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主題樹
㈠ 幼兒園大班班級樹圖的設計社會活動
小朋友來作設計,開心就好~~哪有那麼多講究,是不是太重於形式了
㈡ 幼兒園詩歌樹的暢想
老房子 已被荒草埋沒 路上的石板 經不起一滴重雨 倉儲里不再有一粒種子 或者都已經發過芽 灰燼滋潤荒蕪 埋葬靈位 鍋爐里生長出一株桃樹 煙囪插入地底 燃燒黃泉 只是沒了孤煙 獨自放歌的仙人掌 佔領屋檐 布滿褶皺的青灰色面容 缺少水份
㈢ 幼兒園社會科學樹的身體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校園里各種樹的有關知識,以及樹木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所起的重要作用
欣賞以樹木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培養幼兒善於觀察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加強對身
邊環境的認識和了解,增強環保意識。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出樹的不同特點,並嘗試用不同的繪畫方法,來表現
樹的不同特徵。
3.培養幼兒觀察的自覺性,養成觀察比較的習慣。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幼兒熱
愛校園、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樹木的不同種類、不同作用、不同生長特點以及樹木與人類密切
的關系,加深對樹的認識和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身邊的樹。
難點:通過樹的外形特徵來表現不同的樹。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准備
幼兒:課前搜集有關樹的圖片和資料,蠟筆和水彩筆
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樹
1.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歌曲《大樹媽媽》做為背景音樂
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請同學們邊聽老師的講故事邊做動作。
「我是一棵種子,春天到了,風來了雨來了,我長出了小芽露出了小腦袋,一天過去了,我又長出了枝條,長出了葉子,越長越高,我變成了什麼?」(一棵大樹)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身邊的樹。——出示課題
先請小樹們入座
1.樹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說說你在哪裡看到過樹?叫什麼名稱?
2.我們的身邊為什麼要種樹?有什麼用?(綠化環境 要保護樹木)
3.我們校園里有哪些樹,你能說出它的名稱和特點嗎?(課件展示校園里的
二、比較樹的不同點
1.認識樹的結構
樹的全身都是寶,你知道樹由哪幾部分組成?(樹干、樹冠——樹枝樹葉)
2.認識樹的不同點(課件展示各種樹的圖片)
樹的種類很多,姿態也各不相同,你能看出它有哪些不同嗎?比比誰能把所有的不同都找出來。
①樹的外形不同
②樹的生長特點不同
③樹葉的形狀不同
④樹乾的花紋不同
三、學習樹的不同表現方式
1.教師演示
①畫樹我們要從樹的外形畫起(樹干——樹枝——樹葉)
②這兩棵樹哪棵更喜歡,為什麼?(樹干、樹葉上有線條畫的花紋漂亮)
2.欣賞小朋友的畫
我們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美麗的樹,看看這里的小朋友是用什麼方法畫的?(課件展示幼兒作品)
線描作品比較(可以畫同一種樹或不同的樹,畫整棵樹或樹的一部分)
色彩比較(可以單色或彩色的,用水彩筆或蠟筆)
構圖比較(一直排的、前後重疊的)
表現手法(線條可以寫實,也可以概括、誇張)。
四、幼兒作業
下面請小朋友們也來畫畫你身邊的樹,想想你畫什麼樹有什麼特點,用什麼方法畫,想好的幼兒請直接拿起彩筆作畫。
五、作業展評
1.評特色獎、佳作獎
這么多美麗的畫,你選哪一幅為特色之星或佳作之星呢,我們手中的紅花代表特色獎,黃花代表佳作獎,把它貼在你最喜歡的圖畫下面。
2.說說你投了誰的票,為什麼?
