地學習,健康成長。

I.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

要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實在不容易,為此我們必須在很多方面進行努力,例如語音,單詞,句子,聽力等等。但是很多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看了各種各樣的書,英語口語卻依舊沒有進步。那麼如何更好更快的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呢?

制定英語學習計劃

快速提高英語口語的方法很多,行業英語日常口語和學習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對於很多人來說,總結出一套常規的學習方案,幫助孩子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口語學習,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請不要把計劃定的太高遠,這樣反而不利於進步。要將每一階段的學習按照日、周這樣的短時間進行學習和反饋,這樣日積月累,自信心會越來越足,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注意在生活中進行英語練習

語言是一個雙向的學習,要會說會聽才能有進步。可以通過一些原版的動畫片和電影,潛移默化地從中進行聽力的鍛煉,另外也可以跟著讀,模仿人物的發音和台詞,這樣慢慢地發音也會變好。英語就是為了交流,不要怕英語口語太差而不敢跟人交流,這樣反而失去語言的作用。想要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就一定要在生活中多運用,多練習。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語言,不能僅僅在筆頭上的「行水流雲」,還要求我們能用口表達出來,甚至能出口成章。但如何快速英語口語的能力呢?想要更好更快的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在短期內有突飛猛進的發展,那麼就要注意培養自己對英語的興趣,把英語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所有的一切也正是語言學習的真諦。

阿卡索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