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程大崗
⑴ 小學生大綱規定每天應上幾節課
我們九江就沒有那麼多課了,上午最多3-4節,下午多交了180元錢的就有3節,沒多交錢的就一節
從選題到內容結構 現在有個初步的選題,可提供幫忙。
1、寫論文是個系統工程。跟寫版paper不一樣,所以從一權開始就要有個整體思維和計劃,比如文獻管理,文獻索引,數據管理,表格圖片管理等等。建議一開始就建立一個文件夾,裡麵包括各個方面的子文件夾,分門別類,系統管理,事半功倍。
2、寫作講究一氣呵成。看很多人寫論文,今天寫了半頁,明天寫了幾百字,痛苦至極。寫之前莫不如先思考,理清思路,然後再動筆。有時候寫順了,一兩天寫出一個paper來都不奇怪。
3、不要期待一稿定乾坤。寫論文最重要的是第一稿,因為從無到有是最艱難的,第一稿出來之後再修改,無論修改意見多麼尖銳和繁多,都不會太難。俗話說百煉成鋼,論文也一樣,往往最終稿跟第一稿相比總是面目全非的。所以,對於第一稿,要快,而不是要精。
⑶ 《中小學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首先得確定兩個概念的定義:
1、教學大綱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版目的、權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2、課程標准現在也叫新課程標准(簡稱"新課標"),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全國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簡言之:教學大綱是以前的叫法,新課程標準是教學改革後的叫法。沒有本質區別。
⑷ 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教學大綱
課改好幾年了,教學大綱這一說法好像已經成為歷史了,現在的說法叫新課程標准,可以去大一點的新華書店看一下,一般的地方很難買到,還可以去找學校的朋友借一下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⑸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哪些可以教哪些不可以教
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小學階段課程計劃中規定的培養目標,《新大綱》對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做了適當的調整。
(一)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
《新大綱》在第三部分「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的開頭,明確提出了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概括地說可以分為三條:第一,符合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因為義務教育是每個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其基本任務是使兒童、少年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不能過多,教學要求不能過高,應使全國大多數學校絕大多數學生打好必要的數學基礎,而且負擔不重。第二,要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社會需要,選擇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同時是學生能夠接受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這里特別強調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趨勢很重要,因為義務教育是為培養21世紀人才打基礎的,其所選擇的教學內容就要保證是進一步學習現代科技所必需的,以不致落後於形勢的發展。例如,隨著現代計算工具的廣泛使用,就應該精簡大數目的計算和比較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隨著科技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應適當加強百分數的實際應用。第三,注意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新大綱》明確提出,「考慮到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和學校條件的不同,在確定必須教學的最基礎內容的同時,適當安排一些選學內容。」這是小學數學的一項重要改革,既便於使全國大多數小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又有利於充分發揮條件較好的學校或班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培養現代化建設人才打下更好的基礎。
此外,選擇教學內容時還注意了義務教育的整體性,使小學和初中既有分工又能很好地銜接。
(二)選擇和調整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
主要有以下幾點:
1.精簡大數目的計算和四則混合運算。如筆算加減法強調以三、四位數的為主,一般不超過五位數;筆算乘、除法以乘數、除數是兩位數的為主,一般不超過三位數乘三位數和相應的除法;珠算只學加減法,中、高年級適當加強口算。四則混合運算以二、三步的為主,一般不超過四步。降低筆算的要求,加強口算,以及在較高年級教學現代計算工具的使用,已成為世界各國小學數學教學的共同發展趨勢。《新大綱》在這方面的措施與國際改革的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2.刪去一些不十分必要的或者比較難的內容。例如,求三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用處不大,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能解決約分問題就可以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初中還要學習,小學可以不教;組合圖形的面積、體積較難,初中也只出現很簡單的,也可以不教;繁分數用處不大,計算比較復雜,而且中學已刪去繁分式,故也可刪掉。
3.有些內容適當降低要求,或只列知識點,不作基本要求。例如,循環小數實際用處不大,主要是為初中學習有理數做些准備,積的變化主要是為學習小數乘法做好准備。這些《新大綱》都只列知識點,不作基本要求,也不作考試內容。此外,在低年級教學一些簡單圖形的直觀認識,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激發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因為後面還要進一步學習,所以也只列知識點,沒列入教學要求。
4.簡化應用題,加強與實際的聯系。現行大綱和教材中教學的應用題比較復雜,步數也較多,教學用的時間也較多。為了使學生容易接受,適當減輕學生負擔,《新大綱》中規定,整數、小數應用題不超過三步,分數應用題以一、兩步計算的為主,最多三步(只限比較容易的)。其次,強調培養一般的解題能力,通過1—3步應用題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常見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題的分析、解答以及檢驗的方法。這樣,即使學生遇到未見過的不大復雜的問題也能解決。此外還強調,應用題應注意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5.適當安排選學內容。主要安排有以下幾項:
(1)乘除計算的簡單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廣泛的應用,有時還可以用來檢驗筆算和用工具算的結果,看大數目是否有錯誤。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小學數學增加了估算的內容。
(2)三角形的內角和。
(3)組合圖形的面積(只限兩個圖形的組合)。
(4)比較容易的四步應用題。
(5)球和球的半徑、直徑的初步認識。球是生活中常見的形體,增加球的初步認識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也為學習其他學科(如初中自然地理中的認識地球)做一些准備。
(6)使用珠算較多的地區,也可以多學一些珠算。
《新大綱》中在選學內容的前面都標有「*」,並說明不作共同要求,也不作考試內容。
對教學應注意的問題提得更明確,有針對性
現行大綱的第四部分對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已做了較有指導作用的說明。《新大綱》總結了近年來教改經驗,在現行大綱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充實,使之更加明確,有針對性。特別是注意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提出了要求和建議。
⑹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分別在什麼時候出台過
去師庫網找找看吧 那裡的資源很齊全,以後有其他的需要也可以去那裡找
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中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如果你是老師的話,自己去找,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比問別人好
⑺ 小學全部的課程體系(大綱)
語文 數學 英語 自然 體育 信息技術 音樂 美術 地方課程 思想品德 勞動與技術 科學
我們學校就這些啦!
⑻ 小學教學大綱有幾個版本
現在已經不用「教學大綱」,只用「課程標准」,全國小學教材有很多版本,「課程標准」只有統一的一個。
⑼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區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