六、拓展
1.欣賞畫家的畫
樹是那樣的千姿百態,你知道畫家們是怎樣表現樹的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課件展示國畫水粉 油畫)
2.欣賞《白楊樹》說說感受
㈣ 幼兒園托班語言《一棵樹》教案
一、學習目標 1、能夠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理解一棵品格卓越、服務甚至獻身人類的「樹」的形象,激發健康成長、奉獻社會的人生觀; 3、賞析內涵豐富、觸動心靈的詩歌語言。 二、學習重點 1、理解形象,激發情感; 2、賞析觸動心靈的詩歌語言。 三、學習難點激發情感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學習過程 (一)導入 (屏幕上展示一棵樹) 同學們!我來過北環中學很多次了,每次走進校園第一感覺就是:環境優美!不知天天身處這樣環境中的同學們是否和我有同感?(學生回答:是)那你們能具體說說美在哪裡么? (學生思考回答) 參考: 樟樹飄香、水杉矗立、棕櫚蒼勁、綠樹濃蔭…… 美麗的景色為同學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這一切美景大都因為樹而產生。我想,這也是學校種這么多樹的原因吧。但是學校種樹還有其他原因嗎? (學生思考回答) 我覺得應該還有一種原因。如果大家想知道另一個答案,請與我一起來欣賞一首現代詩《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那麼答案就不問而知了。(展示課題) (二)認識一棵樹 1、請同學們齊聲讀標題「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再來一遍。 2、你們如何解釋標題中的「驕傲」一詞。 學生:是「自豪」之意。 3、下面請同學自由朗讀詩歌,讀准字音和基本節奏,思考:我驕傲,因為我是一棵 的樹 (學生朗讀、思考、發表、評價) 參考(總結、板書,追問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請讀出來!): 生長於華夏土地; 經歷豐富,閱盡滄桑; 匯聚自然精華,品格非凡; 在不斷奉獻中生活; 與周圍事物和諧相處; 充滿奇幻的理想,惟願更好的奉獻; 堅信明天更美好幸福; 屬於人民,永遠忠誠於人民。 ——同學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比較准確地把握了對這棵樹的認識,可見「驕傲」的含義非常豐富。 (三)欣賞一棵樹 1、關於詩歌,有人說:「詩歌的創作要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有人說:「詩歌是升華的文字,給人的不僅僅是閱讀的快樂,還有觸動心靈。」而詩人李瑛本人也說:「要寫出激動人心的詩,必須永遠保持著對生活的愛和激qing。」所以,我們讀詩歌,不能僅僅停留在內容的把握上,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觸碰,用心去感受。 同學們,讓我們來齊聲朗讀詩歌,看看哪些詩句能夠觸動你的心靈?為什麼? (學生朗讀、思考、發表、評價) 參考: ·第2節:一個人要成長成熟,就需要廣泛地汲取知識、豐富情感。 ·第3節:詩人說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美的代名詞,屬於人民,看似誇張,其實是發自肺腑的宣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 ·第5節:從「哪裡、便」「柔嫩」「擁抱、拉」等詞語中,可見詩人關注所有孩子和老人,關注各個種族的人民,善良親切,愛得溫柔。 ·第6節:選擇最美好的東西來饋贈最需要它的人,饋贈自己關心熱愛的人。 ·第7節:為了人民的安靜、安全、溫馨,樹遮擋風雪、抗擊風沙、抵禦雷火,盡自己一切力量,顯示甘心情願的犧牲精神,為人折服。 ·第8節:「歡迎」「擁抱」,讓我們彷彿看到熱鬧、絢麗、溫馨、和諧的畫面,營造了一塊美麗的世界。 ·第9、10節:幻想更好地奉獻,解決飢渴,裝點世界,服務全世界的勞動人民。而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 ·第11節:詩人堅信明天更加美好,沒有貧困,顯示了美好的心靈。 ·第12節:詩人與人民息息相關,血肉相連,他的生命、力量都來源於人民,所以一旦離開、忘記人民,人生便沒有價值和意義。可見詩人永遠忠誠於人民,無時無刻不在心懷人民。 ——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塑造了一個為人民服務,為人類獻身的崇高形象,抒發自己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的深情,詮釋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2、那麼,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像這棵樹一樣,或者像詩人一樣的人物嗎? (學生思考、發表、評價) 參考: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國家建設發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錢學森,始終眷戀著祖國,沖破重重險阻,獻身國防科技,送「兩彈一星」上天,功勛載千古。 汶川大地震中像譚千秋一樣的教師,臨危不懼,用自己的身軀頂住塌下的泥板,用自己的死換取學生的生;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我們看到了奉獻,也看到了犧牲的精神。 (四)成為一棵樹 看來,同學們讀《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這首詩,不僅讀懂得了一棵樹,更讀懂得了一顆自豪、偉大的心。設想一下我們自己就是這一棵樹,如何通過朗誦來充分表現出我們自己內心的自豪之情? (學生配樂朗誦) 參考:朗誦方案:分角色朗誦 第1節:學生齊讀 第2、3節:學生A 第4節:學生B 第5節:學生C 第6節:學生D 第7節:學生E 第8節:學生F 第9、10節:學生G 第1 1、12節:全班齊讀 准備練習1—2分鍾,要求: 一、把握好感情、語氣、語調和節奏; 二、注意詩歌章節朗誦之間的自然銜接。 三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我便平靜的倒在大地上, 我的年輪里有我的記憶,我的懊悔, 我經受的隆隆的暴風雪的聲音, 我腳下的小溪淙淙流響的歌; 甚至可以發現熄滅的光、熄滅的燈火, 和我引為驕傲的幸福和歡樂…… 那是我對泥土的禮贊, 那是我對大地的感謝; 如果你俯下身去,會聽見, 我的每一個細胞都在輕輕地說: 讓我盡快地變成煤炭 ——沉積在地下的烏黑的煤炭, 為的是將來獻給人間 純潔的光, 熾烈的熱! ——註:這是詩歌原文的第三部分,在這部分,詩人先用假設的方式對一生進行總結,最後表示要為人類作徹底的奉獻。 (朗誦:學生評學生;教師總評:感情融入到每一個字的發聲中,特別有感染力。) ——結束語:同學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自己從哪裡來,將要到哪裡去這樣的人生問題。詩人是一棵驕傲的樹,其實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棵樹,一棵正在沐浴陽光、吸取雨露、茁壯成長的樹,而你們也必將長成一棵棵可做棟梁的參天大樹。今天我期待你們!我相信,明天,將有更多的人來贊美你們! (在結束語同時播放田震《好大一棵樹》) 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 風雨中你昂起頭/ 冰雪壓不服 好大一棵樹/任你狂風呼/綠葉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樂也有苦 歡樂你不笑/痛苦你不哭/ 撒給大地多少綠蔭/ 那是愛的音符 風是你的歌/雲是你腳步/ 無論白天和黑夜/ 都為人類造福 好大一棵樹/ 綠色的祝福/ 你的胸懷在藍天/ 深情藏沃土 同學們,現在知道學校種樹的另一個原因了吧?好,下課!
㈤ 幼兒園學前班主題大樹的影子教案
教師翻開大書的第一頁,提問:1)、你看到了圖上有什麼?2)、為什麼要有蠟燭?4、教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書上的人會和影子做什麼游戲?請幼兒看書的第二頁。教師提問: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游戲,你是怎麼看出來的?5、出示書的第三頁,將人物遮住,教師提問:我看到了圖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書上的小朋友做了什麼樣的動...
㈥ 幼兒園擁抱大樹主題活動反思
你好 《擁抱大樹》講述了發生在紐約的一個真實事情:為了方便同時防止自行車失竊,快餐店老闆丹尼爾用鐵鏈把自行車鎖在店門前的一棵大樹上。有一位愛護樹木的紳士向紐約綠化管理局舉報丹尼爾虐待樹木,結果法院判定丹尼爾以擁抱大樹的方式向大樹公開道歉。 課文內容明白易懂,那以什麼作為我本課教學的主要訓練點呢...?四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此為訓練點,設計了多次語言實踐訓練環節。其中有兩次設計較為成功:一次為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敘述,一次為「特別方案」的敘述。因為有清晰的板書,所以學生都能藉助這些關鍵詞語把丹尼爾擁抱大樹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因為事先有主要信息的提取,所以學生能有條理地將「特別方案」的主要內容說完整。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還提高了從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但是有一處說話訓練卻留下了遺憾。那就是在課的尾聲,我讓學生討論:「你認為丹尼爾的行為是「虐待樹木」嗎?為什麼?」本來期待的是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上「百家爭鳴」,沒想到聽到的卻是全班統一答案:「丹尼爾是在虐待樹木。」 我把這個問題放在此時——學完課文再討論,似乎已經失去了討論的意義。聯想到日常所見,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這么想啊!孩子們這么統一的回答是否真的出自於內心,是否真的能內化,進而轉為自覺行為,來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呢? 課後靜下心來想想,如果我將這一問題放在課始,在引讀了第2小節事情的原因後,我即提出這一問題讓同學們討論,那時也許同學們的看法會是不同的,甚至可能會引發同學們的爭論。預習過課文的同學,也許會說這是在虐待大樹;基於生活經驗的同學,也許會認為這不是在虐待大樹。因為像丹尼爾這種行為在我們身邊是司空見慣的。在我們的周圍,不是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在兩棵大樹上拉繩晾衣曬被,看到人們拍打樹木、把腿擱在樹幹上鍛煉身體的情景嗎?這些現象我們早已見怪不怪,不足為奇了。在同學們爭論的時候,我暫不下定論,而是引導學生繼續學習課文。等學習了課文之後,再次討論:你認為丹尼爾的行為是「虐待樹木」嗎?為什麼?這樣一來一回,此時學生們對於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認識是否就更深刻了呢?我想,這樣的設計是以學生已有感受為基礎,通過對課文的進一步閱讀,完成對課文內容更深刻的認識,那時學生的感悟、表達才是他們內心的真實反映,「保護樹木,愛護環境」才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田。 滿意請採納
㈦ 怎樣製作幼兒園大樹立體主題牆方法
《幼兒園主題牆飾設計:翡翠篇》主要內容包括:傘的世界、春天的旅行、童趣、花兒朵朵、手拉手、心連心、幼兒園像我家、春遊、蝸牛爬爬、幸福像花兒一樣、我愛科學、花兒朵朵、保護地球、彩墨飛舞、賀新家、絢彩童年和七彩的我等。 中文名 幼兒園主題牆飾設計 作者 幼兒園主題牆飾設計 出版社 湖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㈧ 中班主題活動教案幼兒園樹木
1,室內教識園內植物名稱和特徵。2,看圖考核。3,室外實踐。4,繪畫你喜歡的植物。
樹干有了,枝葉你自己加吧。